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原标题:汪建伟——“总是,不是全部”

1

▲ 展览现场

汪建伟曾说 “艺术应该结束只能沦为被作为工具使用的作用。”

近几年汪建伟较多关注“物导向的艺术”,或是由“对象”引导的艺术是什么,这不是由“观念”所引导的,而是“对象”所导致的。他想探究材料自身发展出的范围,各种不明属性的物在某个生命时间相遇,在重新认识“物”的过程中,这会让他发现这个世界所形成的新的关系和新的社会性。

2

3

▲ 展览现场

在该展览中,根据汪建伟的构思,展厅被改造成一个由厚度相等,高低不等的墙分割而成的通道和空地,观众被邀请进入这个迷宫般的空间,在行走中遭遇作品、感受作品与作品、作品与空间之间的关系。在雕塑与绘画中,在不同的媒介当中,观众的感觉来回转换,环环相扣,不同形态且属性不同、不明的物,没有具体的名称,它们是“物”。这不禁让观者联想到什么……可又不是什么……这些如此陌生……可这又是我们的生活……

眼中所见之物是世界的总和,是本质,这些物用自身作为尺度丈量万物,

去分辨它,获得理性。

4

▲ 《总是,不是全部 No.1》

在汪建伟的生活中,除过创作最多的时间留给了阅读与思考。他关注生物学、哲学。“总是,不是全部”的概念来自美国生物学家林恩·马古利斯曾提出的“共生进化理论”——人、动物、桉树、菌类、体内的细胞,都有一个DNA的补体,而这个DNA的补体也是独立的。每一个有机体都是独立且共同生长的。我们是个体,但处于自然界中的一环,我们是物,和其他物一样,共同生长,共同组成这个纷繁多姿的世界。

5

▲ 《总是,不是全部 No.2》

在哲学中,本体论意味着在客观思维中超越感性杂多的世界。客观思维真,感性事物才真。唯物主义的坚决态度是认定“存在”乃是感性实在之存在,思维只是对此存在的反映。客观思维的“客观性”,不是感性存在的客观实在性,而是在逻辑上的普遍有效性,唯物主义在此原则下形成本体论的一个核心范畴——物质。

6

▲ 《总是,不是全部 No.3》

海德格尔从存在论的现象出发,认为存在的意义不是通过意识及其直观活动被给予的,而是在此或人的生存活动中得到理解和领悟的。要想弄清存在的意义问题,就必须首先揭示此在的生存方式和结构。

通过器具组建自己的生存世界——艺术是真理的来源,艺术是真理的一种发生方式。

7

▲ 《总是,不是全部 No.11》

“总是,不是全部”是艺术家在告诉我们,艺术的背后是什么,一定还有什么,我们没有看见。真理是什么,人一直都应谦逊地求索真理。在混沌和眼花缭乱的大千世界之中,关注自身,回归物的本质,身处于各种联系之中的我们,走出这张错综复杂的网,去看一看最原始的、最自然的、最单纯的物,无论以后成为何种形态,每一个对象都有其原初的模样。

8

▲ 《总是,不是全部 No.9》

在汪建伟的作品中物与艺术,作品之制造没有使质料消失,倒是使质料出现,使其存在呈现于作品世界的敞开领域之中。通过雕塑、装置和绘画,汪建伟从不同角度的认知和感受呈现了他在以对象为导向的视野下所理解的这些物或者对象。它们是一些来源不明、功能不明、目的不明、各种属性皆不明的物:雕塑和装置的物显示的是形态的不明、局部与总体以及其他局部之间的关系的不明、自体与空间的关系的不明;绘画中的物,显示的则是材料的不明、构造的不明、以及同样在雕塑中揭示的几种关系的不明。这些不明物似乎遵循着生物学中的“共生进化”的原则,以其表面的不明,彰显了实在世界在“关联性”的认知框架中的“被”遮蔽,或者说是退隐。

9

▲ 《总是,不是全部 No.5》

但艺术家这一阶段工作的目的与其说是为了打开遮蔽,不如说是以认识到退隐作为出发点。实际上,以对象为导向的本体论呼唤的是事物本身的价值,而不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或它们的象征意义。

这意味着事物不再被单一的意义所定义,而是为各种潜能所“充盈”。这便是——总是,不是全部。

10

▲ 《总是,不是全部 No.6》

11

▲ 《总是,不是全部 No.22》

12

▲ 《总是,不是全部 No.23》

13

▲ 《总是,不是全部 No.25》

展览对谈

展览开幕当天,邀请了陆兴华与汪建伟进行对谈。二人通过聊天的方式探讨展览中出现的疑问以及对作品的解读。随后陆兴华写作了关于“总是,不是全部”的展评《与对象共生:远眺汪建伟的艺术生物学》

14

▲ 汪建伟(左)与陆兴华(右)对谈现场

 “对象”

谈到“对象”(Object)一词来自哈曼,客体把物的概念也包含了进来。哈曼认为“对象”是极其丰富的,用”对象“这个词打开壁垒。一个实体、一个艺术品、一朵花,一个电脑生成的图像,甚至一个心里再产生的想法,一个虚构都应该被理解为“对象”。所以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哈曼从这个位置上一下就打开了以前我们认为的主体客体。人怎么看自然,或者是一个物被物理学解释,或者是一种思想一种意识被哲学来解释,这里面有个很重要的概念。实际上是政治概念,平等和民主,在所有的关系平等上所建立起来。平等要更大。

汪建伟表示展览名称“总是,不是全部”的影响来源是林恩·马古利斯,她是一个生物学家,她最伟大的贡献是《我是谁》一书。她一直是被生物界本身所排斥的,有个很简单的关于生物的理解,是任何一个DNA就像人、动物、氨素和菌类这些细胞是一样的。永远会有DNA的补给,它们生成一个单一的复合的细胞,这就是现在身体中70%甚至80%的遗传基因,遗传基因在以后上百万年都保持在这里,所以突然会发觉,传统意义上认为的对象、阶级、国家、种族这个概念,在这样的基因里,它太短暂了。那么这个概念又重新回到关于对象时,它就变成了一种工作方式。

 “感谢丙烯”

汪建伟说“感谢丙烯、感谢不锈钢、感谢木材……”

“为什么感谢丙烯?在与色彩打交道的快40年中,所有的关于色彩的经验用到它们身上全是失败的。在整个过程中,比如用过油画颜料、硝基漆、汽车漆。但是突然意识到对象的那种不稳定是非常具体的。到这个时候你对现实之前预知的所有的企图都有可能是有问题的。

第二,在对比油漆的那一瞬间丙烯突然展示了它的成立,就是它的那种很平庸,没有任何闪烁,不稳定很脆弱的平衡性,既不高贵也不廉价。在一瞬间,表现了‘对象’的另一面,用已有的知识和理论是不能穷尽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讲,艺术的因果逻辑真的可能会修改,不是有了想法,通过技术和劳动实现这个想法,然后让作品变成这个想法的凭证。结果是不可能会受到原因的影响,因为原因肯定大于结果,或者小于,不可能是等于。”

从这意义上来讲,丙烯扮演了这样的一个事实结果,艺术的因果、结果不可能回溯的原因。第二,这个东西整个过程是消失掉的,也是不可回溯的。你怎么能记得是哪个偶然,是在哪一天,哪一个温度情况下出现了哪一个意外,让你获得了这样的一个表面,很难追溯过去。

我只能用一个非常简单的我经历过的这个东西来说明一个艺术家现在他的劳动跟以前有什么不一样,很大的一个不一样就是:你的结果不可能抵达原因。我觉得一个真正的艺术品,或者是与材料打交道的时候,它并不是出现在我的意识里,而是我正在依赖它。但是我并不知道我在依赖它,所以说有的时候我切割了一个很大的弧,实际上那个弧并不知道我是不是满意,就是“对象”跟我工作的关系。

展览信息

开幕日期:3月20日

主办方:长征空间

展览地点:长征空间

15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