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评论

中国艺术报 作者:宫剑南2021-02-08 14:59

原标题:从封闭走向开放:围屋之下该如何共生?——“围屋之变”2021年第十七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前展里的中国方案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费孝通先生以此十六字箴言道出如何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从文化到科技、从安全到发展,如今全球人类已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020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溅起的浪涛和涟漪,冲击着各国的社会经济体系和人们的正常生活。“我们将如何共同生活?”——此时,这个第十七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的主题已然超越了原本设定,引发了人们的更多思考。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原定于2020年举行的第十七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延迟,而原定亮相双年展的“围屋之变”中国主题展览也暂停了向海外前进的脚步延至2021年举办——1月22日至2月28日,由深圳雅昌艺术中心主办,重庆同门艺术中心、拾壹号线(深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国风艺术馆承办的“围屋之变”2021年第十七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前展在深圳雅昌艺术中心展出,在全部作品起运威尼斯前,提前给中国观众以惊喜。展览中,艺术家傅中望、顾雄、何多苓、师进滇、焦兴涛、李川、应天齐、安海峰、李枪、李向明、叶放、朱成围绕龙南客家围屋,展示出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各自对于围屋的思考以及解决方案。“因疫情原因,组委会宣布第十七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推迟一年举办,如此给艺术家们留出了更多思考的时间和创作空间。我们希望这些作品能够在‘人类生存境遇’‘个体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围合与开放’‘如何与大自然友好相处和谐共生’‘自由与非自由的悖论’‘对历史的凝视与未来的眺望’等多层次多维度的命题下引发思考产生警醒。”深圳大学教授、西安美院客座教授、本次展览艺术总监应天齐表示。

W020210207661923089403

围(装置) 何多苓 师进滇

如果说围屋是南迁的客家人出于防御性目的与祖先崇拜的精神需求而建立的,那么如今再反观这种“围”,或重返体验又有怎样的发现?“在展览策划之初,新冠肺炎疫情尚未暴发。在新冠肺炎疫情危及到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时,哈姆雷特的追问:‘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问题!’变得无处不在。而双年展主题‘我们将如何共同生活’不仅非常及时、紧急,而且变得非常尖锐。”四川美院教授、本次展览策展人王林说。疫情给了艺术家对于围屋概念更深刻的思考。李枪认为“围屋本身就是一种对外界的隔离”,所以他这次的作品叫《隔离》。他用龙南当地的书籍碎片组成装置,来表现围屋对于外界的隔离与自我保护。快乐活泼的儿童在玩耍,围屋中的居民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幸福快乐,“HATE THEVIRUS,NOTTHECHINESE”(需要讨厌的是病毒,而不是中国人),“用爱的方式去缩小人与人之间、人与世界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差异。”他说,碎片中出现的这行英文点出了主题。就像李向明在手稿里写的:“我们生活在一起,就是如何在一起、如何相处、如何构建和谐合理的社会关系。”同样,“围”就是不开放的、封闭的,和外界相对隔离的。“把它放大了就是整个中国的现实。当下的人是孤独的,如果说拿围屋来解读我们的社会,最有说服力。”李向明说。他用栗园围、西昌围的8扇门窗围起火盆,打造《抱团取暖》,每扇门都能开合,可以八方来客,把传统围屋自我封闭的状态变为走向世界的状态。李向明特别希望观众能走进去,围着“火炉”,“抱团取暖”。“我们目前特别需要抱团取暖,特别是在当前的大环境下,要融合、要团结。《抱团取暖》不仅展示出了当下性,同时阐释出了围屋的概念。”应天齐表示。

“疫情之前,我认为人们完全可以一起共同生活,但是疫情发生后,这个乐观的想法蒙上了一层悲观的色彩。”焦兴涛说。即便处在局限的空间里,围屋也有着属于自我的精神世界。他用旧家具打造《理想国》来反观围屋内部自成生态的状况,剪纸的“福”字、起司猫的坐垫、中国人的老照片……这是一个值得驻足停留的空间,焦兴涛希望观众能够走进这里玩耍、休息。“这种围合成为构筑自我精神家园的载体,柏拉图用理想国阐释了用知识构筑的充满良知的社会,在现代也需要这样的精神理想国。”他说。应天齐在亚克力制成的“燕翼围”中蓄水养鱼,以《鱼与渔》还原围屋内居民的生活。他费了很多心思,在每一间小屋里都布置有柜子、床等家具,同时用摄像头记录鱼每日的生活状态。“某天有哪只死掉,某天又有新的成员进来,再现人类在原始生存状态中的生存面貌。”他说。当作品运抵威尼斯后,这座来自中国的围屋中会重新“住进”一批威尼斯的“移民”,上演新的共生关系。就像应天齐所认为的,“我们一定要共同生活。我们一定要有开有合,在开合之间不停地把人类的进步推向更好的境地。我们艺术家有义务、有责任不停地把这个哲学问题用作品提出来”,这种传统的围屋生活方式在何多苓看来也是理所应当的,他与师进滇在铁丝铸成的“围城里”、在公共与隐私之间表现着人与人的复杂关系。“这本来就是中国人性格和生活的思维模式,几千年的历史形成了这种状态。”何多苓说。

W020210207661923084236

抱团取暖(装置) 李向明

从“围”的封闭到逐渐敞开的“变”,另一些艺术家在围屋元素中寻找到了开放性。傅中望在木料上开凿出一个个小孔,打造《洞见》。“从里面看,是一个很小的、像漏斗一样的孔,能够观察到所有周边的各种动静,当然也能看到一年四季的变化;它既有保家御敌的功能,又有洞见生活的寓意。”王林评价道。《洞见》也预示着封闭中对外界的希冀,先民透过这些枪孔观察外部世界,保持戒备却又对未来抱持希望。这些岁月的留痕所传达的看似矛盾却又真实的情感,表达着对未来和谐安宁生活的期盼和祝愿。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不胜防的时候,先民的生活哲学给人以特别的暗示:人类是否应该重启古老的营造智慧,重新思考未来如何共同生活。学会在尊重万物的前提下,重新与自然友好相处、和谐与共。安海峰与应天齐从围屋、围棋共有的“围”字出发,创作了《弈》,用布置下的著名棋局阐释中国智慧。从航拍角度看,一座座围屋仿佛大地上星罗棋布的棋子,人与自然、社会、科技等都在进行博弈。围屋的围与合也正体现围棋的博弈之道,人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作出自己的判断。

“艺术家们在对古老围屋发掘中,得以将中华民族先民的智慧、古老生存方式的生活内涵、传统建筑艺术的现代审美,因当代艺术作品的诠释而再度闪耀出新的人文光芒。 ”应天齐评价道。而这些即将运往威尼斯的装置,以体验式与参与感的对话诉说历史情境中自我、个体、社会的关系,展开不同维度的想象与思考。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出发点到历经新冠肺炎疫情,尽管时过境迁,但“如何共生”的追问却仍在继续。就像威尼斯国际双年展主席保罗·巴拉塔所言:“好的建筑会让我们关注到空间下的每个人,它可以帮助我们成为真正的市民,它会提醒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有可能造成的间接影响,同时也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性与公共性。

(文字、图片来源于中国艺术报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