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投资收藏 >书画

中国文化报 作者:天颖2021-01-27 10:07

原标题:卧游山水 走进古人笔下的今日景区

新冠肺炎疫情在多地散点式多发,不少城市倡导两个“非必要”的情况下,很多人游历名山大川、风景名胜的计划一再延迟,但人们心中的那份期待并未减少。实际上,中国人对于山水名胜历来就有着复杂的情愫。除了那份直观的自然大美,在更深刻的层面里,以山为德、以水为性,中国文人所追求的精神格局、品格情致、胸怀抱负,都浓缩在这咫尺之间。

中国山水画意境悠远、博大精深。无论是“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寄寓,还是“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的沉醉,抑或“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感怀,在古人的世界观里,山水是自然崇拜和隐逸哲学的一部分,也是审美对象和生命体验。

自古山水画家无不是饱游饫看大自然的旅行家,他们实践着“外师造化,中的心源”的画理,把它视为一个画家必须遵循的创作原则。今日我们展卷观览,说不定,前人的笔墨之中,正可以找到你内心的神往……

金石笔墨的泰山情缘

1 (1)_副本

岱麓访碑图册之后屋图(国画) 17.4×50.8厘米 清 黄易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作为中国人观照自然、阐释世界和承载其观念意义的一种重要方式,山水画以其鲜明的文化品格、丰富的表现形态参与了中华民族艺术精神和人文气象的建构。在众多的名山大川中,泰山以巍峨险峻的地貌景观及魅力无穷的人文内涵,为历代山水画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身为五岳之首,雄伟厚重的泰山不仅是齐鲁文化的载体和山东人性格的体现,也是华夏民族的精神象征,自古文人豪客多咏之,关于赞美泰山的诗文画作更是不胜枚举。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夏侯瞻与陆探微就有《泰山图》问世;隋唐五代时期则有阎立本的《封禅图》、王维的《泰岱秦松》、关仝的《侧作泰山图》等;至元代有赵孟頫、柯九思之作,尤其王蒙与陈汝言的《岱宗密雪图》更是久负盛名;明中叶以后,“吴门派”文人画崛起于画坛,在泰山有较多创作活动,沈周、文徵明、董其昌等均绘有多幅泰山;而清代王翚、王原祁、黄易等也画过泰山;近现代徐悲鸿、钱松喦、潘天寿、刘海粟、赵望云等艺术大师也都有描绘过泰山题材的作品。

清代黄易所绘《岱麓访碑图》册,图名里的“岱”即指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泰山。《岱麓访碑图》册共24开,以左文右图的形式描绘了画家在清嘉庆二年(1797年)由济宁到泰山访碑的种种情形。其中一部分册页记录了泰山的碑刻情况,如“岱顶”“开元磨崖碑”“石经谷”“王母池”等,另一部分则是记录作者在往返途中所见的碑刻情况,如“大明湖”“孟子庙”“孔林”“孔子庙”“大汶口”等。纵观整套册页,作者采用了水墨与浅绛两种中国画表现技法,但呈现出的艺术风格却是统一的。具体而言,他注重线条的断续与转折,多用粗笔短线描写碑刻所在地周围的景色,使得画面景致简明,意境幽僻清寂,有平淡天真的艺术趣味。

意态万千的江河意象

1 (2)_副本

月夜看潮(国画) 22.3×22厘米 宋 李嵩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江河意象一直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重要元素之一。高山长河、碧溪澄湖、朗月清风、飞流瀑布……画家或气象恢弘、或娴静明澈的笔触意象,既承载着他们无尽的情感和寄托,也带领观者走进意态万千的名胜佳境之中。

所谓“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钱塘江因为有着奇特卓绝的江潮景观,千百年来,每到中秋,总吸引无数游客争睹此景。这样的观潮风气在宋代已相当盛行。《月夜看潮》是南宋画家李嵩所画,描绘了南宋临安(今浙江杭州)中秋夜观海潮的情形:高悬的明月下,浪潮卷涌成一直线奔驰而来;江畔华美的平台阁楼上,隐约可见有人穿梭。整个画面没有拥塞的车水马龙、也没有激情喧闹的人海,取而代之的是远山江帆、月影银涛,一幕祥和而又没有纷扰的景致。李嵩以极为细腻的情感与笔触,描绘了精妙的楼阁与粼粼江涛,也写出了苏轼“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的诗情,是一幅情景精致的杰作。

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的《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1350年为其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此幅画作的内容约80%为浙江桐庐境内的富春江景色,20%为富阳景色。《富春山居图》的画面整体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作者在创作这幅作品时,从构思、动笔到绘制完成大约用了7年时间。为了画好这幅画,黄公望终日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钓滩之胜,并身带纸笔,遇到好景,随时写生,富春江边的许多山村都留下他的足迹。深入的观察,真切的体验,丰富的素材,使《富春山居图》的创作有了扎实的生活基础,加上他晚年那炉火纯青的笔墨技法,因此落笔从容。

《两江名胜图》是明代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沈周描绘长江淮河两岸名胜风景的册页,包括《苏州范仲淹祠堂》《杭州下天竺寺图》《高邮甓社湖图轴》《扬州琼花馆图轴》《杭州西湖岳庙图》《昆山马鞍山图轴》等共10幅,每幅对页有沈周自题七绝一首,并有友人文嘉、王穉登等人的题和诗。该册页画面撷取富有特征的景物,每幅构思单纯集中、情景融合,用笔质朴、凝重,虽剪裁简明,却构成诗意盎然的境界。

“以骨见胜”的华岳雄姿

1 (3)_副本

1 (4)_副本

华山图册(局部) 明 王履 上海博物馆藏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相传北宋名臣寇准7岁时所作的五言绝句《咏华山》,虽然通俗,却直白地说明了华山的特殊之处。西岳华山古称太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山势险峻,主峰高耸,周围众山拱立,远望像花朵一样灿烂,因此世人称之为“华山”。

唐代诗人杜甫形容华山“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概括了华山高峻奇险。除了自然景观为人赞叹,华山更蕴载着丰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被称之为中华民族的圣山。华山雄奇宏丽的景色成为历代诗人、画家赞咏的题材。

明初画家王履的《华山图册》作于洪武十七年(1384年),作者时年53岁。王履游览陕西华山后,感物动情,潜心构思半年多时间才画成此作。全册各开意境或险峻,或幽深,或苍茫,或清旷,将华山万秀千奇的佳景胜迹表现得淋漓尽致。

王履的绘画技巧,初师南宋的马远夏珪一派,自谓:“马远、马麟及二夏(夏珪、夏森)之作为予珍也。”但当他饱览华山胜景之后,创作思想得到升华。华山石体坚凝,以骨见胜。王履吸收了“马夏”刚健老硬的笔法,以小斧劈皴画出嶙峋坚实的山质。在构图方面,较多采用近景和中景,使景物历历在目。同时注意空间的深度和广度,反映了画家可贵的创造才能。作者在《华山图序》中较系统地论述了其绘画主张,其中“我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的“师法造化”的见解和“以形写意”的观点,对后世山水画理论影响深远。

全图以水墨表现为主,略加赭石、花青等淡彩晕染。构图多采用近景和中景,突出主体又注意空间进深。用笔挺拔峭劲,山石多以劲利的笔触作小斧劈皴,表现华山坚实的石质,树木则以瘦硬如屈铣铁的简洁笔道显示挺秀之姿。

王履所作《华山图册》不仅是他传世唯一画迹,也是其艺术观念的集中体现,对后世影响颇深。明代画家陆治专门创作有《临王履华山图册》。

“清初四王”之王原祁有游历华山之后追写华山景色而成的《华山秋色图》,在画中,空灵的浮云和厚实的山岩构成了虚与实、明与暗的强烈对比,尤其是对白云的描绘,比较感性地显示出他对真山实景的观察和体认。

清代画家戴本孝也创作有《华岳十二景图册》,戴本孝性喜交游,与画家、诗人渐江、龚贤、石涛等友善。善画山水,创作上主张学古人而不拘泥于古人成法,强调要“以天地为真本”和“我用我法”。石涛的早期山水画曾受到戴本孝的影响。

“如画”“入画”的西湖意境

1 (5)_副本

西湖图卷(局部)(国画) 26.7×85厘米 宋 李嵩 上海博物馆藏

自古以来,西湖的“景”为西湖绘画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西湖绘画又为西湖“景”的营造提供了可以参照的样本。西湖景的营造追求“如画”和“入画”的意境,而西湖绘画“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深深影响了西湖风景的形成。“画”与“景”这种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成为西湖文化的一大特色。

“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或位于湖上。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10处风景各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胜景的精华。对于西湖十景的描绘,在南宋曾经出现过一次热潮,之后沉寂了很长时期,直至明代蓝瑛,这一题材才又有所恢复,并在接下来的康熙、乾隆时期重新达到兴盛。

自宋室南渡后,秀美温婉的西湖,历来为文人骚客所心驰神往。享有盛誉的《西湖图卷》系南宋画家李嵩所作,画家从鸟瞰的视角,以轻松活泼的笔调,描绘了阔远朦胧的西湖之色。画面由近及远,将断桥、孤山、苏堤、雷峰塔等名胜尽收眼底。清代时《西湖图卷》入内府,成为皇家收藏。1751年,乾隆帝首次南巡;6年之后的1757年(丁丑)春,弘历再次南下,游历江南。在位于孤山的行宫内,他目览此卷又身临西湖之境,不由慨叹:“境即图中图更披,湖山印证契神姿。六年寤寐遐不谓,一勺清冷宛若斯。”

除此之外,宋代刘松年的《四季山水图》,明代李流芳的《西湖采莼图》、蓝瑛的《西湖十景图》,清代董诰的《西湖十景图》等,都是描绘西湖风景的佳作。

20世纪以来,以西湖为题材的艺术创作依然为数众多,且名家名作层出不穷,如黄宾虹的《栖霞岭下晓望》、李可染的《雨亦奇》、顾坤伯的《三潭印月》、傅抱石的《春雨西湖》、陆俨少的《西湖晓色》、周思聪的《西湖》、曾宓的《断桥下》、童中焘的《曲院风荷》等,皆尽上乘之作。

(文字、图片来源于中国文化报,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