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客美学 2021-01-29 10:07
原标题:歪果仁仿的中国瓷器,路子太野了!
在西方人的眼中,东方大陆在无时无刻的吸引、诱惑着他们,而最为诱惑的便是那些精美的“瓷器”。
西方为了找到这些精美的“瓷器”,可以说是想尽了办法。
早期开辟新航路的葡萄牙,其目的并不是为了黄金,而是为了东方的“瓷器”从而开辟的道路。
当见识过瓷器的精美后,因路途遥远,心急的西方人开始了研究、仿造中国的瓷器,不过却是越仿越奇葩。下面跟着我,咱们一起走进“瓷器艺术美学”传入西方的真实历史。
要瓷器,居然靠谍战?
西方人有多么爱中国瓷器?
曾经,他们为了得到中国瓷器的秘方,甚至专门派出了间谍,对中国瓷器的秘方进行了一场间谍战。
其实中国瓷器的秘方在当时是一件绝对机密的事情。
知道的人也只有那些瓷器作坊的老师傅,而不同的瓷器对应的秘方也是不同的。
那西方是如何获得中国正版瓷器秘方的呢?
受康熙帝邀请,痴迷于中国瓷器文化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派遣了一支传教队来中国传教。
在这支间谍传教队,其中有一位中文名字取为“殷弘绪”的教士。
在传教的同时他也医治了当时很多的百姓,加上与江西巡抚郎廷极的私人关系, 在官方默许的情况下,他在中国的“瓷都”景德镇呆了7年。
虽然平时可以自由出入瓷器作坊,但为了得到中国瓷器的秘方,也是煞费苦心。
在经过各种明察暗访,加上使用“葡萄酒”灌醉师傅等方法。他成功的得到制作瓷器的细节和秘方,分两次整理,写成了十分详细的报告寄回了欧洲。
殷弘绪在写往欧洲的信中提到: 中国的精瓷之所以密实, 是因为加入了高岭土。高岭土可以比作是瓷器的神经。
而中国瓷器的秘方也正是殷弘绪告知西方的高岭土,从此以后,瓷器的制作与秘方不再神秘。
西方也正式开始对中国瓷器进行大规模仿造。
就连著名的工业革命,大部分原因也都是因为想要进一步提升瓷器的产量而演变、诞生的。
更不用说现在市场中西方制造的那些价格高昂、品质精美的瓷器,本身都是仿造的中国瓷器,都是对中国瓷器的盗版生产。
其实在得到中国的秘方之前,西方早已开始进行仿制,不过仿制的也都是奇奇怪怪的,我就来带大家看一看。
这是什么奇葩仿制?!
说到仿制,那就不得不说最会败家的波兰国王。
因为过于喜爱瓷器,他甚至将请来的一名炼金术士直接囚禁在自己的城堡中。
因为这位炼金术士可以炼制出与中国瓷器相似的硬质瓷器。
但仿制的瓷器大部分图案也不再是中国的风景,逐渐转变成为了西方的特色。
不过我还是觉得看上去有些奇怪。
这位波兰国王就顺势成立了欧洲第一个瓷器制造厂,开始进行专门的定制服务。
这就让当时西方的王室贵族都开始了剁手等控制方式。
但也正是因为这项定制服务让西方瓷器越来越有本土的特色。
西方的威尼斯率先出现了玻璃蓝彩陶,而其他国家的仿制瓷器也相继问世。
但哪怕到现在,西方人制造的瓷器也都是盗版的,都是仿制的中国瓷器!
一直到17世纪的末期,近代科学开始发芽,西方才终于模仿出一些像样的中国瓷器。
他们也开始在每一件仿制的瓷器加入了西方的特色,逐渐进行生产。
比如将基督教的上帝形象描绘到瓷器之中,成为不像中国的,也不太像西方的特色瓷器。
但为了以假乱真,无论仿造出什么模样的瓷器,都会在底座注明“made in china”。
当时的英国靠着近代科学与绝不放弃的精神,在进一步仿制下,也终于在矿产资源丰富的普利茅斯, 成功制成了硬瓷器的苹果酒杯。
这是整个欧洲制成的第一件硬瓷器。
说实话这执着的精神让我都产生了一丝感动,而这支瓷器才真的是最奇特的。
还有喜欢绿色植物的奥地利女王,在对中国瓷器的仿制中,将自己独特的喜好加入到瓷器的生产。
生产出了一种绘有鲜艳的绿色植物图案的瓷器,并逐渐成为西方的特色瓷器品种。
这位女王为了搭配自己仿制的中国瓷器,将当时寝宫中的家具都重新进行设计生产,使寝宫整体的纹路与青花瓷的图案达成一致。
但仿制的青花瓷,无论是青花的颜色还是模样,我都觉得不太对。
当时的法国国王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法国的工匠琢磨不透中国瓷器的神秘材料和制造技术,就连尝试的方式也都是稀奇古怪的。
他们认为中国瓷器之所以有清脆的质感,是用了鸡蛋的壳与龙虾的壳加工进行生产的。
在制作失败后,又将鱼鳞、鱼肉、蛋白,牛粪马粪之类的都尝试了个遍。
那结果也不可能成功, 反而将中国瓷器真正的制作技术进一步神秘化。
虽然当时西方国家成功仿制出中国瓷器,但精美程度远不如中国瓷器,就连图案也还带着一点奇怪的特色。
但在西方人得到了中国瓷器的秘方后,依然还是有些不正经,他们开始尝试了制造各种瓷器。
比如现代法国的艺术家HELENA HAUSS,使用瓷器创作出的奇特作品。
为何西方人如此喜欢中国瓷器呢?跟着我,咱们继续看。
连皇帝都要剁手买?
自从中国瓷器传到西方,一夜间就变成了所有人都要争抢的东西。
不管是贵族还是平民,只要拥有一件中国瓷器那做梦都能乐出花。
可中国瓷器到底拥有什么样的魔力,能让西方人如此为之疯狂?
西方最早的餐具,百姓用的是木头的,城里人用的是泥土做的陶器,只有皇室贵族才有可能使用金银制作的精美器具。
但西方临海气候异常湿润,木头本身容易腐烂,土质的陶器轻轻一碰就会碎。
而皇室贵族的金银餐具,需要国家富裕才行,要不然也就是城里人的水平。
当时败家的波兰国王,在国库空虚的情况下,用600名骑兵,换取了普鲁士国王收藏的百余件中国瓷器。
不得不说这么会败家的国王我也是头一次见到!
最重要的一点,是当时西方人生活中普遍使用的陶器。
其缺点呢,是容易渗水,食物特别容易发生变质,无法储存。
反观同时期的中国瓷器,造型优美,外观精致,使用也很方便。
更不会因为气候湿润就造成损坏,这也是西方人最为看重的一点。
最早出现在欧洲的中国瓷器,是由马可波罗带回意大利的小白瓷瓶。
在当时的西方被誉为“白色的金子”可见价值非凡。
随着中国瓷器传入,西方人便发现中国的瓷器品质高,密度好,封闭后很难渗水,能长时间更好地储存食物。
中国瓷器甚至被当时的西方民众认为是神才有资格使用的餐具。
他们坚信长时间的使用中国瓷器作为餐具,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
他们还认为中国瓷器可以防止病毒的传播、解决牙齿疼痛,甚至还能止住鼻血等等。
虽然这些功能在今天看来是有一些可笑,但是在17世纪的西方却是让很多人都深信不疑。
在颜值方面就以青花瓷为例, 蓝色与白色是中国瓷器中最为常见的颜色。在瓷器的画面设计中西方人也认为中国的山水是神居住的地方。
在瓷器中,古代的中国进一步将山水与花鸟等描绘在瓷器上,增添了一种风水所特有的宁静与庄重。
在彰显了中国山水的同时, 蓝白色也成为了当时西方皇家最时髦的装饰颜色。中国瓷器在拥有高超的颜值与独特实力的融合之下,造成了西方人对中国瓷器越发的痴迷。
(文字、图片来源于印客美学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