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艺术 2021-01-21 09:19
原标题:摹写声音:寒山美术馆的苏州声音地理
根据一项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对临终病人的听力进行调查的研究表明,有些人在没有反应的状态下仍然能够听到声音。这项发表在《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的文章《生命末期听力保留的电生理学证据》(Electrophysiological evidence of preserved hearing at the end of life),通过脑电图揭示出有些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即使处于无反应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听到声音。尽管有些研究者指出其存在不足,即病人到底是在记忆、识别声音还是在分析声音,但是我们可以确认的是,听觉是人类生命死亡过程中最后消失的感官。
▲ 《生命末期听力保留的电生理学证据》一文中的实验数据 图片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所以,“呱呱坠地”是汉语中形容婴儿出生的词语,而声音伴随了人的一生。声音中的方言为人类提供了一种与故土血脉相连的情感载体,而一些特殊的声音也会引发人的特殊记忆:炮弹落地的一霎那、锤子敲击金属的声音,或是新年时油锅中嗞啦作响的食物。美国声音艺术定义之父威廉赫·勒曼(William Hellerman)就曾说:“听到就是另一种形式的看到”(Hearing is another form of seeing)。2021年1月15日,一场与声音有关的展览“地方音景:苏州的声音地理”在寒山美术馆拉开帷幕,借用声音艺术链接城市人文景观。
▲ 苏州寒山美术馆外景 图片来源:寒山美术馆
▲ 展览现场 图片来源:寒山美术馆
本次项目由寒山美术馆馆长布达策划发起,欧宁担任主持,整个项目分为工作坊、田野录音、声音艺术展三大主要板块,探讨如何用艺术创作和策展来增进地方感,形成地方认同的有益探索。
▲ 美术馆工作人员与项目参与者合影 图片来源:寒山美术馆
“地方”是寒山美术馆在此次活动中十分强调的一个重点,即本次的调研与策展实践须紧紧围绕苏州展开。而在项目参与者的选择上,寒山美术馆选择了部分生活在苏州本地的人,但是有意地压缩了这部分入选者的数量;更多的是对于来自其他地域的参与者的选择,增加了这部分入选者的数量。因为一个人长时间地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会形成一种固化的思维模式乃至于偏见;所以往往需要用一个外来者的眼光,才能发现当地被忽略的魅力和特色。
▲ 展览现场 图片来源:寒山美术馆
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有明确的出生地点,有的人一生只生活在一个狭小的地理区域中;但是有的人因为交谈的便利活动范围越来越大,与某一具体的地点联系越来越少。在中国,由于195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户口登记条例,使得国家开始建立全面的户口管理体系以控制人口流动;但是随后大跃进开始了,城市中的工业发展需要大量农村劳动力,因此首次户籍制度并没有真正实施。到了1960年,国家又恢复了户籍制度,之后要求城市外来人口如果在城市中逗留超过3个月以上,必须获得公安局的许可。因此,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国家管理使得土地与人之间的行政归属感越来越强。
▲ BOX-01#/竹吟,盒型装置,四周地面投影、有源监听音箱,530cmx530cmx300cm,郑丽虹、范炜焱,2021 图片来源:寒山美术馆
但是同时,寒山美术馆也注意到,随着社会思潮的多元化,人们对于土地与传统的认同感并不是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是由于苏州是一个文脉积淀尤为深厚的区域,出了传统之外还有什么其他可能性?年轻一代的苏州人眼中的苏州是什么样子?什么东西最能够代表苏州?所以,为了激活人与地方的深度联系并了解地方性,以声音作为媒介应运而生。
▲ FM,装置,布面丙烯(画框内置收音机) ,100cm x 80 cmx5,丁敏、傅茝嵉,2021 图片来源:寒山美术馆 摄影:张大静
“我们一直想做一个与所在城市有深度互动的项目。今年上半年疫情稍缓后,我在古城区闲逛,无意中了解到苏州还有20多家唱片店存在,其中有一家‘摇摆唱片行’已经存在超过20年了,对于喜欢音乐的城市居民而言,这些唱片店是伴随着他们的音乐记忆的载体。苏州还有个本土艺术家叫刘潇,他一直在做‘一分钟录音’,积累了上千条音频;再有就是寒山美术馆邀请过先锋音乐的朱芳琼、王集云来美术馆表演,得知他也常驻苏州,此后便多有来往。所以我就想做一个有关城市声音的项目,之后便联系对这方面颇有造诣的学者欧宁,和他通了个电话便一拍即合。” 寒山美术馆馆长布达在谈到此次项目发起缘由时说到。
▲ 寒山,装置,苏州牌座钟、音响、定时装置,丁敏,2021 图片来源:寒山美术馆
自2020年11月18日项目正式启动至今,寒山美术馆通过公开招募的形式,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近40位音乐人、艺术家、作家、设计师、建筑师、剧场工作者、声音研究者、城市研究者、民俗研究者、历史研究者和人类学者,到苏州参与工作坊,进行演讲分享和讨论活动,并分组展开田野录音。在此基础上,经过了多次提案讨论,最终产生了30件(组)作品提案在寒山美术馆进行现场呈现,这种观念织行的集体协作与实践,共同构成了“地方音景:苏州的声音地理”的展览阵容。
▲ 欧宁在工作坊中发言 图片来源:寒山美术馆
在本次项目中,欧宁与参与者一起研读法国人类学家马克·奥吉(Marc Augé)《非地方:超级现代性人类学概论》(Non-places: Introduction to an Anthropology of Supermodernity)与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Paul Ricoeur)《记忆,历史,遗忘》(Memory, History, Forgetting),讨论如何挖掘詹姆斯·斯科特 (James C. Scott)所说的地方知识(metis)、如何通过艺术活动和策展实践去创造异质化的文化、如何从强化社群联系与地方认同的角度出发寻找形塑苏州当代风土(contemporary vernacular)的可能。
▲ 项目参与者在进行田野录音 图片来源:欧宁
在展览中,艺术家家聂俊在《寒山108》中引入寒山寺的新年钟声,在八边形的立体空间中,运用波场合成系统再现3D声景,创造沉浸式声音体验环境。金佐宁长期以来一直将昆曲锣鼓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她以板鼓及铜响器表现了其在以视觉与电子为主导的当代社会关系中的特殊处境。沈鹏飞对苏州青石板街道上的雨滴声印象深刻,用装置的形式呈现出了自己的记忆。
▲ 苏州声音组曲,八边形音场、阵列音箱、声音流、3D声音意象,直径500cm、高440cm,矫英、聂俊、王玉,2021 图片来源:寒山美术馆
▲ 《归》,装置,显示屏幕, 锣鼓(板鼓, 大锣, 铙钹, 小锣), 亚克力板, 水彩画纸, 金佐宁,2021 图片来源:寒山美术馆 摄影:张大静
刘潇把他一年内每天记录的“一分钟”声音档案与观众分享,展示在美术馆的365条声音档案是他思想轨迹的呈现。陈然拍摄了一段苏州评话老艺人陈景声在美术馆表现《八技之说》的影像,以平等的视角记录了老先生独特的发声技巧。张大静在作品《曲终人散》中选择了上世纪80年代风靡的砂舞文化,在“窥视”与镜像之间增强观众的参与感,使观众于趣味横生中体会“曲终人散”的深意。
▲ 景声·声景,投影仪、平板电脑、耳机、观众席,茶几,陈然,2021 图片来源:寒山美术馆
▲ 《曲终人散》细节 图片来源:寒山美术馆 摄影:张大静
李依蔓以档案的形式将公开征集到的个人写作与录音整理在一起,在地图上呈现出个人与地方的关系;丁敏的《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聚焦淡出生活的公共电话亭,在展厅内的某一时刻,位于苏州古城区的88个公共电话亭将重新响起,组成美妙的乐章。陈刚、毛雅丹与李欣麟在一个近乎白色的空间中,用声音制作出了一个苏州巷子的线路,力图避开观众视角主导的感知,而是用声音去塑造一个看不到的空间。
▲ 《存档·苏州》,档案夹、纸张、地图、声音,李依蔓,2021 图片来源:寒山美术馆 摄影:张大静
▲ 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拍立得相片、拨号装置、公用电话亭,丁敏,2021 图片来源:寒山美术馆 摄影:张大静
常兰与刘呗宁、蔡宇潇的作品《卧游/去苏州》对项目主题“地方”与“音景”十分贴合,给欧宁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件作品首先是把苏州吴门画派”卧游“的概念进行了一次非常有意思的转化。同时,两位作者还把“去苏州”这样一个源于嘉兴方言的概念也进行了十分幽默的转化,既代表了一种地方知识,又将视觉听觉进行了结合。除以上外,本次展出的作品中还有涉及儿歌、民俗、移民等多方面的声音装置、绘画、影像、和剧场作品也在美术馆展厅与公众会面。
▲ 《卧游/去苏州》,显示屏幕、耳机、豆袋,、乌篷船、纸本综合材料,常兰、蔡宇潇、刘呗宁 2021 图片来源:寒山美术馆
对于音乐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才进入地理研究的主流,而对声音、声音环境和听觉文化的研究在21世纪初才在人文社科领域中兴起和人文学科中兴起,称为“声音研究“(sonic studies)。然而,追溯音乐和声音的地理历史是可能的,在更早的学科内。最早对声音环境的研究是由芬兰地理学家J. G.贾诺(J. G. Grano)(1882-1956)进行的。近年来,关注音乐和声音的地理学家们不仅关注情感,也关注听觉和声音体验的表征性。在地理学的范畴中,声音的瞬时性(fugitive qualities)只存在于其制造过程中,复杂的声音空间以回声(echoe)、混响(reverberation)和折射(refraction)为特征,体现了相关物质性(materialities)和拓扑空间性(spatialities)。近来的人文地理学研究反映出,音乐研究也帮助开拓了一些创造性的跨学科合作与艺术实践和公共参与。
▲ 上海油雕院美术馆副馆长傅军参与吴寒月(阿玉)的作品《位置》 图片来源:寒山美术馆
声音地理学是一个把地理位置、想象和展演之间的联系绘制出来、从而重新解释“地方”的过程。从穿越和记录风景的声音属性到创建抽象的声音行走路径和地图,声音地理学试图揭示重要的事物如何改变了周围的环境,它可以应用于艺术媒介或作为一种装置来传播适用于理解城市空间及其发展的信息。英文“音景”(soundscape)一词是“声音”(sound)加上“景观”(scape)的合成词。中文全称“声音景观”,简称为“音景”“声景”或“声境”,这个概念由声音艺术家默雷夏弗在他的经典著作《为世界调音(The tuning of the world)》中首次提出,最直接理解是“用声音界定空间属性”,在他认为一段在特定空间里录制的环境声响,能够使聆听者获得对该空间的认知。因此,此次项目“地方音景”是一个试图关闭视觉,放大听觉,探讨声音作为城市记忆载体,在与地方居民的互动中,构建苏州城市的地方性(locality)和本土性(nativeness)的研究和展示项目。
▲ 展览现场 图片来源:寒山美术馆
项目主持人欧宁主张通过艺术和策展实践去激活普通人的权利意识和创造潜能,而不仅仅是自上而下的“赋权”或“赋能”。参与者从公开招募而来,打破了美术馆和惯常策展人的圈层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己不熟悉的专业领域,有的毫无创作或参展经验,有的从未试过田野录音,更不了解声音艺术。工作坊是理论学习和话语分享,采用民主化的“环形讨论”(ring discussions)形式;田野录音是抛开书本,走向街头。创作提案是个人发想,展览制作是集体实践。所以这个展览强调公众参与,每个人所采集的声音和所创作的作品仅代表自己。这种“集体协作“最大的特点是“不设导师制度”,也呼应了美术馆作为发起方,是一个需要公众参与共建的机构。
▲ 工作坊现场 图片来源:寒山美术馆
参与者林意欣在谈到参与这次活动的感受说:“从声音的角度去体现一座城市的地方性,这在我的经验里是不太关注的命题。再加上主持人与演讲嘉宾背景的专业与多元,让这个工作坊更加有趣,也让我看到更多学术或创作的可能性。苏州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城市,同时又保留着自己独有的特征;它和我生活的成都非常像,既有市井生活的鲜活,也有所谓国际化的一面。”
▲ 林意欣,《漂流者》,蓝⽛⾳箱,声音,⾯包车,⽇常杂物,2021年,照片提供©陆佳伊
而金佐宁表示:“这次能够参与到寒山美术馆的工作坊以及后续的展览,是真的感觉到非常“幸运”。我一般很少用“幸运”来形容自己的经历,其中一部分部原因是觉得这样的形容并不深刻。但这一次,正巧是我开始思考如何从声音和Soundscape等当代艺术的角度研究昆曲锣鼓,试图为它在现代社会找到新的诠释之际,遇到寒山美术馆的这个项目,这实为幸运之一。幸运之二,是能够碰到布达馆长、欧宁老师、各位讲者和参与者,每一刻的相聚分享,都像是接受着音叉的敲击,时刻产生着无数的共鸣,获益良多。而作为一个艺术研究者第一次投身与艺术作品的实践中,事实上是在寻找更多的可能性与大众分享我们日常里在文字上表达的研究成果。一般学术文字比较生涩,理论层次亦相对多而深,因此未能与读者或者本来孕育艺术的社会语境及大众产生关系, 甚至是连让他们‘be informed’也做不到。透过这样的艺术作品表达,也许能逐渐回到socially engaged art 甚至 socially initiated art 的状态之中 。”
▲ 丁敏的作品《姑打鼓巷》 图片来源:寒山美术馆 摄影:张大静
美术馆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声音艺术本身,还关注如何去发掘声音艺术与所在城市、所居人民之间的关联性,唤起公众对城市多元化认知的可能性,用声音构筑城市的另番形象。项目发起人、寒山美术馆馆长布达所说:“音景可以记录和再现历史,它以其所含强烈的地方意识和象征性,也能作为所在地区的听觉标志。”“地方音景”项目把研讨和实践的焦点指向苏州这个具有2500年历史的城市,追溯这个“地方”的来路和变迁,寻找形塑它的当代风土的可能,探索“地方营造”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以艺术赋能城市人文主义关怀,无疑也担负起了“应时”意义。
展览信息
地方音景:苏州的声音地理
主办方:寒山美术馆
发起人:布达
主持人:欧宁
展览空间设计:郭廖辉
工作坊特邀讲者:李劲松 王基宇 王婧 颜峻 张安定
参展人(按首字母顺序排名) :常兰 陈刚 陈景声 陈然 蔡宇潇 丁敏 杜丹 傅茝嵉 范炜焱 方奋筹 金佐宁 矫英 李佳宜 李欣麟 李依蔓 林意欣 刘呗宁 刘潇 陆佳伊 毛雅丹 聂俊 沈鹏飞 王翌旭 王玉 吴寒月 张大静 张枢 张一丁 郑丽虹 周沛勇 周诗怡 朱芳琼 朱琳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