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评论

新民晚报 作者:陈克伦2020-12-23 15:25

原标题:神秘“黑石号”,三件唐青花改变陶瓷史——专家揭秘海上丝绸之路精彩传说

“黑石号”是中国唐朝时期一艘由阿曼制造的贸易商船,曾满载中国货物驶往西亚,却不幸在印度尼西亚勿里洞海域触礁沉没。它是九世纪上半叶中西文化商贸交流以及盛唐时期我国开拓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见证。

1998年,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之间的勿里洞岛丹戎潘丹港北部海域的海底发现大量陶瓷和一些木船构件,推测该沉船可能因撞上西北150米处黑色大礁石而沉没,因此称之为“黑石号”。持有印度尼西亚政府颁发的考察和发掘执照的德国“海底探索”公司闻讯后对沉船遗址进行定位,并于1998年9至10月间开始海底遗址的发掘工作。经过约一年半的发掘、打捞,水下考古工作基本完成。

201223_p18

沉船已经腐朽无法打捞。从沉船的制造技术、船体形状和建造材料判断,船只来自阿拉伯地区。

从“黑石号”沉船中打捞出来的文物超过6万件,主要是瓷器。其中,3件唐代青花瓷引起世人瞩目。另外,沉船中发现的金银器中有金器11件,金箔2千克;鎏金银器约20件,银锭18件。其他还有铜镜29件、漆器2件、石砚1件、碎墨、锡锭若干。

沉船中的八卦四神铜镜“唐乾元元年戊戌十一月廿九日”的铭文和长沙窑阿拉伯文碗外侧刻有“宝历二年七月十六日”等字样为沉船年代提供了证据,乾元元年为公元758年,宝历二年为公元826年。考虑到长沙窑外销为主的性质,产品时效性很强,其装船应距烧成时间不远。因此该船装货的时间可以推断为公元9世纪前期,即唐代中晚期。

唐最重要的外销瓷产地

唐代中国瓷器开始大规模外销,这与当时开放的国策和航运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长沙窑产品面向普通百姓,以低价参与市场竞争,因此盛销于国内市场,并很快成为外销日用瓷的大宗。特别是“安史之乱”之后,陆上丝绸之路逐渐衰落,湘江岸边的长沙窑通过水运能与扬州、广州、安南等地连接起来,使沉重易碎、不适合大规模长途陆运的陶瓷器找到了新的出口方式,海上陶瓷之路逐渐兴起。“黑石号”沉船上长沙窑瓷器的巨量发现,用事实证明了长沙窑瓷器是唐代最重要的外销瓷产地。

201223_p15

长沙窑在中国最早大规模使用釉下彩技术,在一部分碗内壁的简笔“山水画”被专家认定是阿拉伯文,而罐的模印贴花纹样内容较多表现域外文化的元素,如狮子、椰枣树、婆罗树、波罗蜜树、葡萄、寺庙及胡人舞乐等。这些都证明当时长沙窑已经接受域外市场的订货,并且在器物上运用输入地的文化因素。

揭开唐青花的面纱

1975年和1983年在扬州唐城遗址先后发现了青花瓷残片,纹饰中的棕榈叶纹、菱形纹、梅花点纹、竖条纹等具有伊斯兰风格,学者们在肯定这些青花瓷片的年代为唐代的同时,推测它们是为满足国外市场需求而烧制的。扬州唐青花瓷片的发现,揭开了唐代青花瓷器面目的一角。

201223_p17

“黑石号”最引人注意的是在船舱的尾部发现了三件青花瓷盘,这是迄今为止首次发现的中国最早、最完整的青花瓷器。三件造型基本一致,纹饰不完全相同,但其构成和母体如出一辙,都是由带有芭蕉叶风格的植物纹组成,中间是一个方框,四角伸出叶片。其纹饰与扬州唐代遗址出土青花瓷残片纹样风格十分相似,而这种纹样在唐代陶瓷器中罕见。“黑石号”沉船中的三件青花瓷与大量无可争议的中晚唐瓷器同处于一艘船上,说明其来自中国,证实唐代已经用钴料作釉下彩烧制青花瓷,并且根据输入地区的要求进行生产且输出海外。根据其工艺特点,判断是河南巩义的产品。

白底绿彩瓷器的产地与传播

从“黑石号”沉船发现的白釉绿彩瓷器装饰方法有两种,在白釉上饰以不规则的绿彩斑块和通体内外饰绿色,表面通常有垂流现象,并露出彩下白釉。器形有杯、高足杯、盘、碗、盖盒、盖罐、执壶、胡瓶等。

201223_p26

这种白釉绿彩瓷器在国内发现并不多,在河南安阳、三门峡和江苏扬州唐代墓葬和遗址有发现。关于其产地有几种推测,一种认为其装饰与河南巩义唐三彩相似,可能是巩义窑的产品;从个别器物底部刻有“进奉”“盈”等款识来看,也可能是河北邢窑的产品。巩义唐三彩通常较多的是在绿色上加白色斑块,而白底绿彩的确实很少见。笔者曾经到河南考古所和巩义文保所收藏的巩义窑唐三彩陶和白瓷标本中仔细寻找也没有发现。传世文物中,故宫收藏的白釉绿彩瓷罐与“黑石号”沉船中发现的造型相仿。

2011年在河北省内丘县发现唐代邢窑窑址,出土的白釉绿彩瓷片标本特点与“黑石号”发现的几乎一致,发掘工作还在进行当中,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发现。

201223_p16

白底绿彩瓷器在中东地区的考古遗址中有较多发现,比如伊拉克的萨马拉遗址、伊朗的尼沙布尔遗址等。在柏林佩加蒙博物馆收藏的白底绿彩盘,其造型与刻花与黑石号的盘几乎一致,这些标本出土于公元8-9世纪的伊拉克萨马拉遗址。

探寻“高足吸杯”的渊源

“黑石号”沉船中发现的高足吸杯是一种酒杯,源自三国时期。当时的魏国名士郑悫夏天在宴客时将大荷叶连带同长的叶茎一同采下,放在砚匣里,在荷叶上倒入足足三升的米酒。然后,用簪子刺破荷叶的蒂心,形成一个与荷叶的长茎相通的孔洞。这一方法巧妙地利用荷叶的茎内部天然为贯通的空腔这一特点,将茎向上拉起,就成了天然的吸管。然后主宾轮流以嘴含住叶茎的一端吸吮,荷叶内的酒液就会顺着茎内部的空腔进入吸酒者的口中,其妙处在于能令酒水染上荷叶的香气,给人一种胜冰赛雪的清凉感,结果风行一时,称为“碧筩杯”。至唐代,这种饮酒方法更加风靡,传说唐文宗时的宰相李宗闵在宴客的时候,不但要把酒倒在荷叶中,还要将盛有酒的荷叶扎系起来,一一送到客人面前,再用筷箸将荷叶的蒂芯刺破,然后畅饮叶中之酒。西安何家村出土了一件银质鎏金的“碧筩杯”,其形状如同荷叶。

201223_p13

“黑石号”上的瓷器高足吸杯则可以让这种“时髦”的饮酒方法更为普及,且可以不分南北、不计季节常年进行。

“黑石号”与上海的缘分

2001年冬,德国公司委托海德堡大学的一位博士生来中国推广“黑石号”。她先到北京,并没有得到较热烈的响应。耿宝昌先生非常着急,让她赶紧来上海。当时上海博物馆汪庆正副馆长和上博的专家看了沉船文物的照片后非常兴奋,觉得这条迄今最早的装载中国商品的贸易船,保存如此大量完好的文物,如能落户上海,将是建立一座“海水陶瓷之路博物馆”的基础。在向市政府汇报之后,2002年4月,上海博物馆组织了以陈燮君馆长、汪庆正副馆长、笔者等5人组成的考察团先后赴新西兰南岛北端的尼尔逊小镇一处农场和德国科隆附近的一个小镇考察“黑石号”文物。尼尔逊农场的巨大仓库正在处理大量出水文物的离子水脱盐,而科隆小镇则存放了沉船中最珍贵的少量文物,如金器、唐青花等。

201223_p14

回国后在北京举行的鉴定会上,文物的珍贵性得到专家们一致肯定;我们先后向国家文物局和上海市政府作了详细汇报,得到大力支持,上海市政府为此立项准备收购和建设一个新博物馆。接着进入紧张的谈判过程,一开始直接与德方商谈,后来一个熟人自称与香港投资方相熟可以帮助我们谈判。可惜的是,“黑石号”文物最终与上海擦肩而过,新加坡收购方成为赢家。

时隔近二十年,上海博物馆携手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共同办展,可以说,也是当年未竟之缘的一份延续。

(文字、图片来源于新民晚报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