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投资收藏 >杂项

收藏快报 作者:刘卫平2020-12-07 16:57

原标题:清乾隆景泰蓝鎏金南瓜罐    

这件清乾隆景泰蓝鎏金南瓜罐(见图),以铜为胎,体积硕大,胎体厚重,分罐盖与罐身两部分。盖呈圆顶状,顶附一南瓜蒂钮。盖面以五彩色珐琅釉为地,上饰葡萄松鼠纹。罐口广圆,口沿内侧平台厚实,溜肩,鼓腹,向上流线延伸,古拙沉稳。

乾隆景泰蓝鎏金南瓜罐_副本

乾隆景泰蓝鎏金南瓜罐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其制作一般在铜胎上以铜丝掐出图案,填上各种颜色的珐琅之后经焙烧、研磨、镀金等多道工序而成。景泰蓝有着五彩斑斓、华丽夺目的魅力,由于其在明代景泰年间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又一般多外饰蓝色釉料,故而得名。掐丝珐琅工艺最早起源于希腊,在元代时期由阿拉伯地区传入我国,后又经过明代的发展,在清代乾隆年间达到鼎盛。

乾隆时期的掐丝珐琅工艺开始全面兴盛,并正式达到巅峰,并形成了内府造办处。乾隆朝除了继续仿制前朝的各种器皿外,还从事仿古铜器和宗教仪典方面所用的佛像、佛龛等供具的制作,更另辟蹊径,烧制各种动物造型的实用兼陈设的器皿。其装饰繁缛,纹样采用传统的螭龙、兽面、吉祥纹饰、莲塘、山水、番莲及莲瓣、菊瓣和各种西洋式花朵。而且乾隆常把古代书画名迹巧妙地运用到掐丝珐琅的纹饰中,以追求绘画艺术与珐琅工艺的完美结合。掐丝的技术更为娴熟,粗细均匀而流畅,色釉种类多样,釉色艳丽、洁净,但大多数缺透明温润的质感。同时结合錾胎和画珐琅之制作技巧于一体,使掐丝珐琅工艺之发展臻于极境。

这件景泰蓝鎏金南瓜罐,造型独特,色彩丰富,纹饰掐丝精细流畅,釉色种类丰富,纹饰题材吉祥,显示出乾隆时期掐丝珐琅瓷器过于繁琐、过于奢华的特点。

(文字、图片来源于收藏快报,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