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评论

“我们的时代是这样的一堆大火,它那势不可挡的火焰,必将把我们的许多作品烧成灰烬。然而留下的作品,它们的铁甲会愈加坚不可摧,我们也将为此而尽情地分享心灵的快乐。”法国小说家、哲学家、戏剧家、评论家阿尔贝·加缪曾这样说。

1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年11月7日—1960年1月4日)

1960年1月4日,加缪因一场车祸意外离世,如今已过去60年。所幸加缪的作品历经时代的大火历练却坚不可摧,持续不断地将心灵的快乐分享给体验其作品的人,并且还将继续下去。

10月25日,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戏剧在读”单元之“遇见·加缪”在北京“大麦·超剧场”上演。本场演出以跨界艺术的创思与共融,打破既有样式,构建出剧本朗读会的崭新形态。

2

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戏剧在读”单元之“遇见·加缪”海报

与普通的剧本朗读完全不同,本场“遇见·加缪”项目邀请了众多艺术家跨界参与其中,戏剧导演杨婷与视觉艺术家王琦、陈旭人人、聂竞竹,音乐人李鲁卡,服装设计郭姗姗,多媒体文字呈现Manon Sun等进行跨界合作,以自由的艺术精神,探索戏剧与视觉艺术、音乐艺术的深度融合,并在此基础上融入了装置艺术、多媒体影像、现场即兴演奏与弹唱。演出过程中,先锋前卫的视听语汇与朗读者苏小刚、王淋珊、杨雪、王尧、陶雨彤、杨子涵的读与演相得益彰,极富冲击力地表达出作品的真谛。在短短的数十分钟时间里,让观众领略加缪戏剧作品所描绘的世界的美感、人类的苦痛、内心的孤独以及对于生命不可磨灭之热爱。

导演杨婷携主创团队亮相0_副本

导演杨婷携主创团队亮相

面对死亡,没有人是局外人

2020年是加缪去世60周年,为向大师致敬,在此次“遇见·加缪”朗读活动中,导演选取了加缪的《卡里古拉》、《误会》与《正义者》三部作品进行演绎。巧合的是,这三部作品都与死亡有关。

《卡里古拉》讲述了罗马皇帝卡里古拉在他的妹妹同时也是他的爱人死后,意识到所处世界的荒诞,于是开始了一系列疯狂而暴虐的自我毁灭行为,最终被反叛者杀死的故事。

《误会》则有些匪夷所思,离家二十年的若望回到家乡,住进了母亲与妹妹开的旅店,抱着希望亲人们可以认出自己的幻想,他没有说出自己的名字,而与此同时,母亲和妹妹正在准备着最后一次的谋杀......

《正义者》却以悲剧而收场,社会革命党的一个小组成员于1905年2月在莫斯科组织一次暗杀行动,用炸弹炸死了谢尔盖大公,卡里亚耶夫完成了这次任务并最终被处死。

精彩的演出现场5_副本

演出现场

精彩的演出现场3_副本

演出现场

精彩的演出现场2_副本

演出现场

在谈论死亡之前,可以先了解一下“存活”这个概念。

《后汉书·盖勋传》有载:“时人饥,相渔食, 勋调谷禀之,先出家粮以率众,存活者千馀人。”而鲁迅先生在《野草·题辞》中也曾说过:“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由此可见,人在世上有两种状态:一是纯肉体的,或者说是纯物质的;二是肉体+灵魂。你认同了哪种状态,便以哪种方式存活。这一点理清了,死亡这个词就会不言而喻了。

加缪在中篇小说《局外人》中这样说到死亡:“我们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设想过最爱之人的死亡……”还说道:“我们每一个人都被判了死刑,无一幸免无一例外……”

加缪谈论死亡,但是绝不悲观,他对生命充满了热情和喜爱。他曾说过:“生活,奇妙的生活,其不公,其荣耀,其激情,其斗争,生命又重新开始,还有力量爱一切,创造一切。”

面对创新,没有人是局外人

本次致敬加缪的剧本朗读活动,以一段“加缪在北京”的影像开场。男演员套上加缪的惯常装扮,将一张加缪的头像简单地罩于面孔上,穿梭于北京的喧嚣之中。测体温的加缪、办理常规手续的加缪、吃烤鸭的加缪、自拍的加缪……似乎毫无违和,却又有些许扎眼,像极了加缪作品中时常出现的讽刺意味。而数十年后的今天,在与法国相隔万里的北京,加缪和他的作品,又以崭新的形式带给观众新的惊喜。这种惊喜早在演出开始前,也就是在观众一入场的时候就开始了。

现场妙趣横生的艺术装置6_副本

妙趣横生的艺术装置

几乎所有步入剧场的观众都会错愕的发现,剧场内最核心的座位上并没有观众,而是摆放了一个又一个的装置艺术作品。数十套款式各异的服饰由纸箱支撑起来,在黑暗中的剧场里像极了沉迷于台上的表演而纹丝不动的观众。至于这些艺术装置所蕴含的意味究竟是缺少灵魂的空壳,还是形形色色的沉默的人群,亦或是静默围观的见证者......,相信每一位现场的参与者都会有自己的解读。

这一装置艺术的想法来自平面设计师聂竞竹。除了台下的精心设计,舞台之上,聂竞竹也设计了三个材质不同的盒子形状的装置,用以呈现三个剧本所传递出来的各不相同的哲学与文学层面的思考。

精彩的演出现场1_副本

演出现场

除此之外,摄影师陈旭人人根据三个剧本分别拍摄了三段视频,以抽象而带有某种象征意义的手法,呈现出深不见底的悲伤感。留法归来的青年音乐家李鲁卡带来的现场即兴演奏与演唱,完全根据当下演员的情绪能量进行发挥,给观众带来了更为自由的想象空间。

精彩的演出现场4_副本

演出现场

在导演杨婷看来:“这场剧本朗读堪称是史上最豪华的版本。艺术家们的跨界合作打破了既有的持续,探索了更多的可能。”

面对未来,没有人是局外人

在中国日趋变革的舞台戏剧艺术的发展进程中,具有先锋性的小剧场发展迅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流行文化。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舞台艺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

面对多元、繁荣的舞台艺术,导演杨婷认为,舞台上所有手段出现的意义,不在于它是推陈出新或是屡见不鲜,它的意义在于每一种手段都是基于艺术家个人对剧本的理解,没有任何条条框框的束缚,更不存在导演中心制。艺术家怎么想就怎样呈现,如何理解就如何去做。破而后立总是会存在一定风险的,但是风险也会呈现出两个不同的方向,或造成混乱、不和谐,或可能极其准确。而这才是艺术创作所呈现出其真正有趣的地方。小剧场的繁荣不在于你用了多少手段,而在于你做了什么样的戏,观众怎样才愿意走进你的剧场。

观众气氛热烈7_副本

观众气氛热烈

是的,面对未来,这一切,仅仅都还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