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评论

红星新闻 2020-09-30 14:17

原标题:看不懂成博欧洲艺术大展?莫急,知道这些深度揭秘你就“懂行”了 

从14世纪至20世纪初,欧洲艺术发展史上代表性流派的代表性画家,首次汇聚一堂,“组团”登陆蓉城!

自9月29日起,成都博物馆一层特展厅,60幅来自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的世界顶级艺术典藏作品,将在“光影浮空:欧洲绘画五百年”展览上同台争辉。

如此高大上的艺术展览,肚子里没点墨水就去看怎么行?对欧洲艺术史不是那么懂的你又如何成为准行家?为此,红星新闻记者专门为您打探了几大看点。

“自拍狂魔”伦勃朗:75幅自画像记录一生命运

这年头,要是不会拍照打卡,都不好意思发朋友圈。那么,在相机没有普及的年代,人们要怎么做才能留下一张美美哒的自己呢?伦勃朗:谢邀,人刚到阿姆斯特丹,请找我画。

伦勃朗·凡·莱因无疑是荷兰历史上最著名的画家,也被公认为西方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以肖像画立业,后又因为充满戏剧张力的历史画和宗教画而名声大噪。

伦勃朗的绘画生涯中有超过75幅自画像,贯穿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呈现出这位命运多舛的大师从少年顺遂得志到年老历经世态炎凉的模样,也成为后人探索他人生轨迹与思想变化的一本“视觉日记”。他的自画像在历代画家中无人能出其右,换现在的话说,就相当于“自拍狂魔”。

本次展出的这幅,很可能就是这本“日记”的开篇,也就是他的第一幅自画像。伦勃朗从声名赫赫到穷困潦倒的坎坷人生、以及对艺术终其一生的孜孜探寻,从这幅画拉开了序幕。

QQ截图20200930140842

自画像 - 伦勃朗·凡·莱因

戏剧化的布光和阴影效果、斜打在脸上的三角形光,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张意气风发的年轻脸庞。这幅生动的《自画像》生动地展示了23岁雄心勃勃的伦勃朗,以及他作为艺术家的自我意识。

之所以保值在本次精品荟萃的展览中稳居第一,在于这件展品不仅完美体现了伦勃朗的最大特色“伦勃朗光”的运用,更因为这幅作品可能是画家最早的一幅自画像。

未完成的大作:克劳德·莫奈《查令十字桥》

莫奈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艺术家之一,也是第一位毕生致力于强调外光的画家。现代艺术重要流派印象主义,即是因其作品《日出·印象》而得名。莫奈不断观察不同气候及时间下的同一景致,捕捉四季晨昏光影与景色氛围的细微差别,由此创作出干草堆、鲁昂大教堂、睡莲等备受关注的系列作品。他的创新风格最终对未来抽象表现主义等新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QQ截图20200930140906

克劳德·莫奈《查令十字桥》

这幅画尚未署名、仅大致完成、很可能是莫奈打算修改完善的作品初稿,在莫奈去世前,该画作一直被存放在位于巴黎郊外吉维尼花园的工作室里。

18世纪的旅游手办:乔瓦尼·保罗·帕尼尼《罗马随想曲:斗兽场和其他古迹》

乔瓦尼·保罗·帕尼尼是18世纪最杰出的城市景观画画家,他在细致观察与虚实结合的基础上加入了对罗马这座古老城市的怀旧之情,其绘制的古罗马建筑遗迹图和充满想象的景观画均颇负盛名。

随着旅游的便利,罗马成为许多北方权贵的旅游目的地,描绘建筑遗迹和风景的作品成为富裕且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外国游客喜爱的旅游纪念品。到1730年代中期,帕尼尼已经累积了众多英国客户,其中就包括这幅画的前任主人——诺福克公爵。

QQ截图20200930140925

乔瓦尼·保罗·帕尼尼《罗马随想曲:斗兽场和其他古迹》

值得注意的是,这幅画中有两尊著名的古代雕像《鲍格才武士》和《垂死的高卢人》,以及古罗马斗兽场、图拉真柱和塞维鲁凯旋门。帕尼尼并没有按这些城市遗迹的原本位置进行描绘,而是将许多重要的建筑遗迹和雕塑组合在同一空间,在一幅作品中,聚集了许多现实中无法同时欣赏的古代建筑和雕像,也成为了当时风靡一时的“旅游手办”。

亲民的“荷兰小画派”

一谈到欧洲美术,大家脑子里第一时间想到的,估计不是贵妇名媛在宴会,就是女神天使披绸子,离不开“贵族”、“皇家”、“教会”,非常高大上,重点是——贵得离谱。其实,在17世纪的荷兰,曾经出现过一批非常接地气的画家,看中了普通市民这个广阔的市场,得到了名留青史的logo——“荷兰小画派”。

在17世纪前,艺术确实被贵族与教会独享,画作的题材也离不开老三件:神话、教义和宫廷。然而,荷兰人民通过“尼德兰革命”独立,一跃进入全欧洲富豪TOP榜,老百姓吃好喝好,包里还有钱了,自然开始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新的市场需求和激烈的竞争催生出一大批专攻静物、风景和风俗画题材的画家,并将写实性绘画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这些商品画的尺幅一般都不大,因此创作此类作品的画家们又被称为“荷兰小画派”。虽然是“小”画派,可这些画家个个“大牌”:精于肖像画的哈尔斯,中国观众所熟悉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等等,均在此列。

相比一生潦倒的霍贝玛,半生落魄的伦勃朗,卡尔夫算得上是安得平生的“富二代”。出生于荷兰第二大城市鹿特丹的他衣食无忧,在巴黎学习绘画后,很快就凭借扎实的技艺,跃升为静物画大师。

QQ截图20200930140940

中国瓷罐静物画 - 威廉·卡尔夫

本次展出的《中国瓷罐静物画》创作于卡尔夫职业生涯的巅峰时期,充分展现了他的纯熟技艺。通过吸晴的中国明代青花瓷罐、波斯地毯、来自威尼斯及荷兰的玻璃器皿,卡尔夫展示了荷兰所拥有的各种奢侈舶来品,映射出流光溢彩的富裕生活。卡尔夫同时也在其中夹带了不少“私货”来传达自己的看法。显眼位置的削皮柠檬和打开的怀表,暗指世俗追求的可笑和生命的短暂,象征尘世的腐朽与时间的必然流逝,这也是静物画虚空派(Vanitas)常用的表现形式。

(图片来源于红星新闻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