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快报 2020-09-16 12:53
原标题:“竞妍——清代中日伊万里瓷器特展”亮相成都博物馆,共展出168件套珍品文物
伊万里是位于日本九州岛的一个港口。而“伊万里瓷”指17至18世纪江户时期日本受中国景德镇陶瓷风格影响所生产的瓷器,因其从日本伊万里港装船外销而得名。虽产自日本,它们却在生产之初积极吸收中国制瓷技术与装饰手法,一度作为中国瓷器的替代品行销欧洲……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在瓷器发展中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在相互超越中不断进步。
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日本有田地区生产青花矾红彩山水纹棱口盘
江户时代日本伊万里山水纹盘
江户时代日本伊万里青花山水暗花纹盘
江户时代日本伊万里松鼠葡萄纹盖罐
由成都博物馆与东莞展览馆联合举办的“竞妍——清代中日伊万里瓷器特展”,近日亮相成都博物馆三层临展厅,共展出东莞展览馆收藏的168件套中日伊万里风格的瓷器。清丽的“柿右卫门”风格,富丽华美的“金襕手”瓷器,以及将青花矾红描金装饰手法发挥到极致的“中国伊万里”等,串联起中、日伊万里瓷此消彼长的百年兴衰历程,见证着17至18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西技术与文化交流融合。
此次展览通过序章以及三个单元串联起关于伊万里瓷往昔的故事。16世纪,日本著名政治家丰臣秀吉痴迷茶道,“高丽茶碗”不仅引发日本国民的推崇,也引起了丰臣秀吉对其出产地朝鲜的极大关注。在庆长之役中,丰臣秀吉出兵朝鲜,俘获了一批精通各行各业的工匠,其中便有一位擅长烧瓷的工匠李参平。李参平遍访佐贺藩各地,1616年在有田地区发现了制作上等瓷器所需的原料——瓷土矿。从而,改写了日本陶瓷的历史。
江户时代日本伊万里折扇凤纹大盘
江户时代日本伊万里战将图盘
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矾红彩描金花卉纹扇形盘
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矾红彩描金徽章纹盘
清乾隆青花矾红描金花卉纹瓜菱执壶
清乾隆青花矾红描金花卉纹碗镶铜鎏金奖杯形摆件
清雍正矾红描金金蟾衔芝图碟
清雍正矾红描金三宝花卉纹盘
清雍正粉彩描金荷塘翠鸟盘
明末清初,中国瓷器生产大幅减少。海禁令的颁布更是令中国瓷器外销停滞,荷兰东印度公司转而向日本寻求瓷器商品。抓住这一机遇的日本,正式拉开瓷器外销的时代大幕。从取材于中国青花瓷的布局图案,到充满和风色彩的“柿右卫门”瓷器,再到融入日本和式审美和欧洲洛可可艺术风格的“金襕手”瓷器,日本伊万里瓷在用色、构图、题材等方面迎合着欧洲市场,同时并未放弃自身文化和民族特质,反而让伊万里瓷更显得个性鲜明,在清雅与热烈之间巧妙寻得平衡,风靡欧洲各国。
康熙二十三年,国内局势安定下来,海禁政策解除。各国的商船重新汇集于港口,原本凋敝的窑炉复又燃起窑火,但海外市场发生的新变化却令景德镇的陶工们倍感惊讶。在景德镇瓷业中断的短短几十年中,隔海相望的日本凭借华美的五彩瓷器,已成为了欧洲市场最大的瓷器出口地。为了夺回市场,景德镇很快开始借鉴日本“古伊万里”风格,烧造“中国伊万里”瓷。
“中国伊万里”瓷不仅“仿”得惟妙惟肖, 而且在装饰水平和瓷质上甚至还优于日本瓷器,并能以更便宜的价格参与市场竞争。同时,景德镇已更加娴熟地掌握了西洋绘画技巧,更具欧洲市场潜力的粉彩瓷闪亮登场。粉彩的烧造使得伊万里瓷随之在18世纪中期逐步减产乃至停烧,在经历了近百年的嬗变沉浮后,最终落下帷幕。
展品中,“青花矾红彩山水纹棱口盘”“青花矾红彩折扇花卉纹将军罐”等典型日本伊万里瓷,呈现日本伊万里瓷从诞生到兴盛的外销历程与艺术风格演变脉络。“青花矾红彩描金花卉纹扇形盘”“青花矾红彩描金芦雁纹盘”等展品,则集中体现了“中国伊万里”纹饰之精美丰富及其与日本伊万里瓷的差异。“青花矾红彩描金徽章纹盘”“青花矾红彩描金花卉纹咖啡壶”等多样化的外商定制器型与纹饰则反映出瓷器承载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以及彼时中国伊万里外销贸易的繁盛。
据悉,展览将持续到10月11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图片来源于收藏快报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