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投资收藏 >杂项

收藏快报 作者:魏传来2020-04-22 10:25

原标题:战国“王”字铭青铜矛  

矛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直刺和扎挑的长柄格斗兵器,是古代军队中大量装备和使用时间最长的冷兵器之一。

矛的历史久远,其最原始的形态是用来狩猎用的前端修尖的木棒。后来人们逐渐懂得用石头、兽骨制成矛头,缚在长木柄前端,增强杀伤效能,如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常发现用石头或动物骨角制造的矛头。奴隶社会的军队,已经使用青铜铸造的矛头,商朝时,铜矛已是重要的格斗兵器了。从商朝到战国时期,一直沿用青铜铸造的矛头,只是在形制上有所变化,由商朝的阔叶铜矛发展成为战国时的窄叶铜矛,其前锋更加锐利,刺透力增强。从战国晚期开始,钢铁矛头开始出现。到汉代,钢铁制造的矛头便逐渐取代了青铜矛头。

在山东淄川博物馆澹庐展室,展藏着一件饰有“王”字铭文和“門”字形组图的战国青铜矛头,现介绍如下。

1.战国茅(正面)

图1 淄川博物馆藏战国青铜矛头,正面“門”字形纹饰和銎部“王”字铭文

2.战国茅(背面)

图1 淄川博物馆藏战国青铜矛头,背面(右)“門”字形纹饰

这件青铜矛(图1)通长19.1、最宽处3.9厘米,其前锋尖锐,两侧翼刃锋利,中部起脊,横断面呈菱形。有銎,銎壁厚0.15厘米,在銎的中部有桥钮形系,系长2厘米,有孔,可用绳穿过以便把矛头牢牢绑缚在矛柄上。

这件青铜矛的稀罕之处,是除在矛的正面銎部上边铸有包边“王”字花铭文外,在铜矛的正、背两面侧翼体上均铸有两组隔脊相对的极像是美术文字的图纹。因每组图纹整体极像繁体“門”字,故学者们称之为“門”字形图案。这些美术文字形的纹饰,使用了难度极大的剔地浮雕工艺手法,不但线条宽、窄有度,横、竖平直,而且有凸有凹,阴阳分明,两两对衬,极为规整。给人以端庄秀丽,既严谨、又活泼的视觉效果。这些字形图案,不但在这件铜矛上起到了极好的装饰美化作用,而且因为这些字形图案剔雕凹凸,位置适中,还能起到“血槽”的功能。“血槽”就是在脊的两侧铸留的凹槽,也称“饮血”,为矛头刺入人体时出血进气,以减少阻力并增加杀伤力。该矛制作精良,器型典雅优美,锈迹斑驳陆离、色泽光亮,锋、刃锐利如初,历经几千年依然如故,体现出了战国兵器极高的铸造工艺。

6.参考图:浙江博物馆藏矛

图2 浙江省博物馆藏矛

经查阅有关资料,有记载的铸有“王”字的青铜矛至少发现有两件,一件藏浙江省博物馆(图2);另一件出土武汉市蔡甸区熊家岭,现藏武汉博物馆(图3)。此矛的大小尺寸及“王”字铭的铸制部位和表现手法与上述二矛基本相近和相同。不同的是两侧翼体上铸有的花(字)纹。

7.参考图:武汉博物馆藏矛

图3 武汉博物馆藏矛

浙博与武博二馆藏矛,两侧翼体上的花纹基本相同,均为对衬分布的完全相同的纹样,有的学者认为除了其装饰功能外也可能是一种姓氏或族(国)徽的标致。而淄川博物馆这件青铜矛双面两翼体上的纹样图案却是完全不同的笔画各异的四个独立形像,不像是姓氏、族徽之类的美术装饰符号,更像是艺术化了的美术文字。

这四组装饰性极好的“門形”图案,是纯图案,还是纯文字,究竟代表了什么,想表达什么,抑或是战国时期的一种美术字?为了解开这些谜团,笔者曾经多次与有关学者、专家反复鉴赏、考证、辨识,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得出准确一致的释读信息。

以致有的学者形像地将这四组图案比喻为“四扇难开的门”。或许终有一天,我们会找到开门的钥匙。

中华文明是一种独特的文明,其文字也是非常独特的。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中,只有中国由于其民族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与同化性而始终没有间断过的文化传承,才使得“汉字”成为世界上较少的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

中国自古就有“书画同源”一说,这是因为最早的文字来源就是图画,书与画好比是兄弟,同根生,有很多内在的联系。汉字的起源就是原始的图画,慢慢的从原始图画变成了一种“表意符号”。

约在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出现的“甲骨文”,被广泛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后经历朝历代,各种字体纷纷诞生,一直发展到今日。这件矛上的文字,极有可能也是一种我们还不能辨识的古代文字形式!

虽然这件战国铜矛上的图文信息,我们现在还不能读懂,这或许给我们增添了一些神秘和遗憾,但同时也打开了无限的文化遐想空间,让我们去考证、去探索!

(图片来源收藏快报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