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 作者:范昕2020-01-24 09:58
原标题:“网红展”成年度文化消费热点 好好观展不如拍照发朋友圈?
刚刚过去的一年里,约300个特展在申城此起彼伏举办。其中,一类由社交媒体捧红的“网红展”很是突出,成为一大令人瞩目的文化消费热点。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全年刷屏的teamLab数字媒体艺术展,先有“teamLab:油罐中的水粒子”为油罐艺术中心揭幕,后有teamLab“无界美术馆”登陆黄浦滨江。
“网红展”其实不那么容易定义。它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共性或许在于,以夺人眼球的场景,极大程度满足了当下人们热衷于拍照、打卡、发朋友圈的需求。有专家留意到,“网红展”是文创产业里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带动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大力提升。也有人更为关注“网红展”究竟能如何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认为这类展览经过爆发式增长之后,未来定将去粗取精,迎来一轮洗牌。
能不能成为“网红展”,出片率高低说了算
“现场拍照出片率99.99%,刷爆你的朋友圈。”某个“网红展”的这句广告语很有代表性,正抓住了大多数观众的心思。“网红展”俨然“造梦场”,通过搭建缤纷多彩的布景,营造出一个个超现实的迷人场域。不必提前为观展做功课,径直奔到展品前,拗几个造型,“咔咔咔”拍上一通,美美地上传到社交网络,观众就算完成对展览的“到此一游”。
以全球当红艺术团体teamLab为代表的数字媒体艺术展,无疑是一年间申城“网红展”最耀眼的个案。2019年3月下旬至8月下旬,这个团体先以“teamLab:油罐中的水粒子”在油罐艺术中心上演申城首秀,吸引20万人次观展,尽管近200元一张的票价着实不菲。11月初,这个团体又将整座“无界美术馆”搬至黄浦滨江,用6600平方米展示约50件作品,持续引爆观众的打卡热情。
利用新媒体技术与观者产生互动,形成极具想象力的浸入式观展体验,可谓teamLab的制胜法宝。其展览中标志性的潺潺流水、蝶飞花舞、灯光森林早已成为社交网络一道亮丽的风景。仅“小红书”网络平台上发布的全球各地teamLab展览看展笔记就多达6000多篇。“穿干净的白色,光影在衣服上才好看”“蹲着拍最出片”……网友们的温馨提示,关心的几乎全是怎样在这个展拍出一张好照片。
饶有意味的是,无论商业化还是专业化的艺术展览,都有可能最终创造“网红效应”。前者如“爱丽丝奇境缤纷之旅”“如海·空间”“尤杰尼欧:365度现实倒影”等展览,多有着美轮美奂或超现实浸入式场景的展览,内容包括情感、童话、玄幻、外太空、植物、动物、食物、潮玩、怀旧等,选在人流密集的商业空间展出,成为商场吸引客流的一种方式。后者以“草间弥生:爱的一切终将永恒”“如果你的眼睛不用来看,就会用来哭”“光/谱 鲍勃·迪伦艺术大展”等展览为代表,展出地在美术馆,艺术家原本有着相对严肃的创作理念,不过炫酷的作品及展陈效果因社交网络而加速传播,从而被赋予“网红”意义。
切中文化消费心理,又会否稀释艺术带来的感动
“网红展”之所以流行开来,很大程度上是因它们切中了当下都市人内在的文化心理需求。“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在用一种消费心理观展。他们对于艺术文化没有多少神秘感,更多地关注展览的娱乐性、互动性,在体验过程中或是拍照发朋友圈后获得一种减压。这类展览的多样化表达方式,也的确拉近了艺术与大众之间的距离,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休闲娱乐生活。”上海油雕院美术馆副馆长傅军说道。
在业内看来,“网红展”带来的大量观众,其实是新进入展览市场的增量,值得受到关注。
谁能吸引到新兴经济体中大量的新一代文化消费者,谁就能在未来的文化消费市场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这是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花建教授前不久在长三角文创特展论坛给出的观点。他认为,人性中有共通的对于文化、艺术和美的追求,未来世界范围内文化艺术的力量会越来越明显。正因如此,以“网红展”刷出满满存在感的特展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它们的边界和容量正在不断变化,将迎来新的跨越期和增长期。”
与此同时,不少人也对“网红展”的浅表化、娱乐化倾向表示出一种担忧。
艺评人林霖的看法就很有代表性。“今天,发达的科技给了艺术展览和艺术作品的呈现方式以更丰富立体的样貌和更‘无界’的可能。然而,当艺术越来越景观化而沦为社交时代‘刷屏’的附庸,或者成为愉悦观者的消费筹码,它们曾经代表的美与智慧、曾经带给人们的感动,又该何处安放?”在她看来,这些才是艺术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应有的分量,是超越时空、最终为人们铭记的东西。
美术馆里的展览不应主动追求“网红”效应
“‘网红展’越来越多,可以说是特展行业蓬勃发展的序章。再往下走,这类展览必将面临洗牌。”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文创特展专委会副主任贾布指出。她举例道,某些“网红展”采用的手法很容易复制,比如热衷于通过大量的镜面营造迷离梦幻的效果。“纯场景打卡式消费型‘网红展’成本低、山寨壁垒也低,很可能过不了多久就会出局。”
至于“网红展”会不会威胁到严肃、专业的艺术展览,这样的担忧倒也大可不必。有人直言:“年轻人都去打卡展拍照,严肃的展览没人看了吗?放一百个心,他们根本就不是一类人。”这与傅军的看法不谋而合。“商业的归商业,学术的归学术——随着文化消费市场的日渐成熟,这种分化和细化将会是一个必然趋势。”她也提醒,“商业空间里的展览,追求流量无可厚非。但美术馆里的展览不应主动追求‘网红’效应,迎合观众,而更应肩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给予观众艺术认知、审美上的引导。”
(图片来源于文汇报及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