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收藏杂志 作者:朱毅2020-01-15 16:42
原标题:风姿绰约无“妆”不成宴
《说文解字》谓之“宴”,安也。金文字形为丽日美女相伴,引为有女相伴,闲情安居之意。由此可见,古人设宴,最早是于风和日丽之白昼。据文献记载,最早于夜间设宴,开夜宴之风的是春秋时期的楚庄王。据西汉刘向编撰《说苑》记载,楚庄王平叛之后大宴群臣,直至日落黄昏,君臣犹未尽兴,于是楚王命点烛夜宴,并命宫中美人侍宴助兴。宴会当中,楚庄王表现出容人之量,在留下“绝缨”美名的同时,首开了夜宴之风。
南北朝时期,南朝以白为美,北朝则以额黄妆为流行的宴饮妆容。图片取自迪士尼电影《花木兰》预告片中场景。
·她们才是焦点·
诚然,相对于白日当中的正襟危坐,朦胧的月夜能够让人更为放松,更加符合狂欢畅饮的宴会情调。因此,夜宴这一形式,逐渐成为宴会的主流。特别是强调私密性的私人宴会,更是热衷于在夜间举行,为的就是寻求“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的风雅意趣。无论是丽日景明也好,月影朦胧也罢,风姿绰约的美人向来是宴会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正如宴字字形所示,无女不成宴。夜宴中的女性不仅以其倾城之色、惊世之才成为宴会亮点。她们在赴宴时的衣着装扮,也成为世人所关注的焦点,成为一时时尚之风向。
南宋著名道士白玉蟾留有一首名为《不赴宴赠丘妓》的律诗,描绘了当时著名艺妓丘氏在夜宴当中的装扮,其中的“梅花体态香凝雪,杨柳腰肢瘦怯风。螺髻双鬟堆浅翠,樱唇一点弄娇红。”生动地将夜宴女子的装扮立体描绘了出来。原来古代女子同现代女子一样,为了在宴会当中艳冠群芳,她们会将自己装点一新。可谓是“凝眸处,眉山如黛;启朱唇,笑靥花开”,从上到下“武装到牙齿”。其具体妆容,又因不同时代的审美风尚有着不同演绎。
图为故宫博物院“万紫千红——中国古代花木题材文物特展”上展出的清代料花钿子。
钿子是清中期之后旗人妇女的特色头饰,一般在穿着吉服、常服时佩戴;其上配以各色作为钿花的饰件,可以拆卸,以便根据流行风尚进行更换。图中的钿子装配的是以碧玺制作的菊花。
·从开端到开放·
作为审美自觉的开端,魏晋时期,人们对于自身的审美观照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度。在这种审美自觉的刺激下,整个社会无论男女都极为重视妆容。据《颜氏家训》记载:梁朝全盛之时,贵族子弟无不薰衣剃面,敷粉施朱。隽雅清秀是南朝审美的突出特点,因而当时的妆容强调肤若凝脂,宴会妆容也不例外。《世说新语》中曾载有这样一个故事:曹魏尚书何晏以姿容著称于世,面容细腻洁白。魏明帝为了验证其有无敷粉,于是在夏天宴请何晏吃面。由此可见,敷粉是当时社会常态,参加宴饮聚会,自然也要用妆粉将自己修饰一番。
与南朝以白为美不同,当时北朝却流行着另一种特殊的宴饮妆容——额黄妆。明人张萱《疑耀》载:“额黄妆,额上涂黄,亦汉宫妆。”传为北齐画家杨子华所作的《北齐校书图》,为我们形象地展示了这种以黄为美的妆容形式,女子将黄粉厚涂于额间,使之堆积如山,因而又被称为“额山”。
隋唐之际,社会极为开放,女子获得了更为宽松的生存环境,因而在夜宴妆容上表现得更为开放。据文献记载,唐代流行一种以女子为主的闺闱席筵,名为裙幄宴,是每年三月初三上巳节女子外出赏春、踏青时组织的一种郊野聚会,因此也称“探春宴”。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唐画《宫乐图(会茗图)》为我们展示了赏春赴宴女子的妆容扮相。画中女子皆身着高腰襦裙,身披帛巾,头捥高髻;部分女性的发髻斜向一侧,是当时所流行的“堕马髻”。据传,堕马髻始于东汉,为权臣梁冀的妻子孙寿发明。《后汉书》载: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
孙寿的发明,除了堕马髻外,愁眉、啼妆等极具另类审美特征的妆容也颇为唐人追捧。中唐诗人白居易有《时世妆》诗一首,描写了中唐元和年间所流行的时髦妆容: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其承袭的就是孙寿所发明的愁眉悲啼妆。
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图册(局部)
旅顺博物馆藏
从描绘中不难看出,明清时期女子赴宴妆容受文人审美趣味的影响,黛眉樱嘴,削肩狭背是流行标准。
传北齐杨子华《北齐校书图》
宋摹本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该作品形象地展示了北朝以黄为美的妆容形式,即女子将黄粉厚涂于额间,使之堆积如山,因而又被称为“额山”。
·又重素雅、清丽·
宋代中国审美开始由外放转为内敛,女子妆容也从唐时的浓艳变为素雅。受理学影响,宋代女子不再拥有唐代的自由,她们被锢于宅院当中。因此,普通女性参加公开宴饮的机会减少,她们更多只出现于私密性的家庭聚会。“开芳宴”是宋元时期墓室当中常见的装饰图像。其内容表现为墓主人夫妇在仆人的侍候下,于家中宴饮赏剧的场景。宴中女子头挽平髻,身着襦裙、褙子,妆容浅淡,是为当时所流行的“薄妆”。
明清之际,文人对于社会的影响与日俱增,其审美趣味开始在社会各个领域产生影响,女子妆容进一步向清雅、秀丽的方向发展。对于女子的形貌,以削肩狭背,柳眉樱嘴为美。清人孙温所绘全本《红楼梦》图册,就为我们呈现了这种审美趣味下的夜宴女子妆容。《蘅芜院夜拟菊花题藕香榭饮宴吃螃蟹》一页以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大观园女眷于中秋夜赏月吃蟹为题,画中女子或着深衣,或穿襦裙,或服褙子,云髻高耸,黛眉樱嘴,削肩狭背,体现了这一时期女子特殊的赴宴妆容。
此外,清代的夜宴装扮还融入了满族特殊的文化传统,出现了“钿子头”“两把头”等极具满族审美情趣的特殊装扮。
作为生于东北地区的游猎民族,满族的服饰文化是基于其特殊的经济生产模式上产生的。为了便于狩猎、采摘,早期满人无论男女皆蓄发为辫,结于脑后;女子将发辫盘于头顶,白天便于活动,夜晚枕发而眠。入关后,受汉文化浸染,满族女子的发饰逐渐复杂,出现了钿子头、两把头、大拉翅等不同发饰。所谓两把头,就是将头发束于头顶,之后分为两绺,再分别结成横长式样的发髻,之后将脑后剩余散发结成燕尾式的扁平发髻。
起初的两把头位置靠后,且主要依靠真发梳成,因此体量较小,头饰也仅饰以通草花。而后,其位置日益靠前,在盘结的过程中掺入假发,体量逐渐变大,发饰也从简单的通草绒花改为各种珠玉钿翠。到晚清,甚至发展出一种以毡布、木板制成,名曰“大拉翅”的仿制头饰,将两把头的装饰性能推至极致。“大拉翅”也就是我们常常在清宫剧中看到的“旗头”。
所以今天,当我们回顾起夜幕下这些色彩缤纷的妆容,醉看峨眉青如黛,不难发现,对于美的追寻,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
(图片来源于中国收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