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杨丽萍出生在大理的一个白族人家,在家里排行老大。从小酷爱舞蹈的她,没有进过任何舞蹈学校,她凭借着天赋,1971年从村寨进入西双版纳州歌舞团。虽然一开始舞蹈之路并不顺利,但是凭借自己顽强坚强的性格以及对舞蹈的热爱,最终在1994年,她的独舞《雀之灵》荣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奖。从此杨丽萍被很多观众称之为“孔雀公主”。

▲舞蹈家杨丽萍和摄影家肖全

▲舞蹈家杨丽萍和摄影家肖全

摄影家肖全一度被认为是中国最棒的人像摄影师,他用镜头记录了杨丽萍舞蹈生涯中的各个重要阶段,这对被摄影界与时尚界广为传唱的“黄金搭档”留下了太多的感人故事。肖全说:“她身上的一股仙气,而那种有灵性的照片,不是每个摄影师都能捕捉到的,只有杨丽萍会在我的镜头前如此的具有表现力。”杨丽萍说:“我和他太熟悉了,对他没有任何防范,没有任何紧张。他就像我身边的一株草、一棵树,或是一朵云……我老了会躲起来不见你们,但肖全不一样,七老八十的时候,我只让肖全给我拍照片。”

▲  肖全镜头下的杨丽萍

▲ 肖全镜头下的杨丽萍

▲  肖全镜头下的杨丽萍

▲ 肖全镜头下的杨丽萍

▲  肖全镜头下的杨丽萍

▲ 肖全镜头下的杨丽萍

▲  肖全镜头下的杨丽萍

▲ 肖全镜头下的杨丽萍

仙子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但是杨丽萍在筹备《云南映像》期间,与当地人同吃住,遭遇撤资她也没有放弃,自己亲自出资筹备。她花费了三年时间创作、采风、排练。用了120分钟让世界记住了中国云南,也了解了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

▲  孔雀公主杨丽萍

▲ 孔雀公主杨丽萍

▲《云南印象》

▲《云南印象》

转为幕后的她,不停的探索新的艺术表现手法,不难看出杨丽萍的舞蹈作品既有东方美学,也融入了西方文化。

▲杨丽萍现代舞剧《十面埋伏》

▲杨丽萍现代舞剧《十面埋伏》

舞蹈剧场《十面埋伏》是舞蹈家杨丽萍2015年创作的一部实验性舞台作品。杨丽萍曾表示,《十面埋伏》不仅在于传统的复苏,还有更多的“现代意义”。“埋伏,不仅仅是古人的恐惧,现代人也有,我们每个人都在被埋伏—外界的,心灵的,时时刻刻。这是很现代也很普遍的人性的东西。”她想用这部现代舞剧,告诉大家如何避免被“埋伏”的恐惧。

整场演出分为“螳螂捕蝉”、“粉墨登场”、“十面埋伏”、“草没荒冢”四场。六个主要角色,轮番上演一幕幕个性鲜明、高潮迭起的华彩舞段。项羽的刚猛、刘邦的腹黑、虞姬的柔情、韩信的纠结纷纷呈现在观众面前。

▲杨丽萍现代舞剧《十面埋伏》

▲杨丽萍现代舞剧《十面埋伏》

作为此次实验性舞剧的一大亮点,则是那吸睛的万把半悬于舞台之上的剪刀。这些剪刀闪烁寒光,隐喻着恐惧、不安和暴力,有大祸临头的压迫感。它也是杨丽萍首次在舞剧现场使用装置艺术的合作,该设计源自艺术家刘北立。

▲杨丽萍现代舞剧《十面埋伏》

▲杨丽萍现代舞剧《十面埋伏》

剪刀是东方文化的一种符号,咒语、凶器、伤害。在关于此概念符号的解读中,剪刀有时浸满杀气,有时又却柔美;有些伤害就像剪刀,看似普通,其则难测;有些集体无意识也像剪刀,看似无害,其实遗祸千年。作为此次最重要的舞美设计,除了剪刀之外,《十面埋伏》也使用了形似蒲公英的红色绒毛铺满舞台代替鲜血。以剪刀为天,红色的血液为地,颇具力道和声色,奠定了这部作品的调性,演员们在红色羽毛里挣扎,厮杀,整场演出不见刀枪,却处处充满杀机。

对杨丽萍而言,《十面埋伏》并非两千年前陈旧的历史故事,而是一场关于人性和道义的争战。这是来自内心的埋伏,来自外界的埋伏,杨丽萍关注现代人的扭曲、贪欲、挣扎和恐惧,并以此作为警示。国家之间的战争尚未消失,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随处可见,她选择了用一条新的方式,从现实中的黑暗去关照人类的处境。

▲杨丽萍现代舞剧《十面埋伏》

▲杨丽萍现代舞剧《十面埋伏》

▲杨丽萍现代舞剧《十面埋伏》

▲杨丽萍现代舞剧《十面埋伏》

于是,在《十面埋伏》这里,杨丽萍作品的画风开始发生转变。她不再只是孔雀仙子的纤纤风骨,也开始挥洒残忍血腥和暴力美学。她研究传统中国文化,在现代舞和民间舞中糅合京剧、剪纸、口技、器乐和武术,再把它与当代的装置艺术融合于一处。它展现出一种新的开放形式,在这里,杨丽萍完全为她的舞剧打开了全新的通道。而此次前往具有浓郁当代艺术、现代主义建筑和中国传统园林风格的北京红砖美术馆,也正是由于其多重风格所带来的张力和艺术与自然之间的力道,吸引着她。

对杨丽萍来说,《十面埋伏》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对她来说,舞蹈是她最好的语言。在《十面埋伏》中,她开始使用这一语言来向观众讲述她那自身洞见的现实与世界,用一种隐喻,或是谜语,来展开她对人世与人生的领悟。在这当中,她也发现了民族文化本身所散发出来的魅力,并得心应手地运用于它,正如她曾所说:“一个民族的文化本身所具有的魅力是无可比拟的,我们钻研自己的文化,就是在向这世界呈现我们的存在。这代表了一个艺术家对一方水土的情感,而不是说教。”

▲ 《十面埋伏》

▲ 《十面埋伏》

《春之祭》是杨丽萍继《十面埋伏》后的第二部现代舞剧。2017年在第十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首次亮相,由英国沙德勒之井舞蹈剧院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联合委约杨丽萍制作,围绕《春之祭》这一乐曲开展创作。

一百多年以来,全世界创作了大约有四百个左右不同版本的舞蹈《春之祭》,而这一版,却是用全世界都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东方精神,这是挑战世界水品的舞剧,以一种东方美学去解读西方经典,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先驱性和实验性。

▲杨丽萍现代舞剧《春之祭》

▲杨丽萍现代舞剧《春之祭》

在这版《春之祭》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神”因为有了悲悯之心,自愿坠入红尘,历经万千,变成了“人”;“人”因为有了觉悟之意,甘心奉献,无畏牺牲,又从卑微的“人”超越宿命成为“神”。杨丽萍版本的《春之祭》与众不同就是她开启了对于原著解读的另外一个思路:不再只是被动的献祭,而是主动的牺牲。要想获得美好丰盛的“春天”,必然要有灵魂的觉悟,必然要穿越幻像,必然要经历痛苦,而后,才能脱胎换骨,才能涅槃重生。

▲杨丽萍现代舞剧《春之祭》

▲杨丽萍现代舞剧《春之祭》

这当中的背景,我们既看到了杨丽萍身为白族,所承载的那一方热土之下厚重的历史,也看到了不同宗教文化在这里的交织。它虽呈现自唐朝传入白族的佛教密宗,也有着白族本土宗教、自然崇拜及远古时期母系生殖崇拜的影子。它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在这里融合,它描画的不是一个具象的世界,舞台是一个抽象的宇宙,时间、空间、生命共存其中,万物轮回,周而复始,表现了从献祭而死到涅槃重生这一轮回,死亡并不是终结。正如杨丽萍曾说:“我是白族人,喜欢从土地里面寻找自己的文化之根。守望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是我的幸运。这一次尽管是重新诠释世界经典,与西方艺术对话,但我更希望用东方美学去进行新的演绎,把我们民族的魂融入这个题材。”

《春之祭》的内核就是“祭祀”,是一个仪式感极强的故事。杨丽萍排创的《春之祭》也贯穿了她一如既往的形式感与杨氏舞台美学——舞台被999个神秘的符号堆满,一个存在于平行时空的修行者,躬身在大地上,好像种麦子一样播种着祝福,播种着寓言,播种着觉悟。而舞者置身其中,忘我起舞,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被放置在一个宏大的时空之中,产生出亦真亦幻,亦虚亦实的多维空间。人们在大地上生息、舞蹈,又在大地上苏醒、觉悟。

▲ 《春之祭》杨丽萍带伤坚持排练与演出

▲ 《春之祭》杨丽萍带伤坚持排练与演出

在杨丽萍看来,自己过往作品多从传统文化中寻根,《十面埋伏》开始,她尝试用中国文化与世界对话,“《春之祭》在国外家喻户晓,中国佤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也有这样的仪式,春天来临之际,女人用自己最珍贵的东西来献祭。”

对于杨丽萍来说,从《十面埋伏》到《春之祭》,一种更加先锋和实验的转型,成为了她自身艺术旅程上新的风景。在这里,用一种新的东方视角的方式走向西方、走向世界,展现本土原生态文化融合与积淀下的文明,正如王焱武所说:“因为杨丽萍以前是舞蹈表演家,不是编舞,而且是原生态的舞蹈家,作品都是少数民族的、原生态的,后来我们又做了汉族文化的《十面埋伏》,现在我们又要直面西方文化,这是一次艺术家的进阶、一次自我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