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2015年10月25日在北京CCAA Cube举行了艺术评论迎来拐点? 公开的学术交流活动 。邀请了从事艺术批评、艺术策展、独立写作及该领域方向的在校师生和爱好者前来向参加本次活动的2015CCAA众评委提问。组委会试图通过征集“问题”,并邀请提问者与拥有丰富业内经验的评论人进行现场座谈的方式在评委、评论人与公众之间建立一个直接有效的对话机制。从“找出问题”入手,为中国当代艺术批评与创作激发一种新的可能。

▲ CCAA“艺术评论迎来拐点?”公开交流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由CCAA总监刘栗溧主持,5位国内外评论人与来自不同领域的10位对话人围绕“艺术评论的拐点”参与了讨论。这5位评论人为:查尔斯·加利亚诺(Charles Guarino)、马克·瑞伯特(Mark Rappolt)、皮力、乌利·希克(Uli Sigg)、郑胜天, 他们均为活跃在当代艺术最前沿的资深评论家及策展人,同时也是"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第五届艺术评论奖"的评审团。这10位对话人分别是:巢佳幸、顾振清、李蔼德(Edward Sanderson)、齐廷杰、王滢露、王永刚、王家欢、由甲(Stefanie Thiedig)、于渺、张学军。

▲ CCAA创办人乌利·希克对郑胜天向CCAA文献库捐赠Yishu国际典藏版杂志共计70册表示感谢并授予捐赠证明

▲  左起:CCAA总监刘栗溧,评委嘉宾乌利·希克(Uli Sigg)、查尔斯·加利亚诺(Charles Guarino)、郑胜天、皮力、马克·瑞伯特 (Mark Rappolt)


CCAA从三个层面看“拐点” (主持人:刘栗溧)

1. 从国际关系层面来看,中国当代艺术批评似乎越来越受到了国际的关注。如刚刚召开完的由三影堂承办的Oracle国际摄影专家论坛,以及2016年9月将在北京大学召开的第1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这些来自于国际的关注是否可以为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带来一个新的拐点?

2. 从政府层面的变化来看,2015年3月17日中国美术家协会正式成立策展委员会,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当代艺术批评从此有了体制,这个由政府建立的策展机制是否是一个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新拐点?

3. 从批评队伍自身来看,越来越多的关于批评家、策展人群体的自我警醒的文章和话题出现在媒体和研讨会上。讨论了更多原来可能不大讨论的话题,比如说“圈子化”的问题,“有偿批评”、“过分批评”、或者“艺术批评生态处于一个失语的状态”这些更加似乎自省的一些话题。另外是艺术批评和策展群体在不断地壮大,这种“壮大”是由来自于许多跨界艺术评论、策展工作的角色带来的。所有这些将我们引向了这一问题,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是否进入到一个拐点?

 

艺术批评是否有一种全球性的衰退?(对话人:顾振清

▲ 对话人顾振清发言

顾振清:

今天的话题让我感到震惊,中国当代艺术批评一直在衰退。 从小开始,我们学习的是鼓吹式的文字写作——毛文体。八九十年代时,我们开始追求自由,中国艺术批评是一个焦点。那时,中国的批评家在公众和艺术家之间是处于第三者的位置,他们是比较公正的。从2005年到2009年,中国当代艺术的爆发,批评家队伍暴涨,几乎90%的批评家会对外宣传其新的身份——策展人的身份。很少有批评家甘于寂寞,坐冷板凳,于是,他们与艺术家和艺术机构之间有更多的与利益有关的合作关系。他们的文章写作更多的是艺术家作品的广告,是没有骨头和立场的软文。

这其中有两方面的危机,1. 产生了“坐台批评家”,这是一种“委托式的评论”,这样的文章缺乏了一个公正与客观的第三方立场,实际上助长了中国当代艺术“过度生产”的巨大的危机。2. 如果继续保持犀利的批评,批评家会打破自己的饭碗和人际关系,成为孤家寡人。艺术圈中有“四大骂派批评家”,近几年很少有人邀请他们策展,参加研讨会,我看到中国批评一直在走下坡路, 看不到有任何好的拐点,国际言论也说艺术批评在衰退。

查尔斯·加利亚诺:

从没见过哪个批评家能够靠写文章过得很好,Artforum从不做软文,中国当代艺术界需要建立一个规则。好的艺术媒体,应该在做艺术的人和写艺术的人之间建立起一个更好的平台,应该让彼此更独立。我觉得乌利先生CCAA的奖项也是在做同样的事情,也是在改变中国现有的规则,鼓励那些有前瞻性、有自己独到见解的批评家,给他们一个良好的平台,让他们能够更加自由地舒展自己的才华。

▲ 评委嘉宾马克·瑞伯特 (Mark Rappolt)发言

马克·瑞伯特:

关于艺术评论者和策展人之间的关系的讨论在西方艺术圈或者是艺术评论圈里边也经常进行,关于策展人进行有偿服务或者是提供一些其他的软文的方式,也不光出现在中国。我们作为一个杂志媒体,一定要采取一个中立者的态度,所有的非常好的艺术评论者所持的态度也都是中立的态度。

查尔斯 加利亚诺 :

顾先生和马克讲的可能不是同一个问题,在中国钱和文章是可以直接挂钩的,但是在欧洲和美国有机制的制约,他们必须理清钱和字的关系,他们也会处在挣扎的矛盾之中,虽然不是每次都成功,但是会努力,但在中国可能没有挣扎的过程。车马费如果在美国就是丑闻,会上新闻。我作为Artforum的出版人,对这个问题有直接的感受,因为我每个月的工作主要是保证所有编辑编辑过的文字里不涉及所有能够想到的利益关系。

郑胜天:

▲ 评委嘉宾郑胜天发言

上述现象一直存在,只不过在发达国家形成了一种体制来控制这种冲突,但也不一定需要对整个现象的存在持完全悲观或者是绝望的态度,因为我想情况还是会逐渐地改变。中国不是缺乏批评,是缺乏独立的批评,独立的批评这一点很重要,独立批评的一个基础是要有独立的人格,如果独立的人格不受尊重,你独立的批评就建立不起来,当然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我们今天也是一个探讨,但是总的来讲,在西方讨论了很多年说艺术批评是不是在走下坡路?是不是面临危机?确实有这样的现象,一方面是受到市场的影响,现在在艺术界发言权越来越多的是市场,或者是艺术商人、策展人在发言,他们的发言越来越多,批评家的声音越来越小,或者是作用越来越小。然而,另一个方面,很多艺术批评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发达,这么活跃,现在国内外有很多杂志,有各种各样的网媒或者是自媒体,这使得艺术的写作和批评数量超过历史上任何时代。从这个角度上而言,也不能说是一个完全悲观的状态,只不过我们的80年代,或者是西方19世纪传统的艺术批评的作用和现在不一样了。过去艺术批评家是领袖,可以是一个运动的创造者,但现在不是这样的,艺术批评只不过是一种声音而已。但是现在有很多的声音,有传统媒体、自媒体的声音,也有一些软文,画廊或艺术家自己出版的画册和文章,这些文章不能说完全没有价值,不然很多图书馆不会收录一些画廊出版的东西。我觉得艺术批评或者干脆叫“艺术写作”,不一定完全是我们中文意义上的批评,它可以提供资讯,也可以是一种更深入的介绍。现在,再想恢复80年代的情况是不可能的,关键是我们怎么看待现在艺术批评所处的地位,在新的时代找到艺术批评中的艺术写作应处的位置。

 

艺术批评者是否应该作为艺术家实践和理论的注脚?(对话人:于渺

▲ 对话人于渺发言

于渺:

我在关注艺术写作的时候,发现作者的背景从艺术史的研究转向一个历史书写的研究,近来艺术评论的写作也有一种相当理论化的倾向,应如何平衡理论研究和历史写作之间的关系?

马克·瑞伯特:

其实在艺术写作中会有很多种不同的选择,并不是只有这样的一种选择,我们也可以用这种历史性的写作方式来进行一些艺术批评的写作。

▲ 评委嘉宾皮力发言

皮力:

有各种各样背景的批评,有发生在杂志上的批评、社交媒体上的批评,中国谈论批评的市场化、批评商业化的时候都预设了一个对传统印刷物的崇拜,预设和放大了批评,其实,批评的权威在今天变得特别弱了,批评应该是一个很多元的形式。这与建国以来意识形态对传媒的控制有特别大的关系,是我们中国所有批评家在写东西时候血液里边的DNA,中国批评家应该破除掉这个DNA。

能否不把提出问题当成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方向?(对话人:王永刚)

▲ 对话人王永刚发言

王永刚:

在艺术批评或者是艺术家创作过程中有这么一种现象,只是把问题提出来,并没有对问题进行解决或者是进一步地阐述和关注。我们知道很多艺术家终其一生研究一个艺术问题、关注一个艺术问题,直至解决。我们能不能不把提出问题当成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方向?

▲ 评委嘉宾乌利·希克(Uli Sigg)发言

乌利·希克:我觉得中国现在整体环境也是在鼓励大家问问题,包括一些出版物、杂志也都是在文章当中不停地发表着大家的问题。可以把这个问题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提出问题,一种不同的表述方式,提出问题是一种表达,回答是另外一种方式,这两种是可以并行的。

李霭德:我觉得艺术家只是在提问,您可以针对他们的提问再提问,这个也许是批评的一部分的工作。

 

Artforum, ArtReview, Yishu中英文版本的差别是什么?(对话人:李蔼德

▲ 对话人李霭德(Edward Sanderson)发言

马克·瑞伯特:

现在ArtReview主要是我和上海的林先生两个人做主要的编辑工作,因为我们是一个亚洲版的杂志,但是我们作为编辑来说没有做太多的区分,不是说我们在亚洲非得做与亚洲相关的艺术或者是写亚洲的艺术家。如果非要说读者群的针对性,因为我们是英文杂志,主要针对亚洲地区以英文为第二外语的人。

▲ 评委嘉宾查尔斯·加利亚诺(Charles Guarino)发言

查尔斯·加利亚诺:

Artforum有中文杂志,中英文网站,还有一个专门做书评的。Artforum纸质杂志是我们最熟悉的,上面会有广告,其他的运营费用基本上是杂志的广告收入在支持,杂志的读者并不多,5-6万人,但是artforum.com.cn英文网站的点击率基本上可以达到每个月200万,比杂志多得多,而且在英文网站上最受欢迎的是八卦,如果大家看过artforum英文网站应该比较熟悉的其中的栏目“所见所闻”,主要是讲社交的一个小栏目,文章写的比较有趣,以描述在场的行动或者是听到的谈话为主,同时网站上也有其他的栏目。

中文网站杂志一直坚持的原则是“中国人做给中国人看”,现在中文网的编辑团队里边没有西方人。把纽约那边所有的人调配到中国做编辑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到现在为止也不能说做的特别好,但是我觉得这不是问题,这是一个“长征”,不能只看眼前要看长远。杂志是会有比较固定的撰稿人,会跟杂志的编辑有一个长期的合作关系,基本上是供稿人选择他们最擅长、最有兴趣的话题,编辑团队是为这些供稿人服务的,主编的主要任务是设计主题,相当于策划或者是策展的工作,一个杂志梳理出一个主要的叙事线索之后放入内容,但是网站更加自由一些,英文网站在全世界各个不同的地区有400多个不同的撰稿人为我们提供展评的稿件,其他栏目里也会有其他的作者。

中文版的规模肯定没有英文版那么大,当然做起来也没有英文网站那么容易,英文网站基本上所有的提案都是由写作者提供,只有一个大的框架,在这个框架范围之内每一个Artforum的供稿人,必须经常去看当下的展览,基本上是你向编辑提出你对哪些展览感兴趣,之后,双方再进行协商。中国网站这个群体肯定没有全球化大的作者网可以用,但是有限资源下的目标是希望靠近这个理想。我从一开始就强调全球化,Artforum从一开始也是全球化的,但是在中国我也反复强调钱的重要性,中国的藏家现在做的最重要的工作是支持本国的艺术家,否则乌利·希克先生如果对中国当代艺术失去兴趣,我们谁都别玩儿了。

马克·瑞伯特:

在编辑内容方面照说Artforum一开始就是全球化,不应该从一开始就考虑地域性的问题,但是ArtReview的编辑原则跟Artforum刚好相反,ArtReview编辑内容的时候更愿意强调艺术家和他的背景以及他所携带的语境,他的历史。ArtReview在编辑团队和供稿人之间的合作上和Artforum是一样的,在不断的对话当中确立专题的形式。

查尔斯·加利亚诺:

Artforum.com的编辑原则是用同样的眼光看美国、欧洲或者是看任何一个地方,跟各地的作者都有合作。为什么做中文网站,是因为承认这个语境的存在,我们长期奋斗的目标就是使所有的东西都在一个民主化的平台上。

郑胜天:

上个世纪90年代末,在当代艺术开始受到关注的时候,我们感到有必要出一本关于当代艺术的出版物。我找到台湾典藏出版社和上海书画出版社的出版人一起商量出版计划,2001年两家决定合作。先出版中文的《艺术当代》(Art China),然后再出一个英文版。后来两家的合作没能延续,并不是出于政治或者其他考虑,主要应是具体管理上的困难。

 2002年5月典藏杂志社出版的英文杂志《Yishu》创刊。两三年以后我们发现大部分读者是一些专业人士、研究中国艺术的学生、收藏家和艺术商人。我们觉得杂志有一点像半学术期刊的形式。它既不同于学报,又不同于市场倾向的杂志。我们注重时间性,但也可发表两三千字以上的文章。有的时候甚至有五千字以上,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杂志发表的数量。我们的杂志也更多地容纳了多种多样的文本形式。我们有艺术批评的写作,也有关于信息类的写作。有时还发表研讨会的论文和记录,与一些国外非常有名的艺术研究机构合作,比如说古根海姆美术馆、亚洲艺术文献库、斯坦福大学等都利用我们这个杂志的平台发表他们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研究的成果。

2010年我们开始在国内出版中文的《典藏国际版本文选》。因为在中国并没有得到期刊刊号,我们只是以赠书的出版形式出版这本杂志。但两年前停止了,因为确实在中国发行非常困难。我们改为将翻译的文章在姐妹刊物《典藏读天下》发表,它是把英文版本中的一些文章直接翻译过来。这些文章不是为中国读者写的,我们觉得中国人非常想了解这些非中文作者写的文章,所以我们其实没有一个特别的不同的中文版,我们最新发布了这些文章的微信版。

 

2015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评委介绍(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  查尔斯·加利亚诺Charles Guarino

《艺术论坛》(Artforum International Magazine)发行人

查尔斯·加利亚诺1984年进入《艺术论坛》,30多年来一直担任该杂志的发行人。他也是《图书论坛》(Bookforum Magazine)、《艺术评论在线》(artforum.com)和《图书论坛在线》(bookforum.com)的主要发起人之一。在2012年他首先策划和主办了《艺术概》,作为《艺术论坛》的全球艺术展览和艺术活动指南。2006年他创办了《艺术论坛(中国)》在线杂志(artforum.com.cn),并在北京设立办公室,介绍中国艺术。在加盟《艺术论坛》之前,他曾经创立费城行为艺术团体Bricolage,该团体由费城艺术委员会和纽约州艺术委员会扶持,并得到皮尤基金会和全美艺术基金会的资金支持。

▲  马克·瑞伯特Mark Rappolt

《艺术观察》(Art Review)与《艺术观察亚洲版》(Art Review Asia)主编

马克·瑞伯特于2013年创办了《艺术观察亚洲版》(Art Review Asia),作为创刊于1949年的《艺术观察》杂志(Art Review)的姊妹版。他曾就读于伦敦科陶德艺术学院(CourtauldInstitute in London),后担任《建筑联盟学院档案》(AA Files)杂志编辑,同时在该学院历史与理论系任教。他出版的建筑书籍主要有《盖里绘图》(Gehry Draws,2004)、《格雷戈·林恩样式》(Greg Lynn Form,2008)等.他曾在《泰晤士报》(TheTimes)、i-D等杂志上发表文章,并为Bharti Kher、Slater Bradley、Alex Katz,David Cronenberg以及上个世纪60年代的女性艺术家的画册撰文。他也应邀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巴塞尔迈阿密海滩艺术博览会(Art Basel Miami Beach)等发表演讲,并为哥本哈根一年一度的CHART当代艺术博览会组织论坛。他曾任贾曼奖(Jarman Award)评委,今年又应邀成为新加坡举办的英国保诚当代艺术奖(Prudential Eye Awards)和匈牙利举办的利奥波德艺术奖(Leopold Bloom ArtAward)评委会成员。

▲ 皮力

香港M+视觉文化博物馆高级策展人、批评家

皮力获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理论博士学位,并在该校人文学院任教达12年。2012年,他被委任为香港M+视觉文化博物馆高级策展人。作为艺评家、策展人和教育工作者,他凭借独立和专业的实践积极地参与到90年代以来中国艺术发展之中。在策展实践中他向中国和世界各地推广中国当代艺术,并和法国的蓬皮杜中心、伦敦的泰特现代艺术馆,以及亚洲其他机构合作。他最新的展览《对错之间:M+希克收藏中的中国艺术四十年》自2013年开始在欧洲和亚洲巡回展出。皮力也以写作和编辑的方式介绍国际和中国当代艺术,他2001-2003年主编《现代艺术》杂志,此外他在21世纪初期的两本书《策展人时代》和《国外后现代雕塑》也曾影响了很多艺术家和策展人。他亦经常在中外媒体包括《Artforum》、《Flash Art》及《Third Text》发表文章。皮力的新书《从行动到观念:晚期现代主义艺术理论的转型》将在年内出版。

▲ 乌利·希克Uli Sigg

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创办人、收藏家

出生于1946年,在瑞士长大。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后,在瑞士多家报刊和杂志社任记者和编辑。1977年至1990年任迅达集团亚太区域经理,后来成为该集团执行委员会成员及董事。1980年在中国建立第一家中西合资企业,并连续10年任该公司副主席。此后他担任多个跨国公司董事。1995年,接受瑞士政府任命,担任瑞士驻中国、朝鲜、蒙古大使。四年任期结束后,回国担任荣格集团等跨国公司主席及董事。

目前担任中国发展银行和多家中国公司顾问。他曾协助2008北京奥运会奥运场馆“鸟巢”的设计公司参与中国奥运场馆的设计。在中国生活的多年里,他亲历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当代艺术的发展。曾经收集西方当代艺术品的他目前是世界上中国当代艺术品最大收藏家。2012年,他将1463件藏品捐赠给香港M+视觉文化博物馆,同时将47件作品出售给该博物馆。1997年他创立了中国当代艺术奖。他目前还担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国际协会成员、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国际咨询协会成员。

▲ 郑胜天

Yishu: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典藏国际版)总编

华裔加拿大学者、策展人和艺术家,出生中国。现居温哥华。曾任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和圣地牙哥州立大学客座教授、温哥华华人艺术家协会会长、梁洁华艺术基金会秘书长、温哥华当代亚洲艺术中心创会理事。自2002年起担任英文学刊《Yishu: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典藏国际版)的总策划至今。兼任温哥华美术馆理事、纽约亚洲艺术文献库理事、《艺术当代》编委。近年策划的重要展览有“上海摩登”、2004上海双年展、“中国生意”、“艺术和中国革命”等。2009年起担任温哥华双年展亚洲资深策展人,并被颁发策展终身成就奖。郑的论著也频繁在中外刊物上发表出版,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于2013年出版了四册《郑胜天艺文选》。他还经常应邀到各处讲学,包括哈佛、哥伦比亚、普林斯顿、斯坦福等大学和泰特现代美术馆、盖蒂美术馆和旧金山亚洲美术馆等。郑的艺术作品自1960年代以来曾在国内和美国、加拿大、俄国等地展出。2013年加拿大艾米莉卡美术与设计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称号。

嘉宾与对话人合影,左起第一排:由甲(Stefanie Thiedig),齐廷杰,顾振清,刘栗溧,乌利·希克(Uli Sigg),查尔斯·加利亚诺(Charles Guarino),郑胜天,马克·瑞伯特 (Mark Rapplot),皮力,王学军,于渺;坐骑第二排:李霭德(Edward Danderson),王滢露,王家欢,巢佳幸,王永刚(1)

▲ 嘉宾与对话人合影,左起第一排:由甲(Stefanie Thiedig)、齐廷杰、顾振清、刘栗溧、乌利·希克(Uli Sigg)、查尔斯·加利亚诺(Charles Guarino)、郑胜天、马克·瑞伯特 (Mark Rappolt)、皮力、王学军、于渺,左起第二排:李霭德(Edward Sanderson)、王滢露、王家欢、巢佳幸、王永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