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凤凰艺术 作者:张莹2015-05-21 15:38

凤凰艺术独家报道】2015年5月15日下午,第二届国际艺术评论奖(IACC)启动新闻发布会及主题论坛,在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如期举行。此次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论坛有两个要点: 一是国际艺术评论奖的回顾与展望;二是艺术评论在艺术生态中的重要性。

640.webp (1).jpg

▲2015年第二届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海报

 

640.webp (2).jpg

▲新闻发布会现场

 

图一.jpg

▲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副馆长李峰致辞

 

图二.jpg

▲IAAC组委会重要成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的凌敏教授致辞

 

640.webp.jpg

▲安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高超致辞( 图片来自《艺术世界》杂志)

 

新闻发布会概况

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副馆长李峰,IAAC组委会成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副教授凌敏和来自安信信托的高超在启动仪式上致辞。

首先李峰副馆长代表主办方发言,他表示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去年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国际评论奖(IAAC),今年是第二届。早在2007年,民生银行对艺术理论的支持和赞助就已经开始了,第一届亚洲艺术论坛就是由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举办的,之后2010年、2011年先后跟中国美院合作了民生艺术史论文奖,民生银行一直持续对艺术理论独立批评进行着关注。之后,李峰又说到这次国际艺术评论奖的奖金设定远远超过国际同类的奖项,单纯的现金奖金就达到6000欧元,此外还包括很多其他的专业机会,如获奖者海内外的驻留项目等。

第二位上台发言的是IAAC组委会的重要成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的凌敏教授。凌敏谈到了今年IAAC国际评论奖与2014年第一届IAAC奖相比的4点不同:第一点,今年的评委会队伍更加国际化;第二点是协办方有所不同:第一届是国际艺术评论协会,是由英国分会参与协办,而这一次是国际艺术协会的总部协办,它的历史悠久,是上世纪40年代由联合国赞助的一个有64个国家6000多位艺评人参加的大协会。 第三点是赞助方的变化:第一届是由民生银行作为独家赞助方,而这一届则增加了安信信托公司,从赞助方方面来说,规模有进一步扩大。第四点不同是,这一次是从5月15号开始到10月15日截止,也就是有整整5个月的投稿期,比起第一届各位艺评人有更长的时间可以构思。

最后发言的是来自安信信托的高超女士,她代表安信信托对民生银行以及国际艺术评论奖组委会表达了感谢,感谢能得到这样一个机会参与到第二届国际艺术评论奖的评选当中来。

图三.jpg

▲与会嘉宾就国际艺术评论奖进行热烈讨论(左起:媒体代表“凤凰艺术”主编肖戈,《Art Review :Asia》主编林昱,IAAC1评委、OCAT西安馆执行馆长Karen Smith,M21副馆长李峰,IAAC1一等奖获得者、艺评人、策展人苏伟)

 

在接下去的时段里进行了第二届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的主题论坛环节,以下为两场场主题论坛对话的记录精选:

 

主题论坛之一:国际艺术评论奖的回顾与展望

   

李峰:我们应该把话筒交给上次的主角,一个是我们的获奖者苏伟,还有一个是我们的评委Karen。

Karen Smith:参加这次活动,我特别高兴,这几年中国发展很快,我们都觉得现在中国的状况和国际平台是接轨的,当然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已经看到艺术家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中国写文章,原来没有那么多的平台可以发表好的文章,包括一些学术性的杂志里面,可能要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使文章发表。

所以我们决定做这个奖,是想看到更多好的文章。第一届的时候感觉突然收到的文章特别特别多,差不多300多篇文章。在不长的时间里能够有这么多人热情参与到里面,已经说明设立这样一个奖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觉得在中国有一个明显的精神状态,就是现在所有的年轻人都极富热情。我感觉大多数写文章的都是年轻人。但一直也有一个疑问,中国似乎没有形成一个必要性的写作方法。在去年的评选中,我们看到了文章的写作内容挺丰富。因为作者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要么是大学的,要么是写评论的。像我这个人是比较独立的,会以不同的经验来看待这些文章。我觉得写作的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艺术家要出来,不是说每一件作品都能做的那么明确,所以艺术评论的工作就很重要,不过有很多写文章的人把时代的感觉埋没了。这些对艺术品来说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工作,希望通过这个奖能够鼓励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我觉得它很有意义。

李峰:第一次奖的时间比较短,从投稿到评选,其实给撰写者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当时我们想今年一定要把这个奖设计出来,最早的时候我们做民生美术史论文奖,第一次是有20个获奖的撰写者。这次我们借鉴了第一次做民生美术史论文奖的经验,就是让奖金更集中,说粗暴一点就是刺激,说好听一点就是让这篇文章可以满足撰写者半年左右的生活费用。

肖戈:刚才提到奖金,我知道去年的一等奖获得者苏伟就获得了5万元的奖金,并且获得了全额资助的今年春天到英国驻留两个星期的机会。听说你去了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并且参加了学校的工作坊、学生双年展的讨论会、艺术家讲座等很多活动,还参观了很多英方推荐的在伦敦的展览,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苏伟:首先很感谢民生慷慨地提供这个奖金,确实比较丰厚,非常感谢民生这个奖项的设立。在伦敦因为整个活动是皇家艺术学院组织的,所以参加了他们学校内部的活动,包括工作坊,学生们一起讨论,创作一些很细的论文,当时学生毕业的双年展研讨会,不仅是学生在参与,伦敦比较知名的策展人也在参加这个会议,收获比较大。还有很多展览,每天都看不完,大概就是这样,很丰富的安排。

肖戈:同样是艺术同行,又是搞艺术评论的同行,你觉得我们跟他们有什么可以共享的、又有什么差异呢?

苏伟:其实大家面对的市场都差不多,就像这个设计的海报墙一样,我很喜欢这个设计,好像是没有结构,没有规则,但是又有很多的张力在里面,有很多的动力,所以尽管它显得很分散,但是这个就是整个艺术世界的样子,包括无论在哪里工作,面临的都是更多样化的世界,更多样的声音都在你身边出现。

我在伦敦听了一个讲座,是一个很重要的80年代末开始做评论的评论家,讲座里他提到在艺术世界中,大家面临的问题并不是主题的问题,新的主题每年都在出现,环保可以是主题,社区可以是主题,艺术品也可以是主题,画廊可以是主题,系统也可以是主题,主题是层出不穷的,但是你是不是有新的方法论来面对这个主题,这个方法论的危机就是我们如何去解决,不光是做批评的人,做策展的艺术家也好,大家面临的都是同样的问题,大家都在共享,怎么样去创造出自己的方法论,来开展实践。

林昱:我也想问一下Karen,作为一个资深的评论者,在你的心中艺术评论是什么?

Karen Smith:我的回答可能跟其他人有些不同,原来我不是学艺术评论,我学的是美术,就是油画,所以我一直就觉得艺术家的工作,他可能是需要一个工具来帮他说明。

我来到中国的时候,那个时候我更多写的是国外的艺术家,不是国内,有一点做桥梁的工作,因为如果没有这个知识、没有这个信息,怎么会对艺术家做的工作产生兴趣呢?我们一直以来做的工作好像有点提供很多信息,让更多的人知道,只有很多人参与进来交流,你才有话题可以谈到。我来中国的时候是80年代,今天苏伟也在跟我讲,印象很深,大家都在讨论的问题是怎么说到自己的身份和位置,不一定是说到自己艺术的出发点,我觉得在这个情况下更重要的是介绍作品,评论也是慢慢来的。我觉得你们这代会是真正的评论开始形成系统的开始。

李峰:我想补充一下,我觉得恰恰这一代缺少80年代和90年代那种野生的血性,我们做这个奖也是希望有这样野生的状态出来的评论者,要有一针见血的批评,不然很多都是捧场和歌功颂德,虽然我本身也是学院派出身的,但是我们始终要警惕这个事情。

林昱:Karen 来到中国从事艺术的写作和评论,是在当时那样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阶段,她做了当时非常迫切需要的工作,我想问一下苏伟,苏伟从事这个工作三到五年,你所处的,无论是你的背景还是现在所处的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阶段,你是怎么理解艺术评论的?为什么去从事它?

苏伟:其实开始做的时候是从翻译开始做的,时间很长了,慢慢开始写作,慢慢进入到这个行业里面去。我最大的感受,我不抽象的谈什么叫评论,最大的感受是在大家共处的世界里面,我们很缺少一个东西叫“当代的东西”,当代是什么?首先是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二个是分享的精神,这两个方面都是缺失的,这也是我写作的动力。

现在最大的感觉其实是该怎么去找问题,在写作中怎么找到问题,在开展的实践里面找到问题,这是比较重要的一件事情,因为我们发现写东西好像也挺快的,一两天就是一篇,好像没有什么困难,但是是不是能表达出一些问题呢?这是头等大事。

林昱:现在在中国,这个行业里面的不同环节在中国的发展阶段,成熟程度都是不均衡的,你作为一个评论家这样一个身份,以这样一种方式进入这个行业,你会遇到具体的问题吗?你对这个环境有什么要求和期待吗?

苏伟:我觉得就像刚才李峰说的,其实就是期待能有更野一点的评论,更野生一点的精神出现,因为看着挺繁荣的,其实也不是那么回事。大家都明白,只是卖的好而已,没有实质的繁荣发生,而且缺乏好的平台去表达,整个艺术世界并不是基础设施有多么完备,也不是说系统运行的多么好,只是靠我们每个个体在做工作而已。这是我最大的感受,没有哪一个系统是强大的,也没有哪一个层面是可以强大到让你觉得它是有合法性的。

林昱:我也是回答一下苏伟刚才抛出来的小问题,因为我本人也是有多重身份,我也有作为以评论为主的作家身份,同时我一直从事艺术媒体的工作,我比较了解写作者的渴望是什么,其实有一个基础的本职工作,就是去支持评论家,这个化为具体的工作就是搭建一个评论的发表平台,以前我做过三年艺术届展,我们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独立约稿,去支付当时相对于平均水准而言比较高的稿酬,去支持评论者,无论这个评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还是代表了评论家本人的观点,只要这个观点有论据去支撑。

后来我又参与了一本英国最老牌的艺术评论杂志,这本杂志1949年创刊,坚持了那么年,三年前我加入的时候,我们就想开阔一个新的视野,并不是说在地图上划一个区域称之为“亚洲”,我们想说我们要去建立一个新的所谓的脚步,一个观察世界的方法,作为一个观看的方式,我们做这样一本杂志,对这个杂志的定位,首先它当然继承了它的DNA,它仍然是评论杂志,另外一方面我们也是非常明确,它不是这本英国杂志的亚洲版,不存在谁的文化高于谁,实际它是独立的,是姐妹杂志。在这本新的以英文作为表达工具的评论杂志里面,我们继续搭建平台,我们看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包括全亚洲的有意思的展览,邀请独立的评论家去撰写评论,我们还会去看亚洲以外的世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世界艺术展览、艺术家、现象、观点,我们会去观察它。和其它的国际艺术杂志不同的是,我们是通过亚洲的视角去看待,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我们也提供一个相对而言比较体面和尊重创造性工作的稿酬,这是非常实际的方式去支持评论家。我刚才说了我们媒体的情况,肖戈是不是也谈一下你们的情况。

肖戈:林昱是作为一家海外专业艺术杂志亚洲版的主编在这儿说了她的体会,那么我也来谈谈“凤凰艺术”。“凤凰艺术”是凤凰卫视传媒集团于2014年推出的一个艺术全媒体平台,应该说它是属于大众媒体,它秉承了“凤凰”的特色,即呈现出一种雅俗共赏、雅俗分赏、多元并存的格局。这跟纯专业艺术媒体是有所不同的,因为当代艺术圈本来就非常小众,属于金字塔尖的状态,那么怎么才能够把这个声音传给更多的人?怎么才把深奥的艺术评论深入浅出介绍给更多的观众,让他们能够接受呢?这正是我们要做的。“凤凰艺术”是本土原创的艺术媒体,是面向全球华人世界的,作为一个新生的艺术媒体,它的方向还在持续探索中。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在艺术评论这部分,如果能够以大众媒体的方式介入,并且深入浅出地把这个声音更好地传播出去,这也是“凤凰艺术”要做的事情,因为我们的受众对象相对而言具有更大的广泛性。刚才李峰说到第二届国际艺术评论奖这个奖项不光是针对专业人士,也是对普通大众开放的,是这样吗?

李峰:一直以来都是所有人都可以写,只要你看的是当代艺术的展览,没有身份限定,哪怕你是街头卖艺的,或者你是一个工人都可以写,但是它的奖项结果还是专业的,我们有专业的批评和把关、审核。

图四.jpg

▲与会嘉宾就当代艺术评论进行热烈探讨(左起:IAAC组委会成员、原英国利物浦双年展策展人与艺术总监、利物浦泰特美术馆馆长Lewis Biggers,IAAC1入围者、《艺术当代》杂志编辑吴蔚,IAAC1入围者、媒体人刘旭俊)

 

主题论坛之二:艺术评论在艺术生态中的重要性

Lewis Biggs:非常欢迎两位嘉宾,首先请你们大家做一下个人的介绍,再来讲讲你们为什么选择参加这样一个奖项,请用一个比较独立的和具有批判性精神来回答这个问题。

吴蔚:大家好!我是去年参加了第一届的国际艺术评论奖,有幸入围,很遗憾最终没有夺得大奖,从我自身的经历来说,我本身也是一位专业杂志编辑,服务于《艺术当代》杂志,而且我长期负责的栏目是跟展厅密切相关的栏目,在我日常的工作当中,其实阅读评论和评论写作是我工作的常态,刚才林昱也提到了,作为一个专业艺术期刊的编辑身份和媒体人,我们在以往的工作当中,很多时候是提供给一些有志于做艺术评论和写作的年轻人的平台,当我得知这样一个奖的时候,我非常兴奋,中国的艺术已经开始在各个系统都在建立起自身的发展逻辑的前提下,我觉得李峰馆长呼唤的野性是存在的,我们很多环节没有形成有效的系统面,而是各自为战。在这样的前提下,有这样专业的机构愿意出面集合一批国际上有权威意见和有视野、有经验的专家,这样一个评论奖项,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所以我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参加这样的奖项,能入围我非常高兴。

刘旭俊:我在乎的是评论这个概念,而不是跟艺术有关,评论本来是一个好玩的事,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自己的看法,能够把自己知道的那些经验和知识运用出来,之所以会从事艺术评论,是因为我之前有过在艺术媒体的从业经验,所以我后来就写艺术评论,其实平时写的更多的是诗歌评论,但是我从来没有把它们分开来看,我甚至在写诗歌评论的时候引到一个艺术的例子,在写艺术评论的时候引到一首诗歌。对我来说更感兴趣的是评论这件事,而不是评论的对象。去年参加这个奖项是因为看到这个数额比较大,那个时候正好是买房子,首付差五万块钱,我就想试试运气。

Lewis Biggs:非常感谢两位,我想问一下吴女士,刚刚您也提到了,现在艺术各个环节在中国也是方兴未艾,好像挺蓬勃的,但是没有形成一个体制机制,所以我就想请您再展开说一说所谓的机制或者系统框架的建立,我也知道您曾经受美国国务院的邀请去参加文化访问的项目,请您结合这个来谈一谈。

吴蔚:可能我更多的是从我自身的,比如说从一个学习艺术史专业的学生,进入到这个行业,经过多年的专业工作谈一下,刚才Lewis Biggs提到的访问项目是我去年受美国国务院文化部的邀请,参加AOLP的访问项目,为期时间三周,其实主要的目的就是去了解在美国的艺术,尤其是当代艺术,不同城市、不同环节、不同机构和体制是如何去运作,如何去协作,相对来说美国并没有像中国有很明确的官方或者非官方的身份机构,或者说个人的运作,所以更多的时候他们是集合民间的力量,或者发挥商业运作的机会,去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艺术生态当中来。

在我访问三周的时间当中,我看到他们在有效的、有经验的框架下面,他们能够比较好地去激励,或者说去鼓励有志于从事艺术,不管是创作还是评论、策展,或者是一些艺术学生也好,可以加入到艺术这样的行业和生态当中来。其次,他们也能够给他们提供不同的平台,多元化的方式,让他们施展才华,同时不断的有一些上升通道和台阶,能够让他们在这个行业上可以持续发展。

相比起来,像我刚才说的,因为我从入学到现在,我当年在学校学习艺术史的时候,我对这个行业的认知是它是一个非常古老的专业,因为我们面对的都是一些作品和文献,那怎么样去认识当下的艺术环境?当下的艺术发生的现状,在那个时候对我来说是非常陌生的。而且那个时候的艺术并没有现在这么活跃,没有那么多的艺术机构和艺术展览可以让大家更近距离接触到艺术家和艺术家的作品。在那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之下,在我们看来艺术很多时候就是各自为战,就跟80年代,85时期以来艺术家自己的呼声,或者他们自己的运动一样,都是在自己努力谋求发展机会,和以职业艺术家和职业艺术从业者为生的活动和使命。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确实长期以来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80年代到90年代中国涌现了很多优秀的艺术家,也有很多优秀的艺术写作者,但是他们并没有持续在这个舞台上走下去,而是一转身就消失在人群当中,一方面是艺术对个人的刺激,它到底能够持续到什么时候,这是我们想要去问的问题。第二,到底这个环境这个生态有没有给他提供一个更健康的、更有效的,或者说更有乐趣的成长空间?

Lewis Biggs:你说的非常有意思,我15年前就来到中国,这么多年往返于中国和英国之间,中国艺术界的艺术体系是非常复杂的,这样一种机制框架在不断变化,这对外来人来说是比较神秘复杂的,请刘先生来讨论一下,是不是现在互联网以及社交媒体在中国的兴起,慢慢地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体制框架或者艺术体系?成为了人们在艺术圈进行交流的一个主要的渠道?

刘旭俊:我的观点是觉得非常遗憾,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兴起必然打破原来的体制。目前来说,如果说艺术评论是跟艺术发生关系,它还是从艺术内部的逻辑来探讨艺术的生成、发生,以及之后的种种状况,但是一旦进入到大众传播领域,那么跟艺术相关的就不是一个艺术学范畴问题,而是传播学范畴的问题。最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之前在香港大黄鸭的展出,一开始专业的媒体对它没有发生兴趣的时候,自媒体对它发生了兴趣,第一波专业媒体对这个现象采取一种漠视态度的时候,网民开始用微信、微博在传照片,一直到把传播的效率扭转过来,从漠视、批评变成一种全民风潮的哄抢。就这个事件来看,艺术评论或者专业的评论已经不能够影响到大众对于这个事件的判断,并且反之是大众利用自媒体和网络传播,反而影响到了评论。我对此持悲观态度,我认为评论的那种因素还会在,但是它的媒介会转化,评论本身会存在,但是会换个媒介,长篇大论的评论的受众将会少之又少,甚至少到可以忽略不计。

吴蔚:对于这个我可能有一些不一样的看法,我觉得媒介和工具可能会转换,但是真知灼见永远是存在的,不管你用什么手段去展示。

就像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让评论的话语权下放,让更多人的声音被释放出来。而不是那么乐观的趋势可能是与此同时,在信息海洋的面前,越来越多的误导、偏见、封闭,正在我们身边发生。这个时候我们往往需要一些更深刻的、更有见地、更专业的声音发出来。

还有一个我想到的,关于社交媒体和传统的评论方式,有点像最近上海很热门的梵高展览,大家都在想新媒体和原作到底谁在PK谁?当这个展览出来的时候,我看到有些媒体非常兴奋地拥抱这个展览,他们认为当媒体把所有作品的细节放大,把所有视觉的效果无与伦比地展现在你面前的时候,观众就不需要去看原作了。但是当你静下来想一想的时候,所有人关注的无非是那些高科技,让你体验以前没有领略过的,无与伦比的视觉奇观。但是这个跟艺术家的创作到底有多大关系?这要我们思考。当你有机会站在梵高的原作面前,站在一个比iPad大一点点的原作的面前,你发现你可以走进那个世界的时候,走进艺术家还活着的那个遥远的年代的时候,那才是体会真正的艺术,而不是通过大屏幕去感觉到艺术在你眼前。

刚才林昱问到关于“评论是什么”的问题,这个问题很好,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非常难回答,就跟艺术是什么一样,见仁见智。我也希望评论的生态,或者从事写作的人可以走心地去看艺术、写艺术,用更加朴素、更贴近大众的语言把这些观众带给大家。

(记者提问):作为评委之一,您是怎么样来保证评论过程是公开、透明、公平的?

Lewis Biggs:您这个问题特别好,刚才凌敏教授在介绍这个奖项的时候也说到这点,就是这个奖项的独特性,第一点我们是匿名评选,所有的评委可以读到参选的文章,但是看不到作者的名字,所以独立评选是采取匿名的形式,保证它的公正性。第二点,我们的评委是非常国际化的团队,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地域,这是真正的国际性的奖项,因为来自不同文化和不同地域背景的评委可以讨论甚至辩论,就不同的观点达成一个最终的评选决定。希望能有更多的朋友参与到这个奖项当中来!

640.webp (3).jpg

▲第二届国际艺术评论奖(IACC)启动新闻发布会及主题论坛嘉宾合影( 图片来自《艺术世界》杂志)

 

活动当天,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M21)馆长甘智漪在现场也表示:“当前的艺术评论,不需要捧场式的讨好,也不需要阿谀奉承式的吹嘘,真正需要的是具有人文关怀、专业视角的讨论。这就需要理论的创新,而理论的创新前提是理论的独立。IAAC正是为大家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只要有新的理论创新,不管年龄、身份、国籍,在此他们都可畅所欲言。”

有关第二届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更多详细信息,可以在http://www.iaac-m21.com 国际艺术评论奖官方网站查询。

(凤凰艺术 上海报道 编辑张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