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资讯

展览“尚在 Still On”,此次展览通过三位艺术家的十余件作品,窥视他们对存在的追问、反思以及游走在材料、媒介和技术中的不同尝试和表达。三位艺术家以形态迥异的表现形式和创作风格,表达了各自对存在的认知。以下是凤凰艺术特邀撰稿人于奇赫为您带来的评论。

2022年度展览“尚在 Still On”在疫情的间隙开幕,各城市间的防疫政策也使得居住在上海之外的策展人、艺术家出行更加困难。而随着这场展览即将进入尾声,全国的疫情又陷入了反复之中,所以对于展览的主题,策展人蒋冰是这样说的:

三年前疫情开始席卷全球,几个月前,上海这座中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城市刚刚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战疫”,重创中人们对生命与存在有了更深切的感知。

过去的已然过去,我们还是要迎风沐雨活在当下,曾经惶然,但不能失却内心的清贵和对热爱的坚守;这亦是我把第一季“尚在 StillOn”艺术联展安排在上海的初心。三位艺术家以风格迥然不同的作品,表达了对存在的追问与反思,以及对“永恒”的执着。

微信图片_20221031144600

▲ 策展人蒋冰在银川美术馆 摄影:袁德强

我每次看到袁德强的时候,他都戴着一个黑色的圆顶有檐帽,并告诉我他总是忙于拍戏。袁德强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他目前正在继《云来了》与《云上阿里》后完成他的第三部关于西藏的影片,因此,艺术家麸子说他的摄影作品具有“帧”的概念。法国著名导演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曾说“电影是每秒24格的真理”,这在袁德强看来就是强调了一种运动性,在拍摄中不断地调度镜头内外的要素。我不太懂电影理论,因此袁德强对我来说总有一种琢磨不透的神秘感,这种感觉就像他镜头下的景物一样,通过与“上下文”(context)分离制造出新的视觉体验。

微信图片_20221031144625

▲ 袁德强在街头 图像来源:蒋冰

袁德强此次展出的摄影作品,可以归为纯粹抽象摄影(Pure Abstract Photography)的范畴。袁德强用自己的镜头从瞬息万变的现象世界中分离出一个画面,达到了纯粹和绝对的几何化、符号化的抽象形式。人们往往认为抽象摄影就像抽象绘画之于艺术史那样诞生的很晚,但是实际上具有抽象性的摄影作品,在照相技术诞生不久就已经出现。随着1839年达盖尔摄影法公之于众、摄影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在1840年,纽约大学化学教授、内科医生和科学实验者约翰·威廉·德雷珀(John William Draper)成功拍摄了第一张月球照片,这张照片的构图、形状、色调都具有抽象摄影的诸多特点。

微信图片_20221031144630

▲ 约翰·威廉·德雷珀拍摄的第一张月球照片 图像来源: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袁德强的“Altitude 0m @6721.7m”系列作品,“0m”是中国唯一的海拔零点,即位于艺术家的家乡山东青岛;而另一组数字是西藏阿里冈仁波齐海拔,是藏传佛教、苯教、印度教、古耆那教等宗教经典中的神山。“高原与大海有着太多相通的精神气质,虽然二者高差数千米。高原耀眼的烈日、澄澈的湖水、变幻无穷的云层、寂寥的荒芜大地、不染尘埃的雪山…摄人心魄,低氧的加持下甚至会让我产生些许幻觉而沉迷其中”,袁德强说道。

微信图片_20221031144634

▲ 《Altitude 0m@6721.7m-1A》,摄影,60*40cm,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展出的两张《Altitude 0m @6721.7m》,似乎是互为颠倒的作品:一张是深沉的海、高远的天,而另一张是洁白的雪山、凝重的云彩。袁德强这组作品中的抽象性,是通过消除、简化产生的,即艺术家删除了自然环境中作为特定类型的实体继续存在、但又无关紧要的特征,皮特·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的抽象绘画就使用了这种方法。在这一组作品中可以看到无数的时间飞速掠过空间,这也就是抽象摄影的魅力所在——赋予二维图像一种运动感,这是任何其他形式的风景或自然摄影都难以创造的。

微信图片_20221031144638

▲ 《Altitude 0m@6721.7m-1A》•20+2AP NO.2,摄影,60*40cm,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不论山东和西藏在海报、地貌、人文等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差异多大,都在袁德强的镜头中抽象为两个色块,表现出自然最真实、最有本质的力量。《Altitude 0m @6721.7m》也能体现出袁德强对于自己生活的一种深度思考,希望能够找到自己存在的本质经验。而且,他对事业与艺术的忠诚,也让我在他的画面中看到了一种为理想牺牲一切需求和欲望的心理。

微信图片_20221031144641

▲ 《Be water my friend-2》•20+2AP NO.1,摄影,60*40cm,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Be water my friend》系列作品,是袁德强在西藏阿里地区拍摄的。阿里位于青藏高原北部,平均海拔 4500 m以上,保持着良好的原始的自然生态。这里美与苍凉臻于极致的感觉让袁德强沉醉其间,他认为这是人类没有能力干涉的天与地。所以对于那些没有去过阿里地区的人来说,通过袁德强的作品能够感受到那种与世无争、自由洒脱的人间净土,是真实存在的。

微信图片_20221031144711

▲ 《Be water my friend-3》•20+2AP NO.1,摄影,60*40cm,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Be water my friend》系列作品基本上都巧妙地利用了三分线构图方法,把近景、中景和远景分别布置在三分线上下,表现的是一种正常的时空关系;但是袁德强也进行了“合理的歪曲”,刻意去寻找一组平行且平直的分界线,让三个空间色块化,具有并置、压缩的效果,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正如袁德强所言:“天、地、山、海是我的信仰,时空轮转,迁移、回归,如同莫比乌斯环”。所以《Be water my friend》系列的摄影作品确实具有“帧”的概念,它们不仅定格了物象的抽象状态,连接起来就是关于艺术家个人的“视觉精神史”。微信图片_20221031144716

▲ 《Be water my friend-1》NO.1,摄影,140*100cm, 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Be water my friend》系列作品也是一组抽象摄影,只不过相比“Altitude 0m @6721.7m”系列作品来说,可以被观者辨识的自然物体更多。这组作品也展示了艺术家的深层次创造力,从中可以看到袁德强独特的构图眼光,即富有逻辑、结构清晰、质感细腻被统一在了一个自然的视觉框架之中。《Be water my friend》系列作品诉诸一中不带功利的观照的想象, 如同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诉诸观者的实践感性一样。

微信图片_20221031144720

▲ 《Be water my friend-1》系列作品 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当人们问袁德强他说如何排出这样的照片时,他说:“我的很多照片都是在旅途中车拍,跟打猎似的。”我能想象袁德强手拿照相机的样子,那种专注的瞬间与确认画面时的严谨。正如台湾当代著名摄影家阮义忠所说:“文学、绘画着重想象与回忆,摄影却仰仗直觉与发现。两方各有所长,但摄影的见证性凌驾其它符号,难怪日本人将之译为写真。”

微信图片_20221031144723

▲ 《Be water my friend-1》系列作品 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可以说,袁德强就是仰仗着他的那份直觉,再次发现了作为审美意义的阿里地区,他说:“面对高原,我只是尊重自己的诸多感受,身体或者精神层面的”。德国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曾预言“未来的绘画能创造一种新神话”,袁德强用镜头让观者看到了一种新的平面视角——内在的感悟与外在的技术紧密结合的“看”,这说明,摄影自身,也可能籍此成为神话的一部分。

微信图片_20221031144732

▲ 《Be water my friend-1》系列作品  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西藏的云变幻莫测,时时刻刻。天地之间饱含繁复的情绪,自然的力量在其中暗涌。很奇妙的是云同时给了人“轻、重、缓、急”的多重幻觉。可以说,袁德强的作品是强调美学的,这层是现代主义风景摄影的灵魂之一。“Be water my friend”系列作品看不到人为干预的痕迹,具有电影长镜头般的纪实美学意味。我相信袁德强亲眼所见的真实性,他在没有任何干预的状态下完成了这个系列的作品。

微信图片_20221031144735

▲ 《Be water my friend-1》系列作品  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在袁德强的镜头中,不论是西藏还是青岛,都能看到对人类潜意识的发掘与揭示。我们知道,语言是广义的,太阳、大海、高山等自然景物也都是语言。那么,当某种语言反复出现时,就必然把作用留在了潜意识中,那便是“暗示”。身处在一个熙熙攘攘、内卷躺平、红男绿女的社会当中,袁德强镜头所指引的地点宛如一个梦境,略带荒诞、忧郁,他所寻找到的那种近乎水平的直线令人无所适从。袁德强的作品往往能够引导观者和潜意识对话,探讨关于生命本质的话题。

微信图片_20221031144738

▲ 《云空》•6+2AP NO.1,摄影,120*80cm 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在作品《云空》中,那种纯粹抽象摄影的感觉再度回归。“这个作品是在阿里地区创作的。我所在的剧组有一天转场,翻越一座大山。随着高度的攀升,到了山口,一个巨大的雪原赫然在目。那于大部队就停下,临时加了场戏,我利用间隙拍了几张图片。记得当时的海拔是五千多因为高原雪地极强的反射,地面温度将近三十度,身体感受与视觉感受相当错位”袁德强在回忆《云空》的创作时说道。而这也表明,袁德强的抽象摄影实际上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想象中的视觉”,取景框的作用仅仅是规定了关于人物与地面关系的想象,在虚构的游戏中充当了一个“道具”。

微信图片_20221031144743

▲ 时间褶皱,摄影,120x90cm袁德强  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风景摄影的构图传统大多来自风景绘画,一般来说都是横向矩形的。但是袁德强挑战了人们的视觉习惯,将拍所摄的山谷竖过来,成为了流动的、蜿蜒的作品《尚在》。人们从中也能感到艺术家的一丝反叛,他也曾说过:“曾经跟朋友说,我在影像中呈现的不是所谓风景,而是从天、地、山、海中提炼的诸多种情绪,现实与梦境的相互渗透是我所一直非常迷恋的。说到底,是呈现镜像自己”。

微信图片_20221031144747

▲ 袁德强《回不去的故乡》系列作品,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袁德强是钟爱风景的,因为其中既包括自然,又包含人文。而回溯风景摄影的历史,经历了地形学、新地形学的阶段性发展,已然从最初侧重自然属性转变为面向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开放的风景

微信图片_20221031144751

▲ 袁德强《回不去的故乡》系列作品,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近年来,袁德强不断地往返于北京、成都等地,心里装着西藏、青岛,不知道他是否会产生身份上的焦虑?袁德强在青岛创作了《回不去的故乡》系列作品,唤起自身对于故乡的记忆并重新将其视觉化,探讨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为了自身利益而控制自然的方式。

微信图片_20221031144754

微信图片_20221031144757

▲ 袁德强近作《莫迪里阿尼和他的鱼》之一,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袁德强近作《莫迪里阿尼和他的鱼》,是他为致敬大师而创作的。袁德强在高中时买了一本薄薄的画册,在看到莫迪里阿尼的作品时感觉“被瞬间击中”;而莫迪“我要的是短暂却完整的生命”,也带给了袁德强多重的感悟。莫迪的家乡与青岛基本在同一纬度,同样是临海,所以袁德强用海进行了跨时空的链接,表达他对于爱情与死亡的看法。

微信图片_20221031144800

▲ 袁德强近作《莫迪里阿尼和他的鱼》之三,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袁德强摄影的维度是多重的,可以归结为个体对于社会环境和历史现实的回应。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像是来到了博尔赫斯的小径分叉的花园:“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们并不存在;在某些时间,有你而没有我;在另一些时间,有我而没有你;再有一些时间,你我都存在。”

关于艺术家

微信图片_20221031144805

袁德强

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现居北京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


展览信息

微信图片_20221031144812

“尚在 Still On”摄影展

策展人蒋冰

艺术家

麸子、袁德强、于鹏波

展期 2022.9.30-10.31

地点

上海市宝山区长江路258号 中成智谷C3-1201山隐造物

 

(凤凰艺术 上海报道 撰文/于奇赫 编辑/胡倩仪 责编/索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