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评论

天津日报 2021-12-22 08:21

1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策划制作的考古空间探秘类文化节目《中国考古大会》在央视播出。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中国考古大会》应时而生──30多位考古专家和文化学者,次第踏上12大考古遗址,开启气象万千的探秘之旅。《中国考古大会》也正是回应了人们对考古的热情,用身入其境的现场探索、舞蹈与传统文化的激情碰撞、细致入微的画面还原,让一个个原本枯燥无趣的考古故事,变成了一堂生动的文化盛宴。

足不出户打卡12大考古遗址

以电视综艺形态“活化”考古成果

近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大会”系列不断推陈出新,从汉字、成语到诗词,再到地名、国宝……每一个文化取景框,为观众打开了一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亮丽风景线。《中国考古大会》首次以电视综艺的形式“活化”百年以来的重大考古发现,将灿烂的中华文明和丰硕的考古成果进行了数字化、可视化、沉浸化的展现,让观众和历史撞了个满怀。

节目从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维度,重点聚焦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北京周口店遗址、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陕西西安唐长安城遗址等12大考古遗址,解锁考古密码,探寻中华文明,呈现百年来考古工作对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重要作用。

2007年,历经四代人、80余年的艰辛工作,良渚古城重见天日。因其“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意义,对良渚遗址的刨根问底,既是解读古老的文明密码,更是为我们找到了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证据,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首期节目,就为良渚古城展开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数字化全景图”。

五千多年前神秘的良渚古国是何模样?“考古推广团”穿越时空隧道,去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北角的“美丽洲”。良渚派出了考古天团:王明达、刘斌、王宁远、秦岭,前三位是良渚考古三代人,秦岭则是北大考古与文博学院副教授,良渚文化的顶尖考古学者。在探秘之旅中,他们踏访反山墓地的模拟场景,体验良渚先民的玉雕世界,感受古城宫殿的宏伟精致,还走进了良渚人的房子里,从吃、穿、住、行四个角度,遥想彼时冒着烟火气的生活场景。

勤劳又智慧的良渚先民,临水而居,夹河筑城。他们会造榫卯结构的大型土木建筑,懂得生产玉器、陶器、漆器,以及用原始的刻画符号记载生活作息。他们掌握了成熟的稻作技术,那时的养猪业也很发达,鱼类、螺蛳、菱角都端上了他们的餐桌……透过舞蹈秀《琮·琢玉成器》和《城之歌》,观众们细腻感受着玉器匠人“择一事,终一生”的精神,还有良渚古国的壮阔与精致。

令人称奇的是,良渚水城不仅有数以万计的人口规模、平地而起的城市面貌,还营建起了一个“超级工程”──良渚水利系统。良渚先民因地制宜,以草裹泥在城市附近的高山之间堆建高坝,雨季抵御洪灾,旱季调水入城。已经发现的11条坝,有两条仍在使用。当看到五千多年前良渚先民的生活面貌在眼前栩栩如生,许多观众既感动又惊叹,感动于仿佛跨越五千多年历史长河和先民相见的亲切,惊叹于他们的伟大智慧和卓越成就。

值得一提的是,节目的严谨得到了专家的认可。王明达说:“今年5月,总导演、执行导演等一行6人到我们良渚考古工作站讨论了整整一天。我、刘斌、王宁远,我们三个人齐了,良渚考古80多年的三个重要节点都在了──1986年我的队伍发现反山王陵,确认了良渚遗址群。20年后的2006年,刘斌发现了古城,然后王宁远发现水坝。节目组做足了功课,来了以后又反复问了很多细节,具体到执行导演连我们当时用的玛米亚照相机是什么型号都要搞清楚,他回去后不依不饶发了好多型号给我看,最后是王宁远去资料室查到了型号。他们连这些细节都很注意。”拍摄结束后,王明达由衷地给总导演发去一句话:“功课做得好,学术基础好,表现方法新,雅俗共赏。”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看来:“12个具有重大学术意义的遗址,无一例外都是在中国考古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重大发现。如果把迄今为止通过一件或几件国宝级文物介绍考古知识的节目看作单品佳肴,那么《中国考古大会》就是可以体验中国考古百年成就的‘满汉全席’!”

首创“空间探秘”

带领观众沉浸式感受考古魅力

《中国考古大会》刷新“大会体”模式,每期节目脉络紧扣考古工作“发现发掘、整理阐释、保护传承”等程序向前推进,围绕“考古空间探秘”循序渐进、抽丝剥茧地探索和揭秘。

探秘过程中,“考古推广团”通过完成一系列的任务挑战,沉浸走入考古现场,体验让文物重见天日的成就感。同时,节目辅以专家学者的伴随解读,将考古遗址发掘、整理、阐释工作中的悬念故事生动展现。在首期节目中,“考古推广人”张含韵在进入反山墓地模拟发掘现场后,根据线索卡的指引复原“悬空操作法”找到关键器物,为观众再现了考古人用聪明才智在艰苦年代想出来的“土办法”。接下来,从解锁良渚文化墓葬中的典型玉器,到探究良渚宫殿的复原图形,再到用三维模型直观演示良渚水利系统的工作原理……多样化的沉浸教学手法,将成果展示、发掘历程、科技实验巧妙融合,让整个考古课堂既大开眼界,又趣味横生。

考古本身是一件自带神秘感的工作,《中国考古大会》在借鉴考古工作流程和方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适合电视节目呈现的转化,这和受年轻人喜欢的“剧本推理”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任务设计总体遵循了四大方向:对应考古发掘中实际遇到的困难;对应某种发明创造或工具使用等;在众多考古成果中,辨别属于该遗址的考古成果;以出土器物上的铭文或符号为线索,将探源到的文明成果呈现出来。

例如,在围绕“玉”的探秘环节,“考古推广团”深入了解了良渚玉器的类别、用途、工艺以及中国人源远流长的玉文化。从“以玉为美、以玉事神、以玉为礼、以玉比德”的文化演进,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朴素思想,华夏文明的缘起与脉络在此清晰可见。在“考古推广团”完成所有任务后,舞台定格高光时刻,同时用科技手段复原复现该遗址的重要考古成果,升华解读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中国考古大会》节目依托总台超高清视音频制播呈现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技术支撑,充分挖掘总台AI+VR裸眼3D演播室技术的特点,针对每个考古遗址量身打造不同的“视+听+触”场景,实现技术应用的突破与创新,带领观众沉浸式感受考古魅力的同时,一起抵达文物的“家”。在舞台设计上,采用同一个演播室内主、副两个舞台配置的模式,根据内容呈现需求,两个舞台可即时生成不同的虚拟场景,时而让“考古推广团”置身视觉奇观之中,时而让观众的视线自由穿梭到“千里之外”的考古发掘现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冷凇特别点赞了首创的考古空间探秘形式:“节目以考古证据链设计任务,将以往‘大会体’单纯的竞答框架,转向多元场景的形态融合,形成闯关探秘接力、多元形式借力的互哺生态;以复现历史图景为面,可视化展现考古成果,将束之高阁的学术成果、考古发现生动化呈现、流动化传播、影像化塑造,学术与艺术实现珠联璧合。”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表示,“节目通过考古学家的讲述和现场探秘,让我们如同走入考古发掘现场,通过舞蹈、实验考古和复原模型,让我们仿佛走进古人的物质和精神世界,场面素实而豪华,知识准确而生动,真是一场了不起的盛宴。这档节目像是一部考古纪录片,又像一台考古公开课,但又比任何一个节目更复杂、更精彩,形式上是一种创新。”

有趣生动人性化

展现考古成果和灿烂中华文明

《中国考古大会》以较强的知识密度、艺术高度和科技浓度,给观众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有网友评论:“对于考古,我一直是个路人,有对神秘和古老的好奇,但却不愿意深究也不懂得该怎样接近。但这次的考古大会真的让我眼前一亮,原来考古学这么有趣、这么生动、这么人性化。”

这档节目激励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不仅把考古“现场”搬到电视舞台,还将考古人当成叙事的主角。“考古推广人”代表普通观众的视角走进节目,在一路求索、一路探秘、一路解惑、一路领悟中,“考古推广人”带领观众完成了一次酣畅淋漓的考古体验。过程中,观众既能感同身受考古工作的艰辛与不易,也切身体会到了这份工作的伟大意义。

几位专家身为考古人的那份自豪感染人心。他们说,考古工作者“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为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考古人不过是揭开历史帷幕的人,真正的荣耀属于我们的先民。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刘国祥称,《中国考古大会》为考古人搭建了展示的舞台:“很多考古同仁经常下田野,很少有时间陪孩子,怎样让家人理解考古,让社会理解考古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中国考古大会》是一次有效的普及。”

与此同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制作的文博知识竞答节目《中国国宝大会》日前收官,以“从国宝读懂中国”为主题,围绕全国140多家博物馆的近千件文物精品,带领观众踏上中华文明的探索之旅。最近一段时间,跟着《中国国宝大会》一边答题,一边学知识,也成为许多年轻人的选择。此外,挖掘历史事件背后鲜为人知的细节和人物命运的《探索·发现》,通过实物举证、情景展示与再现等形式介绍国宝文物的《国宝档案》,多种形式和主旨的综艺不断探索多维度展现考古成果和灿烂中华文明。

“这就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原来我们的文明如此悠久”……刷屏的弹幕背后,是更多年轻人从这些穿越时空的对话中,凝聚的对自己的民族更加深刻的认同感。除了文博节目受到好评之外,“考古盲盒”大热、各地线下文博展览接待观众数目可观,人们心中“文物保护”认识理念不断提高,文物的实体保护扩大到非物质文化的精神传承,从“网红打卡地”发展到“文明教科书”,更多年轻人以实际行动表达着对考古的热情与对中华文明的热爱和眷恋。

王巍认为,“《中国考古大会》中12个具有重大学术意义的遗址,无一例外都是在中国考古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重大发现,展示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起源发展的脉络,展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过程,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及其对世界的贡献,是中华大地上发生的百万年人类生活史,万年文化史和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浓缩写照。希望通过像诸如《中国考古大会》这样的节目,使这些新的发现、新的认识,能够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给国人,展现给世界。”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公众考古学中心执行主任王涛认为,当下考古节目将考古发现、研究成果、活化展示、文化传承四方面逐一呈现、紧密结合,既充分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也让大众更好地理解考古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在这方面,还有更多题材值得深入展现。

(原标题:《中国考古大会》多角度展示中华文化根与魂。文字、图片来源天津日报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