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 2021-11-19 09:20
每年九十月间,伴随着诸多法语文学奖项的评选,法国“文学回归季”因一系列文学盛事而展开。随着中法文化交流不断发展,诸多两国互译作品呈现在东西方读者眼前。中法文学翻译中体现了怎样的文化交融?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世界文学》前主编余中先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时,对上述问题深度剖析。曾留学法国,从事法语文学翻译40余年的余中先表示,每一种文化都有其自己的闪光点,通过作品和译文也能看出其中的共通,文化交流的目的是希望彼此有更多了解,并通过了解对方更深刻地认识自己。
资料图:1688年法国首部《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记者:您认为中文、法文如何体现各自的文化魅力?如何用语言打通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对于世界文化的认知?
余中先:中文是我的母语,法语是第一外语,对于各自的魅力我都有体会。我们读都德的《最后一课》,老师对孩子们讲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这句话应该理解为,我们所学的母语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一种语言,因为它能表达任何意思。尽管有些词不来自汉语,比如说现在的科技、社会学等词汇,但我们仍能找到恰当的词来表达,这就是汉语作为母语的魅力。
要想体现出法语的魅力,就是要彻底弄通法语作品中所有的意义和内涵的魅力,再用汉语展现出这种魅力,展现给中国的读者。弄通就要精通,即信达雅的“信”,再要表达恰当,就是信达雅的“达”,先能达到这两点就足以了。
讲到中文、法语各自的文化魅力,这并不好说,每一种语言都体现出各自文化的历史传统,语言的表达本身随着时代变化也在不断发展。与中文的历史不同,法文经过多个世纪才正式成为书写语言,15世纪、16世纪才确定经典的法语。法国经历了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后,语言成为现代语言,但直到现在还在变。而中国的古典语言大致从秦开始,现代语言从1919年五四运动后白话文的诞生开始,因此中法两国语言历史不同。
此外,不论是法语还是中文,都需要面对来自英语世界的挑战。母语有一个意识是要保卫和发扬自己的语言,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中法都提倡说好母语。同样,我们需要思考在外来语言冲击下,怎么保持文化自信,保持好本国语言,并发掘种种内涵。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如何读懂他国的文化呢?这很难强求。读者都是有个人选择的,但作为文学翻译者,要替中国读者去认识哪些作品是有价值的,比如法语文学中,18世纪的伏尔泰、狄德罗,19世纪的雨果、莫泊桑,20世纪的加缪等作家。反过来也一样,法国的译者也会介绍中国的文学作品过去,把最经典的东西提炼出来。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法国,同样就像法国人说到中国文学,李白和杜甫是他们肯定不会落下的。
每一种文化的输出和引入都有各种各样的缘由,这些更取决于接受者。比如对法语的译介,是由中国读者的思想意识、价值判断以及文化自信程度及经济状态决定的。翻译只是一个“摆渡”,决定把哪些东西先“摆”过来,首先要正确认识到法国的文学作品在法国文学史上是一种什么样的地位。
同时,中国文化的传统其实是无需强调的,文化本身就应该自信,我们也说中文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但我们要知道中国跟法国有什么不同,就要去了解法国人是怎么看待中国的,就会知道这种不同。比如,我翻译过保罗·克罗岱尔的《认识东方》,但我并不认为这位法国诗人真正认识中国,因为他的作品里更多谈到的是中国的风土人情、美丽风光。
对于中国的文化传统,法国人是有选择的,会比较看重道家。在中国,我们并不一定持这种倾向。外国人为什么更多看重“道”,因为“道”更能普遍地深入人心,而“儒”侧重管理自己,管理与他人的关系。从这方面看,西方人跟东方人的传统文化确实略有差异。
记者:在您看来,中国文学与法国文学有哪些异同?相互之间是如何影响和借鉴的?
余中先:从目前来说,经过启蒙运动后,法国文学走在我们前面,抛开语言方面的因素,在小说、诗歌、戏剧上,我们需要向西方人学习是毫无疑问的。为什么?因为他们经过了文艺复兴,从中世纪的神权转向关注对自己作为个体的存在,而个体跟个体相通,人们存在互相间的约束,也就是社会契约。
我们强调每种文化有每种文化的特点,这种特点是用来管理人还是用来认识自己?我们应该更多地把重点放在认识自己跟别人的异同上,文学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东西方都强调真善美,但每个人对真善美都有不同的认识,即便是雨果在塑造人物的时候,也会把善良和情愁等等包容在一起。
在中法文学作品中,如以《追忆似水年华》这部法国文学作品与《红楼梦》做比较,会发现有很多共通之处,如人名、地名、美食、做梦的方式,大家族阶级斗争等等。不同的是,两部作品的写作手法不尽相同,作者的风格特点不同。
谈到法国文学的可借鉴之处,或许是追求“标新立异”。法国的每一个作家都在追求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而不愿意类同于他人。即便在浪漫主义作家中,每个人写作方式也有不同,奈瓦尔写梦,写似醒似睡状态中意识的流动。到了自然主义小说,左拉从社会角度下笔,而莫泊桑又是比较个人化的,带有诺曼底特色的写作。
至于中国文学对法语文学的影响,我觉得更多源于中国人的思想。语言文字可能会经过翻译后走样,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比如道家思想、与自然关系的想法、李白感叹蜀道难、《春江花月夜》中宇宙之间的对话等等,都源于中国的地大物博和传统文化,这些中国的文化特色会影响到西方。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闪光点,通过彼此的作品和译文可以看出来,但“总的东西”是共通的,比如小说都是虚构,都是通过作家的脑子反映出一个世界,而这个世界是能在现实中找到素材,找到影子的。文化交流的目的也是希望彼此更多了解,并通过了解对方更深刻地了解自己。法国人或许在了解中国的过程中也会有一些反思和触动。
记者:您曾多次往返中法做文化交流,法国人如何看待中国的文化发展及现代化?
余中先:我接触的法国人大多数是知识分子,法国人和法国人之间也是不同的。现在也有部分法国人看到中国现在的快速发展,但总的来说,法国人对中国的了解还是相对较少。
他们并不会主动去了解外国人,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在欧洲的生活,因为中国离他们较远。但中国的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也对他们带来了刺激,因为中国在不断变化,中法的社会制度不同。日本曾给他们带来相当大的关注,现在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也给世界带来变化。他们认为,中国人口数量远超日本,所以对他们带来的影响会更大一些。在文化上,他们实则更担心英语文化体系对他们的冲击。
但我认为,在每一个国家,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和存在的远景近景,法国人现在有理由保持传统的生活习惯,这种生活习惯多多少少也影响了中国人,比如原来中国人不喝咖啡,现在喝咖啡,很多年轻人喜欢在咖啡馆里写东西、读书等等。
基于中法文学交流互鉴的工作就是希望促进两国文化交流,所有的一切都在文字当中。翻译就像“摆渡”一样,即便“摆渡”有时间差,西方人了解中国有一个时间差,我们了解他们也有个时间差,但“摆渡”就意味着一来一往。
(原标题:东西问丨余中先:不同的语言文化如何做到“美美与共”?文字、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