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生活方式 >电影

北京青年报 2021-04-25 08:50

原标题:大作家与大导演谁得了谁的真传?

上海艺术电影联盟最近推出英伦电影大师展,直观展现了文学有多么深入老一辈电影人的骨髓。《曲终梦回》《偷窥狂》《第三人》《仆人》《幽情密使》《霍华德庄园》等大部分展映片都有文学文本,有些甚至来自文学名家,主要是这些电影人掌握了“文学就是人学”的精髓,也遵循了时代文本自带的审美倾向,从中发展出与文本相称甚至高之的影像风格。

从鲍威尔到斯科塞斯的精致与大胆

迈克尔·鲍威尔的《曲终梦回》和《偷窥狂》,前者使我们见证鲍威尔在生涯鼎盛时期自信满满的大手笔,后者向我们展示这位对电影媒介有透彻认知的大师如何不顾世情地探索艺术。

《曲终梦回》

《偷窥狂》

《曲终梦回》的蓝本,是奥芬巴赫根据德国作家E·T·A·霍夫曼的几则短篇小说创作的歌剧,作家本人成为歌剧幻想的男主角。A代表“Amadeus”,身兼音乐家的霍夫曼以此笔名致敬莫扎特,电影开场时霍夫曼的情人斯黛拉正演出莫扎特的《唐璜》。霍夫曼的文学风格驳杂多样,这也许是他受从埃德加·坡到卡夫卡,从伯格曼到塔科夫斯基,从舒曼到柴可夫斯基推崇的原因,多元性也促成了这部集科幻、歌舞、喜剧、魔幻、恐怖等类型于一体的电影。

电影也许出于戏剧性和人物性格塑造的考虑,调整了霍夫曼热恋过的三个女人的出场顺序,从科幻色彩的“玩偶”、为自我实现与艺术荣耀而夭折的“歌唱家”、谋财伤情伤命如魔鬼使者的“花魁”,改为玩偶、花魁、歌唱家,这样,诗人霍夫曼的生命旅程也暗合了奥芬巴赫本人在创作这部歌剧时劳累病故的真实故事。霍夫曼的忠仆尼克劳斯,其实是缪斯的化身,艺术之神得到霍夫曼专于诗歌的全心全意,最终集三种女人于一身的斯黛拉随魔鬼离去,霍夫曼终属缪斯。艺术家从自身真挚又不幸的爱情中获得灵感滋养,最终踏上艺术孤绝之路,正是古今男女艺术家都可能经历的命运寓言。

鲍威尔将莫伊拉·希勒的芭蕾神技、罗伯特·赫普曼如默片鬼王般的表演魅力与歌唱家们美妙的歌喉结合,是电影的优势。鲍威尔的“忠粉”马丁·斯科塞斯学到的,除了电影技法,大概还有优雅又丰富的审美,从内心到影像的节奏感,对角色个体的尊重,对文学文本的严肃探究,将电影视为流动的艺术品。他一定也学到鲍威尔拍《偷窥狂》那种直面真实人性的胆量。

忆及它当年激怒电影界、评论界、观众,并把巅峰期的鲍威尔摔到无法拍片这一旧事,我认为是《偷窥狂》戳中了电影拍摄和观影这两种行为背后的偷窥癖好,以及与之相应的表演者的暴露癖好,这种揭示是冒犯的。摄影机不离手、外表纯良的男主因之激发了杀人欲,电影渐渐追溯到父亲给他造成的不幸童年,他最终以自毁方式完成了这套杀人影像录的终结篇。观众不仅容易进入男主视角,还仿佛参与了一场连环杀人实录。这种触及电影本质的“元电影”,可能比常作为内涵和命运对照物的同期杰作《精神病患者》更震人心魄。

《白日焰火》偷师的两部杰作

好的电影人探索人性的时候有可能走得比作家远,就像卡罗尔·里德遇上大作家格雷厄姆·格林,对照小说和电影文本,可了解两人思想上的合与分。重视讲故事、造悬疑的格林有可能抵触意识流小说家,而里德把这一心境处理成写西部小说的美国男主角马丁斯在艺术欧洲遇窘的一个喜剧环节。

《第三人》

《第三人》中,四国占领维也纳的时代,女主角安娜被搜查抓捕,房东太太喋喋怀念维也纳老房子的昔日显贵来客,这是里德在提醒我们维也纳失去了什么,而格林则用影像做不到的妙笔笑看代表四国占领势力的四名宪兵如何对待深夜更衣的安娜。格林笔下,马丁斯爱上安娜或被她爱上都没有说服力,里德则推翻了这个男女主角在一起的团圆结局,依从真实人性,让安娜像电影里那只出彩的猫咪一样,对反派爱人爱得死心塌地。格林用暗处的鹦鹉和“像个侏儒”的小孩制造荒诞、异化的氛围,里德用更具刺激性的视听细节包裹它们,让这个除了“爸爸,爸爸”讲不出其他整句的孩子显得更缺乏早期教育甚至营养。

对比起来,那个无良医生切割大烤鸡的特写,比他室内任何装潢更能映照他内心的腐败,我们坠入倾斜的、高压的、表现主义的黑白影像,仿佛坠入美丽噩梦。格林想不到奥森·威尔逊惊鸿一瞥的反派形象如此迷人,仿佛“蛇蝎美人”那般蛊惑观众,这位著名天主教作家,执意让反派保留仿佛强词夺理的信仰,倒使威尔逊补写的那段“酷政出杰作、静岁器不成”的经典台词更合乎角色的思维逻辑。格林接受了里德对安娜自远方走向银幕的那个引人遐想的长镜头,但未必料到观众会在那一刻明确了本片最隽永的两难问题:你选择最亲最爱的一条生命,哪怕他是坏蛋,还是无数陌生人的生命?

刁亦男依葫芦画瓢的《白日焰火》学习里德描绘一座城市的特征,却为主角们的亲近与背叛强加上爱情意味,没学到里德对人性的正解。《白日焰火》另一个关于犯罪细节的模仿对象《贼博士》也出现在这次展映中,我们大笑着感叹这是个坏人心有仁慈、不肯对老妇下手的体面时代才可能发生的故事,这也是后继者科恩兄弟翻拍这部电影时的难题,英式冷幽默是通过细节显露的,对比之下,科恩兄弟的黑色幽默更贴近降低角色智商的港式喜剧。

哈罗德·品特的真相迷宫

《仆人》

诺奖剧作家哈罗德·品特与导演约瑟夫·罗西合作的《仆人》启发了奉俊昊的《寄生虫》,后者显然借鉴了其中仆人拉自己人一步步占领主人资源的围剿状态,以及得势后狂欢享受的这些情节。

小说原著作者罗宾·毛姆,在诸方面随了他那个名作家叔叔威廉·萨默塞特·毛姆,还是偏社会主义的上层人士,但这部电影谈论阶层之外还有充沛的品特编剧的风格要素:相对封闭的空间中,人际对峙、互动,渐渐推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真相;外人闯入这一空间,破坏既有秩序,改变人物关系;人物对爱饥渴却无力施爱;他们在酒精中沉沦,爬不出泥沼;似有若无的男人情愫;真话假话难分,假里有真真里有假;故事最终露出镜花水月背后的虚空……

片中不同阶层的四人组成的两对情侣,屡屡变换关系固然很有PUA戏份可看,比如滴滴答答的水龙头前,女仆爬到晃眼灯罩下的厨房大桌上,拙劣地勾引主人,谁都佩服罗西调度精彩,但他或许更关心英国阶层关系的更替。品特则更偏重揭示上层阶级生活方式本身隐藏着对人心的腐蚀,主人的淑女未婚妻说的“cozy”这个词,类似四川话“安逸”,耽于安逸使人精神堕落,会陷入品特所谓空虚孤独的“无人之境”,也使人乐于维持虚假的生活状态,失去真心和生命力。

这种虚假生活,在两人再度合作的《幽情密使》里有更美轮美奂的展示。尽管作者L·P·哈特雷的回忆往昔体原作没太大改编空间,但品特使我们的注意力投向估不准的真实人心。贵族玛丽安与农夫泰德相爱,这爱情包裹着她的叛逆和农夫对高贵品性的向往,这是他们自身的心性还是彼此互补的影响呢?作为情人间信使的十三岁孩子雷奥对玛丽安爱得纯真而痛苦,但玛丽安多大程度上是利用这纯爱来控制孩子?“颠茄”这种美而有毒的花朵隐喻的,是跨阶层的不可能之爱,是贵族阶层充满仪式感的固态,还是玛丽安本人?玛丽安的家人是何时知晓这桩恋情的,他们想送泰德上战场是想杀他,但玛丽安的未婚夫为何平静淡漠毫无嫉妒?平民孩子雷奥似懂非懂的一串事件渐渐酿成事态,在他十三岁生日宴那天,抵达“真实”撕破装模作样之“假象”的高峰,恋人们为“对真实生活的一瞥”付出生命或孤寂的代价,孩子也从此幻灭。

文学与影像皆见证历史

“往昔如异国:人们处事与今日大不同。”《幽情密使》这句开场白大概很贴合导演詹姆斯·伊沃里的心意,这大抵是他眷恋英国往昔上层社会故事的原因。翻拍E·M·福斯特的《霍华德庄园》,他保留了原著的部分批判精神,但没有品特、罗西组合那般锋如利刃。

《幽情密使》

《霍华德庄园》

影片从上层社会及其边缘的几个人物身上,折射那个新旧更替的时代,伦敦工业化变迁导致老宅拆迁问题,聪慧多思的有产阶级姐妹俩与新贵实业家建立姻亲,三代为农的新城市青年能否找准自己的位置……福斯特对性别、阶级的理解跳出常规定式,比如他思索经济独立的女性能否不受婚恋关系捆绑而自己生养孩子,他指出浪漫英雄主义未必是爱,是接受伴侣冷漠绝情道貌岸然之后依然理解和怜悯他,贫穷使人成为所谓道德和自尊的愚蠢追随者……电影更偏于同情故事里的弱者,也顺应原著的神秘主义命定论。

人文的另一面是历史。在肯·洛奇的视频导赏下,我们快速了解爱尔兰独立战争及内战小史,得以在观赏他这部《风吹麦浪》时能理解那个兄弟相残的局面,体会流血牺牲的革命背后,真实个体所承载的心痛。《奇妙的比沃格拉夫电影公司》这部纪录片用IMAX巨幕邀请我们入画,一百多年前的人与我们今天的生活何其相似!我们也仿佛乘坐火车,再次蜿蜒于欧洲山区,弥补对远方的思念……

(文字、图片来源北京青年报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