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生活方式 >电影

一起拍电影 2021-03-25 08:22

原标题:中美电影之间,也需要一场战略级的对话

近日,中美高层战略对话正式结束,这也是美国新政府执政以来的中美首次面对面会晤。可以说,此次中美之间的对话则非常具有意义,尽管过程肯定不那么顺利,但开始更多的接触和沟通是非常必要的。

同样作为现在世界最大的两个电影市场,中国和美国几乎占据全球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包括了电影产量和票房输出,这两个国家在疫情后能否都尽快恢复活力对于整个世界的电影市场都有深远意义。

中美两国肯定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和区别,在这两个国家内部这种差异和区别有更容易通过电影来展现,同时电影作为一种既是文化产品,又是纯粹的商业流水线商品,对于沟通两个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会起到其他渠道难以匹敌的作用。

也许,在中美电影之间,也需要一场战略级的对话了。

确立新平台,建立长久的对话机制 

尽管世界已经进入了“全球一体化”和多边合作的机制,但实际的主要国际关系仍然要依靠中美两国之间的合作与摩擦之间而推进,新冠疫情并没有更好的让整两个大国紧密的合作,现在看起来也许是一个遗憾。

但中国内地电影市场良好的恢复状况和美国本土电影院的逐步开放,也预示着未来这两个超级电影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只是时间的问题,流媒体和游戏平台对电影的确有冲击,但电影向来不存在过安逸日子的时候,各种渠道和平台对于电影的冲击一直没有停歇。

其实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美在电影领域的合作也就开始加速和增多起来,虽然在普通观众和媒体来看,中美合拍片成功的情况极少,但如果在对比一下中国和其他国家和地区(不含港澳台)的合拍片来看,中美两国在电影领域的合作规模和水平都高于和强于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

但中美在电影之间的对话更多局限于电影节上的商务合作以及美国大牌导演到内地参与活动的一些见面会,很少还有一个更开放和更高端的平台进行深度的对话和洽谈,这种缺憾,对于两个票房都达到百亿美元的电影大国是不敢想象的。

每一年北京、上海两个内地A级的电影节是不错的平台和机会,主办方往往也会邀请到内地和全世界范围内“重量级”的电影人来参与,但考虑到媒体报道和宣传渠道的因素,更多将目光集中到大牌演员和大牌导演身上,缺少行业领域真正领军人物的参与。

作为最大的两个电影市场,中国相对于美国是更渴望在电影方面长久的发展,毕竟我们未能开发的市场更多,如果中美两国的关系一步步趋于缓和,两国之间文化领域的合作可能最容易的突破口就是电影了。

目前来看,北京和上海作为中国政治文化和经济的中心,其每年电影节是最合适成为中美两国对话和平台,这个平台也可以成为一个长久的对话机制,毕竟电影作为一个文化的延展,他在中美之间能够取得的平衡要远远多于两国之间目前所存在的分歧。

中美电影的方向永远是合拍片和合作计划 

前两天人民日报一张“120辛丑年的对比”图刷屏了,不仅仅是中美两国,世界各国都在关注着本次两国的高峰对话,尽管两国仍然存在着大的争议和不同意见,但必须看到,中国现在已经不是百年前的中国了,中国电影同样也不是完全没有话语权了。

1

当然中国还是希望尽可能和美国有更多合作,毕竟美国如果可以从疫情之中尽快恢复,对于中国乃至于全世界的经济平稳和增长都是非常必要的,在电影层面同样是重要。仅就3月内地惨淡的电影市场来看,缺乏好莱坞进口片的刺激,内地仅靠重点档期和部分头部影片、复映片是很难驱动的。

其实中美在电影领域的有很多本质上的区别,这个差别往往是需要更多的沟通和会谈才能进一步的去解决。但中美两国现在银幕数量相近、总的电影人口也在趋于平衡,两国都有庞大的观影群体,且电影也都是这两个国家最经济和平民化的娱乐方式,在营销和市场方面,能够产生的契合点也是最多的。

中美电影层面永远绕不过去的话题仍然是合拍片,必须要看到在“懂王”上台后的几年间,特别是中美合拍片经历了几次“重挫”后,两国的合拍片数量和级别严重下降,特别是疫情的影响,导致世界范围内合拍片项目的大范围停滞。

但中国良好的疫情管控和多地影视基地的快速复工复产,也给与中美在未来合拍片更多的机会,比起和周边国家更多是文化领域和出于政治外交目的的合拍片,中美两国在合拍片方面的合作,才更多是基于市场方面和能够提升国内电影工业化,并对美国电影产业(主要是收益方面)都有更多的益处。

曾任多伦多电影节艺术总监卡梅伦·贝利认为“商业习惯、文化、语言等方面存在差异,这是合情合理的。这些差异之间需要有桥梁,我们不应对此有所畏惧。我认为,一旦人们有具体的事要做,一个电影构思,一个剧本,他们就可以找到解决这些分歧的方法。”

这可能是目前中美在电影层面所要面对最集中的矛盾点,好在于中国电影市场的不断成长,会让更注重收益回报为第一利益的美国电影人要更多思考如何用“中国人”的方式去处理他们的长久以来的“全球化”电影。

2

这也就是表明看起来在“迎合”中国的《花木兰》,仅罗列中国元素是远远不足的,和中国电影人有更多的沟通和合作才是前提。

合拍片可能是只是中美在电影领域合作的一部分,像在电影教育、人才交流、拍摄基地建设、器材设备等多个方面,中美之间的合作项目还是有非常大的空间可以去探求的。

全球一体化让中国成为电影工厂,美国成为电影公司 

可能现在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如此完备的产业体系了,这一点目前在中国电影方面确实也初具规模,内地几个影视基地、税收优惠地区、传统票仓和具备文化底蕴气息的城市,让内地进一步具备勾结电影产业的基础。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美国电影已经逐步将拍摄场地更多向海外挪移,新西兰、加拿大、欧洲部分城市和东南亚都是热门地区,这些地区也和目前国内一样,依靠税收优惠和人工优势来得到更多的拍摄机会。

但伴随中国更多的融入到国际社会,特别是目前内地基础建设的升级和整体国民教育水准的提高,我们能够提供为电影产业更好服务的机会在增加,同时也兼具了更具竞争力的价格优势,当然这一切仍然是以内地良好的产业链作为基础。

3

▲跨界与融合——中国电影投融资高峰论坛(新华社图)

在几年前,中美之间关于电影的对话更多会集中合拍片和商务合作方面,这的确是现阶段两个国家最为便捷的方式,毕竟这会绕过一些复杂的程序,仅仅作为一种较纯粹的商务合作。

但内地目前对于合拍片的审批和界定越来越严格,仅仅依靠合拍片肯定是不够的,通过多方的洽谈能够形成在更多产业方面的合作才是更好的途径和方式。

表明上来看,中国现阶段虽然有全世界第一的电影银幕数量,观众的群体也日益稳固,但电影产业仍然处于非常薄弱的阶段,比起我们日益增长国力明显非常不够匹配,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一些国产“新主旋律”影片能够得到认同,大部分未能展示“强大”国力的影片难被市场所接受。

即便如此,中国和美国的电影差距仍然是肉眼可见的,我们目前可以输出很多有中国特色的产品,但在电影方面仍然还是更多处于引进的阶段,未能彻底融入到国际电影产业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在疫情的打击下,世界范围内都需要中国提供更多在电影方面的机会,这不仅仅是市场和收益,还包括能够提供完备的产业基础,融入到此的根本仍是中美电影的交流和合作,美方提供技术、人才和理念,中国提供资金、场地和人员,这两者缺一不可。

中国现在已经是不争的世界工厂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很多东西,也得到了很多知识,也创新了很多的产业。美国同样需要一个更稳健的合作伙伴,用更有效和快速的方式去执行所有项目,毕竟中国速度在这几年是享誉世界的。

当然所有的一切的前提仍然是美国可以尽快的对疫情做到更有效的防控,以及中美之间关系的进一步缓和,也包括了美国对于中国态度的转变和进步。其实在能够和美国在电影方面做更多合作和对话一直都是中国电影届所希望的,只不过现在这个主动权我们和美方各持一半,就看有更好的机会可以实现双方面更高平台的对话了。

(文字、图片来源一起拍电影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