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舞台 >音乐

流离欢晩陌 2021-03-04 16:42

原标题:为什么说法国音乐剧独树一帜?

法国的音乐剧虽然深受百老汇音乐剧的体裁及其艺术形式的启发,但同时也营造出了自己所独有的特色。它依托于法国特有的艺术审美及法语的语言特点,并常与法国传统的古典艺术形式如芭蕾和轻歌剧等相结合,塑造出独特而富于魅力的身份特征及艺术效果。

近年来,法国音乐剧已广泛传播到全世界的舞台,催生出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巴黎圣母院》《罗密欧与朱丽叶》《1789,巴士底恋人》等,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无疑是最具代表性,也是最受欢迎的作品。

1 (1)_副本

2001年1月19日,法国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被搬上了巴黎的音乐剧舞台,法国作曲家普莱斯居尔维科(Gerard Presgurvic)将这部经典的戏剧作品以音乐剧的形式呈现出来。由于莎翁的原著早已为人们所熟知,法国作曲家柏辽兹、古诺,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普罗科菲耶夫等也先后以该题材创作过清唱剧、歌剧、交响诗、芭蕾舞剧等。因此,音乐剧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并不需对情节进行过多的交代,而是用三十七段音乐将故事融为一体。尽管法国音乐剧承袭于英美音乐剧,但更以独特的性格特点传承于世,其在剧本选择、音乐本体特征、演唱特点及语言上均显现出独立的、渗透着浪漫主义风格的身份特征。

浪漫大于写实

1 (2)_副本

不同于百老汇音乐剧中主要表现底层人物的叙事风格,法国音乐剧侧重于宏大的历史性题材,多取材于古典文学、传说或者其他深入民心的艺术作品,因此,它也被称为“传奇的音乐剧”。法国音乐剧的剧本经常选用经典的文学名著,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巴黎圣母院》《亚瑟王传奇》《亚当与夏娃的第二次相遇》《德库拉――爱比死亡更强大》《十诫》等,尽显浪漫主义特征。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剧以中世纪的意大利名城维罗纳为背景,城中的两大家族卡普兰家族(剧中着红色服装)和蒙泰古家族(剧中着蓝色服装)是多年的世仇,彼此之间常常发生械斗和仇杀,导致城中流血冲突不断。在这极具悲剧的背景下,爱情故事就此展开:“月光下,一切如常,当某颗星辰陨落,必有另一颗星熠熠生辉……每个故事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无论人们怎么说,爱是唯一,凡人难逃相爱,爱火燃起,而后轻柔地,舒缓地,感动人心,化成回忆。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爱与死就像太阳和月亮交相辉映,相互排斥,永不融合。它们形同陌路,为争夺命运支配权而角力。由爱与死渲染的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序幕中旁白的说词将宏大的叙事和戏剧化的矛盾冲突展现得淋漓尽致。

法国音乐剧在题材的选择上风格独树一帜,“浪漫大于写实”是其重要的艺术特点,这与法国人的审美特质与品位密不可分。宏大的诗史性题材适合表达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幻想性情感,其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

音乐本体的特点

在音乐剧中,音乐堪称是戏剧表现的灵魂,它对戏剧矛盾的展现和剧情的进行起着主导性的承载与推动作用。

从音乐体裁的选择上来看,英美音乐剧音乐常以对爵士音乐的广泛使用而著称,但法国音乐剧则偏向于使用更加具有现代风格及戏剧效果的摇滚音乐。比如,在讲述莫扎特生平故事的法语音乐剧《摇滚莫扎特》中,作曲家将莫扎特的诸多作品改编为摇滚音乐,将古典音乐与摇滚音乐跨界相结合,打造出完美的视听效果。

同样,《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剧也采用了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相融合的风格,乐队由管弦乐与电子音乐相混合,既配合古典的剧情,又使音乐通俗易懂。音乐体裁的多元化、多样性及现代性是法语音乐剧的重要特点之一。

1 (3)_副本

从音乐本身来说,法语音乐剧音乐更加注重音乐的色彩性表现。它的旋律优美,织体丰满,调性色彩丰富。削弱调性的功能性、注重调性的色彩性是法国印象主义音乐的核心内容。比如,在德彪西的音乐中,古典主义音乐严谨的结构、深刻的思想性和逻辑性不复存在,浪漫主义音乐的丰富情感也逐渐消解,取而代之的则是奇异的幻想因素、朦胧的感觉和神奇莫测的色彩。德彪西的音乐拥有细腻、繁复的和声,新奇而富有色彩的配器,以及光怪陆离、闪烁着奇异光斑的旋律线条。音乐中的一切技术手段如和声、调性、织体等都成为了色彩的表现手段,这与法国艺术中特有的审美特质相契合。

在法国音乐剧中,技术语言为戏剧色彩服务同样得到了深刻的体现。不同于英美音乐剧歌曲相对稳定、统一的特点,法语音乐剧的歌曲大量使用了转调,特别是远关系转调,通过调性的变化展现出音乐的色彩,对音乐所承载的戏剧性进行烘托、渲染。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美与丑》便是一首频繁转调的歌曲,调性随着歌词所表达的戏剧色彩不断变化。歌曲以B小调开始,歌词“哈哈哈,你们哄堂大笑;哈哈哈,嘲笑这爱情;你们不了解,爱情的美妙;因此为什么会取笑”中充满了嘲讽与无奈。而歌曲的副歌部分歌词“无论是美与丑,无论是善与恶,生命对我们同对待;无论是丑陋,还是美丽”中则充满了抒情,充满了对爱、对美好的向往,因此乐曲的调性转入B小调的远关系调――明亮而辉煌的降D大调,充分体现了调性对戏剧色彩的传递与表达。

法国音乐剧的流行唱法

在演唱方法上,法国音乐剧也呈现出其独特的性格特征。一般来说,音乐剧的演唱方法不同于歌剧中的美声唱法等具有严格界定并相对具有独立性的演唱方法,而是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交融性的特点。音乐剧演唱方法随其发展在不断变化,从最初单一的、以类似轻歌剧的美声唱法为主,到爵士、流行、摇滚等各种唱法并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美声为基础,融合了各种唱法特点的音乐剧主流唱法。音乐剧演唱方法的混合性、吸收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其与诸如美声、爵士、流行、摇滚甚至是民族唱法之间都有着一衣带水的继承性与联系。

1 (4)_副本

这一点,在法国音乐剧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通俗唱法在法语音乐剧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运用,不论是《巴黎圣母院》还是《罗密欧与朱丽叶》,都大量使用了流行唱法。在英美音乐剧中,常使用固定的旋律对应某个人物或某个戏剧性冲突,以此来推动音乐的进行及音乐材料使用上的变化。这种主题发展手法可使旋律与剧情相互渗透,使戏剧结构紧凑且相互衔接。但法语音乐剧追求的更是音乐本身的听觉效果,由于其剧本的题材多选用家喻户晓的文学名著,因此舞台上只需演绎重要的戏剧性冲突,而不必对故事情节进行详细的叙述,这在某种程度上为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除了音乐本身以外,法国音乐剧中的舞台布景也趋向丰富化、多元化,充分体现了音乐剧的综合艺术特点,并大量加入现代舞等艺术表现形式。譬如,在《德库拉――爱比死亡更强大》一剧中,4D技术及魔术的运用让观众目不暇接,身临其境地沉浸在剧情中,法国音乐剧中舞美的综合性、融合性可见一斑。

法国音乐剧与法语

1 (5)_副本

法国音乐剧中对法语的使用是其不同于英美音乐剧及其他各国音乐剧的一个显著特征。法语堪称世界上最优雅、精致的语言。法语的发音与意大利语发音有很多相似之处,其均属于印欧语系的罗曼语族。法语中的元音极为响亮,没有像英语中那样含糊不清的元音,在元音的发音过程中,发声器官的状态相对稳定。辅音的发音也是如此,有力而适度,不论是清辅音还是浊辅音,发音时都使用同等的力度,但清音和浊音之间的区别却泾渭分明。正是法语的这种发声特点,使其在咬字上朗朗上口,易于与音乐的律动相结合。

大麦克

看过法国音乐剧的观众,都会对他们的“大麦克”有深刻印象。法剧的大麦克还时常被吐槽。那么为什么他们不选择隐形麦克,而常常要用这么显眼的大黑麦克呢?

1 (6)_副本

与百老汇音乐剧精致逼真的舞台效果(常常把麦克藏到头发里以达到隐形的效果)不同,法国音乐剧常常不追求“写实”,而更注重“意境”,为了营造浪漫而不拘小节。法国音乐剧放弃写实繁冗的布景,更注重整体气氛性的营造;很少使用对白,甚至连叙事都会被淡化,虽然有时会因“缺少连贯性”而被观众诟病,但却造成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由于不是那么追求“神似”,那么费尽心思隐藏话筒似乎也不是那么必要了。

另外,这和法语音乐剧表现手法上的特点也有关系。法语音乐剧很少像百老汇音乐剧一样边唱边跳(美国音乐剧收到多元文化的影响,歌与舞的结合非常紧密,也显得更热闹一些),而是采用歌舞分离的表演方式,表演过程中演员要以歌手的方式把全部精力集中在演唱上,可见的麦克风则营造了一种演唱会般的庄重感。

(文字、图片来源于流离欢晩陌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