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教育 >机构

美术报 作者:胡钟华 2021-02-01 10:23

原标题:以乡村美育助力乡村振兴 艺术院校大有作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首次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最近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又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乡村美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艺术院校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专业、人才队伍的优势,积极开展乡村美育,以美育促进乡村建设和振兴。

中国美术学院在9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遵循并践行学校创办者蔡元培先生“以美育代宗教”、以美育人、以美育救国的思想,积极推行社会美育,以美育提高民众素质、促进民族复兴。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学校把乡村美育融入到办学治校、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之中,通过教学计划大纲、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乡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学生下乡实习、社会实践、结对帮扶、人才培训、产业促进等多种途径,把社会美育的种子播撒到广袤的乡村,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有力地推动了乡村建设和振兴。学校也因此获得了“全国百佳志愿服务项目”、“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金奖”、教育部“美育浸润行动计划”、教育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等多项荣誉称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华社、学习强国等媒体和平台多次报道学校乡村美育的相关活动和成果。

mszb2021013000008v01b008_副本

一、把乡村美育融入艺术院校办学治校、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之中,形成乡村美育的制度化安排。要深刻认识乡村美育对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由此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民族复兴的促进作用,提高做好乡村美育的自觉性、主动性,把这项工作作为新时代艺术教育的光荣使命和崇高职责。中国美术学院长期以来坚持“以乡土为学院”的办学育人理念,用乡土现场磨砺艺术感受力,以乡土精神涵养人民之心,构建了一个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示范样本。每年春秋两季,学校数千本科学生和研究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奔赴广大乡村,写生采风实习,开展乡土调查,了解国情民意,同时以专业知识技能服务乡村建设。2016年浙江省委提出“五水共治”专项行动,学校几千师生深入到治水第一线,了解考察基层治水情况,描绘基层治水群众和模范,并以美术、设计助力“五水共治”,助力美丽乡村建设,还举办了“五水共治最前线”社会实践成果展。

学校以乡土为写生创作基地,在全国各地设立多处下乡实习基地、社会实践基地,构成遍布全国的“乡土学院”。位于福建屏南县的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育综合实习基地”,由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和回乡创业的该院毕业生吴鸿珍创业团队联合打造,受到屏南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既是一个供众多艺术院校师生下乡实习、写生采风创作的基地,也是一个通过社会美育为乡村建设服务的基地,并将拓展另辟一地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营地。

“千村千生基层服务项目”是中国美术学院大学生为美丽乡村建设服务的特色项目,至今已坚持18年。该项目开始于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于2003年开展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活动,美院师生积极响应,迅速组队到浙江磐安县开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志愿活动。党的十八大后,学校制定出台《“千村千生基层服务计划”实施意见》,并将该项目列入了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将其提炼为举全校之力打造的“千村千生”品牌。实践表明该项目是融思想教育、专业教学、社会服务“三位一体”,深化课程思政,推进实践育人,服务乡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如今该项目更成为中国美术学院的“志愿服务孵化器”。

每年以下乡实习、寒暑假社会实践、日常节假日服务为契机,以文化志愿者服务为载体,以乡村美育服务乡村建设,如乡村美术培训、乡村村落规划、乡村标志标识海报设计、农家乐村舍环境提升改造、乡镇门户网站设计、乡村宣传片拍摄宣传册设计、农副产品包装设计提升等。十多年来参与的学生志愿者有数千人之众,服务的乡村有几百个之多,深受广大乡村群众的欢迎和好评,学生也从服务乡村建设中接受教育,经受锻炼,增强本领。该项目于2018年列入团中央直接推荐的三个项目之一、2019年初被评为全国一百个最佳志愿服务项目,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作了报道和评析。 

二、发挥艺术院校学科专业人才的优势,以高质量有特色的研究、创作、设计、培训等,整合各方力量助力乡村建设。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为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创造了许多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作为高等艺术院校理应发挥学科专业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乡村美育,服务乡村建设。中国美术学院有一大批专家学者教授已经走在前列,做出了重要贡献。荣获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普利兹克奖”的王澍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早在2006年就率建筑学院师生到浙江安吉县山川乡,开展乡村建设规划、建筑与环境设计,后来又在杭州富阳区文村设计了别具江南风味的新民居。如今山川乡和文村都已成为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乡村、网红乡村。他还结合专业教学和研究,率领师生深入到百余个乡村,就乡村建筑、古村落保护更新等进行乡土调查。中国美术学院和仙居县政府联合建立“乡村振兴学院”,王澍教授欣然应聘院长,并建立“建筑艺术学院仙居乡村实验室”,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此作了报道。而对乡村建筑、乡村建设的调查研究和探索实践,又促进了王澍教授倡导的重建中国当代本土实验建筑学的建设,可谓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mszb2021013000009v01b004_副本

笔墨当随时代。火热的乡村建设吸引着、感染着艺术院校的师生,艺术家用火热的激情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去,又用画笔描绘乡村建设的生动场景和丰硕成果。《美丽乡村建设》(孙景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茹峰)《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翁诞宪)《互联网的春天——农村电商》(郭健濂等)《暖心——十八洞村贫困户精准识别公示会》(王奋英)《我是河长——巡河》(任志忠等)等,这些全国和全省主题性美术作品,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中国乡村建设的进程和成就,又激励着鼓舞着人们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而不懈奋斗。

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是浙江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特色亮点。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韩绪教授为农村文化礼堂而做的设计项目《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视觉形象与符号系统设计》,既服务于美丽乡村建设,受到好评和欢迎,又获得第十二届全国美展铜奖,正如吴冠中先生所言优秀的艺术作品要“群众鼓掌,专家点头”。

三、针对贫困地区、相对薄弱地区开展结对帮扶,用美育的力量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乡村建设的平衡发展,激发乡村振兴活力。从2008年开始,中国美术学院与经济相对薄弱地区的仙居县皤滩乡建立结对帮扶机制,至2018年十年间先后连续选派六位农村指导员到仙居挂职,2016年又选派党委委员、宣传部长傅巧玲到仙居挂职担任县委常委、副县长,充分发挥美院在文化艺术、文化产业方面的优势,切实开展全方位的结对帮扶、校地合作。2019年学校又接受教育部下达的任务,与四川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结对帮扶,选派优秀教师高文到西昌幼师支教,组织艺术家团队、师生团队赴西昌写生采风、艺术创作,进行艺术扶贫、美育扶贫。还把仙居的机关干部和乡镇干部、西昌幼师的教师请到中国美院进行培训。仙居的《文化铸魂,艺术扶贫》项目和西昌的《美美与共,助力凉山》项目,先后荣获教育部第二届、第三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

2018年中国美术学院的结对帮扶乡镇调整为浙江开化县齐溪镇,学校选派了优秀干部朱东高到当地挂职支援,并成立由学校领导、部门负责人、农村指导员、有关专家组成的专门帮扶小组。由学工部、团委组织的美育支教团队,定期组织师生赴齐溪镇中心小学开展艺术支教,辅导小学生学习美术知识技能,培训当地美术教师。由学工部、团委组织的“美美讲堂——社会美育实践育人平台”,是由学生志愿者担任教师,面向社会大众的开放性的艺术体验公益活动,迄今已坚持十多年,在校内举办了150余期、校外300余期公益讲座,足迹涉及浙江、云南、贵州等多个省份。还和阿里巴巴农村淘宝网络平台合作,开展线上培训,送到20000多个阿里农村网点,供农村孩子课外学习,共同打造农村儿童网上美育课程平台。该项目被列为国家艺术基金的传播交流推广项目,荣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金奖”,“美美讲堂”团队组编的《大家小书》中国书画系列教材荣获全国美术出版物“金牛奖”。“美美讲堂”还走出国门,到 “一带一路”多个东南亚、欧洲沿线国家,进行中国书画培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民日报》要闻版作了报道。自2014年起,学校每年选派2-3名研究生赴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支教,有力支持了当地的美育教学和美丽乡村建设。

mszb2021013000009v01b005_副本

四、发挥校办企业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的优势,打造专业化的乡村美育、乡村建设、社会服务的平台。中国美术学院资产经营总公司是学校负责校地合作、社会服务的专门机构,所属校办企业也积极参与乡村美育和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骄人成果。多年来,经学校资产经营总公司组织牵头,学校与全国40余个地市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直接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有130余个,特色小镇40余个。2020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所到的安吉余村,就是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院担纲余村的村落、景观等设计,充分展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发源地的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他们为淳安县富文乡中心小学设计的学校建筑和景观,为师生“串联成一个微缩的、山地村落式的立体空间,营造出健康、艺术、自然的成长氛围”,成为众多粉丝的网红打卡地。《人民日报》专门刊发了设计师王伟的文章,“校园设计如何以美启智、以美育人?相信孩子们时刻感受到校园的美,一定会促生更多美的创造”。

特色小镇建设是浙江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中国美术学院望境创意公司多年来关注美丽乡村建设,突出区域特色和风土人情,在特色小镇建设、古镇古建古村落的保护、完善和修建,做了大量富有成效、具有艺术特色的设计和建设。如浙江丽水的“古堰画乡”就是地方文化元素的挖掘与利用在特色小镇设计上的成功一例。其他如仙居白塔上衡街道的民宿设计,以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为特色的临安太阳公社设计,西湖区外桐坞村的茶文化+艺术家工作室设计,以社会综合治理模式为代表的萧山楼塔古镇保护和更新,等等,都是校办企业以艺术设计和创作、以美育服务于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

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扶贫脱困攻坚战已经打赢,全面小康社会已经建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今天,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更应该包括对美的需求、对美的享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美育应该是乡村小康、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以乡村美育助力乡村振兴,艺术院校大有作为。

(文字、图片来源于美术报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