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生活方式 >设计

中国建筑是中国文化中最具独特魅力的部分,是中国文化的标志和象征。这些久历风霜、斑驳古老的历史建筑,一块块石砖,一根根梁木,似乎都诉说着国家、民族、家庭的动人故事。

中国传统建筑

1

1919年,北洋政府官员朱启钤前往上海参加南北议和会议。

途经江南图书馆时,他发现了影印宋本34卷《营造法式》。

在古代,“营造”指建筑营建,“法式”在宋代指政府制定的法令与成规,“营造法式”是政府针对建筑工程制定的一部法规。

北宋建筑正值巅峰,作为将作监丞的李诫,为编纂《营造法式》可谓呕心沥血,书中记录“上可以溯秦汉,下可以视近代”,几乎所有材料都来自匠人的实际工作经验。通过中国建筑史上的这个重要截面,我们能看到什么是进化、什么是退步、什么为固有、什么是输入。

2

17世纪末,工匠雷发达从江宁(今南京)应募来北京参加营造宫殿的工作。因为技术高超,很快就被提升担任设计工作。

此后的200多年中,雷氏家族七代人一直连续担任着专门负责皇家建筑设计和监督施工的“样式房”的掌案,因而人们也称这个家族为“样式雷”。

这个家族在建筑史上的地位之所以重要,除了世代沿袭,还因他们那些堪称伟大的设计:故宫、北海、中海、南海、圆明园、万春园、畅春园、颐和园、景山、天坛、清东陵、清西陵……

中国的世界遗产建筑设计中,有1/6出自雷家人之手。

从建筑形式上来说,有宫殿、园林、坛庙、陵寝;从建筑等级上来说,除了皇家建筑,也有京城大量的衙署、王府、私宅。

一直到咸丰十年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之后,样式房的工作才暂时停止。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样式雷”第五代传人雷景修开始尽心搜集祖上留下和自己创作的图纸、画样、烫样、工程做法、簿册、折单等资料。

这些资料装满了3间房屋,这个举动对“样式雷”图档的传承功不可没。

不过,这些建筑图档涉及皇家机密。即便在清王朝覆灭后,雷式家族仍对其家藏图档“寄顿藏匿,以致无从踪迹”。1930年前后,生活无以为继的雷氏后裔,终因穷困潦倒,才求售其先辈庋藏的大量图档。

此时,日本人、中法大学对这些“样式雷”图档虎视眈眈。如果这些国宝级的建筑资料,再重蹈敦煌遗书流散国外的覆辙,无疑又会给国人增加一个痛心疾首的遗憾。

在朱启钤的努力下,文化基金会迅速拨给国立北平图书馆大洋5000元,购存“样式雷”图档,终于使绝大部分的“样式雷”图档、烫样被收购并入藏于国立北平图书馆。

此后几十年历史浮沉,“样式雷”图档总是安安静静地被收藏在各处,等待真正的有识之士来发现与研究。

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

知己知彼,温故知新,已有科学技术的建筑师增加了本国的学识及趣味,他们的创造力量自然会在不自觉中雄厚起来。这便是研究中国建筑的最大意义。——梁思成

梁思成在其著作中就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概括出如下几点:

其一,“尽木材应用之能事”——以木材为主要构材

与世界他系建筑多采用石料垒砌不同,中国始终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因此中国建筑是木造结构的直接表现。

中国木构因历代的演变,形成了遵古的艺术。“其在结构方面之努力,则尽木材应用之能事,以臻实际之需要,而同时完成其本身完美之形体。”。唐宋少数留存至今的建筑,其在结构上的造诣之精,是累积千余年的工程经验所产生的最高美术风格。

3

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始建于唐,后经辽统和二年(984年)重建。其木结构技巧及建筑艺术成就被誉为中国古建筑之典范,它结合柱、梁及斗拱铺作,造出一座内部呈空筒状的楼阁,用以容纳高大的立像。

其二,“墙倒屋不塌”——采用“构架制”结构

关于中国传统建筑,我国民间有着“墙倒屋不塌”的俗语。建筑物上部的一切负荷均由构架负担,承重者为其柱和梁枋,而墙壁并不负重——这种结构原则被称为“构架制”,即,以立柱四根,上施梁、枋,构成一“间”。

墙壁则如“帷幕”一般,仅用于隔断内外、划分空间,因此其上门窗的位置极为自由。从全为墙壁,到全部开窗,乃至完全无墙(如凉亭),都不妨碍负重。

梁思成指出,“欧洲建筑中,唯现代之钢架及钢筋混凝土之构架在原则上与此木质之构架建筑相同”,而中国建筑在数千年前就具备了这个优点。

4

紫禁城角楼剖面图(李乾朗绘,选自《穿墙透壁--剖视中国经典古建筑》)

其梁柱结构非常巧妙,所有屋顶重量都通过斗栱与梁枋传递到二十根柱子上,而室内不出现任何一根立柱,形成一个无柱的空间。四周不用高墙,只安置隔扇门窗,是一座将力学与美学结合无间的建筑杰作。

其三,承上启下之斗栱——以“斗栱”为结构之关键

斗栱是中国建筑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枋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称重结构叫“栱”,栱与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栱”。

斗栱可将上部的荷载,如屋檐、露台、楼井、栏杆等,传递到立柱,以分散横梁和立柱衔接的地方横梁所受的集中剪力,使梁木不易折损;是大型建筑物所不可缺少的构件。

5

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汉代保存下来的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

宋时,斗栱这种在高级建筑中使用最多的构件更是被工匠们作为建筑模数来使用。以“栱”的断面尺寸为一“材”,一座建筑的所有尺度均以此为准,这种方法被称为“材份制”。

至清代,改用“斗口制”,仍是基于斗栱之上,是以“平身科大斗”开口的大小为单位。斗栱比例大小历代不同,根据其结构的演变,可以鉴定建筑物的年代。

其四,外部轮廓优美,迥异于他系

1,檐顶:“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屋顶在中国建筑中素来占着极其重要的位置。至迟自殷代始,已极受注意,历代匠师不惮烦难,集中构造之努力于此。在《诗经》中就有“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句子,歌颂像翼舒展的屋顶和出檐。

6

下图:金山寺的屋檐,张坤摄影

依梁架层叠及“举折”之法,以及角梁、翼角、椽及飞椽、脊吻等的应用,形成了屋顶坡面、脊端及檐边、转角各种曲线,柔和壮丽,是中国建筑物之冠冕。

2,崇厚阶基之衬托:

与崇峻屋瓦互为呼应,“阶基”在中国建筑中也尤为重要。周秦西汉时尤甚,高台之风与游猎骑射并盛,至近世则渐趋扁平,仅成文弱衬托。不过宋辽以后,“台随檐出”、“须弥座”等仍是建筑外形显著特征。至明清时期,须弥座台基则成为宫殿及重要建筑的标准设计,不但施用于殿堂,连照壁、城墙也可见之。

7

紫禁城殿阶

高等级建筑的台基在明清时出现了“散水螭首”,在勾阑之下凸起龙首,特别是在台基转角伸出巨大的龙头,雨水可自龙口内流泄而出。紫禁城三大殿上千只龙首雨时一起散水,气势磅礴,场面壮观。

3,屋身正面木质玲珑:

无论中国建筑物之外表如何魁伟,屋身正面仍为并立之木质楹柱与玲珑之窗户相间而成,鲜用墙壁。左右两面如为山墙,又少有开创辟门者。除箭楼仓廒等特殊建筑外,厚壁开辟窗洞的作法并不常见,与垒石建筑状貌大异。

8

雍和宫万福阁,建于清乾隆十五年。

其一、二楼皆设走马廊,朱红柱列疏密有致,搭配有多彩的梁枋雀替、与槅扇菱花窗。凌空飞廊位于万福阁二楼两翼,与左右较低之永康阁及延绥阁相连。(李乾朗绘,选自《穿墙透壁--剖视中国经典古建筑》)

4,彩绘梁栋,不可逾矩:

中国建筑梁栋彩绘的装饰原则有严格规定。虽远在春秋之世,藻饰彩画就已甚为发达,但若有逾距者,诸侯大夫均引以为戒。待到唐宋以来,样式等级已有规定。色调以蓝、绿、红三色为主,间以墨、白、黄。凡色之加深或减浅,用叠晕之法。

在建筑外部,彩画装饰均约束于檐影之下,斗栱横额及柱头部分;屋顶之琉璃瓦,则保留素面之原则;庄严殿宇,均限于纯色之用。故虽名为多色,但其大体重在有节制之点缀,气象庄严。非滥用彩色,徒作无度之涂饰者可比。

9

山东聊城山峡会馆南配殿雕花梁头

5,须“合院落而观之”:

凡主要殿堂必有其附属建筑物,联络周绕,如配厢、夹室、廊庑、周屋、山门、前殿、围墙、角楼等等,成为庭院的组织。除佛塔以外,单座建筑物鲜有呈露其四周全部轮廓,使人得以远望其形状的。与欧洲建筑物不同,“中国建筑物之完整印象,必须并与其院落合观之。”

10

青海瞿云寺俯瞰图。该寺建于明初洪武年间。(李乾朗绘,选自《穿墙透壁--剖视中国经典古建筑》)

6,平面布局:绝对对称与绝对自由

以多座建筑合组而成的宫殿、官署、庙宇,乃至于住宅,通常均取左右对称之布局。一切组织均根据中线以发展,其布置秩序均为左右分立,适用与礼仪之庄严场合。公者如朝会大典,私者如婚丧喜庆。

11

福建泉州开元寺俯瞰图。其东西石塔建于南宋,大殿重建于明代。(李乾朗绘,选自《穿墙透壁--剖视中国经典古建筑》)

反之,如悠游闲处之庭园建筑,则常一反对称之隆重,变化自由而随意部署取高低曲折之趣,间以池沼花木,如入诗画之境。

12

江苏拙政园俯瞰图。该园建于明武宗正德年间。(李乾朗绘,选自《穿墙透壁--剖视中国经典古建筑》)

这两种传统的平面部署,在不觉之中,蕴含着中国的精神文化的各面,至为深刻。

中国传统民居中隐藏的地理文化

中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北京四合院

在北京旧城胡同中,坐落着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屋为合起来的院落,被称为四合院。最简单的四合院只有一个院子,比较复杂的有两三个院子,富贵人家居住的深宅大院,通常是由好几座四合院并列组成的。四合院大门一般在东南角或西北角,正北房屋为主任的住宅,为正方;两边为厢房,为晚辈居住的地方。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

13

安徽古民居

徽派建筑以流畅的飞檐、高翘的马头墙、宁静的街巷、幽深的院落、粗大的冬瓜梁以及精美的雕刻著称。给人以粉墙黛瓦、错落有致、宁静致远的田园水乡之美感。徽州建筑大门,均配有门楼(规模稍小一些的称为门罩),主要作用是防止雨水顺墙而下溅到门上。大屋顶脊吻,有正吻、蹲脊兽、垂脊吻、角戗、套兽等,沿袭《宋营造法》官式作法。

徽派建筑代表——皖南民居,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4

客家土楼

土楼是客家先人大迁徙的产物。建筑面积数千平米,中央有庞大的天井。在中国的传统住宅中,永定的客家土楼独具特色,方形、圆形、八角形和椭圆形等形状的土楼共有8000余座,规模大,造型美,既科学实用,又有特色,构成了一个奇妙的民居世界。中国客家民居建筑“福建土楼”建筑群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5

广东镬耳屋

镬耳屋是岭南传统民居的代表,多都用青砖、石柱、石板砌成,外墙壁均有花鸟、人物图案。因其山墙状似镬耳,故称”镬耳屋”。鑊,是古时的一种大锅,鑊耳屋,因此亦称"锅耳屋"。其建筑特点是瓦顶建龙船脊和山墙筑镬耳顶,用于压顶挡风。“镬耳屋”一般为砖木结构,青砖(麻石)砌墙,阶砖铺地,红、白石板铺天井。潮汕、客家的民居建筑亦有类似镬耳山墙,粤北客家等地称为“云墙”或者是“茶壶环”。

16

湘西吊脚楼

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重庆、贵州等)、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主要分布于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吊脚楼属于半干栏式建筑,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

17

陕西窑洞

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窑洞多分布在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黄土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因雨量小、少林木、土层厚,洞顶呈圆拱形,窑洞内侧墙与窑洞门相通,成为里外屋的格局。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节省土地,将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有机结合,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

18

西藏碉房

碉房是中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以及内蒙古部分地区常见的居住形式。这是一种用乱石垒砌或土筑的房屋,高有三至四层。因外观很像碉堡,故称为碉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墙体下厚上薄,外形下大上小,建筑平面一般多方形平面,也有曲尺形的平面。碉房在青南藏区适应性很强,特别是在野兽出没之地,是较好的住居,同时有就地取材、建造方便等特点,故能被广泛采用和发展。

19

山西大院

山西大院是中国民居建筑的典范,向有“北山西、南皖南”之说。山西民居建筑雄伟,精雕细刻,匠心独具,兼具南北建筑文化。这里的建筑群将木雕、砖雕、石雕陈于一院,绘画、书法、诗文熔为一炉,人物、禽兽、花木汇成一体,姿态纷呈,各具特色,称得上北方地区民居建筑艺苑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山西大院代表建筑有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庄园等。

20

傣族竹楼

竹楼是傣家的标志民居。主要指两层或以上的竹结构楼房,属于南方“干阑式建筑”的一种。一般傣家竹楼为上下两层的高脚楼房,高脚可防地面潮气;房顶呈“人”字型,易于排水。整个竹楼非常宽敞,空间很大,也少遮挡物,通风条件极好,非常适宜于版纳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竹楼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和德宏州的傣族、基诺族等民族地区。

21

有一种尊贵,只有中国人才懂,那就是中国古建筑。千百年来,由于不同地区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中华大地上留下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建筑。

皖派建筑优雅了千年的徽派民居,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是中囯南方民居的代表。

苏派建筑是江浙一带的建筑风格,是南北方建筑风格的集大成者,园林式布局是其显著特征之一。

闽派建筑将生土夯筑技术发挥到极致,其中“土楼”是其最为鲜明的代表,是一种供聚族而居、且具有防御性能的民居建筑。

京派建筑大到皇宫王府,小到平民住宅,每一处雕饰,每一笔彩绘,都是北方文化的无价之宝。

晋派建筑展现出晋商的稳重大气,严谨深沉,不仅指山西一带,还包括陕西、甘肃、宁夏及青海部分地区。

以吊脚楼为代表的川派建筑,依山靠河就势而建,丝檐走栏自成一派,看似随意却十分考究,成为千年民族文化的传承。

镬耳屋是粤派建筑的代表,象征着官帽两耳,具“独占鳌头”之意,也是家境殷实的象征。

不同流派的建筑,以其独有的历史与文化积淀书写着各自的故事。它们或精致,或恬静,或威严,是如今的建筑永远无法超越的。

不论是何种建筑派别,都离不开匠人们历时数年的精心雕琢,一砖一瓦之时,一榫一卯之间,一转一折之际,都凝结着匠人文化的精粹。不仅集中国古韵之大美,更以原汁原味的中式建筑特色, 凸显着属于中国独一无二的繁华盛景,这,何尝不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骄傲!

凤凰艺术综合报道,内容及图片来源地理知识精选、中国美术家网、瞭望智库、建筑史学、建筑名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