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 作者:赵玥2020-09-08 10:05
原标题:《拜月亭记》薪火相传再上演
“《拜月亭记》对我个人而言,感情是极深的,它帮我打开了昆曲之路,在我不多的人生经历中属于里程碑式的存在。”上海昆剧团昆五班小生演员卫立回忆起在戏校演出这台戏的情形十分感慨,那是他人生中主演的第一出昆曲大戏。
9月9日、10日,上昆为昆五班青年演员量身打造的新版《拜月亭记》将在东方艺术中心上演。台上是青春亮丽的新生代,背后却凝聚着昆大班老艺术家尽心传艺的心血。
创新不失本体
3月下旬,《拜月亭记》开了第一次主创碰头会,昆剧表演艺术家蔡正仁和张洵澎两位艺术指导来到上昆,和大家一起戴着口罩讨论剧本。1959年,蔡正仁和张洵澎还在上海戏曲学校昆大班读书时,他们就主演过昆剧《拜月亭》,主教老师是沈传芷,受到各方欢迎喜爱。尽管该剧没有按昆曲传统格律编写,但在唱腔尤其是表演上,充分体现了昆曲的艺术特色。
卫立(左)、汪诗雅
碰头会上,张洵澎从包里拿出一本薄薄的旧书,封面写着“昆剧《拜月亭记》,关汉卿原著,周玑璋、汪一鹣改编”。这是1960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带着曲谱的《拜月亭记》剧本。一说到戏,蔡正仁不由得激动起来,他说,虽然疫情打乱了原本的创作计划,但不妨利用好这段时间,从头开始梳理剧本、调整唱腔,把四大南戏之一的《拜月亭记》做得更好。
戏既要遵守传统,又要有可看性;既要符合时代特色,又不能失去昆剧的本体。张洵澎建议,不妨参考1960年的版本,再与现在已有的剧本相结合,取其精华,整旧如新。新版《拜月亭记》剧本创作方向就此敲定,以王瑞兰和蒋世隆的爱情线索展开,强化了两人追求幸福生活、敢于反抗的性格。
谭许亚(右)、蒋诗佳
两位前辈对昆剧、对这出戏的感情不言而喻,年近八旬的他们,对自己的学生更是寄予厚望,不遗余力地手把手一路教导,从戏校到昆团,一路保驾护航。8月,热火朝天的集训期间,《拜月亭记》新一轮修改也紧锣密鼓地启动,蔡正仁和张洵澎几乎天天都泡在排练厅,扶学生们上马,再送一程。
见证成长轨迹
2012年,昆五班学生刚从上海戏校毕业升入上海戏剧学院本科,大家就一起排演过《拜月亭记》,还参加了在苏州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昆剧艺术节”,获得“优秀剧目奖”。如今,这批学生已经毕业入团工作多年,卫立再次有机会诠释男主角蒋世隆,和他搭档扮演女主角王瑞兰的是青年闺门旦演员汪诗雅。
这次《拜月亭记》特别采用了两组生旦演员同时排演,另一组蒋世隆、王瑞兰由谭许亚、蒋诗佳扮演。《拜月亭》自南戏以来,昆曲、莆仙戏、梨园戏、婺剧、湘剧、川剧等剧种多有演出,为了演好这个戏,谭许亚找了不少资料,参考了很多其他的剧种对这个戏的舞台诠释。
当时在戏校的时候,蒋诗佳饰演的是剧中妹妹蒋瑞莲一角,现在重新排演这出戏,大家都觉得要区分这两个角色的不同,妹妹一角应该由花旦来应功。所以,蒋诗佳又从头学习姐姐瑞兰的戏份,“我本就主攻闺门旦,演姐姐瑞兰从行当来说才是适合的。”
年轻演员创排新版剧目,对他们而言是一次挑战,因为这不是按照传统经典剧目的路数,不能一招一式地模仿老师的艺术积淀,而是对调动自身创作能力的一次考验与历练。当年蔡正仁、张洵澎演出《拜月亭》时也不过是戏校的学生,昆五班的新秀们也在抓住机会、磨炼技艺,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去熔铸舞台、浸润氍毹。
延伸阅读:
金元杂剧《拜月亭》是元代戏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全称《幽闺佳人拜月亭》。南戏《幽闺记》(俗名《拜月亭》)是元末施惠根据关剧改编而成。金元杂剧唱的是“北曲”,南戏唱的是“南曲”。除了音乐不同外,剧本体制、结构也不相同。
关汉卿之作写的是男女主人公在逃难途中相遇相识、相爱,最后结合的故事。全剧以王瑞兰和蒋世隆的爱情为主线。施惠的《幽闺记》全剧共四十出,以王瑞兰家、蒋世隆家、陀满兴福家三线平行展开,最后合拢。无论是人物、剧情,还是形式上相较《拜月亭》都有了极大的丰富与发展。
此次上昆的《拜月亭记》依据《幽闺记》改编,全剧分为七出:《番兵犯境》《避难奇遇》《旅邸结亲》《和番回京》《请医别妻》《幽闺拜月》《劫后重圆》。讲述王尚书之女瑞兰和母亲因避兵乱,逃难相失,途中瑞兰遇到蒋世隆,二人拜做兄妹,相偕而行,在旅店之中结成夫妻。王尚书由此经过,巧遇瑞兰,责其不守贞节,迫令回家。瑞兰回家之后,思念世隆,庭中拜月,祈求再得相会。蒋世隆去应考,状元及第,王尚书招赘为婿,原来正是瑞兰日夜思念的人,遂圆满结局。
(图片来源于新民晚报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