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生活方式 >设计

中国艺术报 作者:丁含聪 2020-07-31 14:59

原标题:艺术如何介入乡村——第二批全国旅游重点村葛家村改造启示 

文旅部前不久公示的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里,浙江宁海葛家村赫然在列。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丛志强带着研究生团队,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将默默无闻的葛家村改造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这是如何做到的?虽然对中国乡村并不了解,但我知道乡村建设和乡村发展是当代中国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乡村和艺术怎么连接起来?艺术从哪些方面改造乡村?普通村民对艺术改造是什么反应?带着问题和好奇,笔者参加了丛志强团队用艺术改造乡村项目,收获很多。

实事求是,围绕需求本质设计

进入葛家村,路边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和随处可见的设计作品,几乎每户人家的房子都有些艺术元素。一切看起来很和谐,这与我原先印象中的中国乡村完全不同。我了解到葛家村虽然处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宁波地区,但过去经济水平一直“拖后腿” ,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外出打工。到了葛家村后,除了跟着团队干活,一有时间就找村民聊天。他们表示丛志强团队带给葛家村的艺术元素不仅让葛家村为“外人”所知,更实实在在地让他们的生活更丰富、更便捷,甚至挣到钱了。所有人都渴望自己的家率先被艺术家改造,盼望自己的生活变得更丰富、更舒适。

timg (1)

从艺术史看,艺术最初是用来表达人类思想和感情的媒介,构成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在现代社会,艺术被充分利用,在改善人类的物质生活方面也发挥了作用。丛志强强调设计是为了解决村民生活碰到的问题,而不是单纯为了做出吸引人的视觉效果。设计要分层进行,才能抛开外观,围绕本质需求进行,改变生活。他要求我们大胆做实验,结合成本、实用性和有针对性的人群,从葛家村村民最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找到可以深挖的细节和资源,开发出特色。我们深入到每个村民的家中,帮助他们改善生活中最细枝末节的部分。我从观察者的角度,看到了村民脸上洋溢的笑容。丛志强团队在葛家村设计修建了酒吧、图书馆等基础文娱设施,并计划继续以孩子为重点设计一系列主题设施。原先葛家村出外上学的孩子们都不喜欢回村,因为村子里都是光秃秃的路面和土地,没有什么吸引力,古老的桂花林也荒废很久。而在我们改造村庄期间,越来越多的孩子整天蹲在桂花林中用颜料给地上的石头涂色,原先整天躺在家中玩手机游戏的小孩,开始经常去艺术家姐姐住的民宿,找她们玩。村民们原先一到晚上就大门紧闭早早休息,在酒吧修好后,不光村里的年轻人会带朋友回来玩,原先顾虑酒吧会产生噪音的村民也表示体会到多年没有的生活激情和乐趣。

我们在与民宿老板和村干部的交流中发现,之前许多村民对葛家村能够吸引外来力量和新生事物是不相信的。几年前丛志强团队刚到葛家村,向村民提出用艺术设计村庄时,村民们的眼神里充满了茫然和恐慌,他们认为这些从北京来的艺术家“别有用心” 。但丛志强没有退却,反而被村民的淳朴激发出激情,他把自己当作村民一分子,站在村民的立场,思考如何让大家接受自己的想法。当葛家村村民和丛志强团队熟悉后,看到实际成果,便经常问:“盼了你们好久了,能不能早一点给我家老房子改造一下? ”走到哪里,村民都是主动投来友善的眼神和笑容,主动打招呼。

艺术赋能,唤醒村民与土地的关系

被艺术赋能的村庄更能唤醒村民与土地的亲密关系,帮助村民致富。毫无疑问,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支持是前提条件。在宁波政府和宁海县大佳何镇非常重视和支持艺术振兴乡村的绝好机遇下,丛志强要求我们协调好同村民的关系,从村民技能角度去谈设计,让村民信任并且从他们的生活需要出发,积极改造乡村。对艺术家来说,不仅要做设计师,更要做组织协调者。团队中的姐姐们年纪都不大,但是毫不怯场,在与村民出现矛盾时积极和村民沟通,化解误会,同时采用分组工作,让所有村民感到平等。

有一位大婶给我印象非常深刻,她叫小仙。丛志强刚到葛家村时,作为家庭妇女的她,怯生生地说:“我会做一点手工和饭菜,但是艺术这个东西,我们搞不来的。 ”听了丛志强讲解艺术究竟如何在乡村致富中发挥作用后,她的眼神里充满了友善和自信。原本靠种植辛苦一年才能赚到的几万块钱,她一个月就能靠着农家乐赚到。更重要的是她变得自信了,和丛志强就像多年老友般开着玩笑,和来访外人也都如同朋友般大方交流。

timg

我们改造的葛家村38号民宿,老板叫葛建云,具有浙江人敢想敢做的特点。他家原本一穷二白,父母给葛建云留下的只有一间门窗都没有的老房子,但是他凭借自己的努力,盖起了四层民宿。听闻丛志强团队可以帮助他改造民宿,他将所有积蓄都投入艺术改造,并且从乡里各处找来许多有特点的老物件,渴望设计出民宿的特色。葛建云对于民宿的未来十分自信,他想把民宿打造成村里最具吸引力的儿童乐园,同时也有很强的会议接待能力。他认为自家民宿最重要的一点是有艺术设计魅力。从葛建云的身上,不仅可以看出他对丛志强团队的信任,也体现出在艺术振兴乡村的大背景下,农民把自己的家园和土地变得更加美好的强烈愿望。

“人人都是艺术家”,激发村民内生创造力

艺术赋能村庄,不光提高了村庄的知名度、美誉度和产能,更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构成。“艺术就是用设计改变人们生活,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用艺术改善葛家村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举动。

初到葛家村,看着村民自发组织工程队挑着扁担和斧头建设桂花林,我不由想到其他村庄搞旅游的做法,比如外包给有经验的商业团队进行改造。接触大量村民之后我发现,之前的想法是多么幼稚。外包给商业团队,从表面看资本力量强大、工程进度快,但纯商业的改造不仅让乡村丢失了历史和文化魅力,最重要的是,村民们不会获得能力和精神的提升。丛志强团队之所以能获得从当地政府到村里老人孩子的热情支持,一是因为所改造的项目既保持了村庄固有的特色,又焕发出新的魅力;二是从公益出发,在改造村庄的同时做到以村民为本,培养村民的内生改造能力,让村民意识到这是他们的村庄,每个人都是艺术家,可以利用设计改变自己的家园。

timg (2)

一方面紧贴设计本质,探索特色文化和生活美学结合的关系,对村民家中和村庄公共环境进行实事求是的设计;另一方面,从舒适度和便捷度着手,通过改善生活条件、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品质,最终改善村庄文化。葛家村的做法,让我对艺术在更大层面上介入中国乡村生活充满了期待。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