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原标题:香港春拍,究竟是一场什么样的资本游戏?

近日,香港苏富比(Sotheby's)春拍“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与香港富艺斯(Phillips)春拍“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率先举槌,香港春拍季终于在这个盛夏开启。被认为是亚洲艺术市场风向标的香港春拍表现如何?成交额与成交量是否达到预期?最受追捧的艺术家又是谁?

仿佛是低迷了太久,资本市场近日的表现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7月6日股票市场全线大涨,满屏牛市,诚不我欺。市场上3714个票,涨停216个,感觉又回到2015年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

▲ 2020年香港苏富比春拍“现代艺术晚拍”现场。图源:苏富比亚洲

艺术品近几年也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重点之一,因其的收益率与股票和债券基本持平,且艺术品与其他资产的相关度不高,适于作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

疫情席卷全球的半年以来,艺术品市场的交易大幅受挫,整个亚洲似乎都在等待7月香港拍卖季的表现。

▲ 香港苏富比春拍“现代艺术晚拍”现场

截至7月9日,香港在第三波疫情下已新增42宗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34宗为本土个案。香港政府宣布会收紧社交距离措施,派对房间一间房最多容纳8人。

尽管疫情反反复复,近日,香港苏富比春拍与香港富艺斯春拍率先开槌。香港佳士得、香港邦瀚斯与香港保利也将随后在线下展开交易。

经历了大半年线上拍卖的艺术市场,已经等不及恢复传统的线下交易。

▲ 香港第三波疫情到来

再次袭来的疫情使得许多藏家无法到场,为本季度的拍卖增加了一丝不确定性,然而市场表现似乎高于预期。

在刚刚结束的2020苏富比香港春拍“当代艺术晚拍”中,成交率93.7%,总成交5.95亿港元,继2019年秋拍5.382亿港币之后再创新高。其中,1件过亿港币、13件过千万港币成交。

本次拍卖涵盖东西方艺术家的力作48件,包括大卫・霍克尼、杰夫·昆斯、达米恩・赫斯特、刘野、曾梵志、方力钧、克里夫・斯蒂、阿尔伯特・尔莱恩、白发一雄、草间弥生、奈良美智等等。

其中,首登亚洲拍场的大卫・霍克尼《三十朵向日葵》以逾1.148亿港币成交,一举成为当晚的最高价。

▲ 大卫・霍克尼,《三十朵向日葵》, 成交价:1.148亿港币

11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12件作品悉数成交,成交额为1.004亿港元,刘野作品领衔最高价,郝量则是再次刷新其作品拍卖最高价纪录。

刘野的《让我留在黑暗里》以4534.8万港币成交,另一件作品《迷》也以超最高估价的809.5万港币成交。

▲ 刘野,《让我留在黑暗里》,成交价:4534.8万港币

▲ 刘野,《迷》, 成交价:809.5万港币

时间退至7月8日晚,2020苏富比香港春拍二十世纪夜场拍卖7月8日晚以8.26亿告终,超过2019年春拍、秋拍,仅次于2018年秋拍。

两夜相加,香港苏富比现当代艺术两个夜场总成交逾14.63亿港币。

▲ 郝量,《毒浮屠2》, 成交价:1697.5万港币

▲ 岳敏君,《金鱼》, 成交价:761.5万港币

仍是7月8日晚,2020富艺斯香港当代艺术夜全场共22件拍品,仅2件流拍,成交率达91%,总成交额近2亿港元,数字较2019年香港春拍同一专场增长10%。

▲ 富艺斯香港

NO.1 常玉凭什么?

“常玉会是第二个赵无极吗”

7月8日晚,朋友圈的所有艺术圈人的激情似乎都被常玉点燃。

香港苏富比现代艺术晚拍总成交额高达826,213,000港币。香港苏富比现代艺术晚拍历来第二高成交额35件拍品中,34件成功拍出,共四件亿元拍品诞生。

其中常玉的裸女群像《绿色背景四裸女》,四位藏家历时10分钟竞投,最终以2.58亿港元成交。 这幅油画不仅是整个7月香港拍卖季估价最高的艺术品,也是本场唯一获得第三方担保的作品。

意料之外还是想象之中?“凤凰艺术”在第一时间连线了两位专家给以解读。

▲ 常玉,《绿色背景四裸女》,油画纤维板,100x122cm,1950年代, 成交价:2.58亿港元

对于常玉拍出的高价,“凤凰艺术”专访了艺术市场专家马学东, 马学东认为常玉是目前市场上最有把握的艺术家之一。

在市场不确定的情况下,选择那些最有把握的艺术家的作品是明智的。常玉那件四裸女的作品拍出高价,能看出来藏家对常玉的这件作品仍然很追捧。常玉是目前市场不稳的情况下最有成交把握的艺术家,所以苏富比还是把这件作为这场最重要的拍品来上拍。——艺术市场专家马学东

同时,“凤凰艺术”还对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季涛进行了专访。对于常玉的高价,季涛从现当代艺术的较之于古代文物工艺品之特性,给予了解答。

我就看着最高的这几件东西,常玉的作品也好,朱德群的作品也好,都涉及现当代艺术。现当代的作品离我们这个年代比较近,时间短,真伪容易辨别。很多都是原来一级市场卖出以后,就没怎么出现过的。所以现在作品出来以后,大家很容易辨识真伪,只要你拿出单据来:当年谁在哪个画廊卖的什么,这很容易辨别。

而那些古代的文物工艺品,已经上百或几百年,甚至更加久远。在真伪鉴别上,这类作品拿不出什么证据来,所以很难辨别。这就是我们说现当代艺术好拍的原因,通过这样哪怕是不够完备的预展,不算完备的线下,还是拍得很不错的,基本上就跟2019年前年差不太多。

但是总的来说,2020年你看常玉的作品,2020年与2019年拍的上下差别不大,作品也差不太多,画的内容各方面也差不太多,价格也差不太多。多一点,少一点,这都是在合理范围之内。所以,我觉得没有这个疫情也好,不完备的线下拍卖也好,并没有完全影响到的市场价格。市场还是依然这样的一种供求关系,大家还是有这种市场需求的。——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季涛

▲ 常玉,《粉红裸女》,镜面油画,33x42cm,1929, 成交价:1217.5万港元

在本场拍卖中,旅法三剑客: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也均拍出了极高的价格。 与常玉的画作相似之处在于,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的画作也极具东方特色,并且在结合了西方绘画语言的基础上获得了国际认可。

朱德群生平唯一五联画作《自然颂》,拍前估价1亿港元,也是7月香港拍卖季中唯二估价过亿的艺术品。 最终该件作品以1.13亿港元成交,也创下了朱德群本人的新纪录。

对于朱德群的作品,马学东表示,“这件不如预期中的高。一定程度上说明藏家对朱德群精品的价值判断。”而这似乎表明,朱德群的作品在未来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 朱德群,《自然颂》,布面油画(五联屏),162x650cm,1983-84, 成交价:1.137亿港元(新纪录)

▲ 朱德群,《水调歌头》,水墨纸本,40x122.3cm,1998, 成交价:437.5万港元

赵无极依旧是市场追捧的对象,七幅上拍作品全数成交,成交额共计3.18亿港元。

首次上拍的黑红色调作品《20.03.60》当晚以4800万起拍,最后落槌于9900万港元,加佣金1.148亿港元,位列本场第二高价 。

▲ 赵无极,《20.03.60》,布面油画 130x162cm,1960,成交价:1.148亿港元

▲ 赵无极,《19.11.59》,布面油画,114x146cm,1959, 成交价:1.1亿港元

“旅法三剑客”最后一人吴冠中2件作品均超估价拍出。

其中1960年所作的《海南岛木棉林》以773.5万港元成交;1985年所作的《鲁迅故乡》以2417.5万港元成交,是拍前最低估价的3倍。

▲ 吴冠中,《鲁迅故乡》,布面油画,46x53cm,1985, 成交价:2417.5万港元

NO.2 刘野凭什么?

“因为创造了童话吗”

在本季度的当代艺术板块中,刘野成为了最受关注的艺术家之一。 刘野的作品在苏富比、佳士得各上拍3件,富艺斯2件。

在7月8日晚落锤的香港富艺斯(Phillips)春拍“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中,富艺斯推出了赵无极、刘野、张晓刚以及曾梵志等艺术家的作品,并且取得了极高的成交率。

展览成交率蛮高的,90%是很不错的。成交率说明了人气,说明了作品很好,定价准确。不管价格如何,能形成90%成交率,说明这次香港拍卖人气很高,从网上也好,从电话也好,人气是很火爆的,大家踊跃竞价促成成交。无论是线下还是结合了线上,这样不完备的拍卖现场的成交情况是不错的。——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季涛

▲ 富艺斯香港

赵无极的作品自然具有极高的稳定性,作为艺术品市场上的一种硬通货,其2件作品最终以超1亿港元的价格成交。

其中《22.6.63》以2600万港元起拍,经过场内和电话买家的激烈竞争,以4600万港元被现场女性买家拍下,加佣金5431万港元,为当晚的最高价。

▲ 赵无极,《22.6.63》,布面油画,146x89cm,1963, 成交价:5431万港元

而在中国当代艺术中坚力量的艺术家中,刘野的作品成为了拍卖夜最大的看点。

本次在富艺斯上拍的《天使合唱团(红)》为刘野的首次亮相拍场,最终以2775万港元成交,是刘野作品拍卖的第五高价。

《天使合唱团(红)》极具刘野的个人特色,创作蕴含着对童话和哲学的热情,绘画游走于幻想、感性的童话和严谨、理性的哲学两个貌似相悖的端点之间。

▲ 刘野,《天使合唱团(红)》,布面油画,169.1 x 199.2cm,1999, 成交价:2775万港元

除刘野外,张晓刚的作品也备受关注。2006年,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同志17号(同志120号)》,曾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举行的“亚洲当代艺术”专场上,以约98万美元的价格被拍下,创造了当时中国当代艺术成交价的最好成绩。

在拍卖中,张晓刚的《血缘系列:大家庭3号》(拍前估价1000万-1500万)以879万港元大幅低于估价成交;另一件张晓刚早期作品《重复的空间14号:分裂的梦》遭遇流拍。

▲ 张晓刚,《血缘系列:大家庭3号》,布面油画,200x259.2cm,2005, 成交价:879万港元

对于市场的起伏,张晓刚早已有自己的理解,对此张晓刚曾表示,“我随时做好准备从台上掉下去,这个时代是一个谁都保不住的时代。我也相信不会永远保持在高峰,人也不可能一直在巅峰,总会下来的。 我们这一代现在处于既不年轻,又不够老的阶段,老到赵无极、齐白石那样也就稳定了。所以,创作还是得继续加油啊。 ”

对于香港富艺斯“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的表现,马学东认为目前的藏家还是非常严谨的。

这张拍卖成交率挺高,但也有一些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未能拍出,拍出的价格在正常范围,能看出藏家还是很理性和谨慎的。——艺术市场专家马学东

▲ 曾梵志,《无题》,布面油画,200x150cm,2005, 成交价:603万港元

▲ 奈良美智,《智慧热》,布面丙烯,110x120.2cm,1999, 成交价:1275万港元

NO.3 线下拍卖变了吗?

“买的是艺术、资本、还是社会价值观”

作为疫情期间的香港首场线下拍卖,在经历了疫情和线上拍卖的冲击后,线下拍卖变了吗?成交额是否如预期般想象的好?从7月8日晚的成交额能看出什么?

季涛认为,现在判断这些还为时尚早。

拍卖 情况到底如何,不能从这一晚上的几件作品来判断,因为这只是现当代这部分,不能代表古代,也不能代表工艺品。还得看明后天的拍卖,再看总数据、总成交率等,包括场面热闹程度,结合方方面面再去判断整个市场会怎么样。从我目前的感觉判断,应该是2020年秋拍,无论香港和内地都会受一些影响,都不会好过2019年的秋拍,这是我的初步判断。——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季涛

马学东也认为,香港市场行情要等这几天这几家拍卖公司拍卖后才能看清更整体的情况。但透过7月8日晚的成交额,马学东表示,至少能看出大家对市场的信心还是在的。

现在全球整体还处于疫情中,技术层面看网上拍卖,出价,电话委托不存在技术难题,也有越来越多的平台在转播香港的各场拍卖。技术不存在障碍,市场目前也不缺资金。而且随着全球资本市场的放水,下半年进入艺术市场的资金会更多。已经拍完的几场说明大家对市场的信心还在,信心在就是最重要的。——艺术市场专家马学东

▲ 富艺斯香港2020

但本次拍卖确实显现出一些新的亮点与变化。 近年来女性艺术与女性艺术家近来成为艺术市场以及美术馆的宠儿。

女性艺术家关紫兰的作品在7月8日晚的拍卖中表现突出,其早期作品《少女》以977.5万港币成交,大幅刷新了艺术家的拍卖纪录。

上海明圆美术馆副馆长陈君达介绍,关紫兰此前作品拍卖过百万者很少,2020年恰逢关紫兰逝世35周年,其艺术观念受“野兽主义”影响极深。

再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关紫兰的《少女》,800万港币落槌,创出其个人作品拍卖纪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民国其他女画家作品后续的作品行情。因为近几年欧美艺术市场上女艺术家作品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艺术市场专家马学东

▲ 关紫兰,《少女》, 布面油画 76.5x63cm,1930, 成交价:977.5万港元(新纪录)

香港女性年轻艺术家黎清妍,在刚刚结束的2020苏富比香港春拍“当代艺术晚拍”中亦表现不俗。

本次是黎清妍的作品首登拍场,并创下了其作品拍卖的最高价记录。

▲ 黎清妍 (1984年生),《从此幸福快乐地生活下去》,2013,油画画布,100.3 x 80cm, 成交价:262.5万港元,创其作品拍卖最高价纪录

有故事的艺术家也成为市场的宠儿,藏家买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作品,还是一段过往。

天才华裔艺术家王俊杰,曾被《纽约时报》誉为现代梵高,但作品特色又自成一格,但刚刚要崭露头角的年轻艺术家却于2019年自杀身亡。其母表示王俊杰患有神经内科疾病妥瑞症、抑郁症和自闭症,每日醒来说疾病折磨,都要“与恶魔搏斗”。

《温暖》作为艺术家首次登入亚洲拍场的作品,吸引了共计23位竞投者参与现场、电话及线上竞投,最后以262.5万港元成交,超最低估价5倍。

▲ 王俊杰,《暖》,布面油画,68x50cm,2017, 成交价:262.5万港元

尽管最终的成交额无法确定,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我们永远需要传统线下拍卖这样的形式。

2020年呢,上半年的网拍最高到几百万,已经超出原来的2019年以前的可能有十倍或者等几十倍。但是你把它汇总一下,也只有原来线下拍卖的1/10到1/8,跟线下比还是要差很多倍。所以所有的拍卖行,就目前来说离不开线下拍卖。因此他们迫不得已的尽快的来推出线下拍卖,并且一定要线下的预展。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预展,大家心里没底是不敢在网上买的。

线上还仅仅是一个辅助工具,做一些当代的一些低价位的作品,拿一些容易辨别真伪的作品。作为一个补充,一个日常规化的、可以跨时间的、可以跨地区的操作。线下拍卖现场,目前来说就是必不可少的,需要尽可能多,尽可能做大。——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季涛

▲ 《2019中国艺术财富白皮书》

画家翁伟曾说:“在画家圈中,常见的说法,画画是为了艺术,不是为了卖钱,画家对于彼此的画价、卖画途径等问题也大多讳莫如深。然而私下里,关于卖画的新闻都是传播得最快的消息,人们对此津津乐道,往往是既准确又神奇。”

艺术市场有时看起来让人觉得没什么道理,历史的教训也很多,时代总是在不断更迭中。近十年,世界艺术市场上已不知换了几波人。

时刻保持警惕,然后去爱这个魔幻的艺术市场吧。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