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展览

佩斯画廊 2020-05-22 07:34

原标题:佩斯香港即将恢复画廊空间展览项目 举办群展「Chewing Gum IV」

1

亚当·彭德尔顿,“无题(我们不是)”,2019,布面丝网印刷油墨,91.4 cm × 71.1 cm ©  亚当·彭德尔顿

香港—佩斯画廊将精心推出专题群展“Chewing Gum IV”,再次以香港这一文化交汇的独特位置为语境,通过一系列来自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作品呈现对该语境发展的象征性隐喻。与一般的饮食不同,口香糖强调“咀嚼”的感受与品尝而非结果,是次展览在延续佩斯对艺术家个体创作生态的关注的同时,着重于不同艺术家在其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创作手法、视觉元素以及文化内涵上的对比和碰撞,亦将于并置中突出香港地域语境:在当下疫情拉开社会距离并延伸时间体验的特殊背景下,我们更需要且能够用“咀嚼”这一动作行为,来进行精神上的消化与品味。展览将于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公众开放,并持续展出至7月2日。

2

Images from L/R: Poor People’s Campaign, Resurrection City, June 25, 1968. AP/ Bob Daugherty; Adam Pendleton, Untitled (Who is Queen), 2019; Adam Pendleton, Queen, 2020 (detail)

3

Installation view, Adam Pendleton, Just Back from Los Angeles: A Portrait of Yvonne Rainer, 2016-2017, single channel black and white video,13 minutes 51 seconds, overall installation dimensions variable, Edition of 5 + 2APs © Adam Pendleton

亚当·彭德尔顿(Adam Pendleton,生于1984年,美国弗吉尼亚州)是一位概念艺术家,善于运用视觉文化中历史性和美学性的内容来从不同的文化角度——从社会反抗运动到达达主义、极简主义以及概念论——来探索环境如何影响意义的生成。彭德尔顿通过重新配置文字、图形和图像,引发一系列的批判性思考和质疑。在“无题(我们不是)”这一系列作品中,彭德尔顿于整个画面里重复一个声明:“我们不是”。按照彭德尔顿独具特色的个人风格,这句短语以黑白色调互相截断并覆盖,在框架内编织出入,以不同的可读性在画布上跌宕起伏;其中的细节如滴状或喷洒状的墨迹令人联想至了涂鸦的手法和肆意的风格。

4

名和晃平,“以太#61”,2019,混合媒材,190.9 cm × 26.7 cm × 27.7 cm © 名和晃平

5

名和晃平“以太”系列作品于旧金山机场君悦酒店 © 名和晃平

与彭德尔顿粗犷的视觉体验相反,日本艺术家名和晃平(Kohei Nawa,生于1975年,日本大坂)在他的作品中则表现出一种精心控制的风格。在“Pixcell”和“以太”两个系列中,艺术家均致力于创作中感知虚拟与物理的空间,并探讨自然与人工之间的关系。他的作品基于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因果律,展现 分散的部分如何通过复杂和动态的结构聚集在一起,为观众提供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观察周围世界的视角。

6

肯尼斯·诺兰德,“无题”,1985,布面丙烯,80.3 cm x 85.6 cm © 肯尼斯·诺兰德

7

肯尼斯·诺兰德个展“画作1975-203”展览现场,佩斯纽约,2014 © 肯尼斯·诺兰德

肯尼斯·诺兰德(Kenneth Noland,生于1924年,美国阿什维尔;卒于2010年,美国克莱德港)是战后抽象艺术和色彩领域绘画发展的主要力量。他在四十年代后期进入布莱克山学院,对色彩和几何形式的情感影响表现出了早期的兴趣。他对线条和色彩的执着探索贯穿其他多产的职业生涯,包括他知名的圆形画作,并延伸到之后对钻石形、水平带、格子图案和V字形视觉语言的运用——在本次展览的画作《无题》(1985)中便可欣赏到。

8

托马斯·诺兹科夫斯基,“无题(6-12)”,1986,板上布面油画,40.6 cm x 50.8 cm © 托马斯·诺兹科夫斯基

9

托马斯·诺兹科夫斯基生前于其工作室 © 托马斯·诺兹科夫斯基

10

Thomas Nozkowski, Untitled (6-113), 1991, oil on canvas board, 16" x 20" (40.6 cm x 50.8 cm) © Thomas Nozkowski

与诺兰德作品大量的直线和几何形状不同,托马斯·诺兹科夫斯基(Thomas Nozkowski,生于1944年,美国新泽西;卒于2019年)的《无题(6-12)》(1986)和《无题(8-6)》(2001 )中具有生物细型态的图像元素传递出一种更自然有机的表达。他的画作相对较小的尺寸也增添了一种亲密感。他还因其抽象画的亲密比例而得到认可。对感知体验的强烈意识和对探索视觉可能性的渴望,是艺术家现实的基础,并从特定的可读性中释放出来。

11

张晓刚,“黑石”,2014,纸本油画,画作 60.8 cm x 50.8 cm;装裱  97.5 cm × 73.5 cm © 张晓刚

12

疫情期间张晓刚于其工作室进行创作 © 张晓刚

展览中亦展出了中国艺术家张晓刚(生于1958年,中国云南)的纸本油画《黑石》(2014),展现出艺术家长期以来对居家环境中的肖像和叙事图像的兴趣。然而,这件作品呈现了张晓刚近年来的艺术创中的新构图和动态,即一种强大的失重感和不稳定性。画面中,人物飘浮在画布上一个未定义的空间中,凸显出与周围环境的隔离和疏离感。 

13

米歇尔·鲁芙娜,“无题”,2016,LCD屏及视频影像,82.9 cm × 145.1 cm × 8.6 cm © 米歇尔·鲁芙娜

类似的关于身份、错位和人类生存脆弱性的讨论可以在米歇尔·鲁芙娜(Michal Rovner,生于1957年,以色列)的多媒体作品《无题》(2016)中找到。通过有筛选的记录视觉信息,时间和地点的细节被掩盖,使她的作品成为对人类连续性体验的一种层次丰富并抽象的反思。对于作品内外环境的探索,美国雕塑家托尼·史密斯(Tony Smith,生于1912年,美国新泽西;卒于1980年,纽约)则有不同的角度:其作品《一代》(1965)体现了艺术家典型的有机与简约,无论是独立的内部还是于外界对话中皆有强有力的效果。正如史密斯所说:“《一代》是我认为的第一件真正的纪念性表达。我不认为这是个人或主观的, 我尽可能地试图让它达到城市化与客观。”

14

托尼·史密斯,“一代”,1965,铜铸黑面雕塑,78.1 cm × 83.8 cm × 91.1 cm © 托尼·史密斯

(图片来源佩斯画廊,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