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投资收藏 >杂项

中国美术报网 2020-05-11 10:05

原标题:唐代美食的制作者:新疆阿斯塔那劳动泥俑 

1972年新疆阿斯塔那201号墓出土了一组彩绘劳动泥俑。该墓的墓主人为张君行之母。据随葬的砖质墓志记载,张君行官居当涂校尉,其母亡于唐咸亨五年(674年),下葬于高昌城西北五里处。虽历经千年,但得益于吐鲁番地区干燥的气候和特殊的地理环境,这组泥俑最终完整地被保存了下来。

泥俑群由四人组成,再现了唐代劳动妇女舂粮、簸糠、推磨、擀面、烙饼的全过程。在以往的唐朝绘画和雕塑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表现贵族阶层形象和生活的作品,但像这样成组地表现劳动妇女形象以及生产细节的俑塑,在整个阿斯塔那墓群以至唐代泥俑中均较为少见,是研究新疆古代社会生活、雕塑艺术及饮食文化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阿斯塔那 201号墓出土的唐代彩绘泥塑劳动妇女俑

泥俑皆为女性,头梳高髻,面涂白色铅粉,额际点花钿。上身着窄袖衫,外罩半臂衫,下身着拖地长裙。她们虽在整体风格上较为统一,但每一件在具体细节上仍略有差异。

通过这组泥俑结合其他考古及文献资料,我们还可看出面食在当时当地人的饮食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根据吐鲁番阿斯塔那50号墓出土的重光三年(622年)供食帐,可知当时的粮食作物中,麦类占比很大,同时粮食加工水平也已得到显著的提高,出现了细麦、麦、糜细米、糜米、栗米和白罗面等。在阿斯塔那墓群,考古队员还曾发现馕、麻花、饺子以及花式糕点等食物。

以馕为例,其作为当地人的主食,维吾尔族谚语中甚至有“一日不可无馕”的说法。有人认为馕是由波斯传入西域的,但考古资料表明并非如此,在新疆3000多年前的墓葬中就有比较原始的馕出土。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3000年多前的哈密五堡、2800年前的且末县扎滚鲁克、2500年前的鄯善县苏贝希以及1800多年前的洛浦县山普拉等地的墓葬中,均发现了各种形态的馕。这些馕不全用小麦面粉做原料,和现在的馕形状也有差异,但足以说明馕在新疆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而在1972年阿斯塔那唐墓中出土的馕,虽然破碎,但仍可看出,原料为小麦粉,中心薄,边沿厚,中央戳有花纹,形状与制作形式,已与目前日常食用的馕较为一致。

通过丝绸之路,西域的饮食文化,如一股清流汇入中原地区,使得胡饼曾在中原地区尤其是长安风靡一时。根据《资治通鉴·玄宗纪》记载,安史之乱时,唐玄宗西逃至咸阳集贤宫时,正值中午,“上犹未食,杨国忠自市胡饼以献”。白居易在《寄胡饼与杨万州》一诗中亦有“胡麻饼样学京师,面脆油香新出炉”之句,道出长安胡饼的盛名与美味。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使得唐代的饮食文化表现出超过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的多彩风格。

看着眼前的这组劳动俑,唐代妇女舂粮、簸糠、推磨、擀面、烙饼的场景历历在目。“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正是千百年来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让现在的我们拥有了引以为傲的中华美食文化。

(图片来源于中国美术报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