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商业 2020-03-09 07:56
原标题:从速溶咖啡到艺术殿堂,「全球古根海姆」是如何炼成的?
在美国纽约第五大道上,有一座长相奇特的白色建筑,看似一个茶杯,又如一个巨大的白色弹簧,还有人认为更像一只“白色大海螺”。这个建筑正是被称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私人现代艺术博物馆之一的古根海姆博物馆。
2009年5月23日是古根海姆博物馆建馆50周年纪念日,为此博物馆特别举办了名为“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由内向外”的展览,以表示对该馆的设计者、美国著名建筑师赖特的致敬。
当时,古根海姆博物馆是一个设计理念非常超前的建筑,一经建成便遭到大量的批评和攻击,有艺术评论员甚至抨击它是“建筑与艺术之间的两败俱伤”。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867~1959)
赖特1935年为美国商人、慈善家埃德加·乔纳斯·考夫曼(Edgar Jonas Kaufmann)设计的“流水别墅”,是世界著名建筑之一,1966年被评为美国国家历史地标
其实,赖特的设计独具匠心,建筑设计风格与古根海姆的收藏定位相得益彰。如今,曾经的批评已经被溢美之词所取代。当人们走进博物馆,沿着螺旋上升的走道一直向上观赏墙上的画作时,再没有人怀疑这座建筑与艺术之间的完美结合。
这也正是所罗门·古根海姆邀请赖特主持设计的初衷——为他的藏品设计一座全新的“精神殿堂”。
古根海姆博物馆内景
以速溶咖啡起家
古根海姆的家族史可以追溯到17 世纪。和罗斯柴尔德、威尔顿斯坦等拥有巨额财富的家族一样,古根海姆也是犹太家族。
那时,居住在瑞士的鳏夫西蒙·古根海姆,以做裁缝为生抚养1个儿子和5个女儿。当地有位寡妇也是同样独自抚养6个孩子。或许是相互同情,二人决定重组家庭。当时,瑞士视犹太人为劣等民族,不允许他们婚配繁衍。无奈之下,两人只好带着12个孩子离开瑞士,迁往遥远的美洲大陆组建了家庭。
初到美国后,由于语言不通和经济拮据,西蒙不能再以裁缝为生,只好带着儿子梅耶走街串巷卖杂货。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梅耶留意到在父亲贩卖的杂货里,咖啡是最受人欢迎的。这种咖啡不是有钱人喝的纯正咖啡,而是一种经过加工提炼的咖啡速溶粉,方便实惠。于是,他多方打听学习,无数次请人实验,终于制作出古根海姆家特色的咖啡速溶粉,大受欢迎,梅耶因此也获利颇多。
梅耶·古根海姆(Meyer Guggenheim,1828~1905)
几年后,梅耶又开始进入香料等其他领域,甚至连刚开始兴起的股票都有所涉及。19世纪,美国的铁路、公路建设如火如荼。密西西比河与堪萨斯城之间的铁路承建由一家大公司负责,但这家公司却因一次财务危机而股票价格大幅下滑。当人们纷纷抛售时,梅耶反向行之,收购了大量该公司的股票。如此一来,如果有人想要控制铁路,只能从梅耶的手中购买股票。梅耶以此净赚23万美元。
梅耶还在矿业开采上赚得盆满钵满。19世纪末,美国西部的资源尤其是矿山的开发非常密集,吸引了大量投资和人力。梅耶以赌徒的决心和狂热,投入大部分财力用以开采两个矿井——后被证实是百分百的富矿。每天可以采矿50吨,每吨矿有15盎司的银和60%的铅。
自此,古根海姆家族的财富也像矿井一样源源不绝地喷涌。这个来自欧洲大陆的“劣等民族”终于在新大陆上取得了平等身份,进入了上层社会。
商业帝国终将谢幕
钱越赚越多,梅耶的事业也在不断扩张。在他的7个儿子中,丹尼尔尤为出众。
丹尼尔·古根海姆(Daniel Guggenheim,1856~1930)
丹尼尔在经过调查后确信阿拉斯加布满富藏铜矿的山峰,但偏远的地点和恶劣的环境需要大量投入。于是,丹尼尔和J. P. 摩根达成了合作协议共同开采。当年,铜矿开采就给古根海姆家族带来高达300万美元的巨额利润。
彼时的阿拉斯加也被称为“‘摩根海姆’的殖民地”
随着一战爆发,对铜、铁等矿物的需求大幅增加,古根海姆家族的财富也以惊人的速度不断累积。据说从一战到战后短短五六年间,古根海姆家族仅从阿拉斯加的铜矿开采中就获利7000多万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呢?当年俄国沙皇政府把阿拉斯加卖给美国也不过720万美元而已。
短短三代的数十年间,古根海姆家族从普通的瑞士移民成为美国豪门家族。随着丹尼尔的离去,家族的第四代掌门人由哈里担当。
哈里·古根海姆(Harry Frank Guggenheim,1890~1971)
比起父辈,古根海姆的后人们对财富和商业明显不再热衷,反倒是艺术、文化和其他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成为一些家族成员的兴趣爱好。为此,哈里经过再三思考,决定把大部分的家族财产分散到不同的基金会中,这样既能有意义地利用资产,又能为古根海姆这个姓氏赢得更高声名,并且还不用缴纳巨额税费。
20世纪50年代,这个曾经在美国财富排行榜上位居第二,仅次于罗斯柴尔德的富豪家族就从财富排行榜上消失了。不过,古根海姆的财富被分散在社会公共事业中,遍及慈善机构、基金会、博物馆,数额高达上千亿美元,这对于美国乃至世界科学文化艺术的发展都成为极大的推动力量。而这个家族,也因此开创了一个不以物质为衡量标准的全新世界。
两代人的艺术收藏
梅耶和丹尼尔为家族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即便后辈中缺乏商业经营人才,遗产也足够他们过着优渥的生活。在艺术收藏方面,有两位非常重要的家庭成员不能不提。一位是热爱艺术的所罗门·古根海姆,即梅耶的儿子、丹尼尔的弟弟;
所罗门·古根海姆(Solomon R. Guggenheim,1861~1949)
一位是个性鲜明的女性,佩吉·古根海姆,所罗门的侄女。
佩吉·古根海姆(Peggy Guggenheim,1898~1979),其父本杰明·古根海姆在泰坦尼克号沉没事故中遇难
前者创立了古根海姆基金会和所罗门·古根海姆博物馆,后者积极支持当代艺术家,在威尼斯创建了自己的博物馆。二人对家族艺术收藏和博物馆的发展乃至美国现代艺术都有着重要影响。
位于威尼斯的佩吉·古根海姆博物馆,这里也是她的私邸
佩吉·古根海姆博物馆内景
所罗门最初喜爱的是古代大师的作品。不过,在其1927年遇到来自德国贵族家庭的艺术家希拉·瑞贝之后,收藏方向发生了转变。瑞贝成为了所罗门的亲密朋友与艺术顾问,并不断鼓励他收藏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非具象艺术”。
希拉·瑞贝(Hilla von Rebay,1890~1967)
瑞贝为所罗门创作的画像,1928
1930年,所罗门夫妻与瑞贝远赴欧洲,并与当时在德绍包豪斯任教的“欧洲抽象绘画之父”康定斯基见面。所罗门购买了大量康定斯基的抽象作品,奠定了自己的收藏方向,也成为康定斯基作品最大的藏家。随后,瑞贝协助所罗门陆续购进了保罗·克利、 夏加尔、罗伯特·德劳内等艺术家的作品。这些也成为了古根海姆的馆藏基础。
从左至右:所罗门的妻子艾琳、康定斯基、瑞贝、所罗门,1930
康定斯基Composition 8,1923,古根海姆博物馆藏
罗伯特·德劳内Saint-Séverin No. 3,1909~1910,古根海姆博物馆藏
夏加尔The Flying Carriage,1913,古根海姆博物馆藏
1937年,所罗门·古根海姆基金会成立,瑞贝被任命为基金会的受托人和策展人。1939年,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前身“非具象绘画博物馆”在租赁的一个汽车展示室厅成立,瑞贝出任馆长。
随着艺术藏品的增多,所罗门计划新建一个可以容纳并展示藏品的博物馆,即如今的“白色大海螺”。可惜的是,所罗门未等到博物馆竣工便与世长辞,为表纪念,博物馆便以他的名字来命名。
截至到1949年,古根海姆的馆藏已囊括了印象派、后印象派、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流派共730件作品,在纽约私人博物馆中一时风头无两。
毕加索Bottles and Glasses,1911~1912,古根海姆博物馆藏
乔治·苏拉特Peasant Woman Seated in the Grass,1883,古根海姆博物馆藏
蒙德里安Tableau No. 2/Composition No. VII,1913,古根海姆博物馆藏
蔡国强《龙来了!狼来了!成吉思汗的方舟》,1996,古根海姆博物馆藏
而佩吉的艺术收藏则更具前卫之风。佩吉结识的一些先锋艺术家,如杜尚、康士坦丁·布朗库西、杰克逊·波洛克、亚历山大·考尔德等,涉及达达主义、立体主义、抽象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现代艺术几乎所有的重要流派,在今天看来这些艺术家无一不是在艺术史中熠熠生辉的人物。
佩吉与杰克逊·波洛克(约1946),可以说没有佩吉的资助与帮助,艺术史中可能就少了一位抽象表现主义大师
贾科梅蒂Piazza,1947~1948,佩吉收藏
达利Birth of Liquid Desires,1931~1932,佩吉收藏
威廉·德·库宁Untitled,1958,佩吉收藏
二战时,为了帮助艺术家筹备钱物逃离战区,佩吉曾制定了“每天购买一件艺术品”的计划。1938年,佩吉在伦敦开了第一间以家族姓氏命名的商业画廊“Guggenheim Jeune”,收藏主要集中在欧洲超现实主义绘画和美国表现主义作品上。但画廊在第一年就亏损600万英镑,更要命的是佩吉因此与叔叔所罗门产生矛盾。
佩吉与在纽约流亡的欧洲艺术家合影(1942),佩吉用自己的能力和人脉帮助这些艺术家在美国立足
在所罗门看来,艺术收藏是一项公益事业,而佩吉所建立的商业画廊无疑将给古根海姆这个家族姓氏带来金钱的腐蚀,让艺术失掉纯粹性。或许这是所罗门对佩吉的误解,或许是佩吉逐渐明白了古根海姆的使命。之后在纽约她再次开办的画廊“本世纪艺术”(Art of This Century)里,就只有一个展厅作为商业用途,其他展厅均致力于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的学术研究。
佩吉在纽约的画廊,1942
1969年,佩吉立下遗嘱,决定将其所有收藏都捐赠给古根海姆基金会。而佩吉也因为对现代艺术的收藏和赞助,在美国和欧洲20世纪现代艺术史上占有了重要的一席。
全新的博物馆运营模式
1988年,时任馆长托马斯·科伦斯看到了博物馆商业属性的一面,提出了“全球古根海姆”策略,即以古根海姆博物馆为统一品牌,以馆藏艺术品为共享资源,在世界其他区域建立连锁博物馆。加盟者申请通过后缴纳加盟费用,纽约总部为其提供相应的咨询、运营模式及策展的有偿服务;总部还会为加盟馆免费提供藏品的展示权和大型展览展品资源的优先享用权。
西班牙毕尔巴鄂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就是一个成功的加盟案例。1991年,西班牙当地政府向古根海姆纽约总部提出加盟意向,并出资1亿美元建造博物馆,设计师由美国解构主义建筑师弗兰克·盖里担任。1997年博物馆落成,第一年就吸引了超过170万人次来此参观,给面临经济困境的毕尔巴鄂市带来超过5.6亿美元的收入。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路易丝·布尔乔亚Maman(Ama),2001,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藏
杰夫·昆斯Puppy,1992,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藏
“全球古根海姆”为当下的博物馆体制带来相当多的思考,但是质疑之声也一直都存在: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品牌输出对于加盟馆当地的文化发展是否会带来冲击?资源共享带来的藏品频繁流动,难道不会增加损坏乃至遗失艺术品的可能性?艺术品到底是库存的商品还是艺术品?……
此外古根海姆的扩张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譬如位于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分馆,就因城市氛围过于商业娱乐而最终关闭;芬兰赫尔辛基的分馆计划则因当地议会反对而搁浅;而早在2006年就达成协议的阿布扎比分馆也几经耽搁直至2011年才开始动工,并且进展甚微。2019年古根海姆博物馆馆长理查德·阿姆斯特朗在阿布扎比文化峰会表示,“建设将很快开始,大约需要4年才能完成”。
阿布扎比古根海姆博物馆(效果图),弗兰克·盖里设计
不过,质疑归质疑,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加入这个阵营开始进行品牌输出,如法国卢浮宫同样选择在阿布扎比开设了分馆,于2017年开放;英国V&A博物馆与深圳蛇口设计互联合作打造了其首个海外展厅;故宫也在厦门鼓浪屿设立了故宫外国文物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也在建设当中。
阿布扎比卢浮宫,法国建筑师让·努维尔(Jean Nouvel)设计
古根海姆的全球化策略在于它活用资源,做到信用度、藏品和财富的共享。这与梅耶的家训“利益同享,风险共担”一脉相承。彼时,古根海姆家族的视野就已经是“全球化”的了。
(图片来源艺术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