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生活方式 >设计

iloveCHAO 2020-03-03 12:55

原标题:马天尼杯的生与死 

马天尼杯,一种摇摇欲坠的诱惑。因为不实用、容易碎、酒易洒等缺陷,让不少调酒师对这种杯型感到不满。马天尼杯的未来或许不是光明的,但试想一下,又有哪种杯子可以作为标志,代表盛行的鸡尾酒文化呢。

Y

倒置的三角,细长的杯颈——马天尼杯是鸡尾酒最具标志性的符号。它甚至比在酒吧门口写上“鸡尾酒”和“Cocktail”更让人清楚自己即将得到什么样的饮料。

但是,马天尼杯在今天却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质疑,这种玻璃杯几乎在各个方面都有不足。专卖鸡尾酒工具的网站Cocktail Kingdom的创始人格雷格·博姆直言马天尼杯是一种有问题的杯型,它的设计不切实际。

一切的根源,还要从马天尼杯的发明说起。被称作“鸡尾酒之王”的马天尼比现代马天尼杯的历史早了40年,早期的马天尼酒装在碟型的香槟杯中呈上。正如《了不起的盖茨比》那张著名的剧照,香槟杯是20世纪初主流的杯型。

1925年,巴黎举办的国际现代装饰与工业艺术博览会上,马天尼杯首次亮相。有人认为这是Art Deco风格影响下对碟型香槟杯的一种现代设计,甚至于V字形的轮廓很可能来源于彼时埃及热中金字塔形状的启发。它并没有马上成为流行,也还没有和马天尼鸡尾酒扯上关系。

1920年代正值禁酒令时期,私酿金酒是最常见的烈酒,马天尼也由此迅速崛起。鸡尾酒之王的称号不是单指饮料本身的伟大,更是因为马天尼塑造了一种新的饮酒文化,是象征着都市与时尚的标志。

1934年的电影《瘦子》发行于禁酒令落幕不久,影片里混迹于上流社会的侦探夫妇喝着马天尼,不同于盖茨比,他们用的是马天尼杯。专门研究马天尼文化的作者洛厄尔·埃德蒙兹形容马天尼是政治家和高管的饮料,有志于成为他们的人也对这种鸡尾酒推崇备至。因此当Art Deco风格开始影响都市建筑、室内装饰和家具设计时,透着同样审美的马天尼杯成为一种时尚的选择。

1940年代,马天尼和这种特殊形状的玻璃杯走到了一起,其背后代表着文化观念、生活方式和阶层标志。马天尼杯的称呼也是在那时固定下来,并且开始变得无处不在。这种杯子的干净线条很快成为一种普遍的符号,世界各地的酒吧都将其轮廓加工成徽标。任何人都可以在一张纸上用五条线画出它(“ Y”的顶部和底部再各加一条线),然后在一次乏味的会议上传递给同事,对方会立即明白这是会议后的邀请,并微妙的点头。

一项报告显示,IMDB收录的所有电视和电影中,马天尼出现了135次。从绅士特工007、布鲁埃尔镜头下的资产阶级到麦迪逊大街的广告精英,马天尼杯和它承载的酒是塑造人物的绝佳工具。1958年的《纽约时报》不吝其辞,夸赞它是“我们文明的象征。”也正是在那个时代,马天尼杯背后的标志性饮料发生了改变。

60年代以后,无味的伏特加开始取代金酒,对调酒的耐心无迹可寻,取而代之的是古典杯和粗暴的大方冰呈上的马天尼,这种饮料象征的现代主义审美开始走向自我瓦解。马天尼的流行程度连续下滑了20年,1973年的《时尚先生》杂志嘲讽它为“一种苦味的饮料,代表着从虚假的资产阶级和社会趋利派到疲惫不堪的酒鬼和潜在受虐狂之类的一切人等。”

时代改变了,马天尼也过时了。1976年的总统候选人吉米·卡特曾经提出给工人阶级50美元的马天尼午餐补贴,说明这种饮料声誉广泛,不过它此刻象征的是保守主义的美国。随后的80、90年代属于超大号伏特加果味饮料,马天尼的名字被过度使用,马天尼杯的尺寸也越来越大。

这是倒三角形设计的必然结果,陡峭的斜面导致了液体的表面积随着体积的增长而成比例增长,最终的结果就是马天尼杯越来越显得笨拙。这也意味着一点轻微的晃动就很容易造成液体洒出杯子,为拥挤的酒吧和酒会的托盘埋下了隐患。保守派的最爱、低劣饮料的印象、低效的设计最终导致了马天尼杯被今天的使用者们鄙夷。

手工鸡尾酒运动让马天尼重新成为一杯精心调制的经典,但马天尼杯却没有一起回归。更多精致而有效的替代杯型代表着本时代的审美,不过它们无疑面临着一个挑战:当人们需要一个代表鸡尾酒的招牌时,有人真的会想到别的杯子吗?

(蹄片来源于及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