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凤凰艺术独家报道

2016年10月15日,由国际策展人乔纳斯·斯坦普(Jonas Stampe,丹麦/瑞典)发起的第一届“北京·现场”国际行为艺术节在丹麦艺术中心正式开幕,艺术节由GZ New Media Ltd.与丹麦文化中心共同主办。来自17个国家的三十多位艺术家在为其十天的展期内分别上演现场行为表演。开幕当天和前日(14日)已经呈现了8位艺术家的精彩表演,他们各自将情感付诸于身体之中,传达着对人性、图像及生活、社会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凤凰艺术”带来的最近现场报道和策展人乔纳斯·斯坦普撰写的策展理念。

“北京•现场”是一个新生的国际行为艺术节,举办地为中国首都北京,第一届“北京•现场”国际行为艺术节在位于798艺术区的丹麦文化中心举行,活动时间为2016年10月14日至23日。

image002

▲丹麦文化中心

在首届“北京•现场”国际行为艺术节上将展出32位艺术家的作品,他们分别来自中国,匈牙利,捷克,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印度,伊拉克,爱尔兰,荷兰,挪威,波兰,瑞典,瑞士,英国和美国等17个国家。作为一个真正的国际性盛会,“北京•现场”将为人们展现当今最具挑战性的行为艺术作品,这些行为艺术家们代表着当代行为艺术不同年代的不同表达方式与倾向性。

image004

▲丹麦文化中心“北京·现场”国际行为艺术节开幕当天观众云集

第一届“北京·现场”国际行为艺术节

存在的艺术 

文 \ 乔纳斯·斯坦普译 \ 凌濛

我的朋友,英国作家、评论家约翰·伯格在他的著作《毕加索的成与败》中写道:“对于那些把生活当作景观的人来说,艺术是毫无意义可言的”。此书出版于1965年,也是我出生的那一年。这句话一直伴随着我,对我的生活及我对艺术的理解都影响深远。

如果景观有悖于行为艺术,那么它也有悖于生活,它不是真实存在的,它让人迷失自我。当艺术也成为仅仅是一种景观,它便不再能够给人希望,甚至沦为娱乐的工具,成为对绝望和逃避的表达。但艺术不应是装饰品,它意味着承担风险,人性的、情感的或是形式上的风险。对于画家来说,每一笔每一划都意味着一段通向未知的旅程。但是,它也可能意味着徒有光鲜外表却毫无人性、意义与情感的一片黑暗。毫无希望。

image006

▲嘉宾合影

image007

▲丹麦文化中心主任刀文克 (EricMesserschmidt)开幕致辞

image008

▲国际策展人乔纳斯·斯坦普(Jonas Stampe,丹麦/瑞典)开幕致辞

image011

image010

image009

image012

▲开幕现场

image015

image014

image013

image016

image017

▲开幕现场嘉宾交流

image018

▲左:新上任的瑞典大使林黛娜,右:83岁高龄来自纽约的激浪潮运动创始人之一艾莉森•诺尔斯(Alison Knowles, U.S.A. )这次也参加“北京-现场”国际行为艺术节的现场表演

image019

▲“凤凰艺术”采访歌德学院院长柯理博士(Dr.Clements Treter)

image020

▲“凤凰艺术”采访瑞典驻华大使林黛娜(Anna Lindstedt)

行为艺术也不例外。它也可能是装饰性的、空虚的、不表达任何意义与情感的姿态或景观,辜负人类的潜能,从而与其初衷背道而驰。若行为艺术真成了这样,它就不仅背叛了其内在本质,也失却了其初心。

image021

image022

image023

image024

image025

image026

image027

▲ 15日黄锐[中国]行为现场

而好的行为艺术应当是一种整体的艺术,这种整体性甚至原本就是植根于艺术之内的。忠实于它内在的特质以及我们作为人类的独特身份,不仅仅是我们理解自己,理解别人,也是理解整个世界的一种方式。在理智和情感上,它与人类的疏离感对立。作为一种有关存在、希望、新生,有关身心合一,有关当下与同在的不置可否的表达,它实际上也是有关生活的倾心的艺术诠释。

它弥合生活和艺术之间鸿沟的能力是至高无上的,因为它用人类的行为来反映现实。这是真的。就像生活,它不仅仅意味着活着,以及转瞬即逝,它还囊括了时间和空间,此时此地便是艺术家创作的出发点。它不是在扮演或是代表什么,它就是自己,真正地存在着。

image028

image030

image029

image031

image033

image032

image034

▲ 15日莫娜丽·米尔MonaliMeher, 荷兰 /印度行为现场

在最优秀的行为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艺术家身心的统一,真实地反映出其个人经验。它可以囿于画廊之中,也可以走上街去与路人相遇。作为一种有关现实的艺术形式,它是可移动的,可能存在于任何地点。它从来都不会无家可归,同时它又是高度独立的。虽在某个特定的时刻,特定的地点被创作出来,它却与未来紧密相连。它与尚未存在却即将发生的事物之间的这种关系,使得它具有开放的特性——它是对“一切皆有可能”的艺术表达,恰似我们的生活。

法国艺术史学家乔瑟·皮埃尔在他1977年的著作《波普艺术》中,将前卫定义为相互对立的艺术运动之间的抗争。在今天,当代艺术界缺乏的正是这种对立,甚至根本就不再有艺术运动的发生。那种为了某种理念、审美或者社会问题而进行抗争的前卫态度已被消解。这对艺术的发展及其未来来讲,无疑是灾难性的。所谓运动将不复存在。艺术形式之间差异的缺失,值得为之一搏的观点、理念或是表达方式的匮乏,已经使得主流艺术界被金钱、名声等肤浅价值标准牢牢统治。

image037

image036

image035

image039

image038

▲ 15日谢蓉EchoMorgan, UK / 中国行为现场

相较于这种精神上的腐败,行为艺术在某种程度上应该算是一片绿洲,为人类的生存提供所需的氧气,使之可以团结起来。如果说所谓前卫仍然存在的话,它一定无法存在于主流艺术界中,但我们却是有可能在行为艺术之中找到的,因为在这里,艺术上的反叛态度以及人性辩证法等理念仍是有价值的。

马塞尔·杜尚的作品及理论或许在今天比从前更具现实意义,不仅仅是因为他开创了非二元论理念下的艺术,也是因为他对艺术及其产品所持的坚定的非商业态度。如我们所知,主流艺术已经走到了它自身的反面,成为被买卖的商品,甚至更糟的是完全脱离了社会语境。但杜尚的理念仍在延续,从未褪色。或许它只是一个乌托邦,但乌托邦和希冀一直都是改变的开始。

image041

image040

image042

image043

image044

image045

image046

image047

▲ 15日奈杰尔·罗尔夫Nigel Rolfe, 爱尔兰行为现场

在当今的这个被对物质、图像以及人造需求无休止的消费所主宰的社会中,我们常感受到的异化作用,实际上早在1967年便由居伊·德波提出。在著名的宣言式著作《景观社会》中,这位法国哲学家和情景主义者写道:

观看者与被观看物体间的异化作用具体反映在:一个人观看的事物越多,他的生活便越贫瘠;他越是接受和承认他自身的显性需求,越是不能理解自己的存在感和欲望……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总是无法找到心安之所的原因,因为景观无所不在。

image050

image049

image048

image051

▲ 15日奈杰尔·罗尔夫Nigel Rolfe, 爱尔兰行为现场

德波在1967年所写下的这些文字被认为极富前瞻性。而如今,我们的生活已完全印证了他所描述的那个景观社会:一个由对物质和图像狂热消费所主导的社会,一个指向异化和人与人之间疏离感的社会。而社交网络及其所构建的令人生畏的远程交流方式或许更是加强了这一效果。

德波的这些话同时也表明,我们缺乏一种对人类、对我们周围的人及他们在现实中的行动的思考。我们需要的不是一张张自拍,而是与疏离感相反的,面对面的情感体验,是同在,是融合,是团结。我们需要这些永远无法从手机上获得的人类情感。我们需要感受到其他人类的存在,而不是仅仅把他或她当作一个物体或图像。

image053

image052

image051

▲ 15日奈杰尔·罗尔夫Nigel Rolfe, 爱尔兰行为现场

这就是行为艺术作为一种人类艺术表达,能够在其行动中所发挥的作用。我们所观看的不是一个物体,而是另一个从事着我们正试图去理解的事情的人。由于它是由另一个个体所创造,也许不能总是为我们所理解。它可能不太一样,可能除了让我们产生思考以外并无任何其他功能,但它是真实的。它是视觉艺术中最高级的现实主义。

我们能够联想到的,即是这一特殊的人类行动所要告诉我们的。不是讲一个故事,而是一个行动,无论是否存在符号意义。也正因如此,行为艺术才得以超越景观及其异化作用,从而让人们感觉到归属、存在与被理解,感受到我们是既相同又不同的,感受到正是这些才让我们成为人,感受到我们是在一起的。

北京·现场 

日程安排

2016年10月14日星期五

15.00 崔涛Cui Tao, 中国

image054

▲崔涛,无声的聚会Cui Tao, Silent Party,photo by 空山

16.00 张彬彬ZhangBinbin, 中国

image055

▲ 1米66,张彬彬,photo by空山

17.00 白崇民BaiChongmin, 中国  

image056

▲白崇民,白崇民,photo by 空山

18.00 马瑞茨·提斯特拉MauritzTistel,瑞典

image057

▲马瑞茨·提斯特拉MauritzTistel, 瑞典行为现场

2016年10月15日星期六

14.00 开幕式

14.30 黄锐Huang Rui,中国

image058

▲ 15日黄锐[中国]行为现场

15.30 谢蓉EchoMorgan, UK / 中国

image059

▲ 15日谢蓉EchoMorgan, UK / 中国行为现场

16.30 莫娜丽·米尔MonaliMeher, 荷兰 /印度

image060

▲ 15日莫娜丽·米尔MonaliMeher, 荷兰 /印度行为现场

17.30 奈杰尔·罗尔夫NigelRolfe, 爱尔兰

image061

▲ 15日奈杰尔·罗尔夫Nigel Rolfe, 爱尔兰行为现场

2016年10月16日星期日

14.00 奚建军XiJianjun, UK / 中国

15.00 毛瑞斯·布洛克MauriceBlok, 荷兰

16.00 阿图尔·塔贝尔ArturTajber, 波兰

17.00 苍鑫Cang Xin, 中国

2016年10月19日星期三

14.00-19.00 站(多位艺术家)地点:丹麦文化中心一层

14.00-19.00 坐(多位艺术家)地点:丹麦文化中心二层

2016年10月20日星期四

14.00 崔涛Cui Tao, 中国

15.00 舒阳ShuYang, 中国                            

16.00 阿卜杜拉·谢迈拉维AbdallahShmelawi,奥地利 / 伊拉克

17.00 诺亚·华沙NoahWarsaw, 波兰

18.00 戴光郁 DaiGuang Yu, 中国

2016年10月21日星期五

14.00 崔涛Cui Tao, 中国

15.00 段英梅DuanYingmei, 德国 /中国

16.30 陈宇飞ChenYufei, 中国

17.30 法兰提斯克•科沃洛斯基FrantisekKowolowski,捷克

18.30 张夏翡Hsia-FeiChang, 法国

2016年10月22日星期六

11.00-16.00 莉莉贝斯•昆卡•拉斯姆森LilibethCuenca Rasmussen, 丹麦

14.00 肖鲁Xiao Lu, 中国

15.00 比扬•诺格BjørnNørgaard, 丹麦

16.00 斯坦•海宁森SteinHenningsen,挪威

17.00 阿里•艾•费特拉维& 瓦提克•艾•艾美瑞AliAl-Fatlawi& Wathiq Al-Ameri, 荷兰 / 伊拉克

18.00 吉瑞•苏鲁夫卡JiriSuruvka, 捷克

2016年10月23日星期日

10.00-15.00 约翰•考特John Court,芬兰

16.00 乔金•斯坦普Joakim Stampe, 瑞典

17.00 莉莉贝斯•昆卡•拉斯姆森LilibethCuencaRasmussen, 丹麦

18.00 路易克•柯南斯基LoicConnanski,法国

19.00 艾莉森•诺尔斯& 约书亚•塞尔曼AlisonKnowles& Joshua Selman, 美国

北京·现场 

对话活动

歌德学院活动安排

活动一

10月21日 星期五下午12:00

尼格尔·鲁尔夫

对话乔纳斯·斯坦普

10月23日 星期日 下午12:00

艾莉森·诺尔斯

对话约书亚·塞尔曼

10月29日 星期六 下午14:00

85年-行为艺术

10月29日 星期六 下午16:00

东村-行为艺术

(展映温普林影片《中国行动》,随后举行与数位东村艺术家的对话活动)

活动二

10月30日 星期日 下午14:00

黄锐

对话黎静 (Bérénice Angrémy)

10月30日 星期日 下午16:00

何云昌

对话……

10月30日 星期日 下午18:00

一系列与策展人、评论家和艺术家的对话活动,就中国行为艺术五年内的发展前景进行讨论。

image064

▲第一届“北京·现场”国际行为艺术节海报

展览名称:第一届“北京·现场”国际行为艺术节

展览时间:2016年10月14日 - 2016年10月23日

展览地点:丹麦文化中心(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706北一街)

讲座地点:歌德学院(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创意广场)

策展人:乔纳斯·斯坦普(Jonas Stampe)

艺术家:阿卜杜拉•谢迈拉维(Abdallah Shmelawi)、阿里•艾•费特拉维(Ali Al-Fatlawi)、艾莉森•诺尔斯(Alison Knowles)、阿图尔•塔贝尔(Artur Tajber)、白崇民、比约恩•内勒高(Bjørn Nørregard)、苍鑫、陈宇飞、崔涛、戴光郁、段英梅、谢蓉(Echo Morgan)、法兰提斯克•科沃洛斯基(Frantisek Kowolowski)、张夏翡(Hsia-Fei Chang)、黄锐、吉瑞•苏鲁夫卡(Jiri Suruvka)、乔金•斯坦普(Joakim Stampe)、约翰•考特(John Court)、约书亚•塞尔曼(Joshua Selman)、莉莉贝斯•昆卡•拉斯姆森(Lilibeth Cuenca Rasmussen)、路易克•柯南斯基(LoicConnanski)、毛瑞斯•布洛克(MauriceBlok)、马瑞茨•提斯特拉(Mauritz Tistelö)、莫娜丽•米尔(Monali Meher)、尼格尔•罗尔夫(Nigel Rolfe)、诺亚•华沙(Noah Warsaw)、舒阳、斯坦•海宁森(Stein Henningsen)、瓦提克•艾•艾美瑞(Wathiq Al-Ameri)、肖鲁、奚建军、张彬彬

(凤凰艺术北京报道 撰文:策展人 乔纳斯·斯坦普(Jonas Stampe)摄像:李凯 责编: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