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2016年7月2日下午,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布罗德美术馆联合主办的“时间测试:国际录像艺术研究观摩展”,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展览以时间为线,呈现了1965-2015,50年来对西方影像艺术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作品,以及1980年代以来的华人录像艺术。两个展览的并肩展出,让中西方录像艺术在此有了一个完美的交流与呈现。凤凰艺术记者来到现场,为您带来现场报道。

image002

▲  本次展览学术活动策划王春辰主持开幕式

image003

▲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在开幕式中致辞

image004

▲  密歇根州立大学布罗德美术馆策展事务副馆长、“移动的时间:录像艺术50年,1965—2015”策展人凯特琳·多尔蒂在开幕式中致辞

image005

▲  “屏幕测试:1980年代以来的华人录像艺术”策展人董冰峰在开幕式中致辞

image006

▲  “时间测试:国际录像艺术研究观摩展”参展艺术家宋冬在开幕式中致辞

image007

▲  众嘉宾合影

本次国际录像艺术展迎来了国内外的诸多观众,开幕式之初,由展览的学术主持王春辰介绍出席本次开幕式的嘉宾: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孙红培;密歇根州立大学布罗德美术馆策展事务副馆长、“移动的时间:录像艺术50年,1965—2015”策展人凯特琳·多尔蒂;“屏幕测试:1980年代以来的华人录像艺术”策展人董冰峰;“时间测试:国际录像艺术研究观摩展”参展艺术家宋冬;芝加哥大学教授巫鸿;中国台湾台南艺术大学动画艺术与影像美学研究所教授孙松荣;香港录像艺术特别单元策划人、录映太奇主席梁学彬;录映太奇副主席黄小燕;红专当代艺术馆馆长黄丽诗。此外还有部分参展艺术家王功新、汪建伟、冯梦波、曹斐、陆扬、苗颖、林科、焦应奇、翁云鹏来到现场。

录像艺术作为一种新的媒介艺术,它的发生、发展引起了学术界诸多的思考与探究。本次展览以时间为线索,全面勾勒了一个国际录像艺术发展的历程以及当下的生存状态,以全球性的姿态打破了不同国度之间在思想上、回应上所造成的界限。展览于去年年底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提议策划,2015年在台湾关渡美术馆主办的“启视录:台湾录像艺术创世纪”,和今年香港录映太奇主办的“没有先例:香港录像艺术30年”,2010年和2011年分别于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和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主办的“从电影看:当代艺术的电影痕迹与自我建构”,以及“中国影像艺术1988-2011”,都是着重主题研究和历史回顾的重要案例。策展人董冰峰介绍,“屏幕测试:1980年代以来的华人录像艺术”项目,就是基于前人研究材料和成果的背景而展开,但是尽管华人录像艺术历经二三十年的时间,还依然会面临材料、文献不足的问题。他认为本次展览是一次非常重要的研究和回顾的机会,而不是代表着全面性、历史性的总结。

《移动的时间:录像艺术50年,1965—2015》

《移动的时间:录像艺术50年,1965—2015》呈现了在过去的五十年中对录像艺术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的精选作品。20世纪60年代起,艺术家开始不断的打破传统艺术形式的边界,以便携式录像机录影成为他们创造新类型实验之作的媒介手段。录像艺术50年,展示了从录像艺术的诞生之初直至今日的发展历程。

时间为线,展览以白南准1965年创作的行为录像《扣子偶发事件》为起点,这是他用所获的第一台索尼便携式摄像录像机拍摄,也是他第一件录像作品,试图通过试验性先于美感的艺术创作打破艺术与日常的界限。

image008

▲  白南准,《扣子偶发事件》,影像、黑白、有声,02 分00 秒,1965

同年创作的安迪·沃霍尔的第一部双投影电影《内与外》,拍摄社会名流伊迪·塞奇威克和一段记录她本人的录像之间的巧妙互动,呈现了一个关于连续性和复制性的研究,是早期录像装置艺术的范本之一。

image009

▲  安迪·沃霍尔 ,《内与外》,16mm 影片转换为电子文档、黑白、有声,双屏幕,33 分00 秒,1965

白南准与安迪·沃霍尔创作出了人们所理解的最早的录像艺术作品,也是此次展览的起始点。他们的创作影响了之后艺术家的创作——从20世纪70年代的表演和实验性女性前卫艺术家的作品;到越来越以叙述为基础、带有社会和政治意识的艺术家作品,比如哈伦·法罗基、克里斯·马克和让-吕克·戈达尔,直至见证了巨大技术进步的尤利安·罗斯费尔德的影像作品。除此之外,十个单屏录像作品进一步凸显出录像艺术史的广度、互联性和全球影响力,以及与当代全球艺术家的持续关联。

image010

▲  琼 · 乔纳斯 ,《垂直滚动》,影像、黑白、有声,20 分14 秒,1972

image011

▲  玛莎 · 罗斯勒,《厨房符号学》,影像、黑白、有声,06 分09 秒,1975

image012

▲  瓦里 · 艾斯波特,《身体胶带》,影像、黑白、有声,03 分58 秒,1970

image013

▲  斯坦纳 · 瓦苏尔卡与伍迪 · 瓦苏尔卡 ,《金色航行》,影像、彩色、有声,14 分12 秒,1973

image014

▲  哈伦 · 法罗基 ,《工人离开工厂》,影像、黑白、彩色、有声,36 分00 秒,1995

image015

▲  让-吕克•戈达尔与安妮- 玛丽•米耶维尔,《六乘二/传播面面观》系列电视剧,彩色、有声、法语原音、英文同声,597分钟 (共6集),1976

image016

▲  克里斯 · 马克,《营地的黄金时段》,影像、彩色、有声,28 分00 秒,1993

image017

▲  尤利安 · 罗斯费尔德 ,《深金》,单屏影像、黑白、有声,2013/2014,18分12秒

image018

▲  萨姆 · 朱瑞,《靠近004》,影像、彩色、有声,4 分31 秒,2012

image019

▲  迈克尔·斯诺 ,《WVLNT》(或者,《对那些没有时间的人来说——波长》),影像、彩色、有声,15 分钟,1966-76/2003

image020

▲  米歇尔 · 汉德尔曼,《道林,壁纸系列:道林·格雷的肖像》,高清影像、彩色、有声,2 分13 秒,2012

image021

▲  查尔斯 · 阿特拉斯,《利·鲍厄里之传奇》,影像、彩色、有声,82 分20 秒,2002

image022

▲  纳斯蒂奥 · 莫斯基多,《三大洲》(《欧洲,美洲,非洲》),影像装置、彩色、有声,7 分10 秒,2010

image023

▲  马克 · 布朗洛,英格丽 · 克韦尔,阿纳斯卡 · 斯科菲尔德,《海洋之声》的片段,节摘于BBC 记录片《海洋巨人》,高清DVCPRO、彩色、有声,06 分50 秒,2011

image024

▲  翁云鹏,《历史·观II》,单屏影像,8 分9 秒,2015

策展人凯特琳·多尔蒂介绍,展览“移动的时间”是密歇根州立大学美术馆馆长迈克尔·拉什生前设想的最后几个展览之一。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艺术理论家,曾著有《20世纪晚期艺术的新媒体》(1999年)、《录像艺术》(2003、2007年)和《艺术中的新媒体》(2005年)。从以上学术成果来看,由他产生了策划全球首个此类展览的设想就再自然不过了。

屏幕测试:1980年代以来的华人录像艺术

“屏幕测试:1980年代以来的华人录像艺术”旨在回顾和梳理华人区域“录像艺术”的历史脉络及其影像美学问题,试图进一步展出对今天而言更为学科综合意义上的“影像艺术”的探讨与研究。自上世界90年代后期开始,华人领域关于“录像艺术”的展览明显增多,交流与探讨也在不断加强。作为在华人世界里新兴的艺术形式“录像艺术”,虽传承于西方,但并非盲目的效仿与跟风,而是将实践带入特有的文化语境、密切关注现实,积极地介入对一些社会问题的讨论,以批判和反思的目光重新审视这个世界。

本次展览分为四部分:“录像初生”、“媒介实验”和“电影转向”三个主要单元,以及“香港录像艺术”特别展映单元。前三个单元主要对应和探讨的是中国和台湾的“录像艺术”历史脉络的代表性的作品,而这三组议题同样也大约对应于1980、1990和2000年以来的“录像艺术”在华人区域30年的历史,及其当下的发展面貌。

“录像初生”展出了张培力、王功新、宋冬等艺术家作品,集中呈现了“录像艺术”是如何在华人区域产生,以及如何形成一种自主的艺术媒介与文化命题。第二单元的“媒介实验”,随着个人电脑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包括中国的“独立电影运动”和实验电影潮流的影响,“录像艺术”在大陆呈现一种不断扩展中的美学实验。参展艺术家有冯梦波、邱志杰等。第三单元的“电影转向”,艺术家拍摄电影作品,或电影导演制作以空间表现为形式的“电影装置”,日益成为当下“影像艺术”发展的主题,参展艺术家有贾樟柯、杨福东等。

“录像初生”

image025

▲  张培力,《问与答与问》,双屏录像、有声、彩色,21 分33 秒,2012,由博而励画廊提供

image026

▲  王功新,《静物 1-7》,高清视频影像和3D 合成录像装置、无声,2013,由艺术家提供

image027

▲  宋东,《关注<—>监视》,单屏影像,1995 年

艺术家宋冬诙谐的讲述他的第一件录像作品《炒水》被父亲定义为“胡闹”。并且他认为,在当今,每个人手持一部手机,人人都有可能成为一位录像艺术家。展览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平台,观众可以看到不同文化、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如何利用录像这个工具来认识世界。同时他还强调:“实验和创造本身是艺术最重要的属性。”

image028

▲  徐坦,《在中国和家里制造》,单屏录像,20 分6 秒,1998,由艺术家和维他命艺术空间提供

image029

▲  徐震,《彩虹》,录像,3 分12 秒,1998,由艺术家和没顶公司提供

image030

▲  汪建伟,《零》,高清录像转数字beta、彩色、立体声,18 分钟,2010,由艺术家和长征空间提供

image031

▲  王俊杰,《若丝计划:爱与死》,高画质录像、彩色、有声,8 分37 秒,2011,由艺术家提供

image032

▲  袁广鸣 ,《栖居如诗》,单屏录像,5 分钟,2014,由艺术家和耿画廊提供

image033

▲  李永斌,《脸 -17》,单屏影像,9 分钟,2009,由李峰提供

“媒介实验”

image034

▲  冯梦波,《苹果日记》,互动装置,1996,由艺术家提供

image035

▲  焦应奇,《笔不周》、《文化否是》,Html 语言,1995,由艺术家提供

image036

▲  邱志杰,《西方》,互动影像,1999,由艺术家提供

image037

▲  曹斐,《霾》,高清影像、彩色、立体声,46 分30 秒,2013,由艺术家和维他命艺术空间提供

image038

▲  曹恺,《六九年之夏》,导演/剪辑/制片人:曹恺,音乐:布莱恩 · 亚当斯,制作:辟邪工作室,高清录像、硬盘+DVD 光盘,8 分11 秒,SP 版本2001-2002 年;HD 版本2010 年,由艺术家提供

image039

▲  陆扬,《陆扬妄想曼陀罗》,单屏录像,16 分27 秒,2015,由艺术家和北京公社提供

image040

▲  苗颖,《健康的畏惧》,网络浏览器(优酷播放器,Youtube 视频播放器,

GIF 动画,图片),2015,由艺术家提供

image041

▲  林科,《鲁滨逊漂流记》,录像或录像装置,56 秒,2011,由艺术家和杨画廊提供

“电影转向”

image042

▲  贾樟柯,《公共场所》,电影,31 分钟,2008,由艺术家和北京西河星汇影业有限公司提供

image043

▲  杨福东,《青·麒麟-山东纪事》,五屏录像装置、有声、彩色,2013,由艺术家和香格纳画廊提供

image044

▲  王兵,《无名者》,电影、彩色、有声,97 分钟,2009,由艺术家和巴黎Chantal Crousel画廊提供

image045

▲  黄汉明,《华样年花》,影像、彩色、有声,4 分17 秒,2009,灵感来自于电影《花样年华》、导演:王家卫、2000、香港,由艺术家和维他命艺术空间提供

image046

▲  毛晨雨,媒介1 号:《云爆,洞庭及符号死亡》,单屏影像、湖南岳阳方言、中文字幕,78 分钟,2015,由艺术家提供

image047

▲  周啸虎,《镜像北京》,动画录像,6 分30 秒,2013,由艺术家提供

image048

▲  程然,《奇迹寻踪》,宽屏幕高清电影、5.1 声道环绕立体声,467 分38 秒,2015,由艺术家、K11 艺术基金会、Erlenmeyer 基金会,以及麦勒画廊 北京- 卢森提供

image049

▲  许哲瑜,《麦克风试音:致信黄国峻》,单屏录像,25 分18 秒,2015,由艺术家提供

“香港录像艺术特别单元:同时性——重构香港II”

此外,展览还囊括了“香港录像艺术”特别放映项目《同时性—重构香港Ⅱ》,由录映太奇策划,重新阅读香港艺术家创作的移动影像。通过对1989至2014年间香港艺术家创作的影像艺术、动画片和纪录片进行筛选,审视那些可能被排除甚至被遗忘的香港影像。

image050

▲  冯美华,《她说为何是我》,单屏影像,7分31秒,1989

image051

▲  罗颂雅,《纯属印象》,单屏影像,5分10秒

image052

▲  蔡世豪 ,《我的六零年代》,单屏影像,5分23秒,2014

image053

▲  黎肖娴 ,《重重门。门对门。》,单屏影像,7分钟,2014

image054

▲  古儒郎&林海华,《珠三角报告》,单屏影像,10分17秒,2003

image055

▲  方琛宇,《在扶手电梯上》,单屏影像,13 分 50 秒,2009

image056

▲  麦海珊,《再见》,单屏影像,6分32秒,2006

image057

▲  周俊辉,《重画“无间道”》,单屏影像,2分51秒,2007

image058

▲  陈序庆 ,《上山》,单屏影像,1分钟,1999

本次展览继北京展出结束后,将会登陆广州。

展览信息

image059

▲ 展览海报

展览主题:“时间测试:国际录像艺术研究观摩展”

总顾问:范迪安

学术主持:王春辰

策展委员会:凯特琳·多尔蒂、王璜生、王春辰、董冰峰

学术活动策划:王春辰、董冰峰、凯特琳·多尔蒂

展期:2016年7月2日——8月28日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层A、B展厅

主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布罗德美术馆

协办:中国红专厂当代艺术馆

合作机构:新时线媒体中心

学术活动支持: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

新媒体制作合作伙伴:上海河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