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凤凰艺术 作者:郑胜天2015-09-01 17:22

我在中国美院的几十年,教过的学生中河南人屈指可数。印象较深的一个是耿建翌,另一个就是尚平君。他们都长得清秀,说话声调不高,与人们概念中的河南“侉子”完全不同。

2-1画室

尚平君

不过我很快发现平君並不很随和,甚至可说有点犟气。这倒显出了一点我们河南人的本色。他坐在画架前好像不怎么注意模特儿,也不太左盼右看,只是自顾自慢吞吞画几笔。坐着冥想的时间可能比动手的时间要多得多。有的老师不太赞同他的行为,他也不理会。还是默默地反复勾蹭几笔类似贾柯梅蒂一样瘦长简约的形象。我看他自有主张,就让他随性去画。

1沙发中的女士 布面油画 117x81cm 1986

沙发中的女士 布面油画 117x81cm 1986

八十年代中国的艺术教育结构与过去并没有太大不同。系科划分和教学大纲就如纵向与横向的两个框框,把学生死死的定在同一个位置上。我担任系主任后,很想做一些改变,但没料到难度极大。我和同事们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为学生争得一点跨系选修课的机会。所以我每看到有不願循规蹈矩的学生。先就有几分同情。因为那年头敢于独立思考就不容易,内心自然更希望他们能有出息。对平君就是如此。

我離开中国美院后就没有见过他。直到2008年,我应邀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去参加一个国际论坛的讨论,才又和平君相遇。他这时已是一位成熟穏重的教師,操办这样大规模的一项学术活动,显得游刃自如,和我以前对他的散漫印象不太一样。他告诉我他还是《清华美术》的学术主持,就更出我所料。因为据我所知,油画家中很少见有人对文字有修养和耐心。

见到他近年的画作也有类似的惊讶。我的工作虽较多关注当代艺术的前沿,但对平面作品仍然很留意。所谓“绘画过时”或“已死”之类的言论我从不认同。我觉得任何艺术形式都有自己的生命力。关键是艺术家是否有话要说,而且能如实表达出来。平君的作品绝大部分是抽象画,满幅的大色域上散布一些零星的斑点或笔触肌理,比他以前在学校时画面上的东西更少、更简、更空。但我在其中似乎感觉到了他的人生轨迹。许多人活着象加法,惦记的东西越来越多,也越觉沉重。难得的是活得象减法,能把一切累赘慢慢抛卸掉,最后只剩下一方清静,是很让人向往的状态。

老庄之学提到“性分”。“物性不同,各有素分,循而直往,因而任之。”少年的不安分,不会随着年龄世故而改变。我看三十年前后的平君,实际上又不太感到意外。我知道平君自己崇尚佛家。他在给我的信中说:“佛教的最高境界则是‘大自在’: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无论面对成败、苦乐、得失、讥毁、赞誉等等何种境遇,生活中的一切显现不会束缚我们的内心。这是我追求的境界。”我很庆幸我们这套摧残压制个性的传统思想和体制并不是总能生效。而在今天物欲横流、诚信失落的世界中,仍然还有象平君这样的艺术家,在“无待”中不懈地坚持和追求“大自在”的境界。

作者:郑胜天(艺术家,策展人,前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

2013年8月於蒙特利尔旅次

艺术家简历:

尚平君

01尚平君

1963年生于河南省内黄县,198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曾任教于温州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2006年至2014兼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清华美术》学术主持。现为职业艺术家,居住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