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先锋作家,音乐家刘索拉

1985年,刘索拉的小说《你别无选择》在国内引起了极大轰动,小说的语言和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曾使一代人为之疯狂,媒体曾有“刘索拉旋风”之说,中国文学界更把它当成了现代文学的里程碑。刘索拉的小说也被看成是我国新时期“先锋派小说”的首批作品。

刘索拉成名的1985年,是中国当代文艺史上的一个关键坐标。艺术界,“85美术新潮”形成了中国第一次懵懂的当代艺术运动;文学界,作家出版社开始推出“文学新星丛书”,阿城、莫言、刘索拉的第一本书都在这一年开始酝酿,11月底面世的《棋王》更像一枚横空出世的重磅炸弹,炸开了文坛的新鲜路数。一批刚刚开始尝试创作的年轻人迅速地被推到了舞台前沿,一夜间便成为万众瞩目的新星。

那一种长期信息闭塞之后青年力量的突然崛起,引发了举国上下对新生艺术家和艺术流派轰轰烈烈的讨论,境况绝非今日的 “80后”、“90后”可比。“整个国家就冲着这几个人去了,把他们的成果夸大,夸张了多少多少倍,已经不是原来那个东西了。这些人一不小心就会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纪少有的天才,因为被这么大一个国家给夸张到这般地步了,不是人物是什么呢。紧接着,国外对这些各类潮流人物的邀请来了,国外的各种奖励也来了。这下子就要出人命了……”在査建英的《八十年代访谈录》里,刘索拉这样描述当时的状况。在她看来那是个弄潮儿的年代,经历了反常的热闹之后,人容易变得清醒,更容易变得糊涂。

刘索拉认为,除了阿城等少数一出手就不同凡响的人,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文学、艺术复兴,推出来一批还没弄清文学、艺术是什么的“大师”,如果对他们成功的偶然性和意外性看不清真相,将来文艺的发展还会继续受到糟糕的影响。“艺术必须有风格,没有风格只有态度不是艺术,是政治运动。”她把上世纪80年代的一部分文人、艺术家比作“老红军”:“认定了这中国现代艺术的江山要由自己打下来,无论时代怎么变迁,就是不掉下来,我就是大王,你不认我我也是!架不住我们没有老红军的幸运,现代艺术不是政权,它和政权正相反,它的圣殿不在于稳固,而在于变化。”

表面上“浑不吝”的刘索拉,其实是少数的清醒者,她对时代周报记者说:“我在80年代就知道自己不行。多亏出去了,还没彻底残废了。”在与査建英的对谈里,她也曾提及出国学习是一个从弄潮儿变回普通正常人的过程。“你不是个人物了,你怎么活?不是人物还能活得高兴,这个心态是最好的心态。我们应该对过去的英雄主义教育有一个反省,因为导致悲剧的往往是野心。”

对于文学界给予的“先锋作家”的定位,刘索拉一直不予承认。《你别无选择》的发表,在刘索拉看来,只是“有感而发”,是一种别无选择的选择:“别人以为你的东西难懂,不知道怎么评价你,就叫你先锋或现代了。”

在当时,刘索拉的小说发表后即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这篇小说借鉴了美国现代派小说《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的叙述方法,是我国小说界一反传统叙述方式而采用现代派表现手法的一个尝试、一个标志。有人评论说作者是用音乐的结构来写作小说。有人认为小说表现了“迷惘的一代”、“跨掉的一代”的荒诞的思想情绪,从客观上看,小说反映了我国80年代的一种现实,反映了某一代人的情绪与骚动,也反映了一批青年执着追求、富有创造与社会那几十年不变的陈规旧习之间的抵触。另外,有人指出小说在表现荒诞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线光明的希望,如森森的作品获奖,金教授对学生创新的支持等。王蒙说得好:“刘索拉的小说在1985年出现是一个先锋性的,并非偶色的现象。它的内容与形式都具有一种不满足的勇敢探索的深长意味。我们不能不学会与她的小说中的人物对话,理解他们,而且越来越重视他们……他们跟长久以来与至今仍在首先为生存而战斗的大多数群众不同,他们有点脱离群众。但他们已经出现了,哪怕是在闹剧的或自嘲的外衣下面,他们发出了自己的杂沓的却也是动人的青春的声音。”。”(《你别无选择》序言)

如刘索拉自己所说,王蒙的这段话挽救了当时的《你别无选择》。刘索拉的小说,情节性不强,几乎写得都是音乐人的一种状态。她真正想探索的却从来就不是文学,她关心的语言也不是文字,她不过是借用文学的形式向社会打开一扇音乐之门,想借此引出对音乐的真正探讨。但是这本小说在震惊了文坛之后,被当作“文学经典”放在了各大学图书馆,而那些对音乐的思索仍旧回到了窄小的琴房里。幸运的是,故事里的人物们从小说走向了社会,继续走着音乐家应有的艰难之路。

刘索拉也是其中之一。她在最耀眼的时候,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据说去了美国,跟一帮黑人音乐家混在一块儿,今天染成赤橙黄绿,明天又剃了光头……都是些零星的八卦,都是些遥远的、神秘的、甚至颓废得有些香艳的故事。

后来,知道那些传说是真的。她在国外的底层混过,跟最好的民间艺术家一起玩摇滚玩爵士玩即兴;后来是西方艺术界的座上宾,欧洲顶级的艺术节请她去作艺术总监。而在各类真材实料真刀真枪的历练中,刘索拉渐渐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音乐风格,她的乐队叫“刘索拉和朋友们”,她的乐队构成是地道的中国民乐——三只大鼓,两只琵琶,一只古琴——很难想象这些纯中国纯民族的传统乐器如何与前卫化身的刘索拉融合到一起。

虽然在《你别无选择》之后,刘索拉还有文字作品面世,但面对众多的关注,她还是更愿意谈自己专注的音乐。她不厌其烦的向各类的媒体说,我是做音乐的,也写小说。对于中国音乐界的生存现状和和教育现状,她总是相当的焦虑。看过她的音乐现场,或者跟她对话过的人,都会感叹,这是一位为音乐而生,把音乐融入骨血里的音乐家。 (本文来源:网易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