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国际

旅游业是奥地利重要的支柱产业,新冠肺炎疫情对其造成了严重冲击。奥地利农业、地区和旅游部部长柯丝汀格在2020年旅游业报告中指出,2020年可以说是奥地利的“灾难年”,相比2019年,旅游者人数下降50%,地区过夜数下降75%,旅游业失业人数增加了一倍。所幸,随着疫情得到控制,今年5月中旬以来,奥地利逐步放松旅游业禁令。6月中旬,据奥地利经济研究所预测,奥地利2021年全年旅游业体量将恢复到疫情前的40%左右,而夏季这一数值将为正常年份的16.5%。

随着奥地利文化场所的逐步解封,人们对享受文化生活、放飞身心的向往重新燃起。在各级政府、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看来,奥地利文化旅游或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奥地利的文化旅游涉及文化、艺术、科技等宽泛领域,具有鲜明特色,推动旅游业朝着全域化和全时化发展,有望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

1

▲美泉宫夏夜音乐会是维也纳每年夏季的一大文化盛事,2020年受疫情影响,现场观众人数被大规模限制。图为2020年9月举办的美泉宫夏夜音乐会现场。 新华社记者 郭晨 摄

奥地利的文化旅游资源

奥地利农业、地区和旅游部提供的数据显示,该国旅游业工作岗位中与文化相关的占5%以上;到奥地利旅游的人里,参与文化旅游者每人每天支出超过平均值的25%,愿意推荐别人到奥地利进行文化旅游的占90%。据调查,文化旅游者普遍受教育水平高、购买能力强,通常选择四星级、五星级酒店入住,主要来自奥地利本国以及德国、美国,亚洲人所占比重也不小,来自中国的人数尤其呈增长趋势。

据了解,奥地利文化旅游的核心要素主要集中在城市,小城镇周边的乡村地区也从中受益,但地区间还存在不平衡现象。

首都维也纳是重要的文化供给中心之一。该市拥有众多博物馆以及音乐、戏剧等演出场所,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每年演出300多场、上座率平均为99%。每年元旦期间,传统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通过电视转播吸引全球约5000万名观众;年初约50场各类舞会累计达2000多小时;美泉宫夏夜音乐会吸引观众约10万人;在维也纳市政厅广场举办的音乐主题电影节每年也吸引70多万人前往。

值得一提的是,奥地利各大艺术节通过打造品牌,与旅游度假相结合,聚拢了人气,推动了经济发展。布雷根茨艺术节以世界最大水上舞台著称,莫尔比什湖上音乐节、圣玛加滕歌剧节定位明确,上奥地利州林茨电子艺术节、施蒂利亚州艺术节也各具特色。萨尔茨堡商会的报告显示,被誉为“世界最大舞台”的萨尔茨堡艺术节,每年为本地创造约1.2亿欧元的经济价值,为全国创造约2.15亿欧元的经济价值。

蒂罗尔州地处奥地利西南部,旅游过夜者数量约占全国的1/3,但文化旅游方面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该州旅游定位是阿尔卑斯山体育旅游,包括滑雪、徒步等项目和服务。根据该州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来蒂罗尔州进行文化旅游者只占4%,而支出为每天176欧元,高于一般旅游者的137欧元。为此,该州也注意提升特色餐饮、名胜古迹以及演出、博物馆在旅游中所占比重。近年来,该州的因斯布鲁克古老音乐周、蒂罗尔艺术节、阿尔卑斯山古典音乐节等节庆活动的影响日益扩大,还因地制宜增加了厄尔冬季艺术节等冬季文化项目。

2

▲位于奥地利中部萨尔茨卡默古特湖区的小镇哈尔施塔特,旅游业是其经济命脉。疫情期间,小镇游客大幅减少。图为2020年6月17日拍摄的哈尔施塔特小镇。

乡村文化旅游发挥重要作用

早在19世纪末,奥地利人就已经流行到乡村体验文化。除了泡温泉和漫步外,人们还热衷于参与山区、湖区的文化体验活动。乡村旅游是奥地利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不同的乡村建筑、村落形态,形成了各地独特的文化景观。工业化进程让乡村文化逐步被遗忘,风车、磨坊、锻造坊等慢慢废弃,很多手工艺濒临失传。

奥地利推动乡村经济与文化结合,农民以个人或公司化经营方式出租房屋,使传统生活方式得以保护,比如独特的葡萄酒文化就在乡村地区发展起来。在乡村遗迹保护、地区风貌维护方面,联邦遗迹保护局把重要建筑列入保护名单,业主可以得到一定的维护补贴费用。各级政府机构和文化部门也发挥作用,如利用修道院、宫殿等举办展览、讲座、教育培训活动,让历史遗迹“活”起来。

奥地利通过主题小路的形式打造文化旅游吸引点,钢铁之路、风车区博物馆之路、穆劳木材世界以及尼德苏尔茨博物馆村、明希霍夫乡村博物馆等,都成为很受欢迎的度假目的地。维也纳到格洛克尼茨的铁路开通后,世界遗产塞默林铁路的起点所在地——莱辛瑙小镇也随之发展起来。

近年来,其乡村文化产品供给更加广泛、丰富。各地盛行的戏剧节不仅满足了人们的文化需求,还可帮助经济结构较薄弱的乡村发展旅游业。下奥地利州的戏剧节名声远播,季节性露天演出在乡村院落、古堡公园、废墟或教堂前举办,许多节目是专为夏季演出而编排的。下奥地利州每个演出季约有25个舞台,吸引观众达23万名之多,主要是前来度假或专程观看演出的短途旅游者。戏剧节也注重通过社交媒体吸引年轻观众。设在葡萄酒产区波伊斯布隆的互动漫步者童话剧场,2021年推出演出《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邀请小朋友和家长分组进入有800多年历史的宫殿,既当观众又当演员,沉浸式体验不同的戏剧场景。

乡村文化旅游还为业余文化工作者提供了发挥才能的空间。蒂罗尔州拉滕贝尔格宫殿从1954年起每年演出一台新剧,所有的编剧和参演人员都是当地文化志愿者,每年演出季可吸引6000多名观众。

“文化之国”仍存在提质升级空间

多年来,奥地利对外努力打造“文化之国”“音乐之乡”形象,让不少外国人将赴奥地利旅游和文化联系在一起。为保护和开发利用好世界遗产,奥地利于1992年12月18日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截至2020年底,奥地利共有世界遗产10项,其中包括世界文化遗产9项、世界自然遗产1项。作为欧盟成员国,其还在欧盟行动框架内积极参与文化活动,扩大影响力。奥地利的格拉茨、林茨两座城市分别获得2003年“欧洲文化之都”和2009年“欧洲文化之都”称号,所开展的活动促进了城市发展,引发世界关注。以巴德伊舍为代表的萨尔茨卡默古特湖区,则当选为2024年“欧洲文化之都”。奥地利在2018年欧洲文化遗产年中也提出文化旅游领域的有关倡议,包括文化遗产属于所有人,儿童可在学校“发现”文化遗产,年轻人可在生活中“发现”文化遗产;进一步活化工业、宗教和军事设施以及相关风景,围绕文化遗产开展多样化旅游;确定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质量标准,与非法交易作斗争,加强文化遗产风险管理,促进社会创新和人们参与,等等。

据下奥地利州媒体报道,该州政府着力从人才、资金等方面维护戏剧节品牌。7月1日,下奥地利州政府宣布聘请维也纳著名话剧演员哈帕尔担任莱辛瑙艺术节艺术总监。这一艺术节年度预算为350万欧元,并与维也纳音乐与演艺大学达成了合作培养后备人才的协议。艺术节举办30年来,莱辛瑙已成为全国著名的戏剧小镇,每年吸引游客约4.5万人。

福拉尔贝格州也于近期发布了名为《福拉尔贝格州文化空间2025+》的文化旅游战略,总体目标包括在总结疫情防控经验的基础上,在文化艺术和创意经济领域实现全面数字化;通过本州的文化和旅游平台,强化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在旅游和文化的价值创造过程中,树立热情好客的形象,加强本州文化旅游品牌宣传;关注竞争模式,在文化旅游语境下,提升本地建筑、手工艺、饮食文化等特色产品的价值。

虽然奥地利内外并举着力发展文化旅游,但未来其文化旅游提质升级的发展空间依然很大。据奥地利旅游局(旅游推广机构,非政府主管部门)2019年统计,外国赴奥地利旅游者中只有10%的人是以文化为主要目标。在很多国际旅游者看来,奥地利主要是游览自然风光、参加体育旅游的胜地,文化旅游的观念并未深入人心。另外,除了之前提到的蒂罗尔州的情况,《福拉尔贝格州文化空间2025+》也显示,40%的旅游者来到福拉尔贝格州后会参加文化活动,但专门为文化而来的旅游者仅占10%。

(原标题:奥地利文化旅游的机遇与未来。文字、图片来源中国文化报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