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资讯

原标题:看陶瓷听陶瓷嗅陶瓷……陶瓷还能怎么玩?去看看这个展览

陶瓷可以“听”,也可以“嗅”。在明珠美术馆正在进行的“从泥土到语言——以陶瓷为媒介”展览上,学音乐出身的法国艺术家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为展览空间特别设计的装置作品《无题之明珠》是在视觉艺术里创作自己的音乐,他把大大小小的白瓷碗在一池蔚蓝的水波中移动、相遇、碰撞、分离,迸发出陶瓷特有的清脆声音,通过日常的用具,把视觉、触觉与听觉互相交织。进入展厅的观众,都会不由自主地被流转的白瓷碗和宛若晨钟的乐音吸引,静坐凝视。

2

艺术家表示:“我坚持做那些能用物理力量来发出声音的作品,以《无题》为例,这件作品的声音不仅来自瓷碗的摩擦和碰撞,事实上,水泵、水流和瓷碗之间有一个明确的‘部署’,它们之间的运作,成就了整个‘作曲’过程。材质上我选用了骨瓷碗,这是很多人每天都会用的碗,非常日常。我想借此表达:日常物也可以成为乐器,弹奏出美妙的声音。”

在“从泥土到语言——以陶瓷为媒介”的艺术家群展上,陶瓷这种朴素的材料经过艺术家之手,呈现出了各种不可思议的形态,或有了纸张一般的质感,或者呈现出了金属质地,还有的故意将陶瓷的自然属性去除打造成了现代工业中的塑料感。展览中的14位中外艺术家都是当下在艺术领域中十分活跃者,30余组多元作品包括雕塑、装置、影像、绘画等形式,分7个篇章:生于土、格物、怀古与挪用、日常与非常、身体与身份、时间、联觉与自然,探索与呈现以历史悠久的陶瓷材料为媒介的艺术新观念、新表达、新语言。

比如美术馆入口处,艺术家刘建华的作品《线条》用青瓷塑造简洁线条,颠覆以往人们对材料认识上的视觉经验,不仅是对陶瓷的新认识,也是对线条表达的新认识。

放置在小黑屋里的《方》则将陶瓷与工业质感的钢板结合,陶瓷化身金色“液体”,如同从天而降,“滴落”在方形钢板上。同为从火演化而来的材料,钢坚硬却易腐蚀,陶瓷易碎却可以保存更久,方与圆的造型碰撞,材料之间并存的对抗性与依赖性在纯粹的形式中得到体现。在刘建华看来:“纯粹性是作品体现的本质,也来自于人的内心对物质的一种理解和感应。”

来自德化百年陶瓷世家的艺术家苏献忠将纸的柔软赋予瓷的坚硬之上,从层层叠叠、薄如蝉翼的白瓷“纸”中可见德化薄胎瓷塑的技法,让白瓷这种古老的材料焕然新生,散发出诗意。陶砖底座源自烧制白瓷“纸”的砖窑,陶与瓷、粗糙与细腻之间既是对比更是相生相依的关系。与苏献忠的《纸》近可相望的另一件刘丹华作品《锦灰堆》,则是用陶瓷逼真再现了即将燃尽、几乎完全化为灰烬的纸张。在刘丹华看来:“纸在火的燃烧下呈现的是灰烬,那么泥在火的燃烧之后在某种程度上呈现的其实也是灰烬,只不过我们把这种灰烬称之为瓷。”展览特别为此设计了红色灯光背景在《锦灰堆》后,烘托这仿佛火中燃尽、实则浴火重生的新意之作。

“日常与非常”篇章里的梁绍基作品《醉》,是在2020年疫情背景下,对当下的反思和讨论。艺术形式上采用了综合材料,有他惯常用的代表生命轮回的蚕丝,有象征工业科技的三角锥和球形烧瓶,有贴近自然生活方式的陶器。蚕丝像白云般弥散在铝塑板上,缠绕在器皿上,在光照下泛起丝光涟漪,宛如生命呼吸在颤动。以《醉》为名,烧瓶里特意放了红色酒糟,酒味弥漫可以嗅闻,将嗅觉带入视觉艺术作品中,拓展作品的感官体验。梁绍基对此表示:“球形的化工玻璃与熏烧陶,烈酒对比中相遇,展现了当下人类的迷醉及地球的生态危机。”

上海明珠美术馆馆长、策展人李丹丹表示:“陶瓷是最古老和日常的材料之一。 ‘从泥土到语言’,过程中又有手、有心、有火……这些陶瓷艺术作品是自然之物、思想之物亦是劳作之物,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天成’与‘偶得’之物,是实物更是有关艺术、创造与生命的隐喻和象征。”

展览期间,明珠美术馆将邀请参展艺术家,以及多位陶瓷研究专家,通过学术研讨会、线上线下讲座、成人与儿童工作坊等心手互动的多元形式,展开丰富多彩的公共美育活动,带领观众进一步深入探寻陶瓷的世界。

(文字来源新民晚报,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