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投资收藏 >玉器

聚九洲收藏 2021-04-15 14:41

原标题:宋代士大夫审美趣味对玉器艺术的影响!

微信截图_20210415141903

中国古代玉器艺术比较完美的境界出现在宋代,从宋代开始,中国人的审美走到了认为“初发芙蓉”比“错彩镂金”更美的更高审美境界。宋代的玉器艺术已具备典雅、平易的艺术风格, 尚以清新自然的造型取胜,很少有繁缛的装饰,使人感到一种清淡雅致的美。

微信截图_20210415141936

▲水晶笔山   南宋  海宁市博物馆

从美学角度看,它的艺术格调无疑是高雅的。宋代士大夫的审美趣味直接影响了当时的玉器艺术风格。宋代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文化最发达的时期。“重文抑武”的国策大大提高了文臣亦即文人雅士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他们成为人们普遍钦仰的对象,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又极大地推动了文化教育的普及。

微信截图_20210415141946

▲青玉葵口洗   宋  宋代玉器艺术馆

宋代教育在教育对象上打破严格的门阀贵族的限制,在科举制度上大力鼓励寒士参加考试,在学校制度上增加学生名额、放宽学生入学品级等次,不仅儿童教育得到极大的发展,妇女教育在宋代也得到重视。这样,在宋代上自皇帝本人、官僚巨室,下到各级官吏、地主士绅乃至一部分平民百姓,他们构成了一个比唐代远为庞大也更有文化教养的阶层。

他们在思想文化领域展开多样化的全面的开拓,创造出“郁郁乎文哉”的宋文化盛象。这样的时代文化氛围, 自然培育出了一个规模庞大的文人士大夫阶层。他们与前代文人相比,文人意识更为自觉, 而他们的文化创造活动也因此渗透着更为强烈的文人气质。这种强烈的文人气质渗透到玉器艺术文化中, 表现为含蓄内敛, 崇尚朴澹自然, 追求清新儒雅的文人风度。

文人士大夫阶层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儒道互补。儒道两家有一个共同特点: 内向性, 重视内心的涵养内蕴, 不事外表夸饰。这在儒家那里表现为内求及自省。君子“日三省其身”,“不患不知己, 患不知人”,凡事先反求诸己,温良恭俭让,个人道德修养最为儒家所看重。

微信截图_20210415142024

微信截图_20210415142035

▲青玉拱手人物和白玉孔子  宋  宋代玉器艺术馆

道家更是要虚静无为。道是朴、法、自然,“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无法以形、声、色以至语言这些外在东西表达。老子有言:“五色令人目盲,五言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十二章》) 陈鼓应对此解释说“为腹”即建立内在宁静恬淡的生活,“为目”即追求外在贪欲的生活。“去彼取此”即为我们指出了鲜明“内向”的方向。

微信截图_20210415142044

▲青白玉镂雕人物纹山子   宋  清宫旧藏

需要指出的是道家强调的含蕴内敛, 绝非空无和超脱。正如道的重要概念--“无”是与“有”一起来指称“道”的, 是表明“道”由无形质落实向有形质的活动过程,所以老子说以雌治雄,柔能克刚,弱可胜强。

微信截图_20210415142057

▲白玉鹿纹饰件  宋  宋代玉器艺术馆

正是这种“内向性”,以士大夫为中介,才使得宋代玉器工艺品含藏内敛,不燥不火,自得天真,形成了宋玉典范。这些器物都构图清新,完全以古雅形象的造型、透净的玉色取胜,这都迥异于唐元二朝。

程朱理学以人格美为核心, 继承儒家重伦理的审美传统,又注重对现实人生的分析和思辩,整合、发展、深化了理学美学。它不但整合了儒释道三大文化哲学,而且在继承古典美学重感悟、重直觉体验的传统基础上,对分析、思辩作了前无古人的强调。

微信截图_20210415142139

▲《三教论道图》 宋  佚名

不止宋代玉器艺术,宋代的艺术思维、诗词意蕴形式都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可以说,程朱理学中潜藏着深层的宋代玉器美学因素。

微信截图_20210415142147

▲青玉双狮坠  宋  宋代玉器艺术馆

青玉受沁,局部发黄。莲台上雕刻两只狮子,大狮管钻眼,嘴微张,两侧露出牙齿,鬃发分多绺向下卷曲,尾巴分三叉,以阴线刻饰,一前足搭于幼狮背上。幼狮回首相对,嘴角厮磨,尾巴上翘,有嬉闹之意。这种大小双狮组合称为“太师少师”,也有“父子有亲、父慈子孝”的含义。

正是这些理学的美学思想成为了宋韵玉器美学和艺术焕发出独特魅力的“源头活水”。宋人在温润与静观、平淡与明道中推出“远”“逸”“韵”,并籍此而标出新的审美规范。宋人对“韵”也理解颇深,认为“有余意之谓韵”“人品既高,气韵不得不高”“凡书当观韵”,使得“韵”这一概念深入到了士大夫的艺术思维中去。

微信截图_20210415142157

▲青玉绶带鸟饰件  宋  天津博物馆

这样, 艺术思维通过对远、逸、韵的品赏, 推出简古、淡泊、妙在法度之外的意境, 对宋代玉器艺术和审美具有提升意义, 拓展了宋代审美的新境界, 深刻影响了宋代的玉器创作工艺美术风格。桃花源是中国古代士人的“乌托邦”,它是陶渊明对老子“小国寡民”“无为而治”政治哲学的诗意演绎和实践,从而吸引了后世许多耽于自由理想的文人执着追寻。隐士修身养性,讲究“淡泊以明志, 宁静以致远”。

微信截图_20210415142206

▲白玉执花人物  宋  宋代玉器艺术馆

宋代很多文人身居高位, 生活优渥, 也偏爱闲时自号为什么山人、居士,这是文人们对生存自由的神往, 这种生存意向是人类心灵史上一个永恒的情结。

微信截图_20210415142216

▲青白玉松荫听泉图山子  宋  故宫博物院 

然后在历代工艺美术史上一个重要的规律是材质低廉的模仿材质高档昂贵的器物,但是在宋代玉器中,造型多有仿竹形、柳编的,而玉明显倍贵于竹柳,这显然是士大夫趣味在起作用了,它寄寓了士大夫对田园渔隐生活的向往,不失为一种独特宋韵。

微信截图_20210415142228

▲白玉柳斗纹容器  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

宋人还有好古之风, 对商彝周鼎感兴趣,着意收藏,并以玉加以仿造, 不但文人为之, 帝王皇家也积极参与。金石学随之也在宋代兴起,欧阳修的《集古录》、赵明诚的《金石录》、吕大临的《考古图》都是对这一时期考古鉴古思潮的反映。

微信截图_20210415142240

▲白玉卣  宋  安徽博物院安徽朱晞颜墓出土

其实不论隐逸也好,好古也罢, 这些宋代玉器都可视为对自然田园的潜在向往,对世俗欲望的轻蔑与不屑,因而能超出一味的金描银画、繁纹复饰,去掉暴发户的财产炫示,达到较高的精神层面。

微信截图_20210415142251

▲白玉莲池泛舟纹饰件 宋  宋代玉器艺术馆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错彩缕金和自然可爱两种审美,体现在宋人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玉器艺术美学中。宋人在玉器琢磨中极大地发展了清水芙蓉的审美理想,展现了宋代玉器蕴含的宋韵风采,给我们留下了那个时代无尽的遐思。

微信截图_20210415142259

▲祥云托月玉饰  宋  宋代玉器艺术馆

宋人所发展的这种审美理想,成为其后近千年中国工艺美术审美取向的主流。宋代玉器艺术与其他工艺品艺术一道汇聚成宋韵文化,把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推向高峰,不仅给近千年来的华夏文化带来极其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的文明发展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文字、图片来源于聚九洲收藏,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