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评论

人民日报评论 2021-03-25 10:04

原标题:三星堆“上新了”,为何对象牙情有独钟?

这两天,三星堆文化遗址正在揭开更多神秘的面纱。在新发现的六个祭祀坑中,三号坑在除去填土层露出的第一层器物中,就发现了100多根象牙,交错叠压在大型的青铜器上。距离3号坑不到5米的是长宽约3米的4号坑,20厘米厚的灰烬层下是30多根长度在一米左右的象牙,看起来炭灰炭灰的,可能被焚烧过。从何而来?因何而埋?缘何而烧?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1

2

三星堆发掘出的象牙

对关心考古的人来说,有没有似曾相识?1986年三星堆一号坑二号坑,就曾经出土过80多根象牙。金沙遗址出土的象牙更多,超过了1000根。这是个什么概念?是至少500头大象的贡献。古蜀人是如何得到如此多的成年大象的象牙呢?为什么象牙要和青铜器、玉器甚至金器一起掩埋呢?这些象牙在掩埋前是用来做什么的?这些争论纷纷的谜团,正在此次考古中努力寻找着答案。正如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的雷雨站长介绍的那样,为了判断那些燎烧的象牙是在祭祀坑里烧的还是在坑外烧的,可能达到了多高的温度,火烧的第一现场可能在哪里,“连消防专家也被请来参与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细致研究,相应的解释才能接近谜团的核心。

古籍文献专家会提醒你,象牙存在的痕迹。蜀地人常璩所作《华阳国志》说,古蜀国物产丰富,宝物有美玉、犀牛和大象。《山海经•中山经》还说巴国有一种大蛇,可以吞下一头大象,所谓“巴蛇食象”也。但即便如此,文字的记载也需要考古来证实。在对这些象牙遗存进行动物考古学鉴定、测量和数量统计等的无损研究的基础上,锶同位素的测量可以告诉我们这么多的象牙是本地的,还是来自西亚、中亚与东南亚?碳氮稳定同位素还可以用来确定其食物来源,看人类是否对于祭祀用的大象有特殊的饲养方式,等等。

文物保护专家会告诉你,象牙保存的门道。对如何妥善保护象牙器、骨器等质地脆弱的有机质文物,一直以来都是考古界和博物馆界的难题。灰烬层吸附了大量水分,比正常情况下土壤含水量多出40%,象牙长期浸泡在湿润的环境里,牙釉质减少,整体质地都显得比较软。出土后,外部环境过于干燥,象牙就容易产生开裂,进而粉化。这也是为什么,要在出土的象牙上盖一层湿毛巾。但即便做到了保湿,也要定期更换“面膜”,防止最容易出现的霉菌、细菌。

文化人类学专家会启发你,象牙文化的涵义。三星堆的考古从来不是孤立的考古,象牙用作随葬、用作牺牲、用作装饰,当然也不是古蜀人的专利。巫山大溪文化的墓葬中,就见到用作随葬的象牙,这是6000年前的例证。距今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遗址,曾发现多件象牙制品,6000年前的山东大汶口人则喜欢把象牙做成筒和琮。在安阳殷墟先后发现过两座象坑,一座坑内埋有一头幼象与一个象奴,另一座坑内埋有一头幼象和一只猪。有一种说法,商王朝权力中心所在的河南地区简称为“豫”,在《说文解字》中解释就是“象之大者”,让人浮想联翩。

环境考古的人会示意你,象牙身处的生态。商代气候比现在更为湿润,年平均气温比现在要高出2℃左右,不仅成都平原能够生活大象,就连黄河流域也有大象,所以象牙、象牙制品、带大象图案的文物,在商代发现的很多。事实上大象的第一次被迫退却,也许就在妇好(商朝军事统帅、商高宗王后)生活的时代。妇好墓中出土的那三只象牙杯和三星堆出土的象牙也许就是前后相连的。

……

3

图片来源:腾讯网

总的来说,三星堆考古之所以让人激动,就在于它可以让我们充满想象。大约和商王朝的妇好同一时期,三星堆可能存在一个与中原平行发展的文化中心。事实上,考古人的确在这里发现了与郑州商城相当的城址,在古城的轴线上,分布着三星堆、月亮湾、真武宫等文化堆积丰富的台地。城里有密集的生活区、居住区、手工作坊和众多的城市设施。青铜冶铸业也是重要的手工业门类,但与中原文化不同的是,这里舍弃了青铜器中的鼎和斝,选择了尊和罍,还铸造出了青铜人像、青铜面具和青铜神树等标志性器物,把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都发展到了极致。

换言之,作为中国古代中原周边地区最具典型意义的古国之一,三星堆填补了中华文化演进序列中的缺环。而考古的魅力在于,每一个新发现在对一个问题给出答案时,也许又产生出新的谜团,你不得不期待着新的研究和发现。如同三星堆一号坑二号坑的考古在35年后又得到如此丰厚的回响,重新拉开探索的大幕,而这一切只是冰山的一角。

(文字、图片来源人民日报评论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