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艺术 2021-03-12 09:43
原标题:这一次,曹斐狂到极致!改造UCCA为时代舞台
“倾尽全力,再建功勋!”
经典音乐再次响起,健力宝在八十年代最流行的广告,如今在当代艺术展厅出现得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不过配合着漫画书、CD机、录取通知书来看,十八岁的曹斐与今天的曹斐同时站在这座独立于主展的艺术家房间(Artist Room)中央,等待观众的到来。
对于观展者,这无疑是一次足够诚恳和剖白的迎接。
在进入这个孤立小房间时,人们总会误以为闯进了一个小女孩的卧室:她喜欢王菲、李玟、许美静,买齐了一整套《去吧!稻中乒团》漫画,用旧了好几台DV机......在这些日常的痕迹中,我们看到了在初二写自我检讨的曹斐、高中毕业的曹斐,在事业上初有成绩的曹斐、结婚生子的曹斐,也会看到一个在本子上画出许多没头没尾的分镜头的女孩,一个忙着拍广告、排舞台剧、逛歌舞厅的大学生。
即便在3月11日的发布会上,仅凭借站在眼前、略显沉静的曹斐,我们似乎很难去想象她的作品和少女时代。直到曹斐跳过了记者提问环节,说起“还是希望大家看了以后再提问”,才显现相似的端倪。
那就是欢迎注视,欢迎进入,欢迎驻留的姿态。
你看,步入展览之前,艺术家在大门口就给我们留了一道开放题。
我的世界是自治的。它与现实对位,可反复进出,用于漫步、出神、眺望和抽泣,反复无常,远离我所认为的硬核“世界”——那些制度、标榜、宣言、对峙与反抗。—— 曹斐
“请问,你需要报纸吗?”
在霓虹灯闪烁的“街头”、“路口”与“房间外”,有人悄声地兜售着报纸。
先别急着回答,或许另一个问题已经随着接过报纸的手快速地闪进了脑海中:我有多久没看报纸了?不过,不用花一分钱,不如让我们重新回味一下报纸在手中的触感,或是上个世纪的质感——厚度、大小适中,印刷工业的产物在数字时代依然具有着别样的魅力。
接过报纸,上面却并非是印象中曾经的内容,也不是哈利波特里会动的形象,而是艺术家曹斐在国内首次个展的展览介绍——别人的展览册上可能字数寥寥,而曹斐的展览上来就是一张地图。
甚至连地图里都放不下所有的作品位置,因此还写上了一句“本次展品数量众多,此空间仅标示了主要位置”,本次展出体量之大可见一斑。
▲ “曹斐:时代舞台”展览现场。摄影:Stefen Chow
除了曹斐的最新项目“HX”,大量的经典作品如《谁的乌托邦》(2006)、《人民城寨》(2007-2011)、《霾》(2013)、《La Town》(2014)都以崭新立体的面貌在本次展览中呈现。
▲ “曹斐:时代舞台”展览现场。摄影:Stefen Chow
从最早就读于广州美术学院的实验戏剧作品,到近年探究北京街区历史的大型跨学科项目,本次展览也是艺术家对自身二十多年艺术实践和艺术发展脉络的一次集中呈现与梳理。根据作品所指涉的主题和地域,以“南方游戏”“都市乐园”“车间内外”和“另类实境”四个主题展开。
因此,体量大、线索多、浸没式成为了“曹斐:时代舞台”的首要观感。
▲ “曹斐:时代舞台”展览现场。摄影:Stefen Chow。
当然,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在此次展出搭建过程中也做出了许多尝试。
不仅使用金属框架搭建二层并将其分割成不同空间,还在展厅内以舞台造景的方式再现了原酒仙桥地区红霞剧院的旧貌。展馆中心改造成为八十年代文化活动风格用于播放部分影像作品,角落不仅设置了极富改革开放时期特色的国营茶餐厅,还有专属VR体验区。如此多由点到面的改造动工,让整个艺术空间呈现了一种立体城市生态的布局。
▲ “曹斐:时代舞台”展览现场。摄影:Stefen Chow
可以说,这一切仅仅从发布会上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宇长长的致谢名单便可一窥,更不用说亲身来到展览现场所受到的冲击了。
这里仿佛是一间怀旧主题乐园,一座虚拟宫殿,然而,即便玩家们手握地图,也依然会晕头转向。
▲ 曹斐,《我·镜》(静帧),2007,机器电影,4:3彩色有声单频影像,28分钟。图片由艺术家、维他命艺术空间及 Sprüth Magers提供。
▲ 曹斐,《人民城寨:第二人生城市计划》(静帧),2007,机器电影,4:3彩色有声单频影像,5分57秒。图片由艺术家、维他命艺术空间及 Sprüth Magers提供。
▲ 曹斐,《La Town》(静帧),2014,16:9彩色有声单频影像,36分54秒。图片由艺术家、维他命艺术空间及 Sprüth Magers提供。
正如影像作品《新星》迷幻霓虹下闪烁着两种“新时代”一样。我们在展厅漫步的过程中,同样是一脚踏进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一脚踏进虚拟现实与近未来的新纪元。同一时刻,不同影像同时播放,作品彼此的声场互相撞击,形成一种近乎于脑海中的回声和呐喊。也许你在一层的VR体验中探索过的一部分虚拟区域,又能在二层某一区域找到其沉静又陈旧的真实空间。
因此,我们可以说,此次展览空间中所呈现的强烈互文,竟然不亚于影像作品表达,甚至使展厅整体充满了蒙太奇的力量。
▲ 曹斐,《谁的乌托邦》(静帧),2006,5:4彩色有声单频影像,20分20秒。图片由艺术家、维他命艺术空间及 Sprüth Magers提供。
▲ 曹斐,《亚洲一号》(静帧),2018,2.35:1彩色有声单频高清影像,63分21秒。图片由艺术家、维他命艺术空间及 Sprüth Magers提供。
而当我们沉浸在错综的物理空间中,回想起曹斐在Artist Room中对自身的剖白时,一切便得到了很好的解释。曾经实验戏剧与舞台导演的身份,赋予她对于“在场性”的强大掌控力。时空交错也许不是梦境,而是一种舞台手段。
关于人与科技的异想,也尽在这方圆之间得以显现。
▲ “曹斐:时代舞台”展览现场。摄影:Stefen Chow。
本次展览中,曹斐还首次展出了其最新的长期跨学科项目“红霞”,艺术家在此项目中对北京酒仙桥社区的历史和变迁展开了深入探究,该社区曾是中国早期电子工业的核心基地和红霞影剧院的所在地。
“红霞”项目的主体由科幻电影长片《新星》(2019)和纪录片《红霞》(2019),以及两件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作品构成,此外还包括在项目研究过程中,艺术家及其团队在民间搜集的诸如档案资料、纪录片、历史和科幻小说等众多文献与实物,从多个维度展现了该社区的前世今生和不定的未来,刻画了个人乃至集体的时空遭际。
该影片在展厅中真实造景的“红霞剧场”中放映,使观众获得一种沉浸式体验。
▲ 曹斐,《新星》(静帧),2019,2.35:1彩色5.1声道有声单频高清影像,94分01秒。图片由艺术家、维他命艺术空间及 Sprüth Magers提供。
这里是一座时代舞台,同样也是一间世界剧场。
一方面,“剧场性的”(theatrical)的希腊语词根是“观看”,受罗莎琳·克劳斯《扩展场域中的雕塑》的影响,一间剧场常常试图通过这一概念强调观众、空间、作品,“人、物、场”之间的聚合,将艺术品作为被观摩、放在正式展览空间的对象(静止对象),变成了和环境融为一体的剧场平台,艺术成为整体环境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搭建的整体空间和艺术品一起构成了一个在概念与空间上巨大的舞台,这也使得观众主动或被动地化身表演者,而使整个展览进入了“去剧场化”的语境中——即剔除作品短暂的奇观化,使其融入到生活本身,从而吸引来到展场的人们被抓进艺术家所营造或转译的时代进程中,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以及每个人头脑中的记忆,在克服他们与身边这些作品间的疏离(estrangement)。
此外,当有人在平台或梯桥上走动,整个二层也随着人的动作而不断震颤——于是,摆在二层房屋中的作品也因此在光影间微微颤动着,仿佛是时代的滤波,在影响着每一个人的同时,也被每一个个体所影响着,这同样也是“在场性”给予观众最细微的体验。
换句话说,本次展览强调的不仅是观看或观望,而是体验与实践。就如迈克尔·弗雷德所暗示的:这表明了艺术自主(autonomy)观念的萌芽,隐含了艺术中的本真性(authenticity)理想,也更让艺术与人的性灵在时空的裂痕中迸发出来。
在舞台上,我们每个人都是演员。只不过,我们手中拿着怎样的剧本,又是否真的有“命中注定”呢?
▲ “曹斐:时代舞台”展览现场。摄影:Stefen Chow。
作为首次国内大型个展,田霏宇表示,不同于在国外展出,曹斐的很多叙事在这个展厅中是可以被省略下来的——我们不需要费力去向观众解释,改革开放是什么,邓小平是谁,广州在哪里......仅仅凭借无数的作品本身,就将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时代巨变,以及这些巨变是如何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真实生活的,用全球都能理解的方式讲了出来。
▲ 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摄影:Stefen Chow
对于时代的发展与变化,曹斐一直表现得极为敏感。她的创作从青春期的躁动不安开始,到对电子游戏、亚文化、生产制造业的关注,再到对当下的科技发展、未来末日的警惕与担忧。她的创作始终在关注中国社会的巨变,以及身处其中的个体境况。
因而,无论是对于艺术家亦或观众,这次展览在感性之外,对每个时代舞台上的成员都是一个回望过去、思索今天、连接未来的契机。
展览信息
“曹斐:时代舞台”
展览时间:2021.3.12—2021.6.6
展览地点: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展览由UCCA团队田霏宇、郭希、赖柏圣及黄洁华共同策划,由刘楷韵、关健、施瑶及杨翛然共同呈现,展览空间由Beau Architects设计。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