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舞台 >戏剧

中国文化报 作者:刘淼2021-03-05 10:30

原标题:英国国家剧院现场的“云演播”启迪

2009年,为让英国和世界各地的观众都能看到英国国家剧院的戏剧精品,英国国家剧院启动了名为英国国家剧院现场(National Theatre Live,以下简称“NTLive”)的项目,将现场演出进行高清多维拍摄并通过卫星转播,以高清影像的方式覆盖剧场外的人群。这一传播形式以其价格低廉、易于循环、易于市场化等特点广受欢迎,不仅有更多剧院的剧目加入其中,放映渠道也不断拓展。2015年,NTLive被北京奥哲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引进中国,“不在现场,犹如现场”的观演体验,同样吸引了众多中国观众。

2020年,无论是由于疫情影响还是主动选择,我国众多剧院、演出机构纷纷开始尝试“云演播”。NTLive成熟的拍摄技巧、传播方式等,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

拍摄依托于经典作品

2009年,NTLive率先推出的是海伦·米伦主演的《费德拉》,原作者为17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剧作家拉辛,据统计,当时,约5万名观众在英国及其他国家的200多个电影院观看了转播。之后陆续推出的作品也都是世界公认的大手笔作品。“莎士比亚的传世经典当然占据主导地位。此外,NTLive精选的不仅有英国大剧作家的作品,如萧伯纳的《人与超人》、大卫·黑尔的《天窗》、彼得·摩根的新作《女王召见》和根据马克·哈顿同名热门小说改编的《深夜小狗离奇事件》,也有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的《桥头风景》,还有根据18世纪意大利剧作家哥尔多尼同名即兴喜剧改编的《一仆二主》。古典的、现代的、睿智的、暴力的、高雅的、世俗的,人性有多复杂,剧目就有多丰富;题材多元、风格有别,但都是上乘之品。”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费春放在《风靡全球的NTLive到底给戏剧带来了什么?》一文中写道。

rApntWBBAvqAXNmFAAHYrcVCZy8313_副本

NTLive首先与中国观众见面的是由尼克·迪尔根据玛丽·雪莱同名原著小说改编、奥斯卡金奖得主丹尼·博伊尔执导的《弗兰肯斯坦》。豪华的阵容、精湛的表演、炫目的舞美,让中国观众不仅感受到英国国家剧院经典剧目的魅力,也被NTLive将经典剧目影像化的高水准所折服。

精湛的影像拍摄手法

几乎每位在影剧院看过NTLive的观众都会对其高清播放的剧场效果印象深刻——剧场里每个座位都成为黄金座位,舞台一目了然;特写镜头可以捕捉到演员的微妙表情和细小动作。另外,屏幕上的演员是对着台下的观众表演而非对着镜头表演,演出一气呵成,完全不是戏剧专业人士曾担心的被分割后再合成的影视表演。“NTLive对于剧目进行高水准记录,其镜头之多、镜头语言之丰富、技术考虑之周到,还有影院级的放映标准,都让人赞叹。”曾多次放映过NTLive剧目的北京中间剧场艺术总监满顶感叹。

为了达到这样的高品质,NTLive每部剧目的拍摄都付出了不小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不同于中国剧目巡演市场的发达,英国剧目以驻场演出为主,一个剧目在一个剧场可以演出3个月甚至半年之久。演员表演会通过长时间驻场趋于稳定,而导播团队也有了更多机会与导演沟通每一幕的呈现重点、了解舞台的每一个呈现细节。之后,导播团队还会进行试拍和试录。这样的充分准备保证了播出质量。”北京奥哲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李琮洲介绍,NTLive每次在英国拍摄,成本在200万人民币左右,如果在美国拍摄成本会更高一点。

值得一提的是,NTLive的拍摄场次和普通演出场次在灯光效果等方面会略有不同。“细节的舞台灯光变化,只有人眼能够识别。拍摄时,由于色温、曝光等不同,有些灯光变化摄像机是无法识别的。比如有时舞台渐渐暗了下来,瞬间又亮了,人的眼睛可以迅速适应,但摄像机拍摄的画面可能就会产生过度曝光。所以,一些剧目拍摄场次的灯光是经过重新设计的,要将灯光的变化控制在镜头能够捕捉的范围内。”满顶说。

在剧场演出中,演员需要保证现场观众都能听到他讲的台词、感受到他的表演。而在拍摄中,怎样拿捏镜头所能捕捉到的表演,对演员也是不小的考验。“在《女王召见》的访谈里,海伦·米伦曾说,剧场两层座位有800多名观众,如果没有拍摄,她的表演会比较夸张,因为要保证二楼的观众也能感受到她的情绪。但在拍摄镜头离她很近的情况下,如果还是这样表演,她的表情会失控,声音也会出问题,所以她会运用更多表演技巧来解决这一问题。”满顶说,“如果剧目中运用了布莱希特的渐离表现方式,或者有与观众互动的桥段,在有拍摄的情况下,演员到底是看观众还是看镜头,也需要跟导演好好讨论。”

对观众而言,除了“不在现场,犹如现场”、视觉音响效果完美无瑕的体验,他们在观看NTLive时还会有额外收获。譬如通过台前幕后的花絮,观众得以了解编剧的构思、导演的想法、演员对人物的理解、舞美设计的寓意、服装灯光的理念、创作团队的追求、剧目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现实意义等。“观众在花絮中可以看到‘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穿便装深入社区,与一群排演《哈姆雷特》的孩子交流心得,从而感受到莎士比亚作品跨时空、跨地域的意义,认识到戏剧艺术的公益价值,之后再看到‘卷福’在剧中穿着牛仔裤演绎哈姆雷特王子,也不会觉得唐突违和。对中国观众来说,英语不好没关系,有中文字幕;英语好的,瞟几眼字幕,也可能会‘脑洞大开’。而这些额外的福利,在伦敦或纽约的演出现场是没有的。”费春放说。

在剧目制作环节就考虑高清影像拍摄

除了引进NTLive、百老汇高清、法国百代现场、西班牙数字影像等多个国际品牌的高清放映项目,去年起,北京奥哲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也开始进行国内剧目高清放映的尝试。“我们请英国团队拍摄了赖声川导演的《水中之书》,又请中国团队拍摄了京剧名家王珮瑜的一部传统戏,效果都不错。我们也在和一些剧院洽谈,希望把这些剧院的经典剧目拍摄成高质量的、可以在影院放映的作品。”李琮洲说。

rApntmBBAvqAGv6rAAJ2jpBtU8E067_副本

在洽谈和拍摄的过程中,李琮洲发现,如果要将国内现有的剧目拍摄成高清影像,几乎所有剧目都面临重新制作布景的问题。“在剧场中演出,观众离舞台比较远,布景没必要做得很精致,但摄像机会清晰捕捉到每一个细节。我们在拍摄《水中之书》时,一些景片、道具都是重新制作的,服装和化妆也做了更精细化的处理。我们和赖声川导演讨论《宝岛一村》的拍摄时,他也提出,拍摄场次中,不能用年轻的演员来饰演年长的角色。”

“我们的问题在于,没有在剧目制作环节就把高清影像的拍摄考虑在内。如果我们能够提前谋划,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比如国内现在不少剧目的‘云演播’都会出现声音忽大忽小的情况,这些可以通过合理的话筒和收声设置来避免。”李琮洲说。

据李琮洲介绍,与NTLive合作的影像拍摄导演不少,每个导演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此次拍摄《水中之书》,他们聘请了曾经拍摄过《悲惨世界》25周年纪念版的导演。“这位导演拍音乐电视片起家,后来拍摄了不少演唱会,然后逐步开始拍摄戏剧作品。现在国内既懂戏剧又懂拍摄的导演凤毛麟角,人才缺乏也制约了我们拍摄高清影像的质量。” 

(文字、图片来源于中国文化报,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