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生活方式 >旅游

中国文化报 作者:未酉寅2021-02-25 15:07

原标题:巴西里约热内卢文化印象

里约热内卢是巴西最大的海港和仅次于圣保罗的第二大城市,位于巴西东南部大西洋西岸,面积1255.3平方公里,人口600多万。里约热内卢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年平均气温17摄氏度至36摄氏度。里约热内卢背山面水,港湾优良,是巴西乃至南美洲的重要门户和全国经济中心。里约热内卢海滨风景优美,为南美洲著名旅游胜地。里约热内卢在葡萄牙语中意为“一月的河”,因葡萄牙人1505年1月远航来到海湾,误以为这里是一条大河的入海口而得名。

里约热内卢有着独特的历史和文化

一、曾作为巴西和葡萄牙两个国家的首都

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抵达巴西。他将这片土地命名为“圣十字架”,并宣布归葡萄牙所有。随后的300年里,葡萄牙人逐渐在此定居。一开始殖民者从事巴西红木的采伐,巴西红木大量被砍伐,以至于人们忘记了“圣十字架”这个国名,“红木”(Brasil)一词逐渐代替了“圣十字架”,成为巴西国名,并沿用至今,中文音译为“巴西”。1624年至1654年,荷兰人一度占领巴西。1654年,葡萄牙趁英荷第一次战争之机,重新夺取巴西。从此,巴西一直归属葡萄牙,直到独立。

葡萄牙人是在到达巴西5年后的1505年发现里约热内卢的。1555年,600多名法国殖民者强占里约热内卢,打算在这里建立法国的殖民据点。1565年,葡萄牙人将法国人驱逐出里约热内卢,并于两年后开始在此地建筑城堡,逐渐发展为一座城市。从1763年起,里约热内卢成为巴西这块葡萄牙殖民地的首都。

u=2815020774,1827353280&fm=15&gp=0

1808年拿破仑侵入葡萄牙,当时葡萄牙的女王是玛丽亚一世(1777年—1816年在位)。玛丽亚作为女王,实行了更加宽容、灵活、务实的治国方针,使葡萄牙暂时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但是好景不长,1789年法国大革命,巴黎市民攻占巴士底狱的隆隆炮声也传到了女王的耳朵里。由于害怕自己也遭到像路易十六一样被送上断头台的命运,女王开始神经紧张,惶惶不可终日,从1791年开始出现严重的精神疾患症状,渐渐地不能料理国事。1799年,其子若昂王子开始摄政。在拿破仑侵入葡萄牙之时,整个葡萄牙王室迁往里约热内卢,并将里约热内卢作为葡萄牙的首都。里约热内卢是唯一一个欧洲国家在欧洲以外地区设立首都的城市。

葡萄牙王室到了巴西之后,迅速在里约热内卢建立起完善的行政系统,同时开始按照首都的规模改造里约热内卢。除修建了一批亭台楼阁之外,还建立了相关的机构设施,包括银行、学校、图书馆、歌剧院等,将里约热内卢变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首都。在这期间,若昂王子于1815年联合英国发动了对乌拉圭的战争,并于两年后攻占了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将乌拉圭并入了巴西的版图。1816年,女王玛丽亚一世去世。若昂王子正式继位,称若昂六世,并将国王的称号改为“葡萄牙与巴西联合王国之国王”。1821年6月,若昂六世启程回国,将巴西交给了他的长子佩德罗管理。葡萄牙议会要求佩德罗王子也回国,并将与葡萄牙同等地位的巴西(这时巴西和葡萄牙都是王国,因为之前若昂六世用的是“联合王国之国王”的称号。)再次降格为海外省,也就是殖民地的地位。这一决定激起了巴西人民争取独立的浪潮。

在巴西的佩德罗王子对巴西这片土地有很深的感情。王室逃亡到巴西的时候,他仅仅8岁,所以他已经完全适应巴西的环境。这时,巴西要求独立的呼声日益高涨,起义斗争此起彼伏。1822年1月9日,佩德罗王子正式发表声明:“为了大家的利益和民族的福祉,我决定了:我将留在这里。”这一天在巴西历史上被称为“留下的一天”。葡萄牙议会十分恼怒,宣布他的巴西政府是非法的,并威胁派遣军队对巴西开战。消息送到佩德罗手中是1822年9月7日,他和一队骑兵刚刚结束训练,正在伊皮兰卡河畔饮马休憩。看完信后他就将其丢到地上,翻身上马,抽出宝剑,对他的士兵们喊道:“是时候了!不独立毋宁死!我们和葡萄牙决裂了!”这句话史称“伊皮兰卡的呼声”,后来9月7日也被定为巴西独立纪念日。

u=3195498287,3409332122&fm=26&gp=0

1822年10月12日,佩德罗在里约热内卢宣布登基,称为“巴西皇帝及永久的保护者”。这个新生国家与前宗主国之间的战争也随即打响。战争以葡萄牙向巴西妥协结束。1825年11月15日,葡萄牙正式承认了巴西的独立地位。巴西300多年的殖民历史就此终结。从此,里约热内卢作为巴西独立国家的首都直到1960年。1960年4月,巴西政府将首都迁至巴西利亚。但现今里约热内卢仍设有相当多的联邦政府机关,故亦称巴西“第二首都”。

二、狂欢节之都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狂欢节,但论规模之大、参加者之众、内容之丰富、气氛之热烈,要首推巴西,而在巴西各大城市中又以里约热内卢为最,它因此被誉为“狂欢节之都”。狂欢节是巴西最大的节日,每年的2月中下旬,巴西举国欢腾3天3夜。届时,里约热内卢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彩旗飞扬,到处披着节日的盛装。人们倾城出动,潮水般涌上街头,男女老少个个浓妆艳抹,尽情地扭动腰肢,挥动双手,大跳桑巴舞。各种音乐、舞蹈、戏剧演出和比赛此起彼伏。盛大的化装游行把节日欢庆活动推向高潮,大型彩车簇拥着选举产生的“国王”“王后”开路,浩浩荡荡的队伍中,魔鬼、天使、美女、妖仙、武士、达官、贵人、黑奴等各种奇形怪状的打扮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观众为自己喜爱的人物喝彩叫好,投去鲜花和彩带。一年一度的狂欢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巴西人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

u=1213549065,782840916&fm=26&gp=0

在巴西狂欢节上,主要舞蹈是桑巴舞,“桑巴”也成了狂欢节的代名词。“桑巴”一词据说从非洲的安哥拉第二大部族基姆本杜语中的“森巴”演变而来。“森巴”原是一种激昂的舞蹈,以上下抖动腹部、摇动臀部为主要特征,这是安哥拉最流行的一种舞蹈动作。后来,随着贩卖黑奴活动的兴起而开始向外传播。从16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中叶的300多年中,葡萄牙殖民者从安哥拉和非洲其他地区向巴西贩卖大量黑奴。在把黑奴塞进船舱运往拉丁美洲的时候,白人奴隶贩子担心路途遥远,黑奴在船舱中一窝几十天,到达时腿脚不灵便,卖不出好价钱。因此,他们就每天把拥挤在船舱中的黑奴赶到甲板上,以敲打酒桶和铁锅为伴奏,让他们跳一通森巴舞,活动筋骨。这样,殖民者本想增强黑奴这种特殊商品竞价力的举动,就把这种流行于非洲的舞蹈无意中带到了拉丁美洲。

桑巴舞最早流行于巴西的巴伊亚州首府萨尔瓦多一带,这里是葡萄牙人最早在巴西登陆的地方。被贩卖到种植园和采矿场的黑奴,在繁重的劳动之余,以跳这种家乡舞苦中作乐。他们的舞蹈吸收了来自欧洲以及古巴的舞蹈,融入了巴西当地的舞蹈,逐渐形成了桑巴舞。

20世纪初,巴伊亚州的妇女将这种舞蹈带到当时的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1928年,巴西的第一座桑巴舞学校在里约热内卢建立。1932年,巴西举行首次桑巴舞游行观摩比赛,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好评。从此,现代桑巴舞很快风靡巴西全国。上世纪50年代,桑巴舞在国际上流行开来。

桑巴舞大赛是里约热内卢狂欢节的一项重大活动。赛场占地8.5万平方米,两侧是看台,中间是桑巴舞队伍行进的通道。每年狂欢节期间,要在这个赛场举行5场桑巴舞活动,其中以第3天和第4天的活动最为精彩。在这两天中,全市名列前茅的14个桑巴舞学校在这里一决雌雄,名列前5名的还要再进行一场表演。每个桑巴舞学校上场参赛的人数为4000人左右,分成32个方队,方队之间还设有8辆彩车。参赛内容和配唱歌曲要有故事情节,全队服饰要根据表演情节设计。每年各校编排的故事情节内容极其丰富,有表现印第安人历史的、表现巴西足球的、表现人们现实生活的等。

三、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交相辉映

里约热内卢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所处的瓜纳巴拉海湾,依山傍水、风景优美,里约热内卢还有着独特的人文风情。2012年,里约热内卢作为一个整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美丽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巧妙和谐地融为一体,使里约热内卢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这里有许多引人入胜的景观。

src=http_%2F%2Fdpic.tiankong.com%2F9k%2Fhs%2FQJ6768567860.jpg&refer=http_%2F%2Fdpic.tiankong (1)_副本1

一是基督像。里约热内卢基督像是一座装饰艺术风格的大型耶稣基督雕像,位于科科瓦多山顶,是该市的标志,也是世界最闻名的纪念雕塑之一。雕像中的耶稣基督身着长袍,双臂平举,深情地俯瞰山下里约热内卢市的美丽全景。耶稣基督张开双臂面向碧波荡漾的大西洋,从远处望去,就像一个巨大的十字架,显得庄重、威严。耶稣基督的身影与群山融为一体,一些云团不时飘浮在山峰之间,使耶稣基督像若隐若现。耶稣基督像重1145吨,高38米,张开的双臂宽23米。该雕塑由波兰裔法国艺术家兰多夫斯基设计,于1926年至1931年先在法国造好雕像各部分,然后运到巴西组装,整体采用水泥材质,于1931年建成。在里约热内卢市区几乎从各个角度都可以看见耶稣基督像,其基座同时也是一座能够容纳150人的教堂。

二是科帕卡巴纳和伊帕内玛海滩。里约热内卢的海滩举世闻名,其数目和延伸长度为世界之最,全市共有海滩72个,总长有200多公里,其中最有名的是科帕卡巴纳海滩和伊帕内玛海滩。科帕卡巴纳海滩位于市区的黄金地段,长达8公里。海滩沙白水洁,呈新月形,海水蔚蓝、沙滩洁净松软,加上全年气温温和,非常适合戏水,被称为世界上最美的白沙滩之一,也是闻名于世的海滨度假胜地。海滩上还建有沙滩排球和沙滩足球的场地,2016年里约奥运会排球比赛场馆也位于此。伊帕内玛海滩是《伊帕内玛的女孩》舞曲的诞生地。这首舞曲创作于上世纪60年代,风靡世界,也使伊帕内玛海滩闻名于世。

u=2045383691,523616088&fm=26&gp=0

三是里约热内卢植物园。里约热内卢植物园历史悠久、园景优美,植物丰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生命博物馆”,被世界植物学界公认为是世界十大植物园之一。1808年,当时是葡萄牙王子后为葡萄牙和巴西国王的若昂六世为培植印度香料作物创建了这个皇家园林。该园面积为1.37平方公里,林木葱茏,到处花团锦簇,莺歌燕舞。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树木品种多,而且非常高大。该园室外有7000多种热带植物,其中木本植物有5500多种,许多树龄超过100年。很多大树不但高大壮观,而且树干从下到上密密匝匝附生着苔藓、蕨类、凤梨和仙人掌等植物,这在其他植物园中很难见到。该园室外有草本植物近15万种。室内引种栽培区共有200多个科的8000种植物。该园最早的温室建于1890年,现为培植兰花的温室,还有建于1910年的仙人掌温室。里约热内卢植物园不仅展示植物,而且是进行科研的地方。这里除供游览外还是天然的植物保护区,有巴西植物类书籍最全的图书馆,至今尚保留有1802年的植物标本。里约热内卢植物园还保留有不少古迹,如1808年的火药厂遗迹、古代皇家美术院的大门、引水管道和各种雕刻艺术等。

四是甜面包山。甜面包山位于瓜纳巴拉湾入口处,是里约热内卢的标志性自然风光之一。甜面包山高394米,由两个山头组成,一个像立起的面包,另一个像平放的面包,加上山的表面光滑,好像抹上了糖浆,故名为“甜面包山”。面包山雄踞海湾与大西洋之间,山体陡峭,四壁光滑,远远望去,孤立于苍茫的天地间。山上树木四季常青,铺锦叠翠,景色秀美。登山远眺,一侧是里约热内卢城市风光,另一侧则是烟波浩渺的大西洋,著名的科帕卡巴纳白沙海滩可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甜面包山与不远处的基督山相对而立,互为衬托。登上面包山要靠缆车,缆车运行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五是皇家宫殿。里约热内卢在19世纪曾作为葡萄牙和巴西帝国的首都,修建了一大批皇家宫殿和公共设施,至今已成为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比如,里约热内卢皇宫是市中心的一座历史建筑,建于18世纪,为巴西殖民地总督官邸。从1808年起,它被用来作为若昂六世的皇家住所。1822年,它成为巴西帝国君主佩德罗一世和佩德罗二世的宫殿。现已辟为博物馆。比如,瓜拿巴拉宫在1853年由一位富商兴建,并在那里住了12年,然后卖给帝国政府,该栋豪宅变成伊莎贝尔公主和其夫婿叶吾伯爵的府邸,改称为“伊莎贝尔宫”。伊莎贝尔(1846年—1921年), 是佩德罗二世皇帝的大女儿,在她的两个兄弟夭折之后,她被确定为父亲的女继承人。伊莎贝尔公主结婚后,住在瓜拿巴拉宫。1888年,伊莎贝尔公主在该处签署了著名的解放黑奴的“黄金法令”。1889年,巴西宣布成立共和国后,王室被赶出瓜拿巴拉宫。1926年,瓜拿巴拉宫成为巴西总统官邸。现已成为博物馆。

六是马拉卡纳体育场。巴西人对足球的热爱举世皆知,在街头、海滩,随处可见一群群足球少年。巴西是“足球王国”,里约热内卢是“足球王国”的“首都”。世界上最大的马拉卡纳足球场就坐落在里约热内卢。这里的人们会自豪地告诉你,济科、罗纳尔多、小罗纳尔多、里瓦尔多、罗马里奥、贝贝托、扎加洛、托斯唐……这一个个世界级球星均出自里约热内卢。马拉卡纳体育场此前拥有能容纳15万人的球场看台,经过重修之后仍能容纳10.5万人。球场入门处有济科、罗纳尔多、小罗纳尔多、里瓦尔多等球星留下的大脚印。马拉卡纳体育场曾举办多次重大比赛,并见证了足坛上的许多辉煌时刻。球王贝利1969年11月9日在该足球场踢进他本人的第1000个进球。站在看台上,遥想球星大放异彩的情形,即使不是球迷的你,内心也会一阵激动。

(文字来源于中国文化报,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