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原标题:王西京:夕阳被揉碎了,于是画便产生了

世间之大事,每做于细;世间之难事,每做于易。 王西京最不喜欢的,就是所谓的“一招鲜,吃遍天”。世间万物如此多样,世间之人有着如此不同的性格与经历,在表现他们时,怎能不以不同的画法、风格与面貌进行呈现? 于是,人们常常能看到,在他的作品中,往往一幅作品中隐藏着多达五六种的笔法与画法——上一笔还是顿挫有力,下一笔就以侧锋轻刷,又或是干脆以涮笔水的清墨,给予人无尽的留白与想象。

2

▲ 取水之路(121×242厘米,2020年)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口音,每位艺术家也都有着不同的创作风格。偶有相似,便是一场彼此皆欢的盛宴。 王西京在接受“凤凰艺术”专访时透露,即便已是74岁高龄,他也依然保持着创作到凌晨3点的作息时间。这源于其近二十年的编辑生涯,他负责早报,经常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国家大事或重要人物以绘画的方式表现,并交由最早的一版印刷发布。

于是,速度、准确,和快速提炼的能力,便在这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沉淀下来。但在另一方面,王西京却始终保持着其深厚的写意功底,以及对于艺术创作从未改变的激情,而并未被快速且繁杂的工作所影响。

2

▲ 东非酋长,112×96厘米,2020年

3

▲ 何以为家 ,144×104厘米,2019年

4

▲ 盼归,143×102厘米,2019年

无界 王西京2020水墨艺术展

近日,艺术家王西京同名主题个展“无界 王西京2020水墨艺术展”于西安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是西安美术馆“中国水墨复兴计划”系列展览的个案呈现。

5

▲  “无界——王西京2020水墨艺术展”开幕嘉宾合影

笔墨应随当代,这是王西京的艺术信条。

在本次展览中,主要展出了王西京自2003年始,以国际的眼光从欧洲到非洲,创作出的一批逾越东西方文化界限和文化立场的作品,从关注中国到关注全球的转变,不仅仅是描绘对象的转变,也是对当下世界发展中艺术家立场的深刻展示。在西安美术馆馆长杨超看来,从绘画本体上讲,王西京的作品看似是对过去写实绘画改造中国画的回归,但这个回归不是重复,而是对写实绘画在国际视野下水墨表达的再探索,是全新的中国画艺术的表达,也是中国水墨画走向国际舞台的新的可能性的一次实践。

同时,展览以“无界”为名,指向的并非是媒介之界,亦不完全是国界之别,或许更是指向了人的认知。随着时间的变化,人类不断地去突破曾经固有的认知,并创造出新的可能性——在此时,“天下大同”,“美美与共”。

6

▲ 阿拉哈巴德印象,146x143cm,2016

7

▲ 马赛马拉印象,165x143cm,2016

王西京的艺术,尤其是近二十年来创作的具有双向平衡作用的绘画,使中国水墨在超越国别和文化界线上,实现了无界的艺术主张。这组作品完成了中国水墨复兴的一个具有世界性范围的实践,在当下的艺术实践中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与全球意义。同时,本次展览的作品,也体现了一个中国艺术家在面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大历史选题上所做的艺术探索和思考。

8

▲ 霸王别姬,143x137cm 纸本水墨 2020

9

▲ 塔吉克新娘,131×99cm 纸本水墨 2020

10

▲ 远山,145×219cm 纸本水墨 2020

杨超介绍到,王西京早期作品是“西方写实绘画”改造中国画成功的典范。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康有为和徐悲鸿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顺应时代的变革,提出中国人物画革命的方向是以“西方写实绘画”改造中国传统人物画,其后中国的艺术家以极大的勇气对传统绘画发起了挑战,涌现出了众多的杰出艺术家和经典作品。王西京在这一中国艺术的变革中以敏锐的眼光和扎实的绘画基础创作出了具有时代代表性的作品,从此奠定了他在中国画坛的历史地位。

11

▲ 西安美术馆馆长、城市策划人、策展人、本次展览总策划杨超致辞

王西京在这一时期作品的重要价值在于他在借鉴西方写实绘画的基础上没有忘记对中国传统水墨精神的探索,是西方式造型和中国传统水墨精神进行了完整的融合,从而完成了作为艺术家的第一次革命。

12

▲ 艺术家王西京致辞

在之后的艺术道路上,王西京并没有在现有的成就上固步自封,而是在第一阶段成果的基础上重新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这一时期的历史人物画和仕女画打破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历史界限,以中国传统审美核心的线条美学来重新塑造中国的历史人物。这时期的写实性造型完全脱离了前期以水墨的渲染及西方素描式的造型,而是以线塑形,以线条之美这一东方审美的核心元素来完成对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创新,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

本次展览策展人之一南阳子就在接受“凤凰艺术”专访时表示,王西京基于深厚的功力和精湛的艺术修养,在突破人物画的造型上,大胆利用中国画笔墨的写意之色与兼具东西方艺术写实的造型能力,打破中西方绘画中的左右关系,形成色墨混合,以色块和墨块形成人物画造型艺术上表现艺术对象在体积感和重量感的物质笔墨构建,使写意水墨具有西方同质写实绘画和雕塑的双重语境,完成了东西方两种文化体系中对写实和写意的艺术置换,形成了双语体系一体化的绘画诉求,具有当代水墨的探索价值和构建意义。 

大国胸怀 世界视野

从2003年开始,王西京开启了从欧洲到非洲的艺术之旅,尤其在关注非洲人民命运和生存状态的命题上,深入异域,采风体验,创作了一组跨越东西文化界限和文化立场的作品。“非洲真正让我感动的是与现代文明的落差。”王西京曾多次穿越非洲以及沿着丝绸之路跨越亚欧大陆,行程百万公里,到访20多个国家。那些令人不由心生悲悯的人与事,都无不让王西京的笔下与眼中湿润着。

13

▲ 家园 王西京 192X116cm 2019

“从中国文化的传播角度,西方国家的普通观众看不懂我们传统的中国画,对中国画笔墨所讲究的墨分五色的丰富性无法理解。”然而,正是由于王西京不断的创新与努力,2018年,法国巴黎举办的“法国秋季沙龙国际艺术展”,吸引了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艺术家参加。展会上,王西京荣获“法国秋季艺术沙龙终身会员成就奖”“中法杰出文化使者贡献奖”“法国巴黎荣誉市民勋章”。中国艺术家同时获得此三项大奖,是巴黎秋季艺术沙龙百年历史上的第一次。

14

▲ 童年,234X181cm,2018

15

▲ 尼日利亚印象,230X144cm,2017

16

▲ 路遇,167X148cm,2016

这在背后体现的,王西京思考的始终是中国画如何传递一个民族的文化情怀与精神力量——而关键便在于,这种情怀和力量,又是怎样以一个世界性的视野去表现和呈现的。

譬如,他创作的土耳其国父《凯穆尔》也曾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凯穆尔深受土耳其人的爱戴和尊重。人们被这幅作品展示出的中国水墨魅力所折服,土耳其方面甚至提出收藏该作品。观众们纷纷赞叹其作品强烈的表现力。

2016-2018连续三年,王西京以“丝路风情”为主题的系列作品,在“秋沙”上引起了西方艺术界极大关注和赞誉,使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精彩亮相。此外,王西京及以他为代表的陕西美术团近年来多次到美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采风写生,举办画展,并推动传统中国画对外传播,多次与艺术之都法国开展文化交流,邀请国外知名艺术家到中国历史文化深厚的古城西安交流互动,在艺术教育、创作等方面深度合作。

17

▲ 线之韵,141×236cm 纸本水墨 2020

18

▲ 菩提迦耶寺,137×165cm 纸本水墨 2020

19

▲ 春之韵,120×176cm 纸本水墨 2020 

扎根传统 联结当代

中华民族生命力的文化图式于中华民族生命力的文化特性,只要运用得当,就能与时俱进,按自己的本质特色和优点,反映不同时代与社会的思想和生活。 可以说,王西京在坚持民族文化自信与自觉的同时,也果断地融入到大国叙事的洪流之中。他对于平凡、自我和现实精神的选择,充满了中国文化的气息与诗性,使得其作品与观众之间、与时代之间产生心灵的共鸣。

20

▲ 展览开幕式现场

此次展览的作品,标志着王西京运用中国水墨艺术还原西方绘画在艺术审美与造型效果上实现的前所未有的突破。尤其是他创作的人物画,在造型和色彩上兼顾并超越中西绘画的界限,在立足中国水墨的精神内涵和笔墨语言的基础上实现了东西绘画的完美统一。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其作品在打破与融合中西文化立场的过程中,彰显了东方艺术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这组新作属于当代水墨观念和形象的全新塑造,构成了当代水墨复兴的重要力量。

而在另一方面,在现代后现代思想及全球化趋势正带领整个世界迅速走向同质化、碎片化的当今时代,如何富有成效地从各民族传统资源中转化出适应人类生活和个体存在的精神依归,也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21

▲ 展览现场

这种对艺术本体的“回归”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注,呈现了艺术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其力量与魂魄是如何与艺术家人生体验的深度与广度密切相关。真正的艺术家,须有向天地万物敞开心灵的赤子情怀,须有“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的博大气象和宏阔视野。须有矢志不移、精艺嬗变的不懈追寻,更须有心系家国、普惠民众的忧患与自觉。 

22

▲ 母亲,138X138cm,2018

23

▲ 老屋,193X155cm,2018

在王西京看来,“中国画并不过分宣泄个人情感,而始终有一种人文关怀的精神,中国艺术家从未游离于道德和社会责任之外,我们的艺术追求和道德追求是一致的,艺术教育和道德教育是同步的。”

24

▲ 展览现场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对于西安这座土生土长的城市,作为曾经的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西安中国画院院长,王西京对这里的传统,感受深入;对这里的文化,爱得深沉。

改变一座城市的文化气质,需要创新。西安文化艺术的发展,需要当代观念的介入。但另一个需要警惕的问题是,即便我们处在某个浪潮的初期,但全心追求新事物、新媒介并不是完全的开放——这可能是另一种闭塞,它还应包含对旧事物的理解。

“我们距传统不是太近,而是太远。我们所反对的所谓传统只是近代混乱状态中形成的而又被后人模式化的文化。”王西京始终坚持在坚守艺术理想的同时,与时俱进,寻觅契机,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彰显艺术本体的作用、潜力与价值。在他看来,艺术之美是超功利的,具有天然的开放性。不局限于象牙之塔,面向自然,面向人民,面向时代,面向世界,把艺术置于更为广阔的时空与文化语境中,从而获致更多的自我实现与自我转化的可能性。

就在开幕前一周,“凤凰艺术”曾专程前往西安采访王西京。彼时,展览虽然还未开幕,但已然对外开放。就在一个周日的上午,一队小学生来到西安美术馆,在展厅的第一幅作品《火烈非洲》前流连驻足。王西京在展厅的另一侧看着他们,就像看着那个曾经于艺术前徘徊的自己。

“巨大的落日余晖映照在茫茫的塞伦盖蒂大草原时,夕阳被揉碎了,于是画便产生了。” 一手牵着历史,一手指向未来。

展览信息

25

无界·王西京2020水墨艺术展

艺术家:王西京

总策划:杨超

策展人:南阳子 于凯东

展览地点:西安美术馆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