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投资收藏 >书画

佳士得 2020-11-23 07:33

原标题:寓言于药,独抒性灵:祝允明《桑寄生传》暨明清书法特辑

佳士得香港中国古代书画拍卖将于12月2日隆重举槌,明代书法大师祝允明《桑寄生传》为本场万众瞩目之焦点。以此为首,还有一系列来自日本之明、清书法私人收藏,在此邀各位同好共赏。

寓言于药:祝允明《桑寄生传》

祝允明天赋颖慧,幼承家学,自言先辈 “绝令学近人书,目所接皆晋、唐帖也”,由是遵循修习,参以己意,终成名家,兼擅楷、行、草,尤精小楷、草书。

1

拍品编号852

祝允明

行草《桑寄生传》

水墨纸本 手卷

31.5 x 211 cm.

估价:港元 10,000,000 - 15,000,000

出版:

叶元封编,《湖海阁藏帖》卷3,清道光15年(1835)

著录:

(清)吴芝抄录,《真迹题跋录》不分卷,手稿本,一册;

容庚著,《容庚学术着作全集—丛帖目》第2册,中华书局,北京,2012年1月,第695页

《桑寄生传》以中药名称编撰故事。作者娴熟中药,文中鸠集当归、远志、刘寄奴、青箱子等药名80余种,取其谐音敷衍成篇,仿唐传奇 “翻空造微” 假借小说以见诗笔、史才和议论。卷后陈继儒跋文云 “谐史之文,创自昌黎《毛颖传》”,已率先点出来处;董其昌则以为 “《桑寄生传》,枝指山人以文为滑稽者耶?”《桑寄生传》作者明人记载有二:一为 “国初江阴孙大雅作之所著”;一是常熟人萧韶编撰(明宣德间人)。祝允明猎古好奇,传世有《志怪录》、《前闻记》、《野谈》等小说为证,董其昌有此认定,复为此传作者又增一变数。

2

3

陈继儒、董其昌、王穉登题跋

祝允明《桑寄生传》以行草书于纸上,用笔秀润,点划遒爽。王穉登评此卷 “时而纤媚,时而高古,时而奔放纵逸”,犹如韩信用兵,奇正交替,变化无穷。此卷在明为“太冲”所藏,入清为慈溪叶元封(1797-1849)所得,刻入《湖海阁藏帖》卷3,流布甚广。

4

叶元封《湖海阁藏帖》卷三(局部)

5

叶元封《湖海阁藏帖》卷三(局部)

叶氏自宋季迁居慈溪,宗族繁衍,至清嘉庆后以种德堂药业闻名于时,又组织白湖诗社与士人相互唱和,并收藏大量字画精品,为浙东诗林一时佳话。清道光15年(1835年),叶元封把书帖收藏刻石91方成《湖海阁藏帖》8卷,凡明清书家77人,包括江浙一带名家如祝允明《桑寄生传》(见卷三)、董其昌行书《书王维、岑参、杜甫七律诗》及文征明《滕王阁序并诗》等,俱为书林逸品。叶氏雅好诗书,聚藏颇富,故所积也厚,今所见祝允明《桑寄生传》,仅其一隅也,识者宝之。

6

叶元封《湖海阁藏帖》卷三(局部)

独抒性灵:明中至清初书法述略

明代中期以后,书坛走出台阁体的笼罩,书家进入抒发性灵的时代。以真书应制,以行、草书表现才气、个性,似乎形成此一时代的标志。审视书法史,晋人尚势,唐人尚法,宋人尚意,那么这个时期明人书法的特点是尚性灵。

其次,是书法从卷、册到巨幅挂轴的改变。如前文所介绍的祝允明《桑寄生传》(拍品编号852),仍然保持明中期手卷书写样式,到了明末清初王铎(拍品编号855、865)、傅山(拍品编号856、866)的时候,书写空间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意味书法家对于材料、书体、结构、章法、用笔技巧、书写节奏等,各方面都需要重新调整、掌握。

7

日本书法家藏品(拍品编号853-867)

拍品编号855

王铎

行草《平生诗》

水墨绫本 立轴

193.5 x 54.3 cm.

1633年作

估价:港元 3,000,000 - 5,000,000

出版:

《书道艺术》第9 卷,东京中央公论社,东京,1976 年,编号18

8

日本书法家藏品(拍品编号853-867)

拍品编号865

王铎

《行草五言律》

水墨绫本 立轴

255.5 x 53.5 cm.

估价:港元 3,000,000 - 5,000,000

王铎《行草平生诗》及《行草五言律》(拍品编号855、865)两件书法皆为巨幅绫本,取篆隶厚重笔意,结构凝重雄浑,字紧行松,字与字之间的笔丝较粗,形成特点,而其涨墨特色亦尤见于《平生》诗中。

9

日本书法家藏品(拍品编号853-867)

拍品编号856

傅山

《草书七言诗》

水墨绢本 立轴

204.5 x 47.5 cm.

估价:港元 1,500,000 - 2,500,000

10

日本书法家藏品(拍品编号853-867)

拍品编号866

傅山

《草书七绝》

水墨绫本 立轴

193 x 46.5 cm.

估价:港元 2,000,000 - 3,000,000

傅山《草书七言诗》与《草书七绝》(拍品编号856、866)整体遒劲纯厚,用笔以圆浑为主,转折较少,字距紧密,若不假思索信笔而书,符合其“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的美学认知。

第三,书法家喜欢利用水与墨的比例和书写的速度,表现干、湿、浓、淡、枯等墨韵趣味。这种墨韵审美的趣味,需要书法家对于水、墨和材料的深入掌握。本拍卖呈献的丰坊(拍品编号853)、陈继儒(拍品编号854)、王铎和傅山作品,皆具此一方面的审美倾向。

11

日本书法家藏品(拍品编号853-867)

拍品编号853

丰坊

《草书七言诗》

水墨纸本 立轴两幅

每幅:148.5 x 64.1 cm.

1548年作

估价:港元 400,000 - 600,000

丰坊《草书七言诗》中锋用笔,转折轻灵,但是好用枯笔,除 “啼”、“归”二字外,字距基本表现均匀,可见其空间控制能力稳定。

12

日本书法家藏品(拍品编号853-867)

拍品编号854

陈继儒

《行书》

水墨绫本 立轴

213.5 x 53 cm.

估价:港元 300,000 - 500,000

陈继儒早年学苏轼书体,字呈扁方形,晚年学米芾转为瘦长,此轴《行书》字体大小、线条粗细略有变化,而字形较长,应属晚岁作品。

审视此次丰坊、陈继儒、王铎、傅山等名家这批作品除了在性灵、空间感、墨韵等具共同性外,又因应书法家个人审美认知的异同,在书体面貌上表现各异。四人时代虽有差距,在书法层面共同特征明显,而个性与审美认知则为同中异趣了。

(文字、图片来源佳士得,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