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评论

原标题:台北故宫里的“她”:今起呈现周昉李公麟笔下“丽人行”

从唐代丰腴健美的宫廷嫔妃,到宋代端庄婉约的大家闺秀,再到明、清以后倾向纤细瘦弱的骨感美女……

10月6日,“她——女性形象与才艺”特展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开展,特展按照主题及年代,选展七十一组(件)院藏精品,内容分成“群芳竞秀”与“女史流芳”两大单元。前者是以宏观的角度,依序展陈自五代迄于近现代的绘画,包括传唐周昉《调婴图》、《内人双陆图》、宋代李公麟《画丽人行》以及宋元时期的宫廷后妃画像、明清时期名家笔下的仕女图等等。

f8865c55ff7f401386b621a5c20b766d_副本

宋 杨氏 《题马远倚云仙杏》

天下男女各半,女性在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拥有不容忽视的地位与贡献。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以女性为对象,或者由女性所创作的作品,数量丰富,且艺术价值极高。但不容讳言,中国数千年的古代社会,基本上仍是一种以男性为主导的环境架构。因此,诸如“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女子以弱为美”,与“女子无才便是德”等说法,确实对中国的女性影响深远,也发展成多数人根深蒂固的观念。导致极多女性的才艺,终其一生,都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些女性的处境与心声,只有透过一些优秀艺术品的诠释,才幸运地博得同情与关注。

此次“她——女性形象与才艺”特展,拟按照主题及年代,选展七十一组(件)院藏精品,内容分成“群芳竞秀”与“女史流芳”两大单元。前者是以宏观的角度,依序展陈自五代迄于近现代的绘画,具体勾勒历代女性所扮演的多元角色与风格面向。后者则为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尽管青史曾留名的女性创作者,与男性相比,数目差距极为悬殊,但其中绝不乏笔墨清丽且风格独具的佳构。本单元展出的作品,适足以反映女性在不同的工作场域中,所曾经展露过的才艺。

“值此女力崛起的21世纪新世代,期待透过“她—女性形象与才艺”特展,一方面展示书画和缂绣本身所涵容的艺术美感,另外,也能够激励大家推陈出新,针对与女性相关的议题,发想出兼具有时代意义的崭新观点。”主办方表示。

女性审美的标准,往往会随着时代变迁,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展览“群芳竞秀”单元分三个区域,带领大家欣赏各式各样的古代女性典型,包括唐代丰腴健美的宫廷嫔妃,宋代端庄婉约的大家闺秀,还有明、清以后倾向纤细瘦弱的骨感美女。在作品面前,不仅让人禁不住赞叹画家精妙的艺术造诣,形象背后,还隐藏了曲折凄美的故事情节。

以二十一世纪的眼光,来重新检视古代女性形形色色的样态,无疑可以拓宽现代人欣赏美的角度。虽然,我们已无法改变古代女性的命运,但却能够透过对她们的了解,调整女性的自我认知,继而使未来的性别关系更加和谐。

周昉(活动于8世纪末),京兆(今西安)人,善绘人物,世称神品。传唐代周昉《调婴图》画贵族仕女,头梳高髻、身着长裙、肩披罗帔,是唐代女性的典型装束。人物或携琴、拨箜篌、吹笛、调琵琶、弹奏古筝,雍容自若。乳母怀中婴儿,神情似乎与乐音相呼应,形成闲适优雅的画面。古代贵族阶层为维护既得利益,十分重视子女教育,《调婴图》即是女性家庭成员,对儿女进行教化的场景。

db8c460b886e4425b1ba6777d85b639a

传 唐 周昉 调婴图(局部)

“双陆”是两人进行的棋盘游戏,发源于古天竺,盛行于唐朝。据《旧唐书‧后妃列传》及唐人诗句,可知深得宫廷及上层社会所喜爱。《内人双陆图》画两位浓丽丰腴的贵族妇女对坐行棋,观棋应候的婢侍围绕周边,呈现以棋戏消遣的生活情调。棋手座下的月牙凳,经常出现于唐代妇女生活中。

012cbe36250c49099fa2ce70cdce4e17

传 唐 周昉 内人双陆图

《绣栊晓镜图》无作者款印,题签标为王诜(1036-1099),但风格不似,推断应出自宋代的院画家。画幅呈纨扇形,原本是供招凉生风的实用物,后来才改装成册页。画中花树掩映,屏榻错落,一宫装美人对镜而立,两名侍婢手捧匲盒,低头看着里头的化妆用物。无论人物及配景,钩描均极细腻,色彩虽繁复但不失淡雅,充分展现出女性温柔恬静的美感。

60350a0e989547c6859169121be37e48_副本

宋 王诜 绣栊晓镜图

李公麟《画丽人行》根据杜甫《丽人行》诗,描写杨贵妃的姐姐虢国夫人等一行共九人,在初春时节骑马出游的情景。女子体态丰腴,额鼻都反映当时留白的风尚。马匹肥美健壮,队伍优游闲适。无论是人马造型、发型衣服或设色画法,都有明显的唐代风格。

408e2d79371b4444bed7bcdb7f193e30

宋 李公麟 画丽人行

原作并无画家款印,后人可能因为宋代李公麟(1049-1106)擅长画人马,便推测此作为他所画。李唐《文姬归汉图册》是以东汉才女蔡文姬(162-229)陷胡的坎苛经历,做为创作背景的历史故事画。全册共十八幅,每段画面对于故事情节和人物、车马、配景,都有极细腻的描绘。每幅并附有《胡笳十八拍》诗文,成为图文对照的形式。

f219efe2a51f4a2ea9a057aa9e415284

宋 李唐 《文姬归汉图》之一

作者原先被定为李唐(约1049-1130后),但成作时间应稍晚。画中虽有多处被补缀过,但大体仍维持了南宋院体绘画的精丽特质。

李嵩《听阮图》画庭园里绿树成荫、花朵绽放,一文士手持拂尘,倚坐在榻上纳凉,聆听着女乐拨阮,身旁另有一美人拈花,两名丫鬟焚香、挥扇。榻上和案头复罗列了供玩赏的器物,景境于闲适优雅中,刻画出古代文人与女性的生活剪影。

f947f6247f684bdfb3a44618635f8c57

宋 李嵩 听阮图

旧题作者是李嵩(活动于1190-1264),但画中人物造型和笔墨均更近于杜堇(活动于1465-1505),故推断年代应在明代中期。

宋人《徽宗后 钦宗后半身像》无款,右幅画徽宗后,左幅画钦宗后。两后均头戴冠花钗冠,两侧有下垂的博鬓,并以龙纹做装饰。面部化妆相当淡雅,但在额头、鬓角和两颊,贴有珍珠花钿。身穿朱领蓝衫,上绣金龙和摇雉,描绘极见细腻富丽。

3e42ec5e1a1544928a77f8a92d4ef8dd

宋人 徽宗后 钦宗后半身像

两后在靖康之难中(1127),遭金人挟持,相继客死异乡,境遇悲惨。尽管衣饰华丽,眉宇间,依稀隐现内心不安的情绪。

宋高宗先后立过两后,元配邢夫人于靖康之难被俘,高宗即位后,遥册其为皇后。绍兴十二年(1142),邢后棺椁由北地迎回,吴夫人才正式被册立。吴后夙喜读书,翰墨修养极高,曾经为高宗代笔,深受宠信。

元人《元世祖后 元顺宗后半身像》无款,作者待考。右幅画世祖后,左幅画顺宗后。两后头顶所戴的罟罟冠,与画成一字的眉型,是极为吸睛的元代妆容。

be89fa9a8e5e43ffadf57ca3482690d5

元人 元世祖后 元顺宗后半身像

此类半身像,具有底稿的功能,可据以绘制全身的立轴像。元代画宫廷御容,结合中原传统与域外风格,人物脸型饱满浑圆,双颊泛红,五官特色鲜明。衣领边饰,采用伊斯兰风的“纳石失”织金锦,尤其精致华丽。

唐寅《陶谷赠词图》画北宋初陶谷出使南唐,南唐派宫妓秦蒻兰乔装成驿吏女儿,试图引诱,陶谷果然心生邪念,写词相赠。后陶氏在后主款宴中摆出正人君子派头,后主遂令蒻兰出来劝酒唱歌,歌词正是陶谷所赠,顿时让他狼狈万分。

4ac87e0d4a8145a58250ccf6c6503b0b

明 唐寅 陶谷赠词图

唐寅(1470-1524),字伯虎,吴县(江苏苏州)人。初师法周臣,后广学宋元,画风兼得精谨秀丽与清劲淡雅,位列明大四家。

唐寅《画班姬团扇》取材自《怨歌行》,画班婕妤(西元前48-6)手持纨扇,独自在棕榈树下悄然伫立,神情怅然若有所思,前景以蜀葵花点出夏末秋凉的时令。作者透过景境与人物的巧妙配搭,深刻描绘出画中人的感情和际遇,让观画者得以超迈时空,共感汉代美人的沧桑与情痴。

e2efd14e1f164fcb8cf8645dbf47ec82

明 唐寅 画班姬团扇

仇英《汉宫春晓》以春日晨曦中的汉代皇家庭园殿宇为背景,描绘后宫嫔妃百态;其中,并包含画师毛延寿为王昭君写像的著名故实。全卷构景繁复,用笔清劲而赋色妍雅。除美女群像外,也融入了琴棋书画、鉴古、莳花等文人休闲活动,是仇英晚期历史故事画的精绝之作。

7e964e6506e24b03bf3589798a413722 

明 仇英 汉宫春晓(局部)

仇英(约1494-1552),字实父,江苏太仓人。画风兼得精丽与文雅,为明四大家之一。

七夕最重要的习俗便是妇女的乞巧活动,到了晚上妇女用彩线穿七孔针,在庭院中设香案供桌,摆上泥偶“磨喝乐”来供奉神灵,借以向织女乞巧与求得多子。仇英《乞巧图》借由描写七夕时的各种活动,带领观者一窥宫中女子私密又风雅的生活。树干上虽有仇英签名与盖印,不过应非他的真迹,而是接近尤求(活动于16世纪后半)一派的画家所作。

328f53e732964053968467955fe86d3e

明 仇英 乞巧图(局部)

陈洪绶(1598-1652),号老莲,浙江诸暨人。构图布局,崇尚高古怪奇,却又意趣盎然,是晚明极具影响力的变形主义画家。

5030a61065b0435d8192b2a009525138

明 陈洪绶 缥香

《隐居十六观》是十六帧表现隐居生活的白描淡彩人物图册,每幅皆有用典。陈洪绶《缥香》选自第十五开,画中女子手托一书,主题可能与唐代才女鱼玄机(约844-868)有关。玄机曾在长安观榜后写下“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抒发女子无法攀桂折枝的不甘心声。

《顾绣西池王母》挂屏所绣是道教女仙的代表人物西王母。祥云间,王母娘娘手捧寿桃,乘彩凤飞至,旁有执扇女仙随行,是民间流行的圣像造型。

71286096d53e4093bdcdc47097886de3

明人 顾绣西池王母

顾绣形成于明代万历(1573-1619)年间,为上海顾名世家族女眷所创。顾名世,嘉靖(1522-1566)进士,修筑江南园林,以诗词书画会友,顾氏女眷参与其间,以针代笔诠释宋元名迹,刺绣也逐渐成为上层妇女的艺术活动。

朱耷《东坡朝云图》画梧桐树两棵,苏东坡手拿扇子坐在椅子上,身体斜靠桌案,双目注视着身躯微屈,正在书写的朝云。苏轼在钱塘当官时,将名妓朝云纳为妾,她起初不识字,事东坡后才开始学书。后来苏轼贬至惠州,家奴皆散去,唯独朝云相随。

2983395a359a41e88fb9521299d85702

清 朱耷 东坡朝云图

朱耷(1626-1705),江西人,号八大山人,与弘仁、石谿、石涛并称“四僧”。

黄慎《炼丹图》画八仙中的何仙姑、李铁拐与张果老围炉炼丹,炉烟袅袅,虚实相映。画幅颇大,作者在描绘与上色时,都显得大胆不拘。人物的衣纹与头发、胡须,充满了轻重、疏密、粗细的变化,具有强烈的视觉刺激与飞动感,形成明显的个人风格面貌。

耕织图题材始于南宋,描写性别分工的古代农业社会,男耕女织各司其职。康熙年间焦秉贞奉诏重新编辑并镂版刊行,此幅《耕织图》以焦图为蓝本,采西方透视与凹凸阴影法绘制,并赋予明丽色彩。

2eab0f4bc9f848fdb11f6ad4294ae203

清 冷枚 耕织图

冷枚(活动于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前期),山东胶州人,师从焦秉贞(活动于1689-1726年间),善人物界画,尤精仕女,画风工丽妍雅,于康熙、乾隆朝供职内廷。

罗聘(1733-1799),字遁夫,号两峰,又号花之寺僧。寓居扬州,金农(1687-1763)弟子。

ae1be0c768074cc3a6c0a2b4edb0ecfd

清 罗聘 苏小小像

苏小小相传是六朝南齐时(479-502)的钱塘名妓,她勇于追求爱情的形象深植人心,历朝文人多有歌咏。本幅画苏小小着清装像,以独特方式处理其衣纹服饰,面容采用传统画法,刻画出复杂微妙的人格特质。本幅为兰千山馆寄存。

第二单元“女史流芳”分绘画、书法和缂绣,呈现从宋至清,在美术史上留有一席的“她”,庋藏于清宫的艺术成就;另外也选介民国以后的女画家,借以导正“女子无才”的旧思维,并鼓励更多女性发挥才情,形塑自我。

文俶(1595-1634),字端容,江苏人。文从简女,文征明玄孙女,嫁赵宧光子赵均(字灵筠)。性聪颖,善写生,兼工画仕女,有“国(明)朝闺秀之冠”的称誉。

7bd5e1df445d4a7e96834aff47140729

明 文俶 画春蚕食叶

《画春蚕食叶》画桑枝绿叶间,鲜红色的果实垂挂,三只饱食的春蚕正在蠕动缓行,画面生机无限。取材清新,描绘雅致细谨,赋彩润泽鲜丽,彰显出生态和谐与色彩的天然美。

(图片来源于澎湃新闻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