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展览

文汇报 作者:李兰2020-05-22 20:42

原标题:春风千里,书画江南 

上海博物馆“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将于5月26日—8月23日举行。自古江南多才子,他们参与文学、艺术的创作,将诗、书、画、印有机结合,托物言志,以寄兴的手法表达江南之美、文人之思。本文聚焦这一年度大展的书画部分。

中国的书画艺术有地域性特征吗?答案是肯定的。在书法方面,清代阮元曾撰有《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在绘画理论上,明代莫是龙、董其昌提出了山水画“南北宗论”。这些文艺理论,多是以艺术史自身发展的脉络为出发点进行的理论建构,但是,亦从不同角度反映出明清各家已关注到地域因素对书法、绘画风格流派的影响。对此,童书业先生从社会文化学角度阐述道:“山水画实有南北二派的画法,北方人画山多用方笔、硬笔,南方人画山多用圆笔、柔笔;用墨、设色等也不同。这主要由于南北自然环境的不同。不同的自然环境在人心目中的反映,表现出来,便形成南北不同的画法。”(《南画研究》)

历史上,“江南”是个不断变化的地域概念,在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同时,“江南”还是中国富饶文明的代名词,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江南文化主要源于吴越文化。这里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传统文化积淀深厚,孕育了众多的艺文大家。王僧虔(426—485)在《论书》中称“陆机书,吴士书也”,意思是著名文学家陆机(261—303)的书法代表了三国孙吴士大夫阶层的书法风格。幸运的是,北宋《宣和书谱》著录的陆机《平复帖》历经一千七百余年保存至今,成为我们今天了解吴地士大夫阶层书法风貌的无价之宝。永和九年(353)农历三月初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303—361,一作307—365,一作321—379)邀请谢安、孙绰等四十余位社会名流,在浙江绍兴西南兰渚山上的兰亭举行了一次盛大的聚会。王羲之为本次雅集提笔畅意撰写了一篇序文,即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时至今日,“兰亭学”业已成为一门显学,兰亭文化也成为越地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滋养了许多的绘画大师。在中国绘画史上,“六朝四大家”之顾恺之(今江苏无锡人)、曹不兴(今浙江湖州人)、陆探微(今江苏苏州人)、张僧繇(今江苏苏州人)皆生长于环太湖流域。他们的艺术创作和理论,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北宋米芾在《画史》中说:“颍州公库顾恺之《维摩百补》,是唐杜牧之摹寄颍守本者……其屏风上山水林木奇古,坡岸皴如董源。乃知人称江南(画),盖自顾(顾恺之)以来皆一样,隋唐及南唐至巨然不移。”可见,米芾对“江南画”的技法和风格进行了追本溯源,认为从东晋顾恺之开始便有了雏形,此后至南唐董源、巨然遥接衣钵,一脉相承。明代董其昌将董源视为山水画史上的正宗主脉,导引了其后三百年间的中国山水画史。

董源,一名元,字叔达,生于唐末,卒于宋初,主要活动于10世纪后期。他在南唐时,曾官至“北苑使”,所以人们称其为“董北苑”。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称董源为“钟陵人”;《宣和画谱》称其为“江南人”。北宋米芾《画史》赞誉董源绘画为:“平淡天真多,唐无此品,在毕宏上。近世神品,格高无与比也。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岚色郁苍,枝干劲挺,咸有生意。溪桥渔浦,洲渚掩映,一片江南也。”明代董其昌将董源归入“南北宗论”之“南宗”的重要画家之列,其“平淡天真”“有生意”的水墨山水画为中国山水画开辟了崭新的天地。

《夏山图》卷(上海博物馆藏)经明代书画大家董其昌鉴藏,并认定此图为五代董源所作。图中描绘了江南夏季丘陵地区冈峦起伏、林木繁茂的山光水色,突显了人们安居乐业的祥和景象。在董源的传世作品中,与此图风格相近的有《潇湘图》卷(故宫博物院藏)和《夏景山口待渡图》卷(辽宁省博物馆藏)。与此二图较为工致的皴染笔法相比,《夏山图》卷用笔更为抽象凝练,是对沈括《梦溪笔谈》所说“(董源)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的很好呈现。

自古江南多才子,他们参与文学、艺术的创作,将诗、书、画、印有机结合,托物言志,以寄兴的手法表达江南之美、文人之思。赵孟頫倡导“书画同源”,提出“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这是赵孟頫关于绘画与书法笔墨相通理论的名句,言明中国书法艺术与绘画艺术本是同根而生的并蒂花,是江南地区文人画大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别号水精宫道人、鸥波等,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朝宗室,赵匡胤十一世孙。以父荫补官,后调真州(今江苏仪征)司户参军。南宋灭亡后,赵孟頫返回家乡吴兴,拜老儒敖君善为师。至元二十三年(1286),御史程鉅夫奉元世祖之命到江南搜访遗逸,赵孟頫应诏赴京。他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从一品),死后追封魏国公,谥号文敏。

赵孟頫是元初艺坛上一位继往开来的艺术大师。他在诗词、书法、绘画、音乐方面均有很深造诣,特别在书画方面成就最为突出。在书法方面,他极力主张继承晋唐法度,力追二王,同时又能在古人的基础上别开生面,形成婉丽秀逸的新风格。在绘画创作方面,他所涉及的绘画题材广泛,山水、人物、花鸟、鞍马、竹石等题材无所不精。在表现技法上,工笔、写意、青绿、水墨无所不工。赵孟頫在继承晋唐五代和北宋的优秀传统上,集众家之长,自成面貌,是引领时代风气的领袖人物。《兰石图》轴(上海博物馆藏)是赵孟頫的经意之作。全图以兰花竹石题材入画,营造出一种萧散自然的意境。作者以飞白法画石,以书法用笔绘兰花和杂草,纯以水墨为之,墨色浓淡相间,笔致潇洒有致,是对其“书画同源”艺术理论的探索与实践。

文徵明所作的《江南春词意图》卷是明代吴中文人诗、书、画相结合的典范之作。元代画家倪瓒所作的《江南春》词曾经引起了明代吴中名士沈周、祝允明、徐祯卿等大规模的诗词唱和,堪称江南文坛的一大盛事。倪瓒是无锡人,无锡与苏州同属于吴中地区,所以吴门文人往往把他作为乡贤视之。倪氏原本家资豪富,博学好古。元末社会动荡不安,迫于当时社会形势,他变卖田产、浪迹于太湖一带。明代松江画家孙克弘题跋《渔庄秋霁图》轴称:“石田(沈周)云:云林(倪瓒)戏墨,江东之家以有无为清俗。”倪瓒为人淡泊高洁,画如其人,所作画风亦清高绝俗,为世人推重。因此,江东之家往往凭借是否收藏倪瓒作品,来彰显鉴藏品位的雅俗。倪瓒《江南春词》中的“惊禽”“落花”“青苔”“绿尘”“哀鸣”等用语使得词文笼罩于清冷的色调中,这与倪瓒传世画作如《渔庄秋霁图》等所表现出的荒凉与空寂的色调完全一致,是倪氏人生与心境的真实写照。有学者统计,从明代弘治二年(1489)到明季天启、崇祯一百余年间,至少发起过五轮对《江南春》词的唱和活动,参与者多达70多家,唱和之作达110多首。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江南春”唱和热潮中,除了留存有丰富的文学作品之外,书画家也以此进行绘画创作。这其中,文徵明可以说是最为热忱的一位。

文徵明(1470—1559),初名壁,以字行,更字徵仲,号衡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曾任翰林待诏,旋辞归。工画擅书,山水远师宋人,近学赵孟頫,风格秀润温雅,多写江南湖山园庭,书法学二王,诸体皆精,遒逸婉秀。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他反复以“江南春”为主题进行文艺创作,其笔下的《江南春词意图》卷(上海博物馆藏)一改倪瓒《江南春词》及倪氏画风中传达出的悲情感伤清冷色调,呈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勃勃生机。画面描写出江南春景木叶初碧、草长莺飞的旖旎景象。人们骑马踏春、划船竞戏、徜徉于湖山岸树之间。笔致细致精微,色调娴雅秀润,传达出盎然春意。此图内容不仅是对江南山水的再现,更是描绘出吴中士人理想中的精神家园。

卷后吴中文人争相题和,有沈周、祝允明、杨循吉、徐祯卿、唐寅等十数家题跋。

(图片来源于文汇报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