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 作者:吴萌2020-05-20 10:50
原标题:博物馆敞开,能否逆“流量”而行
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来了又走,2020年的这一天对于文博界来说显得格外特别。由于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以及当前尚处疫情防控期间,全球各地的博物馆连日来纷纷登上“云端”,以开放数字资源、策划虚拟展览、直播文博观赏、推出数字文创产品等多种方式为大众提供文化艺术的“精神食粮”。
2020年的“国际博物馆日”将主题定为“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这一天,让我们着重关注文博界的种种“云端”探索,关注这些探索如何呈现出多元与包容的面目,进而抵达更广阔的人群。
历经疫情的冲击,当博物馆终于逐步敞开大门,面对久违的观众朋友时,我竟忽然生出一丝忐忑。仿佛要见多年未见的老友,应当以什么样的状态来见你呢?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恰到好处地点醒了我:“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
如何鼓励更多元化的观众借博物馆发声,是我们首先可以思考的。
最近数字敦煌的一款小程序热闹了我的朋友圈。欣喜于看到更多人乐于借这款小程序完成自我的表达,不论是设计上的创意,还是配色上的才华。更有意思的是,在故宫直播时,收到朋友截屏直播中的镜头,并告诉我“虽然我不能去拍真的,但是截屏也能展示我的审美力。肉身虽被暂隔,而创造之心不死。”是的,创造力怎么会被疫情扼杀呢?只会使它更加蓬勃,不信去看朋友圈里花式的自制面包和饼干。那么面对我们充满创造热情的观众们,博物馆太应该给更多人提供一个发声的频道,一个展示自己审美和创造力的舞台。
如何进一步激发观众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方式可以很多元。简单的,如在公众平台上提问,邀请观众讲述自己的故事或者分享自己的作品。复杂的,如“云游敦煌”小程序,鼓励观众们制作专属于自己的丝巾,完成专属于自己的配色。或者更进一步,邀请观众参与博物馆展览的策划、制作、甚至展览批评。这些都是博物馆和观众平等沟通、增进互动和交流情感的窗口。这里我想举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的Friday Late活动为例。这个活动在每个月末的周五晚上举办,由博物馆策展人命题,邀请一些弱势群体和保护组织共同完成策划。例如一期以“杂耍”为主题的活动,邀请杂耍艺术家在各个展厅中表演,有点类似于“快闪”。特别的是,这期活动聘请了女性权益保护机构共同策划完成,因而她们在策划中融入了自己的思考,例如在研讨会中加入“女性杂耍艺术家的挣扎”的讨论。这一活动还曾邀请过例如非裔青少年等其它弱势群体,与他们合力进行活动的策划和实现。博物馆可以像这样将多元化的思考融入到展览与观众教育活动中,成为其有机构成元素。
是的,博物馆需要不同的声音,这在社交媒体上可能不容易做到——特别是当某种观点成为洪流时,其它声音不光被淹没,就算想发表自己的观点,也会被“洪流”所挤压,我称之为“流量垄断”。但是在其他舞台上,博物馆依然有能力给公众留下发声和展示自己的舞台。
除了欢迎多元的声音,我们也要为观众提供更多元的服务。
而在探索多元化数字服务时,我想既然出自博物馆,万变不离的,当有一个“美”字,要的是走心而精致的产品。新科技层出不穷,作为一个IT背景的博物馆人,我深知还有很多高科技元素远未在博物馆中得到应用,还有更多有趣的技术可以在博物馆中引发技术红利。但是,我却想呼吁更谨慎的思考和选择。因为,博物馆并不需要尝试每一种科技,更因为有一些技术,它的技术壁垒尚未攻破,操之过急恐怕会破坏博物馆产品的美感。我曾在伦敦城市博物馆留意到一个“大数据”项目,让观众实时上传自己的心情,进而通过数据可视化将其在屏幕上显示出来。这样的想法固然有趣,但当时我在馆内反复尝试长达半小时,发现上传的信息并未产生任何反应。整个项目从界面设计到体验可以说都不大理想。
用技术探索数字化文博产品,我觉得大可勇敢“下沉”,不必盯着“最新”“最热门”,而是谨慎分析技术的优缺点并为自己量身定做。举一个未必恰当的例子:虽然直播是流量的磁铁,看似简单,其实对镜头切换和内容组织,甚至摄制设备和信号传输要求较高。但退后一步,录播低于三分钟的短视频,技术要求相对低,反而容易出精致的产品,如吉卜力美术馆推出的37秒Vlog。数字化文博产品最终能不能“圈粉”,以“人情味”引起情感共鸣,或是找准观众的痛点,在我看来比技术更重要。英国国家画廊在疫情封闭期间持续推出了一个由策展人带观众看画展的线上策划,其中4月底的一期叫作“我有画,你有茶吗?”看到这个题目,我忍不住笑了——英国人有一句话叫“没有什么不是一杯茶不能解决的,如果不能,那就是两杯”。这一期推出的时间恰逢英国春暖花开的时节,人们常常在衣襟上别上一朵黄水仙。到难得的天气晴好的日子,几乎每个人都要坐在草地上。这些事大家现在无法做,反而愈加渴望。博物馆则努力用艺术带给大家——这期的选题就是以田园风光和花卉为主题的油画。我不禁感到了它的人情味与生命力。当然,更受欢迎的是梵高博物馆策划的大卫·霍克尼讲解梵高的八分钟短视频,吸引超过58万人次观看。而几乎同时间,我看到陕西历史博物馆志愿者的Vlog推送,小志愿者借自己在手纸上作画向观众逐段解读馆藏作品,虽然制作成本极低,却颇有治愈力。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也许我们博物馆人还需要更多元地衡量自己。到馆人数、数字产品的下载量、社交媒体的评论和转发量是绝对的硬指标吗?博物馆若真要服务好多样化的观众,向社会提供多样化的内容,可能真的要逆“流量”而行,也需要用新的眼光来评价自己。除了“峰值”,也关注“长尾”;既关注核心观众,也不忽略其他观众更多样化的需求。博物馆传达包容性的理念,或许正在路上,要探索更适合的切入点和执行方式。而博物馆对自己的“包容”,不为表面的流量所裹挟,今后又是否可以尝试一下呢?
国际博物馆日,不仅因为博物馆纷纷重新敞开大门,它也将成为一个里程碑——我们的博物馆变得更加平等、多样和包容的起点。
(图片来源于文汇报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