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艺术 2020-04-21 14:43
原标题:邱志杰新书发布:数十万人赴线上雅集,别来无恙
2020年4月18日,邱志杰的新书系列在虚苑版画正式开展线上发布会。发布会以“别来无恙”为名,通过文人雅集的形式,邀请范景中、李敬泽、范迪安、陈嘉映、杨念群相聚,并发布了《无知者》、《失败者》、《实验艺术者》和《剧透》四本书籍。以下是 “凤凰艺术” 为您带来的现场报道。
曲水流觞,诗酒唱酬。不知何时起,这种温雅恣意的传统社交退出了我们的视野,画家与文人不再同席而坐,那些开放、敏锐而丰富的心灵,被学科体制画地为牢,只能隔岸相望。
但雅集却始终吸引着邱志杰。这种形式或是精神,无论是在他的研究与创作中,还是在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策展理念中,都被他以不同的角度进行呈现。
这次,艺术家邱志杰携新书与他的师友们——范景中、李敬泽、范迪安、陈嘉映、杨念群相聚,在这个略显沉闷的春天打开一场难得的跨界雅集。艺术家、作家、哲学家、史学家共同相遇,通过漫谈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谈论邱志杰其书、其文与其人。
别来无恙乎?
▲ 发布会现场的签名海报
因为疫情原因,很多书店都不开,城里也不方便人群聚集。原设想在邱志杰一号地工作室举行发布会,但因为种种原因最后决定在邱志杰工作室对面的虚苑版画机构进行。在发布会前夜,邱志杰为到场嘉宾们赶制一套藏书票当礼品。
▲ 邱志杰正在赶制一套藏书票当礼品
线下+线上跨界雅集
4月18日,邱志杰的新书系列在虚苑版画正式开展线上发布会。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术学院范迪安,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哲学家陈嘉映,历史学家杨念群等嘉宾到场参加。新书发布会由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王宁主持。
▲ 发布会现场,左起: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术学院范迪安,艺术家邱志杰、哲学家陈嘉映
同时,美术史家范景中也在上海远程参加新书发布会。这种线下+线上雅集的方式,既是当下疫情所带来的困境的具体体现,同时也引申出数字时代雅集这一形式的新生命与新意义。
▲ 美术史家范景中在线上发言
▲ 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发言
▲ 历史学家杨念群发言
▲ 哲学家陈嘉映发言
▲ 主持人王宁
在现场,整体的范围让人想到了古代文人们的诗词歌赋雅集会,艺术、哲学、文学、历史、科技、教育等等的话题看似“各说其词”,其实嘉宾们已互相融通的完整表述出来。 此次发布会虽以邱志杰新书系列为主要内容,但实际上也是进行了一场跨界学术研讨会。便如圆桌讨论现场中的嘉宾范迪安所解释的“剧场”概念一样,此次发布会现场又何尝不是构为一个巨大的“剧场”?
▲ 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发言
同样地,邱志杰也在现场分享了自己多年教学却从未被“困住”创作的经验,他在回答“凤凰艺术”记者的采访时表示,“我已经将教学与创作变幻成为一种相互滋养的共生状态,做老师迫使我成为了一个思考者,在面对各种问题时,我都能全面思考并寻求答案。有很多优秀的老师也许会因为教学而影响了创作,又或者因为创作而放弃了教学,但这些在我身上并未看到,教学让我进步了非常大,我经常可以从中获得更多新的‘生命力’。这同样也是我一直对教学乐在其中的原因。”
▲ 艺术家邱志杰发言
如此线上+线下的跨界“雅集”,在多个大众媒体与艺术媒体平台进行直播,共吸引了数十万观众与粉丝前来观看。想必此次新书发布会并未因为疫情而收到大众们的“冷落”,同样的,在新书发布会的当天举行学术性的圆桌讨论也成为了群众们关注的焦点。
无知者与别来无恙
我们所拥有的既有的成见和定见,对于我们和事物、历史乃至自我之间建立更具创造性的关系,可能是一种遮蔽和障碍。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回到「无知者」的态度。—— 邱志杰《无知者》
作为1996年中国最早的录像艺术展《现象与影像》策展人,2012年第九届上海双年展总策展人,2017年度威尼斯三年展中国馆策展人,曾在国内外美术馆举办几十次个展,邱志杰无疑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之一。
他的创作涉及书法、水墨绘画、摄影、录像、装置、剧场等多种方式,代表了一种沟通中国文人传统与当代艺术、沟通社会关怀和艺术之于个人解放力量的崭新尝试。
不太为艺术界之外人士所知的是,除了艺术创作,邱志杰的巨大影响力和成就还体现在其艺术教育者的身份上。近年来,他致力于实验艺术教育体系尤其是社会性艺术、科技艺术方向的构建,2017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创立了EAST科技艺术教育国际联盟,是中国实验艺术教育领域无可质疑的核心人物。
▲ 邱志杰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导师
邱志杰是中国当代最有创作激情的艺术家,他在架上艺术、影像艺术、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多媒体艺术等方面均做出了实验性的探索,其作品形式多样,观念极有深度,实验性强。如要了解当代中国的实验艺术,不可不了解或阅读邱志杰的作品和文字。—— 赵汀阳
▲ 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术学院范迪安在发布会现场
邱志杰相信艺术可以在心灵与事物之间建立起意味深长的关系。他代表了年轻一代中国艺术家新的憧憬与理想。在邱志杰的作品面前,我们能够获得生命体验与生命显现的同一性。—— 范迪安
“无知者是知识的忘者与净者、侍者”,当邱志杰把无知作为一种目标来训练学生时,他的真实目的是反对教条,并从成见与辖制中解放出来。
《无知者》是邱志杰2003-2015年在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任教期间一系列的教学札记,附有100多幅镜像版画。作者禀持“无知者”的立场,力克偏见,葆有谦卑,倡导“总体艺术理论”,发展出一套以社会调查和理论批判为根基的创作、教学和策展计划,就当代美术学院的体制、艺术教育的本质、艺术创作能量与规划、课程设计与写作等提出前瞻性的洞见,拓展出全新的艺术格局与文化生态。
为此,他祟尚梁启超所言——“破成败之见,惟以精神自由为目的”,拒绝定位,反对身份,且自诩为“失败者”。
《失败者》含邱志杰2003—2016年在中国美院所做的富有穿透力的剧场脚本,考察韩国、印度与中国台湾、西藏、曲阳、景德镇等地所撰写的极具原创力的艺术调查报告,以及你书法、素描和艺术市场等深度文论。全书配有约300幅彩插。作者以“失败者”的愿力与勇气给当代艺术提供了开拓性的思考路径和工作方法,具有宽广的世界格局与浓郁的人文情怀,展现了中国当代艺术家强悍而悲壮的创造努力。
然却于中获得无限可能,将一切生活材料,乃至社会、经济、哲学和政治,转换为声音、文字、手艺、肢体或剧场。最终,他将自己定格为“实验主义者”。
《实验主义者》为邱志杰关于实验艺术与实验艺术教育的思考总汇,附300幅彩图。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和艺术教育的灵魂人物,作者对作为一种精神取向、工作方法和学科的实验艺术做了全面的理性思考和行动践履。当中关于科技艺术、社会艺术、策展、教学等问题的阐述,跨跃文学、哲学、人类学、教育学、社会学之边界,远超传统艺术之画地为牢小情小调;同时批评与解构了长期奉行不悖的艺术唯天才论、唯灵感论。本书立论高远,格局阔大,读来元气淋漓又振聋发聩 ,对喧嚣而自恋的“艺术圈”“文艺范”是一次质疑镇静和大破大立。
无知、失败、实验主义,建基于社会调查、历史研究、哲学审思,反而成就了一种真诚而有温度的、入世的新美学实践——《剧透》。
《剧透》依据一张明朝古画《上元灯彩图》,艺术家邱志杰生发出一个庞大的《邱注上元灯彩计划》。其中《剧透》即《金陵剧场角色绣像》,是一套散文、书法、绘画三位一体相得益彰的天才创作。作者将上百个中国历史上循环出现和对应于人类情感中亘古不变部分的意象定义为“角色”,事涉宫廷、市井、华夷、治乱、文教、武功等,以文字和图像一一为其制作“绣像”,将呓语、独白、洞见、机锋、冷酷的叙事和妖娆的想象铸造成一种犀利而幽默、奇崛而怪诞的文体,构建了一部融合中国当代文学和当代艺术的最难以定义的跨文本存在。
采魂于传统绣像本和文学小品形式,窥探隐匿于国史之中的文化基因、体制惯性,解构反复碾压个体意志之历史轮转,实为一曲虚无哀婉的悲歌!
网说:我将像笼罩你们一样捕获这个夜晚。灯说:剑刃已割伤我的光芒,我要乘风而上。笔说:我和你都只是工具,所以我们只管轻盈飞升,让身体去下坠。诗歌说:我在高处相候已久,等你抱我逃离成语的迷宫,你怎么还不回来。醉说:每次你被酒灌到高处,都是我收留了你,你怎么还要怪我弄丢了你的记忆。——《醉》,摘自《剧透》
如何成为无知者
(邱志杰)
我从2003年9月开始在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总体艺术工作室任教。当然在此之前我就关心教育问题。可以说,是我之前的艺术实践和思考把我必然地引导到了这个教育工作者的位置上。但我更愿意说,我成为一个教师以后,这个身份极大地重塑了我个人的艺术创作和思考,我在北京当艺术家,在杭州当教师,二者最后已经完全难解难分,水乳交融。我教书很认真,喜爱学生也受到学生的喜爱。到现在8年了,我作为教师的名声好像已经不下于我作为艺术家的名声了。关于当代艺术教育问题,我也写了很多文字,这本书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这8年的教学中,我得以和学生们一起,摸索出一套不断发展的「总体艺术」的概念和体系。「总体艺术」在正统美术教育体制与当代艺术体制之间构造了一种活泼的力量。总体艺术工作室的教学和创作实践,以人的自我批判和全面塑造为核心,以文化研究为基础,大量引入社会学、考古学、媒体研究的知识背景,以社会调查、符号分析和事件介入日常生活经验,形成一种将行动、装置、现场艺术、事件艺术、写作和策展等要素糅合于一体的复杂的文化生产实践。这些工作连接起个人的创造性发展与社会关怀的需求,努力突破文化资本流通中当代艺术的符号化和体制化困境。其中,「如何成为无知者」是我们在创作和教学中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
这个命题假定:我们所拥有的既有的成见和定见,对于我们和事物、历史乃至自我之间建立更具创造性的关系,可能是一种遮蔽和障碍。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回到「无知者」的态度。而清除成见和定见的负面影响,并不仅仅是一次性的态度上的觉悟。它首先需要通过艰难的努力来获得,更需要长期的修持来维继,还需要一套有效的机制来反复激活。成为「无知者」,既是一个颠覆性的任务,也是一个建设性的过程。这是一种目标,更是一种训练。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与信念、性情与习惯、认知与表达的地图将被重新描绘。
可以说,这个「无知者」的态度是我整个艺术和教学思想的基本出发点。我有时候和学生们开玩笑说:「可千万别告诉你们父母,你们在学校学的是“如何当无知者”,他们可是花钱送你们来学知识的。一看原来学的是“无知”,肯定要退货了。」这当然是玩笑,我不但在课堂上讲,还把「无知者」的说法搬到了展厅里。
2008年7月17日到8月17日,我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收藏展的展厅里,做了为期一个月的《如何成为无知者》的「表演教学」,也就是当众讲课,把讲课、讨论作为艺术生产本身。这一个月中的参与者的主体是中国美术学院总体艺术工作室和展示文化中心部分硕士生与本科生,其他的自愿参与者包括别的美术院校的学生。在展厅里面随机遇到的参与者身份就更为多样了:英国的中学美术老师,韩国的年轻艺术家,丹麦王子殿下,北京某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深圳某国内顶级IT公司的老总……
《如何成为无知者》的总体艺术计划是一个创作和教学计划。在为期一个月的实施过程中,艺术家和参与者们在展厅、教室、作坊三位一体的空间之中,展开讨论和训练。
研讨分为「无知者的必要性」「自我调查」「醒句俱乐部」「九用计划」「必败行为和无效行为」等多个部分。在该过程中,所有人为解释、记录工作过程而进行的在黑板上的书写和涂绘,必须以翻转的镜体文字呈现。
由此产生的这些有着文字和图形的黑板,被刻制成木版画印刷的原版。在设置于展厅现场的作坊中以印刷机印制无限量木刻版画。整个展览期间,这些版画的印刷工作尽可能大量地进行。这些版画将由参与者和观众随意取走,播散到展厅、教室、作坊之外的社会空间之中。
整个过程中,一共产生了101幅版画。
这些版画的刻制和印刷由我和自己的学生们来做,因为都是边说边写边画,我也写,学生们也写,所以不是每个人的字都好看。刻制也是这样,学过版画的人刻出来的好看一点,所以肯定不是每一张都精美。但每一张无疑都是思想和行动的结晶。在展厅中发放的时候,时常引发排队领取。有时候供货不足,领不到的孩子还哭了。真是供不应求,晾画架子上通常都是空着的。我们是想要尽最大可能无限量印刷的,让这个计划传播到尽可能广阔的社会空间之中去,但体力跟不上。
我整理完这本关于教育的文集的时候,意识到,我应该用这101张版画作为这本书的插图。我会根据当时的笔记对每个画面尽可能予以说明,或长或短,把它们穿插在整本书的正文之中。凡是黑白版画下面的楷体字,都是这些画面的图注。
这样一来,书籍印了多少本,这套版画也就传播了多大的面积。这样,这本书也就变成了限量版的作品。——邱志杰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