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资讯

羊城晚报 作者:黄宙辉,朱绍杰2020-04-07 08:34

原标题:你熟悉的“南海I号”闯入2019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

“南海I号”出水的精美文物

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今日揭晓,备受瞩目的“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从全国36个项目中突围,作为广东唯一的代表参与角逐终评。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是由中国国家文物局指导的国内文博考古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今年终评时间因疫情影响有所推迟。

据国家文物局于近日发布的消息,按照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章程的有关规定,评选活动办公室共发出选票223张,收到有效选票215张,回收率高达96.4%。根据投票结果,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等得票排名前20的项目入围终评。

“南海I号”名闻遐迩热度持续数年

“南海I号”水下考古历经三十余年,为何2019年才申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南海I号”考古领队崔勇介绍,从1987年发现古船,到2007年整体打捞,2014年全面发掘保护,再到2019年船舱内文物挖掘完毕——“南海I号”的水下考古工作历时30年,走过了漫长的道路,见证中国水下考古从蹒跚起步到磅礴发展的全过程。

“南海I号”采用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整体打捞方法,使用巨型钢沉箱将800多年前的南宋古沉船从海底整体打捞上岸,于2007年成功移入位于阳江十里银滩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内保存。这堪称世界水下考古史上的经典之作,也为中国水下考古树立了典范。

崔勇在接受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考古新发现的申报,一般都要等到发掘工作结束后才能进行,“南海I号”船载文物的发掘直到去年才结束,而且这艘古船是通过前所未有的方式打捞上来的,这种整体打捞是有风险的,风险到底有多大,也要等发掘结束后才能评估。

2014年,“南海I号”开启沉船保护发掘,至2019年8月,完成船舱内文物的清理工作,沉船中出水文物精品达18万余件。2019年8月6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新进展工作会,才正式发布了“南海I号”保护发掘项目成果。

崔勇说:“和一般考古的可预见性不同,我们2009年的试掘已经从平面上证实打捞是成功的,沉船被准确套入沉箱中;2019年船货发掘结束后,看到了完整的船底,从立面上也证实了打捞的成功。这样才有申报的底气,而且发掘成果远超出原先的预期。”

“南海I号”的发掘不仅是考古业界的一大重要成果,也是考古进入公共视野的标志性事件。在其考古发掘启动前后,媒体的广泛、深入介入,令之成为热度持续数年的重要文化事件,并成功吸引了很多普通人对考古的兴趣。去年,“大海道——‘南海I号’沉船与南宋海贸”展览在广东省博物馆举行,再度吸引了大批观众。

“南海I号”出水的精美文物

据悉,2019年度重要考古发现众多,竞争激烈。但在此次评选中,专家们对重要考古发现的学术意义取得比较统一的认识,得票第一的项目获得200票,位列前10的项目得票数均在135票以上,选票结果非常集中。

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是此次入围终评的唯一水下考古项目,也是继辽宁庄河海域甲午沉舰遗址(经远舰)水下考古调查项目和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项目之后,我国水下考古的又一重要成果。

作为水下考古的重镇,广东汕头“南澳I号”明代沉船遗址曾入选201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成为首个入选该奖项的水下考古项目。业界认为,“南海I号”在考古发掘技术方法上,比“南澳I号”有更多难度、也有了更多创新,发现文物的规模更大,也更为重要。

“南海I号”是中国海域目前发现年代最为久远的古代沉船。它船体保存情况良好,现已发掘出土文物多达14万件以上,特别是船货堆放有序,按类归置,其中不乏异域风格浓郁的产品和类别丰富的船员生活用品,让今人可以尝试着去还原当时那个海上的“流动的小型社会”。

“南海I号”出水的精美文物

对“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意义重大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办公室在发布中表示,以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等为代表的这一批项目均为“考古中国”的最新成果,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考古中国”自启动以来,通过对古文化遗址有重点地进行系统考古发掘,不断加深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提升考古在文物保护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不断努力构建中国境内人类起源、文明起源和中华文明形成的年代框架,分析多元一体中华文明格局的形成动因、构成要素和发展规律,以及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考古中国”每年都有重大成果公布,已经成为中国考古学发展的强劲推动力。

根据此次发布的2019年度全国重大考古新发现,从地域分布来看,入围的20项考古发现来自14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陕西有3项入围,黑龙江、浙江、山东、河南各有2项入围终评,地域比较均匀,南北方、东西部均有项目入围。

考古强省继续保持良好势头,西部省区多点开花,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是新疆连续第5年入围终评的项目,青海和甘肃今年也各有1项入围。

从年代分布来看,入围的20个项目中,史前考古有7项,夏商周考古有7项,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有3项,唐宋考古有3项。史前考古今年成果丰硕,夏商周考古项目更是连续几年以相当高的比例入围终评。

从遗址类型来看,除了居址、墓葬和城址居多,类型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古代手工业遗址有3处——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河南安阳辛店商代晚期铸铜遗址、甘肃敦煌旱峡玉矿遗址,这几项发现在古代手工业技术、资源控制和远程交流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来源于羊城晚报及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