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舞台 >戏剧

中国新闻网 作者:高凯2020-01-17 08:57

原标题:李六乙执导话剧《二月》于国家大剧院登台

1

李六乙执导话剧《二月》于国家大剧院登台 王小京 摄

1月15日晚,国家大剧院新制作话剧《二月》在大剧院戏剧场亮相。

该剧由著名戏剧导演李六乙、作曲家王之一、舞美设计龚勋、灯光设计邓文、服装兼造型设计门晓光等携手打造,主创团队在力求忠实小说原著的同时,也赋予其关照当下的现实意义。

话剧《二月》是国家大剧院继《简·爱》《推拿》之后将文学经典搬上话剧舞台的又一新作,同时也是李六乙导演继《我这一辈子》和《小城之春》之后的又一部“纯粹戏剧”经典作品改编。李六乙导演表示:“非常感谢国家大剧院委约制作出品了这部作品,促使柔石的《二月》作为近代中国文学史经典之作,生长于当今戏剧舞台。这是一次人文戏剧的艺术实践,依附于文学蕴含的历史哲学的美学实践;这是坚持历史文化精神的未来表达,使戏剧回归了戏剧的本来。”

2

李六乙执导话剧《二月》于国家大剧院登台 王小京 摄

大幕开启,饰演萧涧秋的青年演员王玮缓缓走上舞台,以一曲悠扬动听的钢琴旋律带领观众走进春寒料峭的芙蓉镇。钢琴曲唤醒了萧涧秋的记忆也撕开了空气中凝固的冷峻气息,由区宁、王浩伟、黄澄澄饰演的芙蓉镇中学的校长和老师们以及卢芳、黄薇饰演的陶岚和文嫂走上台前,一段芙蓉镇往事缓缓揭开。

“天也忘记做天的职责了!为什么将五月的天气现在就送到人间来呢?”钱正兴、陶慕侃与方谋的讨论开篇点题,抛出二月的异象隐喻。与三人的高谈阔论不同,“喜欢长阴秋云里飘落黄叶”的萧涧秋延宕忧郁,他“没有主义”却不断寻找道路,他的到来如同一颗石子在芙蓉镇的一汪池水中掀起涟漪。萧涧秋渴望在这个“乌托邦”中过上平静的生活,却因囿于恋人陶岚和同学寡妻文嫂之间的情感纠葛,被推上了芙蓉镇舆论的风口浪尖。在“看客们”的非难与流言中,文嫂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萧涧秋出走这片“世外桃源”投身时代洪流,付出真爱的陶岚也决定前往上海找回爱人。

柔石笔下的萧涧秋是一代文人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青年演员王玮在该剧的音乐部分亲自上阵,出色的钢琴弹唱令这个人物展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样貌。与深沉内敛的萧涧秋不同,陶岚一出场便如一抹亮色,在知名戏剧演员卢芳的演绎下,这位“新青年”既有“我要同你好”的热忱少女感,也有着面对流言时毫不畏惧的勇气和果决,在面对文嫂时所流露出的关切和悲悯更印证了她的那句“青年的要求,当首先是爱”。

漫天大雪下,当饰演文嫂的青年演员黄薇如同解脱般地说出“我留在这,只能给那些心善的人添加更多的苦痛”时,她的悲惨命运令在场观众无不扼腕唏嘘。值得一提的是,饰演芙蓉镇村民的演员们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他们不仅出演左翼文人笔下的“看客”群像,更如西方传统戏剧中的歌队与主角们的表演形成互文和对话。

话剧《二月》不仅在台词上保留了原著的语言,在视觉呈现上打造出颇具李六乙特色的极简诗意空间。在空灵的舞台上,一架钢琴占据中央,八支木椅缓缓升起,钢琴旁的一汪“池水”与舞台前的金属“深渊”如同作者柔石的名字,以柔软和坚硬的对照令整个舞台的意蕴更加丰富。

同时,舞台中间通过吊挂装置产生雾、雨、雪的天气变幻。同样的“减法”处理还体现在灯光设计上,简化的光源强调金属质感与水的对比,并减少色彩的变化而只通过色温的不同来营造氛围,在视觉还原小说文学性的同时也让观众将更多的注意力聚焦在演员表演上。

据悉,话剧《二月》将持续上演至1月22日(20日休息)。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及网络)